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一件东西,就得放弃另一件东西。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原理一所述,既然人们面临权衡取舍,那么,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取”的成本就是“舍”,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也叫机会成本。比如我想学一小时经济学,就得放弃一小时学习其他东西、或者睡觉、或者出去玩等等的东西,那么,机会成本就是上述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思考边际量
由原理 二所述,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会尽最大努力实现其想得到的目标,从而想要不辜负所失去的机会成本。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并不是像黑与白这样的两面选择,而往往是介于之间。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当飞机搭不满人时,航空公司就会采取降价措施,来吸引额外的人搭乘此次航班,那么这些额外的人就是“边际变动”。那么“边际利益”是指什么呢?边际利益是指航空公司向这些额外的人收取的机票费。那么,“边际成本”又是指什么呢?此次航班多乘了几个额外的乘客,边际成本只是航空公司向这些额外的人免费提供的一食物,至于油费,其实多乘了这些额外的人,总油费也不会变,这样的话,“边际成本”很小,而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航空公司基于这个道理,当然会降价了。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根据原理三,理性人会比较成本和利益做出决策,而激励代表着成本或者是利益,所以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它的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太明显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政策制定者颁布了一条法律,要求所有汽车标配安全带,想要通过此法律降低车祸死亡人数,结果死亡人数更多了,因为人们驾驶汽车时更加不小心,导致行人死亡人数骤增。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对于家庭来说,贸易可以使人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对于其他物品,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入,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因为市场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价格,可以很好的自发调控物品与劳务,而这只看不见的手,要比中央计划经济更为有效。“让人们各行其是,而不要让政府的沉重的手来指导他们的行为,结果往往会最好。”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整体的经济福利。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这只手这么强大,但是总是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使市场失灵,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当然,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它并不总能这样。当它促进了效率或者平等,那么就是正确的,而有时政府的决策也是错误的。
原理八:一国的 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该原理对于公共政策具有深远意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人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