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SpringAop

aop定义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面向方面编程),其实说白了,面向切面编程就是面向特定方法编程

AOP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减少重复代码:不需要在业务方法中定义大量的重复性的代码,只需要将重复性的代码抽取到AOP程序中即可。
  • 代码无侵入:在基于AOP实现这些业务功能时,对原有的业务代码是没有任何侵入的,不需要修改任何的业务代码。
  • 提高开发效率
  • 维护方便

核心概念

1. 连接点:JoinPoint,可以被AOP控制的方法(暗含方法执行时的相关信息)

  • 连接点指的是可以被aop控制的方法。例如:入门程序当中所有的业务方法都是可以被aop控制的方法。
  • 在SpringAOP提供的JoinPoint当中,封装了连接点方法在执行时的相关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通知:Advice,指哪些重复的逻辑,也就是共性功能(最终体现为一个方法)

  • 在入门程序中是需要统计各个业务方法的执行耗时的,此时我们就需要在这些业务方法运行开始之前,先记录这个方法运行的开始时间,在每一个业务方法运行结束的时候,再来记录这个方法运行的结束时间。
  • 是在AOP面向切面编程当中,我们只需要将这部分重复的代码逻辑抽取出来单独定义。抽取出来的这一部分重复的逻辑,也就是共性的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切入点:**PointCut,匹配连接点的条件,通知仅会在切入点方法执行时被应用。
  • 在通知当中,我们所定义的共性功能到底要应用在哪些方法上?此时就涉及到了切入点pointcut概念。切入点指的是匹配连接点的条件。通知仅会在切入点方法运行时才会被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切面:**Aspect,描述通知与切入点的对应关系(通知+切入点)
当通知和切入点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切面。通过切面就能够描述当前aop程序需要针对于哪个原始方法,在什么时候执行什么样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切面所在的类,称之为切面类(被@Aspect注解标识的类)。

**5.目标对象:**Target,通知所应用的对象
目标对象指的就是通知所应用的对象,我们就称之为目标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op基础实现

导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
</dependency>

aop方法

@Component
@Aspect //当前类为切面类
@Slf4j
public class RecordTimeAspect {

    @Around("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impl.DeptServiceImpl.*(..))")
    public Object recordTime(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记录方法执行开始时间
        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执行原始方法
        Object result = pjp.proceed();

        //记录方法执行结束时间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计算方法执行耗时
        log.info("方法执行耗时: {}毫秒",end-begin);
        return result;
    }
}

执行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pring的AOP底层是基于动态代理技术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程序运行的时候,会自动的基于动态代理技术为目标对象生成一个对应的代理对象。在代理对象当中就会对目标对象当中的原始方法进行功能的增强。

aop进阶

通知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lf4j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1 {
    //前置通知
    @Before("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before ...");

    }

    //环绕通知
    @Around("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log.info("around before ...");

        //调用目标对象的原始方法执行
        Object result =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原始方法如果执行时有异常,环绕通知中的后置代码不会在执行了
        
        log.info("around after ...");
        return result;
    }

    //后置通知
    @After("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after ...");
    }

    //返回后通知(程序在正常执行的情况下,会执行的后置通知)
    @AfterReturning("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afterReturning ...");
    }

    //异常通知(程序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的后置通知)
    @AfterThrowing("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afterThrowing ...");
    }
}

注意事项:

  • @Around环绕通知需要自己调用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来让原始方法执行,其他通知不需要考虑目标方法执行
  • @Around环绕通知方法的返回值,必须指定为Object,来接收原始方法的返回值,否则原始方法执行完毕,是获取不到返回值的

切入点表达式的抽取

可以使用 @Pointcut注解,对切入点表达式进行抽取

    //切入点方法(公共的切入点表达式)
    @Pointcut("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rivate void pt(){}

    //前置通知(引用切入点)
    @Before("pt()")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before ...");

    }

通知的执行顺序

  • 目标方法前的通知方法:字母排名靠前的先执行
  • 目标方法后的通知方法:字母排名靠前的后执行

如果我们想控制通知的执行顺序有两种方式:

  1. 修改切面类的类名(这种方式非常繁琐、而且不便管理)
  2. 使用Spring提供的@Order注解
@Slf4j
@Component
@Aspect
@Order(2)  //切面类的执行顺序(前置通知:数字越小先执行; 后置通知:数字越小越后执行)
public class MyAspect2 {
    //前置通知
    @Before("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before(){
        log.info("MyAspect2 -> before ...");
    }

    //后置通知 
    @After("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
        log.info("MyAspect2 -> after ...");
    }
}
  1. 不同的切面类当中,默认情况下通知的执行顺序是与切面类的类名字母排序是有关系的
  2. 可以在切面类上面加上@Order注解,来控制不同的切面类通知的执行顺序

切入点表达式

切入点表达式:描述切入点方法的一种表达式

  • 作用:主要用来决定项目中的哪些方法需要加入通知
  • 常见形式:
    1.execution(……):根据方法的签名来匹配
    2.@annotation(……) :根据注解匹配

@execution方式实现

语法格式:
execution(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 包名.类名.?方法名(方法参数) throws 异常?)

@annotation注解方式实现

第一步:自定义注解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LogOperation{
}

第二步:给接入点加注解,表示这是目标方法

    @Override
    @LogOperation //自定义注解(表示:当前方法属于目标方法)
    public void delete(Integer id) {
        //1. 删除部门
        deptMapper.delete(id);
    }
示例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AuthCheck {

    /**
     * 用户权限: admin ,user
     **/
    String mustRole() default "";
}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uthInterceptor {

    @Resour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 执行拦截
     *
     * @param joinPoint 切入点
     * @param authCheck 权限校验注解
     */
    //@Around("@annotation(authCheck)")
    @Around("@annotation(authCheck)")
    public Object doInterceptor(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AuthCheck authCheck) throws Throwable {
        String mustRole = authCheck.mustRole();
        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Attributes = RequestContextHolder.currentRequestAttributes();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Attributes).getRequest();
        // 获取当前登录用户
        User loginUser = userService.getLoginUser(request);
        UserRoleEnum mustRoleEnum = UserRoleEnum.getEnumByValue(mustRole);
        // 如果不需要权限,放行
        if (mustRoleEnum == null) {
            return joinPoint.proceed();
        }
        // 以下的代码:必须有权限,才会通过
        UserRoleEnum userRoleEnum = UserRoleEnum.getEnumByValue(loginUser.getUserRole());
        if (userRoleEnum == null) {
            throw new BusinessException(ErrorCode.NO_AUTH_ERROR);
        }
        // 要求必须有管理员权限,但用户没有管理员权限,拒绝
        if (UserRoleEnum.ADMIN.equals(mustRoleEnum) && !UserRoleEnum.ADMIN.equals(userRoleEnum)) {
            throw new BusinessException(ErrorCode.NO_AUTH_ERROR);
        }
        // 通过权限校验,放行
        return joinPoint.proceed();
    }
}

笔记链接

笔记链接

悦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