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写在前面
之前在博客中过一次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2种实现方式(懒汉式+饿汉式)。
博文链接:Java设计模式—(1)单例模式
这2种实现,在单线程模式下,也不会出现线程安全问题,但是,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就可能出现线程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对之前的代码进行改进—-双重校验锁。
代码实现
话不多说,咱们先来看一下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问题分析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和之前的2中实现,有几点不同,解释如下。
- 第一次判断singleton是否为null
第一次判断是在Synchronized同步代码块外进行判断,由于单例模式只会创建一个实例,并通过getInstance方法返回singleton对象,所以,第一次判断,是为了在singleton对象已经创建的情况下,避免进入同步代码块,提升效率。
- 第二次判断singleton是否为null
第二次判断是为了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
(1)假设:线程A已经经过第一次判断,判断singleton=null,准备进入同步代码块.
(2)此时线程B获得时间片,犹豫线程A并没有创建实例,所以,判断singleton仍然=null,所以线程B创建了实例singleton。
(3)此时,线程A再次获得时间片,犹豫刚刚经过第一次判断singleton=null(不会重复判断),进入同步代码块,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不加入第二次判断的话,那么线程A又会创造一个实例singleton,就不满足我们的单例模式的要求,所以第二次判断是很有必要的。
- 为什么要加Volatile关键字
其实,上面两点比较好理解,第三点,既然有了Synchronized作为限制,为什么还要加入Volatile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Volatile可以保证可见性和原子性,同时保证JVM对指令不会进行重排序。
其次,这点也很关键,对象的创建不是一步完成的,是一个符合操作,需要3个指令。
我们结合这一句代码来解释: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指令1:获取singleton对象的内存地址
指令2:初始化singleton对象
指令3:将这块内存地址,指向引用变量singleton。
那么,这样我们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要加入Volatile变量了。由于Volatile禁止JVM对指令进行重排序。所以创建对象的过程仍然会按照指令1-2-3的有序执行。
反之,如果没有Volatile关键字,假设线程A正常创建一个实例,那么指定执行的顺序可能2-1-3,当执行到指令1的时候,线程B执行getInstance方法,获取到的,可能是对象的一部分,或者是不正确的对象,程序可能就会报异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