第三章 半导体二极管
3.1 基本结构
3.1.1本征半导体(纯净半导体)
在电子器件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它们都是4阶元素,最外层电子轨道上有4个电子,称为价电子
。将硅和锗提纯并形成单晶体后,所有原子便基本上整齐排列,每一个原子与相邻的4个原子结合,每个原子的一个价电子和一个相邻原子的价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
。本征半导体
就是完全纯净、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每个原子外层都具有8个电子而处于稳定状态,但是不像其他绝缘体那样电子束缚的很紧,在获得一定能量后:有的价电子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种现象称为本征激发
。温度越高,自由电子越多。
半导体出现两种电流:
- 一部分是自由电子做定向运动所形成的电子电流。
- 一部分是仍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递补空穴形成的空穴电流。
半导体中断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本征半导体中由于本征激发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存在的,温度越高载流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能越好。
3.1.2 P/N型半导体与PN结
-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的基础上掺入微量磷(P,15)或其他五价元素。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而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的基础上掺入微量硼(P,5)或其他三价元素。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而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两边分别掺入三价元素和五价元素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空穴从P区扩散到N区,使得P区留下负电三价杂质离子,形成负空间电荷区。自由电子从N区扩散到P区,使得N去留下正电的五价杂质离子,形成正空间电荷区。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交界面的两侧形成的一个空间电荷区就称为PN结。
最初的状态为P半导体都是成带负电的三价杂质离子和空穴。N半导体都是带正电的五价杂质离子和自由电子。是平衡的,但是因为PN结,交界处的空穴和自由电子相互扩散低效了一部分。只剩下带正电的电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所以交界处即空间电荷区形成了从N向P的内电场。内电场的形成一方面阻碍了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扩散。随着时间推移,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增加了内电场,内电场反过来阻碍了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扩散,最后逐步趋于某个稳定。
即整个半导体被分成三个部分:
- P区:由负电荷和空穴组成
- 空间电荷区:靠近P区的由负电荷组成,靠近N区的由正电荷组成
- N区:由正电荷和自由电子组成
3.1.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如果PN结加上正向电压,即外电源的正端接P区,负端接N区,外电场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因此扩散和漂移运动的平衡被破坏,在外电场的作用,P区的空穴往空间电荷区移动抵消一部分的负电荷,N区的自由电子往空间电荷区移动抵消一部分的正电荷,于是整个空间电荷区变窄,内电场被削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作用增强,形成较大的扩散正向电流。
- 如果PN结加上反向电压,即外电源的正端接N区,负端接P区,外电场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外电场驱使空间电荷区的
自由电子和空穴移走,使得空间电荷增加,空间电荷区变宽,内电场增强,呈现出PN结的反向电阻很高。
3.1.4 半导体二极管
将PN结两端的半导体接上电极引线,再加上管壳封装,就成为半导体二极管。从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是二极管的正极,从N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是二极管的负极
3.2 二极管的性质与分析
3.2.1 反向击穿
- 雪崩击穿:击穿之后就报废了
- 齐纳击穿:击穿之后仍然可以恢复正常。
3.2.2 电路分析
确定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可以采用"设截至,算电压,定状态"的方法,先假定二极管截至,按二极管截至时的电路计算出二极管的端电压,再根据这个端电压确定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若端电压小于二极管阈值电压就截至,否则导通
3.3 二极管的分类
3.3.1 普通二极管
- 正向导通
- 反向截至
3.3.2 稳压二极管
又叫齐纳二极管,其正向电压的特性与普通二极管一致,但是反向击穿(齐纳击穿)后,稳压二极管会维持稳定的电压值。
3.3.3 TVS瞬时抑制二极管
和稳压二极管具有类似稳压的作用,当遇到瞬时电压尖峰时,TVS二极管会瞬间导通短路来保护电路。
稳压二极管也有稳压保护电路的作用,但是延迟过高,TVS二极管能及时响应,因此用来作为静电等产生的瞬时巨额电压的保护器件。而稳压二极管常用于电压变化不大的维持电压
TVS二极管分为单极性和双极性,分别用于直流单向交流电和双向交流电的瞬时保护。
3.3.4 肖特基二极管
和普通二极管的特性基本一致。
但是由于肖特基二极管不是由PN型半导体组成,而是由金属和N型半导体组成,空间电荷区更窄,响应更快,压降更小,且反向电流的恢复时间更短。
缺点是反向电压耐受值较低。
3.3.5 发光二极管
正向导通时会发光,与普通二极管不同的是,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更高,且因为不同颜色的波长不同,压降不同。波长越短,压降越大。
3.3.6 光电二极管
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3.4 二极管的用途
-
防反接: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反向截至的特性,再电源两端加上一个二极管来防止反接
-
钳位
如下图将引脚的输出电压钳位在-0.7V~5.7V之间
- 当引脚电压大于5.7V时,上方二极管导通,将其电压限制于5.7V
- 当引脚电压小于-0.7V时,下方二极管导通,将其电压限制于-0.7V
-
限幅
将两端电压限制在-1.4V~1.4V之间
-
检波
现实中的广播信号都有声音信号和载波信号调制而成,现在要把该信号转换回声音信号,就需要一个二极管进行检波
然后再加一个电容即可恢复原来的原始信号。
-
整流
-
全波整流
用途:再加一个电容,可以实现交流电转直流电
-
半波整流
只用一个二极管即可实现
用途:半波整流只用掉了一半的能量,因此用于吹风机等不同挡位的切换
-
-
续流
将二极管与电感并联。作用:导通时不影响正常电路的情况下,防止断开时电感的电流对电路造成损坏 -
倍压
-
逻辑门
-
与门
-
或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