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简单了解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1、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编程思想,编程的时候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出来,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实现,在一步一步的具体步骤中再按顺序调用函数。C语言就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
2、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关注的是对象,将一件事情拆分成不同的对象,靠对象之间的交互完成。C++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二、类的引入
1、类的定义
class className
{
// 类体:由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组成
}; //注意后面的分号
class为定义类的关键字,ClassName为类的名字,{}中为类的主体,注意类定义结束时后面分 号不能省略。 类体中内容称为类的成员:类中的变量称为类的属性或成员变量,类中的函数称为类的方法或者成员函数。
类的两种定义方式:
- 声明和定义全部放在类体中,需注意:成员函数如果在类中定义,编译器可能会将其当成内 联函数处理。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声明和定义全部放在类体中
class person
{
public:
void showinfo()
{
cout << _name << "-" << _sex << "-" << _age << endl;
}
private:
char* _name;
char* _sex;
int _age;
};
- 类声明放在.h文件中,成员函数定义放在.cpp文件中,注意:成员函数名前需要加类名::
//.h 头文件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erson
{
public:
void showinfo();
private:
char* _name;
char* _sex;
int _age;
};
//.cpp 文件
#include"person.h"
void person::showinfo()
{
cout << _name << "-" << _sex << "-" << _age << endl;
}
一般情况下,更期望采用第二种方式。
2、类的访问限定符
【访问限定符说明】
- public修饰的成员在类外可以直接被访问
- 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的成员在类外不能直接被访问(此处protected和private是类似的)
- 访问权限作用域从该访问限定符出现的位置开始直到下一个访问限定符出现时为止
- 如果后面没有访问限定符,作用域就到}即类结束
- class的默认访问权限为private,struct为public(因为struct要兼容C)
注意:访问限定符只在编译时有用,当数据映射到内存后,没有任何访问限定符上的区别
三、this指针
1、何为this指针
我们先来定义一个日期类 Date:
class Date
{
public:
void Init(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_year = year;
_month = month;
_day = day;
}
void Print()
{
cout << _year << "-" << _month << "-" << _day << endl;
}
private:
int _year;
int _month;
int _day;
};
int main()
{
Date d1;
d1.Init(2022, 7, 5);
d1.Print();
Date d2;
d2.Init(2022, 7, 6);
d2.Print();
return 0;
}
对于上述类,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Date类中有 Init 与 Print 两个成员函数,函数体中没有关于不同对象的区分,那当d1调用 Init 函 数时,该函数是如何知道应该设置d1对象,而不是设置d2对象呢?
C++中通过引入this指针解决该问题,即:C++编译器给每个“非静态的成员函数“增加了一个隐藏 的指针参数,让该指针指向当前对象(函数运行时调用该函数的对象),在函数体中所有“成员变量” 的操作,都是通过该指针去访问。只不过所有的操作对用户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来传递,编 译器自动完成。
2、this指针的特性
- this指针的类型:类类型* const,即成员函数中,不能给this指针赋值
- 只能在“成员函数”的内部使用
- this指针本质上是“成员函数”的形参,当对象调用成员函数时,将对象地址作为实参传递给 this形参。所以对象中不存储this指针
- this指针是“成员函数”第一个隐含的指针形参,一般情况由编译器通过ecx寄存器自动传 递,不需要用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