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中国 AI 大模型主要厂商竞争力评价
厂商总览
评价门槛
本次评估模型设立“中国市场落地”“全栈能力”“商业基础”、“产品市场”、四项基线,同时满足这五项基线要求的大模型厂商,将入围竞争力评估。
中国市场落地:截止目前,海外大模型厂商尚未在中国落地,其产品服务和生态圈打造等关键能力在中国市场均有缺失,而非官方渠道使用相关服务的企业将面临高风险。例如,OpenAI 尚未向中国用户开放 ChatGPT 及 GPT-4 服务,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谷歌、Meta 等大模型厂商提供的相应服务上。相较而言,接入国产及自主研发的大模型更加现实、稳定且具有可控性。
全栈能力:大模型服务考核厂商从算力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到算法设计优化的全栈大模型解决方案能力,以及相应的工程化和运营经验与水平。因此,入围的厂商应具备相关全栈能力,如应有自建且自运营的算力基础设施、领先的算法设计等能力。
商业基础:大模型厂商在技术层保持投入的同时,还应拥有大模型商业输出能力的积累,将大模型技术赋能现有业务之中,积累行业 know-how 和应用认知,应对大模型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和颠覆式创新时具备稳定性。
产品市场:在行业赛道日趋拥挤的情况下,厂商目前需已有成形的大模型和商业化产品,入场竞争博弈,保持先发优势,后续以获取的用户和行业数据不断迭代优化大模型。
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四大基线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三方维度诠释主要厂商综合竞争力
• 产品技术能力:训练数据、算力支撑模型开发等多个维度决定了 AI 大模型的性能效果和应用表现。产品能力越强,则证明该厂商大模型的底层技术越坚实可靠、应用服务表现越好。
• 战略愿景能力:主要从风险缓解措施、市场认知与理解等多个评价指标衡量大模型厂商的战略愿景。此维度得分越高,代表厂商战略愿景完整性越高。
• 生态开放能力:主要从生态开放性、生态体系建设、联合创新这三个维度来评价大模型厂商的生态能力。生态能力越强,则证明该厂商大模型的开放性程度越高、产业协作能力越强。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三方维度诠释主要厂商综合竞争力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部分指标中的厂商基本情况
综合竞争力表现
• 本报告将根据最终评价的 AI 大模型在产品技术能力、战略愿景能力、生态开放能力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对比相关厂商在 AI 大模型领域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