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算法
什么是贪心
贪心的本质是选择每一阶段的局部最优,从而达到全局最优。
贪心的套路(什么时候用贪心)
刷题或者面试的时候,手动模拟一下感觉可以局部最优推出整体最优,而且想不到反例,那么就试一试贪心
455、分发饼干
假设你是一位很棒的家长,想要给你的孩子们一些小饼干。但是,每个孩子最多只能给一块饼干。
对每个孩子 i,都有一个胃口值 g[i],这是能让孩子们满足胃口的饼干的最小尺寸;并且每块饼干 j,都有一个尺寸 s[j] 。如果 s[j] >= g[i],我们可以将这个饼干 j 分配给孩子 i ,这个孩子会得到满足。你的目标是尽可能满足越多数量的孩子,并输出这个最大数值。
示例 1:
输入: g = [1,2,3], s = [1,1]
输出: 1
解释:
你有三个孩子和两块小饼干,3个孩子的胃口值分别是:1,2,3。
虽然你有两块小饼干,由于他们的尺寸都是1,你只能让胃口值是1的孩子满足。
所以你应该输出1。
大尺寸的饼干既可以满足胃口大的孩子也可以满足胃口小的孩子,那么就应该优先满足胃口大的。
这里的局部最优就是大饼干喂给胃口大的,充分利用饼干尺寸喂饱一个,全局最优就是喂饱尽可能多的小孩。
class Solution {
// 思路1:优先考虑饼干,小饼干先喂饱小胃口,因为如果大饼干先喂大胃口,则不能尽可能多的喂
public int findContentChildren(int[] g, int[] s) {
Arrays.sort(g);
Arrays.sort(s);
int start = 0; //胃口序号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s.length && start < g.length; i++) {
if (s[i] >= g[start]) {
start++;
count++;
}
}
return count;
}
}
class Solution {
// 思路2:优先考虑胃口,先喂饱大胃口
public int findContentChildren(int[] g, int[] s) {
Arrays.sort(g);
Arrays.sort(s);
int count = 0;
int start = s.length - 1;
// 遍历胃口
for (int index = g.length - 1; index >= 0; index--) {
if(start >= 0 && g[index] <= s[start]) {
start--;
count++;
}
}
return count;
}
}
376、摆动序列
如果连续数字之间的差严格地在正数和负数之间交替,则数字序列称为 摆动序列 。第一个差(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正数或负数。仅有一个元素或者含两个不等元素的序列也视作摆动序列。
- 例如, [1, 7, 4, 9, 2, 5] 是一个 摆动序列 ,因为差值 (6, -3, 5, -7, 3) 是正负交替出现的。
- 相反,[1, 4, 7, 2, 5] 和 [1, 7, 4, 5, 5] 不是摆动序列,第一个序列是因为它的前两个差值都是正数,第二个序列是因为它的最后一个差值为零。
子序列 可以通过从原始序列中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元素来获得,剩下的元素保持其原始顺序。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返回 nums 中作为 摆动序列 的 最长子序列的长度 。
示例 1:
输入:nums = [1,7,4,9,2,5]
输出:6
解释:整个序列均为摆动序列,各元素之间的差值为 (6, -3, 5, -7, 3) 。
示例 2:
输入:nums = [1,17,5,10,13,15,10,5,16,8]
输出:7
解释:这个序列包含几个长度为 7 摆动序列。
其中一个是 [1, 17, 10, 13, 10, 16, 8] ,各元素之间的差值为 (16, -7, 3, -3, 6, -8) 。
局部最优:删除单调坡度上的节点(不包括单调坡度两端的节点),那么这个坡度就可以有两个局部峰值。
整体最优:整个序列有最多的局部峰值,从而达到最长摆动序列。
实际操作上,其实连删除的操作都不用做,因为题目要求的是最长摆动子序列的长度,所以只需要统计数组的峰值数量就可以了(相当于是删除单一坡度上的节点,然后统计长度)
这就是贪心所贪的地方,让峰值尽可能的保持峰值,然后删除单一坡度上的节点
所以我们只需要统计峰值的数目就可以的。
在计算是否有峰值的时候,大家知道遍历的下标 i ,计算 prediff(nums[i] - nums[i-1]) 和 curdiff(nums[i+1] - nums[i]),如果prediff < 0 && curdiff > 0 或者 prediff > 0 && curdiff < 0 此时就有波动就需要统计。
这是我们思考本题的一个大题思路,但本题要考虑三种情况:
- 情况一:上下坡中有平坡
- 情况二:数组首尾两端
- 情况三:单调坡中有平坡
情况一:上下坡中有平坡
例如 [1,2,2,2,1]这样的数组,如图:
如图,可以统一规则,删除左边的三个 2:
如果我们采用,删左面三个 2 的规则,那么 当 prediff = 0 && curdiff < 0 也要记录一个峰值,因为他是把之前相同的元素都删掉留下的峰值。
所以我们记录峰值的条件应该是: (preDiff <= 0 && curDiff > 0) || (preDiff >= 0 && curDiff < 0),为什么这里允许 prediff == 0 ,就是为了 上面我说的这种情况。
情况二:数组首尾两端
针对数组中只有两个数字的怎么计算?
利用 prediff的初始值为0,result 初始为 1(默认最右面有一个峰值),这样就可以利用(preDiff <= 0 && curDiff > 0) || (preDiff >= 0 && curDiff < 0)来判断,那么 result++(计算了左面的峰值),最后得到的 result 就是 2(峰值个数为 2 即摆动序列长度为 2)
情况三:单调坡度有平坡
在版本一中,我们忽略了一种情况,即 如果在一个单调坡度上有平坡,例如[1,2,2,2,3,4],如图:
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版本一的代码在三个地方记录峰值,但其实结果因为是 2,因为 单调中的平坡 不能算峰值(即摆动)。
之所以版本一会出问题,是因为我们实时更新了 prediff。
那么我们应该什么时候更新 prediff 呢?
我们只需要在 这个坡度 摆动变化的时候,更新 prediff 就行,这样 prediff 在 单调区间有平坡的时候 就不会发生变化,造成我们的误判。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wiggleMaxLength(int[] nums) {
if (nums.length <= 1) {
return nums.length;
}
//当前差值
int curDiff = 0;
//上一个差值
int preDiff = 0; //默认差值
int count = 1; //默认最右端有一个峰值
for (int i = 1; i < nums.length; i++) {
//得到当前差值
curDiff = nums[i] - nums[i - 1];
//如果当前差值和上一个差值为一正一负
//等于0的情况表示初始时的preDiff
if ((preDiff>=0&&curDiff<0)|| (preDiff<=0&&curDiff>0)) {
count++;
preDiff = curDiff;
}
}
return count;
}
}
时间复杂度O(n)
思路 2(动态规划)
考虑用动态规划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容易可以发现,对于我们当前考虑的这个数,要么是作为山峰(即 nums[i] > nums[i-1]),要么是作为山谷(即 nums[i] < nums[i - 1])。
- 设 dp 状态dp[i][0],表示考虑前 i 个数,第 i 个数作为山峰的摆动子序列的最长长度
- 设 dp 状态dp[i][1],表示考虑前 i 个数,第 i 个数作为山谷的摆动子序列的最长长度
则转移方程为:
- dp[i][0] = max(dp[i][0], dp[j][1] + 1),其中0 < j < i且nums[j] < nums[i],表示将 nums[i]接到前面某个山谷后面,作为山峰。
- dp[i][1] = max(dp[i][1], dp[j][0] + 1),其中0 < j < i且nums[j] > nums[i],表示将 nums[i]接到前面某个山峰后面,作为山谷。
初始状态:
由于一个数可以接到前面的某个数后面,也可以以自身为子序列的起点,所以初始状态为:dp[0][0] = dp[0][1] = 1。
// DP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wiggleMaxLength(int[] nums) {
// 0 i 作为波峰的最大长度
// 1 i 作为波谷的最大长度
int dp[][] = new int[nums.length][2];
dp[0][0] = dp[0][1] = 1;
for (int i = 1; i < nums.length; i++){
//i 自己可以成为波峰或者波谷
dp[i][0] = dp[i][1] = 1; //即dp最小值就是1
for (int j = 0; j < i; j++){
if (nums[j] > nums[i]){
// i 是波谷
dp[i][1] = Math.max(dp[i][1], dp[j][0] + 1);
}
if (nums[j] < nums[i]){
// i 是波峰
dp[i][0] = Math.max(dp[i][0], dp[j][1] + 1);
}
}
}
return Math.max(dp[nums.length - 1][0], dp[nums.length - 1][1]);
}
}
53、最大子数组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请你找出一个具有最大和的连续子数组(子数组最少包含一个元素),返回其最大和。
子数组 是数组中的一个连续部分。
示例 1:
输入:nums = [-2,1,-3,4,-1,2,1,-5,4]
输出:6
解释:连续子数组 [4,-1,2,1] 的和最大,为 6 。
示例 2:
输入:nums = [1]
输出:1
贪心贪的是哪里呢?
如果 -2 1 在一起,计算起点的时候,一定是从 1 开始计算,因为负数只会拉低总和,这就是贪心贪的地方!
局部最优:当前“连续和”为负数的时候立刻放弃,从下一个元素重新计算“连续和”,因为负数加上下一个元素 “连续和”只会越来越小。
全局最优:选取最大“连续和”
局部最优的情况下,并记录最大的“连续和”,可以推出全局最优。
从代码角度上来讲:遍历 nums,从头开始用 count 累积,如果 count 一旦加上 nums[i]变为负数,那么就应该从 nums[i+1]开始从 0 累积 count 了,因为已经变为负数的 count,只会拖累总和。区间终止位置,其实就是用sum来记录了最大值。
累加,并记录累加的和,一旦count变成负数,就应该重新计算。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int[] nums) {
if (nums.length == 1){
return nums[0];
}
int sum = Integer.MIN_VALUE;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count += nums[i];
sum = Math.max(sum, count); // 取区间累计的最大值(相当于不断确定最大子序终止位置)
//每次都要先判断sum,然后再判断count。比如-1,-1,-1,-1,-1
if (count <= 0){
count = 0; // 相当于重置最大子序起始位置,因为遇到负数一定是拉低总和
}
}
return sum;
}
}
动态规划方法:
// DP 方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int[] nums) {
int ans = Integer.MIN_VALUE;
int[] dp = new int[nums.length]; //表示以i结尾的 子序列的最大和
dp[0] = nums[0];
ans = dp[0]; //记录最大值
for (int i = 1; i < nums.length; i++){
dp[i] = Math.max(dp[i-1] + nums[i], nums[i]);
ans = Math.max(dp[i], ans);
}
return ans;
}
}
121、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给定一个数组 prices ,它的第 i 个元素 prices[i] 表示一支给定股票第 i 天的价格。
你只能选择 某一天 买入这只股票,并选择在 未来的某一个不同的日子 卖出该股票。设计一个算法来计算你所能获取的最大利润。
返回你可以从这笔交易中获取的最大利润。如果你不能获取任何利润,返回 0 。
示例 1:
输入:[7,1,5,3,6,4]
输出:5
解释:在第 2 天(股票价格 = 1)的时候买入,在第 5 天(股票价格 = 6)的时候卖出,最大利润 = 6-1 = 5 。
注意利润不能是 7-1 = 6, 因为卖出价格需要大于买入价格;同时,你不能在买入前卖出股票。
示例 2:
输入:prices = [7,6,4,3,1]
输出:0
解释: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交易完成, 所以最大利润为 0。
提示:
- 1 <= prices.length <= 105
- 0 <= prices[i] <= 104
本题注意,这一支股票只能买卖一次!所以要选取最大的差值。
所以使用贪心算法,遍历一次,分别找前面的最小值,和最大的差值!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int[] prices) {
int min=Integer.MAX_VALUE;
int result=0;
for(int i=0;i<prices.length;i++)
{
min=Math.min(min,prices[i]); //寻找前面的最小值
result=Math.max(result,prices[i]-min); //最大差值
}
return result;
}
}
动态规划: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int[] prices) {
int len =prices.length;
//dp[i][0]代表第i天的时候持有股票,的最大收益
//dp[i][1]代表第i天不持有股票的最大收益
int[][] dp=new int[len][2];
dp[0][0]=-prices[0];
dp[0][1]=0;
for(int i=1;i<len;i++)
{
dp[i][0]=Math.max(dp[i-1][0],-prices[i]);
dp[i][1]=Math.max(dp[i-1][0]+prices[i],dp[i-1][1]);
}
return dp[len-1][1];
}
}
122、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prices ,其中 prices[i] 表示某支股票第 i 天的价格。
在每一天,你可以决定是否购买和/或出售股票。你在任何时候 最多 只能持有 一股 股票。你也可以先购买,然后在 同一天 出售。
返回 你能获得的 最大 利润 。
示例 1:
输入:prices = [7,1,5,3,6,4]
输出:7
解释:在第 2 天(股票价格 = 1)的时候买入,在第 3 天(股票价格 = 5)的时候卖出,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 5 - 1 = 4 。
随后,在第 4 天(股票价格 = 3)的时候买入,在第 5 天(股票价格 = 6)的时候卖出,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 6 - 3 = 3 。
总利润为 4 + 3 = 7 。
示例 2:
输入:prices = [1,2,3,4,5]
输出:4
解释:在第 1 天(股票价格 = 1)的时候买入,在第 5 天 (股票价格 = 5)的时候卖出,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 5 - 1 = 4 。
总利润为 4 。
此题与上一题不同的就是 这一支股票可以买卖多次!,然后算出来总利润!
如果想到其实最终利润是可以分解的,那么本题就很容易了!
如何分解呢?
假如第 0 天买入,第 3 天卖出,那么利润为:prices[3] - prices[0]。
相当于(prices[3] - prices[2]) + (prices[2] - prices[1]) + (prices[1] - prices[0])。
此时就是把利润分解为每天为单位的维度,而不是从 0 天到第 3 天整体去考虑!
局部最优:收集每天的正利润,全局最优:求得最大利润。
因为可以当天卖出后又买入,相当于没有卖出。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int[] prices) {
//数组记录利润
int[] profit=new int[prices.length-1];
int result=0;
for(int i=0;i<prices.length-1;i++)
{
profit[i]=prices[i+1]-prices[i];
}
for(int i=0;i<profit.length;i++)
{
if(profit[i]>0)
result+=profit[i];
}
return result;
}
}
55、跳跃游戏
给你一个非负整数数组 nums ,你最初位于数组的 第一个下标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你在该位置可以跳跃的最大长度。
判断你是否能够到达最后一个下标,如果可以,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nums = [2,3,1,1,4]
输出:true
解释:可以先跳 1 步,从下标 0 到达下标 1, 然后再从下标 1 跳 3 步到达最后一个下标。
示例 2:
输入:nums = [3,2,1,0,4]
输出:false
解释:无论怎样,总会到达下标为 3 的位置。但该下标的最大跳跃长度是 0 , 所以永远不可能到达最后一个下标。
其实跳几步无所谓,关键在于可跳的覆盖范围!
那么这个问题就转化为跳跃覆盖范围究竟可不可以覆盖到终点!
贪心算法局部最优解:每次取最大跳跃步数(取最大覆盖范围),整体最优解:最后得到整体最大覆盖范围,看是否能到终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canJump(int[] nums) {
if(nums.length==1)
return true;
//初试覆盖范围
int coverRange=nums[0];
//在覆盖范围内更新最大的覆盖范围
for(int i=0;i<=coverRange;i++) //for循环中的最大覆盖范围是一个变量
{
coverRange=Math.max(coverRange,i+nums[i]);
if(coverRange>=nums.length-1)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45、跳跃游戏 II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 0 索引整数数组 nums。初始位置为 nums[0]。
每个元素 nums[i] 表示从索引 i 向前跳转的最大长度。换句话说,如果你在 nums[i] 处,你可以跳转到任意 nums[i + j] 处:
- 0 <= j <= nums[i]
- i + j < n
返回到达 nums[n - 1] 的最小跳跃次数。生成的测试用例可以到达 nums[n - 1]。
示例 1:
输入: nums = [2,3,1,1,4]
输出: 2
解释: 跳到最后一个位置的最小跳跃数是 2。
从下标为 0 跳到下标为 1 的位置,跳 1 步,然后跳 3 步到达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
示例 2:
输入: nums = [2,3,0,1,4]
输出: 2
本题和55思路是相似的,还是要看最大覆盖范围。
即局部最优:当前覆盖范围内尽可能多走,如果还没到终点,步数再加一。整体最优:一步尽可能多走,从而达到最少步数。
即看每步的最大覆盖范围,每个覆盖范围是一步。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jump(int[] nums) {
if(nums.length==1)
return 0;
//根据覆盖范围来计算 每个范围是一步
int coverRange = nums[0]; //当前这一步的覆盖范围
int count=1;
int maxRange=nums[0]; //从当前范围再走一步能到的最大范围,即下一步的最大覆盖
for(int i=0;i<=coverRange;i++)
{
maxRange=Math.max(maxRange,i+nums[i]); //不断更新下一步的最大覆盖
if(coverRange>=nums.length-1) //如果当前覆盖距离能到
{
return count;
}
if(maxRange>=nums.length-1) //下一个范围才能覆盖到
{
count++;
return count;
}
if(i==coverRange) //在此范围内的最大距离到不了终点,即走到了这一步范围的终点
{
coverRange=maxRange; //coverRange更新后不会跳出循环
count++;
}
}
return cou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