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11-20
11、 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是_D__。
A. 8, 512 B. 512, 8 C. 18, 8 D. 19 ,8
解析:
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时,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是D选项,即19根地址线和8根数据线。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以下分析得出:
地址线数目
- 存储容量与地址线的关系:存储容量的大小决定了需要多少根地址线来区分每一个存储单元。地址线的数量是通过对存储容量进行对数运算(以2为底)来确定的。
- 具体计算:512K(即512×1024,也等于2^19)个存储单元需要19根地址线来区分。因为每增加一根地址线,可以区分的存储单元数量就翻倍。
数据线数目
- 存储容量与数据线的关系:存储容量中的“×8位”部分表示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8位数据,这直接决定了数据线的数目。
- 具体数量:因此,数据线数目为8根,与每个存储单元的数据位宽相对应。
12、冯·诺依曼机工作的基本方式的特点是____B__。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 D、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13、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代数的方法是_C__。
A.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代数 B.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代数
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代数
D.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代数
解析:
在讨论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时,如何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补码表示法的规则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规格化数。在浮点数的表示中,规格化数是指尾数的最高有效位(即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对于补码表示法,需要考虑符号位之后的第一位)必须是一个非零的有效数字,同时尾数的其他位可以是任意值(包括零)。这样的表示方法有助于保证浮点数的精度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 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代数:这个选项与规格化数的定义不符。阶符表示的是指数的符号,而数符表示的是尾数的符号(或整个浮点数的符号,取决于具体实现)。阶符与数符的相同或不同,并不能决定一个浮点数是否为规格化数。
B. 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代数:同样,这个选项也与规格化数的定义无关。阶符和数符的相同或不同,对于判断浮点数的规格化状态没有直接影响。
C.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代数: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补码表示法中,如果数符(即浮点数的符号位)与尾数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字相异,那么意味着尾数的最高有效位(在补码表示下,考虑符号位之后的第一位)是一个非零的数字。这正是规格化数的定义所要求的。
D.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代数: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如果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字相同,那么在补码表示下,尾数的最高有效位将是零(如果数符是零表示正数,但通常数符是符号位,不直接参与数值表示;如果考虑的是尾数的符号扩展,则此情况仍不符合规格化数的定义)。这不符合规格化数的定义。
14、某计算机字长为32 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字编址,寻址范围是_A__。
A.0~~1M B.0~~4MB C.0~~4M D.0~~1MB
解析: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一个32位字长的计算机,在存储容量为4MB时,如果按字编址,其寻址范围是多少。
首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 字长:这里是32位,意味着每个字(或称为一个存储单元)的大小是32位,即4字节(因为1字节=8位)。
- 存储容量:4MB,即4 Megabytes = 4 * 1024 * 1024 Bytes。
- 按字编址:意味着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对应一个字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字节。
接下来,我们计算寻址范围:
- 存储容量转换为字节数是 4MB = 4 * 1024 * 1024 Bytes。
- 由于每个字是4字节,所以总的存储单元数(或称为字的数量)是 4 * 1024 * 1024 / 4 = 1024 * 1024 = 1M(这里的M表示1百万,即2^20)。
- 因此,寻址范围是从0到1M-1,也就是0到1024*1024-1。
15、双端口存储器在_B__情况下会发生读/写冲突。
A.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不同 B.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相同
C.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相同 D.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不同
16、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__D_。
A. 输入/输出设备 B.外存储器
C.远程通信设备 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
17、CPU响应中断时,进入“中断周期”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PC内容,而不是由软件完成,主要是为了__A_。
A.能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并能正确返回原程序 B.节省主存
C.提高处理机速度 D.易于编制中断处理程序
解析:
在CPU响应中断时,进入“中断周期”并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PC)内容,而不是由软件完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
A. 能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并能正确返回原程序
这一选项是正确答案。中断是CPU在处理程序过程中,遇到急需处理的事件时,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另一段特殊程序的过程。当CPU响应中断并进入中断周期时,必须首先保护当前程序的执行状态,特别是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以便在中断处理完成后能够正确地返回到原程序的执行点继续执行。采用硬件方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可以确保快速、准确地保存和恢复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从而保证中断处理的正确性和程序的连续性。
其他选项的考量如下:
- B. 节省主存:虽然中断处理可能涉及内存的使用,但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内容并不直接节省主存空间。这一选项与问题不直接相关。
- C. 提高处理机速度:虽然硬件方法通常比软件方法更快,但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目的是确保中断处理的正确性和程序的连续性,而不是单纯提高处理机速度。此外,中断处理的速度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中断服务程序的复杂性和执行时间等。
- D. 易于编制中断处理程序:硬件方法并不直接简化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中断事件的类型、中断服务程序的功能以及程序员的编程技能等因素。
18、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__D_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设备控制器 B.计数器 C.寄存器 D. 适配器
19、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C__。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解析:
在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决定了CPU如何访问和操作内存中的数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寻址方式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变址寻址方式的基本原理。在变址寻址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由指令中给出的形式地址(也称为位移量)与某个寄存器的内容相加而得到的。这个寄存器被称为变址寄存器,它存储了一个偏移量或索引值,用于动态地修改操作数的地址。
接下来,我们对比各个选项: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这个选项描述的是基址寻址方式,而不是变址寻址。在基址寻址中,操作数的地址是由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的形式地址相加得到的。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堆栈指示器(也称为栈顶指针)通常用于指示堆栈的当前顶部位置,与变址寻址方式没有直接关系。在堆栈操作中,堆栈指示器用于访问堆栈上的数据,但它并不直接参与变址寻址的计算。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正确。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这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有效地址的计算方法。在变址寻址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由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指令中的形式地址相加得到的。这样,CPU就可以根据这个有效地址来访问和操作内存中的数据。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D.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程序计数器(PC)用于指示CPU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会自动更新以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然而,在变址寻址方式中,程序计数器的内容并不直接参与操作数有效地址的计算。因此,这个选项也是不正确的。
20、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B_。
A.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B.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机器指令组成
解析:
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这个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概念区分
- 机器指令:是CPU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指令,是提供给用户编程的最小单位。它通常包含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用于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
- 微指令:是指在机器的一个CPU周期中,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微指令是微程序的基本单位,通常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二、关系解释
- 执行关系: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并不是直接由硬件电路执行的,而是需要通过微程序来控制。具体来说,每条机器指令都对应一段微程序,这段微程序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当CPU执行某条机器指令时,会首先找到对应的微程序段,然后逐条取出微指令并执行,直到完成该机器指令的所有操作。
- 编程与解释:机器指令是用户编程时使用的指令,而微指令则是微程序设计中用来描述机器指令执行过程的指令。微程序控制器通过预先编制好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机器指令,从而实现了指令的自动执行。
结语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
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