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计算机网络——习题整理(一)

从网上找了一些计算机网络的习题,简单回顾一下知识点~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可以理解为: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硬件)连接起来,加上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硬件+软件)

  2. 计算几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A.数据共享 B.资源共享 C.分布式处理 D.信息综合处理
    (没有数据何来资源)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为()
    A.广域网与局域网 B.本地计算机和通信网 C.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D.服务器和工作站
    解析:
    计网的组成:
    1.从组成部分上:硬件+软件+协议
    2.工作方式上,网络边缘、网络核心
    3.功能上,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实现通信的设备和软件

  4.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主要指()
    A.服务器、用户计算机、路由器和通信线路 (只有硬件)
    B.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 (只有软件)
    C.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D.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 (只有硬件)

  5. 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有()
    1.网桥 2.交换机 3.计算机软件 4.路由器
    :对OSI模型(7层)
    资源子网(看信息内容的部分,一般为软件,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通信子网(负责信息的传输,网络层(路由器)、链路层(网桥、交换机)、物理层(集线器、中继器))
    传输层既不是资源子网也不是通信子网,是两者之间的桥梁

  6. 下列属于资源子网的有()
    A.计算机软件 B.网桥 C.交换机 D.路由器

  7. 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划分依据为()
    A.网络的作用范围 B.网络的拓扑结构 C.网络的通信方式 D.网络的传输介质
    注:
    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环形、星形拓扑、网状拓扑等结构 ;
    PAN个人区域网
    LAN用广播技术—— WAN用点对点技术,MAN多用以太网技术,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范围不同,还主要在于所使用的协议(技术)不同

  8. 如今的计算机大多通过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广域网和局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实现的。
    A.路由器 B.资源子网 C.桥接器 D.中继器

  9. 计网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A.资源子网 B.路由器 C.通信子网 D.交换机
    “BD都属于通信子网,直接排除” 补充:广域网WAN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网状型

  10. 在n个结点的星形拓扑结构中,有(n-1)条物理链路
    补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星形拓扑(存在于中继设备):其他所有结点都和中心结点相连,其他结点互传信息要先到中心结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线型拓扑:结点都与总线相邻,结点数据发给总线,再由总线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环形拓扑(令牌环局域网):单向 / 双向传播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状拓扑(可靠但成本高):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

  1. ()是分组交换网络的缺点
    A.信道利用率低 B.附加信息开销大 C.传播时延大 D.不同规格的终端很难互相通信
    注: 分组交换方式(多使用于广域网)——电路交换(电话)——报文交换(早期电报通信)
    电路交换:在交换信息的主机之间建立专用通道,预留资源,实时性,传输时延小但效率低(有点像打电话)
    报文交换:将信息拆分为小包报文(大小无限制,附加目的 / 发送源等信息) ,所有小包全部到达才转发(要有缓存空间存放),转发时延较大,速度慢
    分组交换(分为虚电路、数据报):相较于报文交换,小包大小有限制,且无需全部到达便可转发; 虚电路较于数据报,规定了线路,有连接且可靠
  2. 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为(ARPAnet) ------ Internet前身
  3. 考虑一个2KM的因特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时,传播时延(传播速度为2 * 108 m/s)等于100B分组的发送时延?512B分组的结果又如何?
    传播时延 = 2000 / (2 * 108 ) = 10-5
    100B的传输时延 = 带宽 / 传播时延 = 107 B / s = 80Mb/s (注意后面的B为bit,前面为byte)
    512B: 512 / 10-5 = 51.2 MB/s = 409.6 Mb/s
    补充概念:
    带宽:单位时间内能传输的数据量
    传输时延:将所有分组推向链路所需时间 ,一般有 t = 分组总子节长 / 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从链路起点到链路路由器传播所需时间,一般有 t = 信道长度 /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
  4. ()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不涉及具体的执行方法” 层与层之间交流通过 “接口”
  5. 协议是指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A.同一结点的上下层 B.不同结点 C.相邻实体 D.不同结点对等实体
    A、C用到的为接口(层与层之间)B不完整
  6. 在OSI参考模型,第n层与n+1层的关系是(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第n层为第n+1层接受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低层为高层提供服务~
  7. 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不提供哪项功能()
    A.物理MAC寻址 B.流量控制 C.差错校验 D.拥塞控制
    OSI 7层模型说明
    传输层负责——端(主机上进程)到端的应答 网络层提供——主机到主机 链路层提供——结点到结点
    数据名称:传输层——报文段 ; 网络层——数据报; 链路层——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下列最好描述OSI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
    A.提供用户和网络接口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D.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注:A提供用户,为应用层; B提到介质为物理层 ;C提到路由选择为网络层
  9. 在OSI模型下,可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注意 OSI与TCP/IP模型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 在OSI模型,当两台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为了防止中间出现网络故障导致重传整个文件,通过在文件中插入同步点来解决。这个动作发生在(会话层) —— 会话管理
  1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
    协议是一种约定,三要素为语法、语义、同步,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
    服务通过接口得到使用,是垂直的,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透明:在计算机中,客观存在并且运行着但是看不到的特性)
  12. 见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今天先到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