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两万字知识点详细整理 | 期末重点梳理

目录

1.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1.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1.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1.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1.2.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2.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2.1世界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

2.1.1哲学基本问题

2.1.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1.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2.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2.2.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2.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2.2.3发展的实质

2.2.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2.5量变质变规律

2.2.6否定之否定规律

2.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3.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3.1认识与实践

3.1.1实践的本质

3.1.2实践的基本结构

3.1.3实践的基本特征

3.1.4实践的多样性

3.1.5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3.1.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3.1.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3.2真理与价值

3.2.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3.2.2真理与谬误

3.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2.5价值及其基本特征

3.2.6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3.2.7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3.3.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1.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4.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4.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1.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1.5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4.1.6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4.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4.1.9国家起源和实质

4.1.1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1.11社会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4.2.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4.2.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2.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5.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5.1.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5.1.2商品的二因素

5.1.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5.1.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5.1.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5.1.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5.1.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1.8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5.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5.2.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5.2.2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5.2.3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5.2.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5.2.5资本积累

5.2.6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5.3.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5.3.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5.3.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6.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6.1.1垄断的本质及垄断组织

6.1.2垄断和竞争

6.1.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1.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6.1.5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1.6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6.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2.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6.2.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6.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6.3.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6.3.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7.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7.1.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7.1.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7.1.3其他社会主义进程

7.2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7.2.1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

7.2.2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7.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7.3.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7.3.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7.3.3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8.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8.1.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8.1.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8.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1.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基本立场: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 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1. 基本观点:
  •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
  • 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
  • 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
  • 关于人类社会就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
  •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等等。
  1. 基本方法:
  • 实事求是的方法;
  • 辩证分析的方法;
  • 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
  • 历史分析的方法;
  • 阶级分析的方法;
  • 群众路线的方法。

1.1.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 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3. 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吸收,在其合理成分基础上创立和发展。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 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3大学科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1.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1.2.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 实践性: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4.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丰富和发展自己。

1.2.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4. 新时代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2.1世界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

2.1.1哲学基本问题

  1.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1.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2.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2.1.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
  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4.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意识与人工智能。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
  1.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依存于自然界,并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界;
  • 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
  •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2.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2.2.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1.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 客观性;
  •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 普遍性:
  • 任何事物的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
  •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 多样性:
  •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1. 条件性;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的,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前提是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2.2.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 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3.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2.3发展的实质

  1.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3.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4.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5.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2.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
  •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前提,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所以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2.2.5量变质变规律

  1.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2. 一方面,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作准备;另一方面,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2.2.6否定之否定规律

  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3.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辨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3.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 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 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1.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 辩证思维能力: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 历史思维能力: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 系统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战略思维能力: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 底线思维能力:客观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严守原则;坚守底线,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能力: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3.1认识与实践

3.1.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1.2实践的基本结构

  1.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2. 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3.1.3实践的基本特征

  1.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的能动性;
  3.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1.4实践的多样性

  1. 物质生产实践;
  2. 社会政治实践;
  3. 科学文化实践;

3.1.5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母的;

3.1.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1.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的、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2.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 认识是主题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3.1.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
  •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经过理性思考。
  1.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 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3.2真理与价值

3.2.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任何真理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旧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1.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都是有条件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是范围上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1.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 相互依存: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

3.2.2真理与谬误

  1. 真理与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2. 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3.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过一定范围,真理和谬误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3.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2.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3. 不仅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4.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
  5. 判明认识是否真理性;
  6. 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3.2.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指的是: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 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 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1.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的使:
  • 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 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3.2.5价值及其基本特征

  1. 价值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2. 价值的特性:
  • 价值具有客观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他的认识和评价;
  • 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1.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2. 价值具有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3.2.6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3.2.7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2.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认识世界,就是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1.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 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即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的意识和观念世界.

3.3.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2.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3.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
  •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1.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 在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2.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包括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4.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决定作用: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换的产物,交往活动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方式;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1.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1.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 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确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2.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4.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凝聚力量、智力支持

4.1.5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1. 含义:
  •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 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
  1. 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 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 劳动对象;
  • 劳动者。

4.1.6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 生产关系是人们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主观愿望和要求。

4.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1.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 经济基础的含义:
  •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1. 上层建筑的含义:
  •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 组成部分: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
  •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4.1.9国家起源和实质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 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4.1.1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方向。
  1.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式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1.11社会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1.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3. 社会形态的三个特征:
  •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多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向前发展;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4.2.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 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3. 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4.2.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
  •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4.2.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2.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3. 线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4. 线代科技革命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4.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 唯心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4.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1. 历史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
  •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历史人物有些起着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其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1. 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 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
  •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5.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5.1.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社会分工的出现;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1.2商品的二因素

  1. 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 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生产者用来交换的物质手段,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 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 不同商品相交换进行量上比较的共同基础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价值;
  •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1.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处在一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关系中;
  • 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共享一个统一体;
  • 对立和矛盾性体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

5.1.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 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3.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要是有差别的,有矛盾的。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来考察的。

5.1.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个别劳动时间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5.1.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5.1.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
  • 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 价值规律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 阻碍技术的进步;
  •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5.1.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3.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1.8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1.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5.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5.2.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1. 资本的原始积累:
  •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5.2.2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新阶段;
  • 需要两个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1.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5.2.3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5.2.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形成过程;
  •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1. 剩余价值的实质:
  •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1. 资本的本质:
  •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这部分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5.2.5资本积累

  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1.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1. 资本有机构成:
  • 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 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1.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人力投入)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5.2.6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的职能;
  •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
  • 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即销售产品,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发挥实力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1.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 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1.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替换)问题;
  • 已经生成出来的商品卖得出去;
  • 买的回来。

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5.3.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 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资产阶级专政)为根本内容,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2.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3.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泊、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4.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5.3.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2. 资本主义民主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3. 资本主义法治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5.3.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 进步作用:
  •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因而历史性的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1. 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 政党恶斗,相互掣时,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矛盾。
  •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6.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6.1.1垄断的本质及垄断组织

  1.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6.1.2垄断和竞争

  1.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2. 垄断没有消除生产竞争的经济条件。;
  3.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4.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6.1.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3.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 在经济上: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 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 在社会民生上:金融真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

6.1.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2.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3.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1. 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6.1.5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 四种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控制。
  1.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 20世纪70年代初,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 金融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
  1.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取高额利润、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是国家资本输出。
  1.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 国际垄断同盟;
  •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6.1.6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1.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 贸易的全球化;
  • 金融的全球化;
  • 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 负面影响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6.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2.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6.2.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1. 在经济、政治、社会民生上的各种问题:
  • 经济发展“失调”;
  • 政治体制“失灵”;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1. 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资本主义挟骏隘泛埂宾倍阐丛豁翠晨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6.3.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 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1.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 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6.3.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7.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7.1.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 他们向往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 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5. 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法郎吉。

7.1.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2.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3.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从此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变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

7.1.3其他社会主义进程

  1.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亲自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历史影响有:
  • 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 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 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7.2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7.2.1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

  1.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7.2.2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2.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但它是一种科学预测,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实践中不能僵化的、教条式地对待它;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7.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7.3.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1.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7.3.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7.3.3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 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 必须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3. 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4.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5. 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
  •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8.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8.1.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1.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4.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8.1.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8.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3. 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 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 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 从范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1.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