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向个人、企业或政府提供资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提供者,借款人则承诺在未来按约定的条件和利率偿还借款。合同明确了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在信贷行业的广阔范畴内,存在着一系列专业术语,以下是对这些术语的详细解读。
一、基础信贷术语
- 产品代码:用于系统内部对贷款产品进行分类管理的数字化标识,它决定了产品的处理规则,但与会计核算无直接关联。
- 会计类别:确定贷款产品所记会计科目,每个类别对应一套会计科目,支持多类别配置,涵盖贷款本金、利息、费用等所有会计信息。
- 贷款期限:合同中约定的贷款使用时长,系统以“月”为单位,可自动计算到期日或期限。
- 贷款周期:贷款时限的跨度,单位可以是年、半年、季度、月、周,支持灵活定制还款周期。
二、合同与放款相关
- 合同金额:银行向上级申请的贷款总额,一笔合同可对应多笔借据,金额之和等于合同金额。
- 借据金额:单笔借据的总金额,支持多次放款,但累计放款不超过借据金额。
- 放款金额:每次放款的金额,一次性放款时等于借据金额。
- 入账账号:贷款放款的接收账户,根据业务类型可为活期账户或内部账户。
- 还款账号:自动扣款的账户,默认为放款入账账户,也可指定其他账户。
三、机构角色与流程
- 录入机构:贷款的申请机构,由信管系统发起,不做实际控制。
- 复核机构:进行贷款开户和发放的会计处理机构,通常为入账机构或其上级。
- 入账机构:贷款账务的实际存放机构,负责具体账号和账务管理。
- 管理机构:贷款开户后的后续管理机构,负责贷后事务,包括还款、资料修改等。
四、本金与利息分类
- 贷款本金:按形态分为正常本金、逾期本金、非应计本金。
- 贷款利息:
- 应计与应收:每天计算应还利息,还款前为应计,后为应收。
- 表内与表外:应计状态下为表内,非应计为表外。
- 欠息、罚息、复息:正常本金利息为欠息,逾期本金利息为罚息,各项应收息产生的利息为复息。
五、利息处理与核算
- 应计利息:正常本金每天计息产生的利息,未到还款日参与计提。
- 表外应计利息:非应计本金每天计息产生的利息,不参与计提。
- 应收利息:应计贷款的欠息转为表内欠息,未归还则结转为表内欠息。
- 表外欠息:非应计贷款的欠息,未归还则结转为表外欠息。
- 罚息:逾期本金产生的利息,分为应计罚息和表外罚息。
- 复息:欠息、罚息、复息每天产生的利息。
- 贴息:贴息贷款由贴息账户负担的利息,分为表内未结贴息和应收贴息。
六、贷款基金与核销
- 贷款基金:用于代理贷款本金对冲处理,按表内核算需贷款基金,表外则无需。
- 核销本金与利息:已核销的贷款本金和利息,转为核销本金(表外)和核销利息(表外)。
- 核销贷款:银行将无法收回的贷款进行核销,减少不良贷款率,核销后仍需追债。
七、还款方式与计划
- 还款方式:包括利随本清、一次还本多次还息、等额本息、等本还款等。
- 还款计划调整:支持参数化控制是否调整还款计划,涉及多次放款、提前还款、利率变更、期限变更等。
- 还款顺序:支持横向优先(按时间)和纵向优先(按要素)还款。
- 自动处理:支持自动还款和自动结清功能。
八、贷款分类与特殊处理
- 五级分类:贷款质量管理分类,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 正常展期与逾期展期:贷款到期前的展期处理,逾期后需重新展期,展期后贷款状态恢复。
- 表外业务: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如担保性业务、承诺性业务。
- 保函:银行为申请人向受益人提供的书面信用担保。
- 国内信用证:国内贸易支付结算方式,银行开具的书面承诺。
九、贷款余额转换与流程
- 贷款从放款开始,经历正常本金、逾期本金、非应计本金等阶段,利息也随之变化,包括应计利息、罚息、复息等。
- 贷款系统每天同步五级分类信息,进行拨备计提,贷款不良后需经审批进行核销,核销后可通过特定交易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