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最小二乘法 来龙去脉

项目github地址:bitcarmanlee easy-algorithm-interview-and-practice
欢迎大家star,留言,一起学习进步

最小二乘是每个上过大学的同学都接触过的概念与知识点(当然可能纯文科的同学没接触过,但是一般纯文科的同学也不会看这篇文章好像)。最小二乘理论其实很简单,用途也很广泛。但是每次说到最小二乘,总感觉差了点什么似的,好像对于最小二乘的前世今生没有一个特别详细与系统的了解。so,本博主趁着周末的时间,赶紧给详细整理整理,力争把最小二乘是个什么鬼做一个特别详细的说明,争取让学英语学中文学历史学画画唱歌的同学都能看明白。

1.最小二乘的背景

这种东东的来源,比较容易找到而且比较靠谱的途径自然是wiki百科了,以下部分的内容来自wiki百科:
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朱赛普·皮亚齐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经过40天的跟踪观测后,由于谷神星运行至太阳背后,使得皮亚齐失去了谷神星的位置。随后全世界的科学家利用皮亚齐的观测数据开始寻找谷神星,但是根据大多数人计算的结果来寻找谷神星都没有结果。时年24岁的高斯也计算了谷神星的轨道。奥地利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伯斯根据高斯计算出来的轨道重新发现了谷神星。
高斯使用的最小二乘法的方法发表于1809年他的著作《天体运动论》中,而法国科学家勒让德于1806年独立发现“最小二乘法”,但因不为世人所知而默默无闻。两人曾为谁最早创立最小二乘法原理发生争执。1829年,高斯提供了最小二乘法的优化效果强于其他方法的证明,见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2.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理解最小二乘

现在大家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现代人最常见的亚健康问题就是肥胖,本博主身体棒棒哒,唯一困扰本博主的健康问题就是超重。(好吧,承认自己是个死胖子就完了)
假设身高是变量X,体重是变量Y,我们都知道身高与体重有比较直接的关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般身高比较高的人,体重也会比较大。但是这只是我们直观的感受,只是很粗略的定性的分析。在数学世界里,我们大部分时候需要进行严格的定量计算:能不能根据一个人的身高,通过一个式子就能计算出他或者她的标准体重?
接下来,我们肯定会找一堆人进行采用(请允许我把各位当成一个样本)。采样的数据,自然就是各位的身高与体重。(为了方便计算与说明,请允许我只对男生采样)经过采样以后,我们肯定会得到一堆数据 ( x 1 , y 1 ) , ( x 2 , y 2 ) , ⋯   , ( x n , y n ) (x_1,y_1),(x_2,y_2),\cdots,(x_n,y_n) (x1,y1),(x2,y2),,(xn,yn),其中x是身高,y是体重。
得到这堆数据以后,接下来肯定是要处理这堆数据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身高与体重是一个近似的线性关系,用最简单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就是 y = β 0 + β 1 x y = \beta_0+\beta_1x y=β0+β1x。于是,接下来的任务就变成了:怎么根据我们现在得到的采样数据,求出这个 β 0 \beta_0 β0 β 1 \beta_1 β1呢?这个时候,就轮到最小二乘法发飙显示威力了。

3.最小二乘的cost function

在讲最小二乘的详情之前,首先明确两点:1.我们假设在测量系统中不存在有系统误差,只存在有纯偶然误差。比如体重计或者身高计本身有问题,测量出来的数据都偏大或者都偏小,这种误差是绝对不存在的。(或者说这不能叫误差,这叫错误)2.误差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因此最后误差的均值为0(这一点很重要)
明确了上面两点以后,重点来了:为了计算 β 0 \beta_0 β0, β 1 \beta_1 β1的值,我们采取如下规则: β 0 \beta_0 β0, β 1 \beta_1 β1应该使计算出来的函数曲线与观察值的差的平方和最小。用数学公式描述就是:
Q = m i n ∑ i n ( y i e − y i ) 2 Q =min \sum_i ^n (y_{ie} - y_i)^2 Q=minin(yieyi)2
其中, y i e y_{ie} yie表示根据 y = β 0 + β 1 x y=\beta_0 + \beta_1x y=β0+β1x估算出来的值, y i y_i yi是观察得到的真实值。

可能有很多同学就会不服了,凭什么要用差的平方和最小勒?用差的绝对值不行么?不要骗我们好不好?
本博主不敢骗大家,为了让大家相信,特意找了一种本博主认为比较靠谱的解释:
我们假设直线对于坐标 Xi 给出的预测 f(Xi) 是最靠谱的预测,所有纵坐标偏离 f(Xi) 的那些数据点都含有噪音,是噪音使得它们偏离了完美的一条直线,一个合理的假设就是偏离路线越远的概率越小,具体小多少,可以用一个正态分布曲线来模拟,这个分布曲线以直线对 Xi 给出的预测 f(Xi) 为中心,实际纵坐标为 Yi 的点 (Xi, Yi) 发生的概率就正比于 EXP[-(ΔYi)^2]。(EXP(…) 代表以常数 e 为底的多少次方)。
所以我们在前面的两点里提到,假设误差的分布要为一个正态分布,原因就在这里了。
另外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从数学处理的角度来说,绝对值的数学处理过程,比平方和的处理要复杂很多。搞过机器学习的同学都知道,L1正则就是绝对值的方式,而L2正则是平方和的形式。L1能产生稀疏的特征,这对大规模的机器学习灰常灰常重要。但是L1的求解过程,实在是太过蛋疼。所以即使L1能产生稀疏特征,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也还是宁可用L2正则,因为L2正则计算起来方便得多。。。

4.最小二乘法的求解

明确了前面的cost function以后,后面的优化求解过程反倒变得so easy了。
样本的回归模型很容易得出:
Q = ∑ i n ( y i − β 0 − β 1 x ) 2 Q = \sum_i^n(y_i-\beta_0-\beta_1x)^2 Q=in(yiβ0β1x)2
现在需要确定 β 0 \beta_0 β0 β 1 \beta_1 β1,使cost function最小。学过高数的同志们都清楚,求导就OK。对于这种形式的函数求导,so easy,so happy…

∂ Q ∂ β 0 = 2 ∑ i n ( y i − β 0 − β 1 x i ) ( − 1 ) = 0 ∂ Q ∂ β 1 = 2 ∑ i n ( y i − β 0 − β 1 x i ) ( − x i ) = 0 \frac{\partial Q}{\partial \beta_0} = 2\sum_i^n(y_i-\beta_0-\beta_1x_i)(-1) = 0 \\ \frac{\partial Q}{\partial \beta_1} = 2\sum_i^n(y_i-\beta_0-\beta_1x_i)(-x_i) = 0 β0Q=2in(yiβ0β1xi)(1)=0β1Q=2in(yiβ0β1xi)(xi)=0

将这两个方程稍微整理一下,使用克莱姆法则,很容易求解得出:
β 0 = ∑ x i 2 ∑ y i − ∑ x i ∑ x i y i n ∑ x i 2 − ( ∑ x i ) 2 β 1 = n ∑ x i y i − ∑ x i ∑ y i n ∑ x i 2 − ( ∑ x i ) 2 \beta_0 = \frac{\sum x_i^2 \sum y_i - \sum x_i \sum x_i y_i }{n \sum x_i^2 - (\sum x_i)^2} \\ \beta_1 = \frac{n \sum x_i y_i - \sum x_i \sum y_i}{n \sum x_i^2 - (\sum x_i)^2} β0=nxi2(xi)2xi2yixixiyiβ1=nxi2(xi)2nxiyixiyi

因为求和符号比较多,省略了上标与下标。
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求解出相应的参数。
对应上面的身高体重关系的例子,我们只需要将采样得到的数据,一一代入即可求解。

5.矩阵表达形式

如果我们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假如有更多的模型变量 x 1 , x 2 , ⋯   , x m x^1,x^2,\cdots,x^m x1,x2,,xm(注意: x 1 x_1 x1是指 一个样本, x 1 x^1 x1是指样本里的一个模型相关的变量),可以用线性函数表示如下:
y ( x 1 , ⋯   , x m ; β 0 , ⋯   , β m ) = β 0 + β 1 x 1 + ⋯ + β m x m y(x^1,\cdots,x^m;\beta_0,\cdots,\beta_m) = \beta_0+\beta_1x^1 + \cdots + \beta_m x^m y(x1,,xm;β0,,βm)=β0+β1x1++βmxm
对于n个样本来说,可以用如下线性方程组表示:
β 0 + β 1 x 1 1 + ⋯ + β j x 1 j + ⋯ + β m x 1 m = y 1 β 0 + β 1 x 2 1 + ⋯ + β j x 2 j + ⋯ + β m x 2 m = y 2 ⋯ β 0 + β 1 x i 1 + ⋯ + β j x i j + ⋯ + β m x i m = y i ⋯ β 0 + β 1 x n 1 + ⋯ + β j x n j + ⋯ + β m x n m = y n \beta_0 + \beta_1 x_1 ^1 + \cdots + \beta_j x_1 ^j + \cdots + \beta_m x_1^m = y_1 \\ \beta_0 + \beta_1 x_2 ^1 + \cdots + \beta_j x_2 ^j + \cdots + \beta_m x_2^m = y_2 \\ \cdots \\ \beta_0 + \beta_1 x_i ^1 + \cdots + \beta_j x_i ^j + \cdots + \beta_m x_i^m = y_i \\ \cdots \\ \beta_0 + \beta_1 x_n ^1 + \cdots + \beta_j x_n ^j + \cdots + \beta_m x_n^m = y_n β0+β1x11++βjx1j++βmx1m=y1β0+β1x21++βjx2j++βmx2m=y2β0+β1xi1++βjxij++βmxim=yiβ0+β1xn1++βjxnj++βmxnm=yn

如果将样本矩阵 x i h x_i^h xih记为矩阵A,将参数矩阵记为向量 β \beta β,真实值记为向量Y,上述线性方程组可以表示为:

[ 1 x 1 ( 1 ) ⋯ x 1 ( m ) 1 x 2 ( 1 ) ⋯ x 2 ( m ) ⋯ ⋯ ⋯ ⋯ 1 x n ( 1 ) ⋯ x n ( m ) ] ⋅ [ β 0 β 1 ⋯ β m ] = [ y 1 y 2 ⋯ y n ] \left [ \begin{matrix} 1 & x_1^{(1)} & \cdots & x_1^{(m)} \\ 1 & x_2^{(1)} & \cdots & x_2^{(m)} \\ \cdots & \cdots & \cdots & \cdots \\ 1 & x_n^{(1)} & \cdots & x_n^{(m)} \end{matrix} \right ] \cdot \left [ \begin{matrix} \beta_0 \\ \beta_1 \\ \cdots \\ \beta_m \end{matrix} \right ] = \left [ \begin{matrix} y_1 \\ y_2 \\ \cdots \\ y_n \end{matrix} \right ] 111x1(1)x2(1)xn(1)x1(m)x2(m)xn(m)β0β1βm=y1y2yn
A β = Y A \beta = Y Aβ=Y
对于最小二乘来说,最终的矩阵表达形式可以表示为:
m i n ∣ ∣ A β − Y ∣ ∣ 2 min||A\beta - Y||_2 minAβY2
最后的最优解为:
β = ( A T A ) − 1 A T Y \beta = (A^TA)^{-1}A^TY β=(ATA)1ATY

6.注意事项

经典的最小二乘法使用起来够简单粗暴,计算过程也不复杂。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其对噪声的容忍度很低。试想一下,如果前面我们得到的总采样数据为100个,但是里面有几个大胖子,这几个大胖子就相当于不是普通人的身高-体重系数,他们就是噪声了。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对这几个噪声样本进行处理,最后计算出来的身高-体重系数肯定会比正常值要偏大。
对于噪声的处理,比如有加权最小二乘等方法,后续有时间跟大家再讲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