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详解
1. 设计模式概述
1.1 设计模式简介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项目中合理的运用设计模式可以完美的解决很多问题,每种模式在现在中都有相应的原理来与之对应,每一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也是它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简单说,设计模式是在某些场景下,针对某类问题的某种通用的解决方案。
1.2 设计模式目的
编写软件过程中, 程序员面临着来自 耦合性, 内聚性以及可维护性, 可扩展性, 重用性, 灵活性 。
1.代码重用性 (即: 相同功能的代码, 不用多次编写)
2.可读性 (即: 编程规范性, 便于其他程序员的阅读和理解)
3.可扩展性 (即: 当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时, 非常的方便, 称为可维护)
4.可靠性 (即: 当我们增加新的功能后, 对原来的功能没有影响)
5.使程序呈现高内聚, 低耦合的特性
1.3 设计模式原则
单一职责:一个类应该只负责一项职责。
接口隔离: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建立在最小接口上。
依赖倒置:面向抽象,接口编程而不是实现。
里氏替换: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
合成复用原则
1.4 设计模式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
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 共七种
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 共十一种
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2. 设计模式详解
2.1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提供一个全局的访问点。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7067
2.2 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简单工厂,工厂,抽象工厂),包含两种设计模式
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量决定创建出那一种产品类的实例。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7454
2.3 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封装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并可以按步骤构造。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8074
2.4 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的实例来创建新的实例。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7748
2.5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方法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8208
2.6 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8505
2.7 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动态的给对象添加新的功能。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8412
2.8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便控制这个对象的访问。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2468
2.9 亨元模式
亨元(蝇量)模式是通过共享技术来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2081
2.10 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对外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1964
2.11 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和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78317
2.12 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定义一个算法结构,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实现。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2784
2.13 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714
2.14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把他们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2895
2.15 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对象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716
2.16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对象间的一对多的依赖关系。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704
2.17 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保持对象的内部状态。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709
2.18 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707
2.19 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将命令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得可用不同的请求来进行参数化。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3043
2.20 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用于一组对象元素的新功能。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3400
2.21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的多个对象都有处理这个请求的机会。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717
2.22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一种遍历访问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的方法,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结构。
https://blog.csdn.net/m0_37583655/article/details/12118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