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无标题】

1. 预检请求

预检请求(Pre-flight Request)是CORS(跨源资源共享)机制中的一部分。在浏览器的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下,一个域名下的脚本不能读取或写入另一个域名下的数据。但是,为了支持现代Web应用的复杂需求,CORS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方式,允许服务器指定哪些来源可以访问其资源。

当一个HTTP请求是“简单请求”(Simple Request)以外的情况时,浏览器会先发送一个预检请求来确认服务器是否允许该跨域请求。预检请求是一个OPTIONS方法的请求,它包含了实际请求可能用到的所有关键信息,如请求方法、请求头等,以便服务器判断是否授权此跨域请求。

预检请求包含以下关键部分:

  • 请求方法:实际请求将要使用的方法(如PUT, DELETE等)。
  • 请求头:实际请求可能携带的非简单头部,如Content-TypeAuthorization等。
  • :发起请求的源(origin),即发起请求的页面所在的域名和协议。

服务器收到预检请求后,需要通过响应头中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来指示是否接受来自特定源的请求。此外,服务器还可以设置以下响应头来进一步控制跨域行为: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列出允许的请求方法。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列出允许的请求头部。
  • Access-Control-Max-Age: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在这段时间内,相同的预检请求不需要重复发送。

如果服务器的响应允许了跨域请求,那么浏览器会继续执行实际的请求。否则,跨域请求会被阻止,并且不会到达服务器。这种机制保证了跨域请求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简单请求

在CORS(跨源资源共享)机制中,“简单请求”(Simple Request)是指那些满足一定条件的跨域HTTP请求,这些请求不需要发送预检请求(Pre-flight Request)。简单请求直接进行,没有额外的延迟,因此对于常见的GET、POST和HEAD请求来说,效率更高。

一个请求被认为是简单请求,需要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 请求方法:请求必须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GET, POST, 或 HEAD

  2. 请求头:请求头中只能包含简单的头部字段,包括:

    • Accept
    • Accept-Language
    • Content-Language
    • 以及任何以 Content-Type 开头,但值仅限于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multipart/form-data, 或 text/plain 的头部。
  3. Content-Type:如果请求体有内容,Content-Type 必须是上述提到的三个值之一。

如果一个请求不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则被认为是“非简单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浏览器会在发送实际请求前先发送一个OPTIONS方法的预检请求,以确认服务器是否允许该跨源请求。

简单请求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提高效率并减少网络往返次数,因为大多数的Web请求都是相对简单的GET或POST请求,而且通常携带的头部也是标准的。通过区分简单请求与非简单请求,CORS机制能够更灵活地处理不同类型的跨源请求,同时保持安全性。

2. 浏览器缓存

强缓存(Strong Cache)和协商缓存(Negotiated Cache)是HTTP缓存机制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场景下优化网络性能和资源的利用。下面是这两种缓存的主要区别:

强缓存(Strong Cache)

  • 定义:强缓存基于服务器响应中的缓存控制指令,如ExpiresCache-Control头,来决定资源是否可以被缓存以及缓存的有效期。
  • 操作:一旦资源被缓存,只要它还在有效期内,浏览器就会直接从缓存中加载资源,而不会向服务器发送任何请求。这避免了网络延迟,提高了加载速度。
  • 指令:强缓存主要依赖Cache-Control中的max-ageExpires头来确定资源的过期时间。
  • 优点:减少服务器负载,节省网络带宽,提高网页加载速度。
  • 缺点:可能导致浏览器显示的资源不是最新的,尤其是在资源更新频繁的情况下。

协商缓存(Negotiated Cache)

  • 定义:协商缓存是一种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协商,以确定缓存资源是否需要更新的机制。
  • 操作:浏览器在请求资源时会包含If-None-MatchIf-Modified-Since头,服务器根据这些头判断资源是否需要重新发送。
  • 指令:协商缓存依赖于ETag(实体标签,一种资源变更的唯一标识符)或Last-Modified(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头来检查资源的时效性。
  • 优点:确保资源是最新的,适合更新频繁的资源。
  • 缺点: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进行额外的通信,增加了网络开销,尽管这种开销通常比重新下载整个资源要小得多。

总结

  • 强缓存适用于那些更新频率较低的资源,如图片、样式表和脚本文件,因为它们的更新周期较长,可以长时间缓存在客户端。
  • 协商缓存更适合那些更新频率较高的资源,如动态生成的内容,因为它能确保客户端始终获取到最新的版本。

3. promise.all、promise.allSettled、promise.race对比

Promise.all(), Promise.allSettled(), 和 Promise.race() 都是 JavaScript 中用于处理多个 Promise 的实用函数,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行为和用途。下面是对这三个函数的对比:

1. Promise.all()

  • 功能Promise.all() 接收一个 Promise 数组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这个新的 Promise 在所有输入的 Promise 都成功解决时才会解决,返回一个数组,其中的元素是各个 Promise 解决后的值。
  • 行为:如果输入的任何一个 Promise 被拒绝 (rejected),那么 Promise.all() 返回的 Promise 会立即被拒绝,且不会等待其他 Promise 完成。这意味着 Promise.all() 实际上是有“短路”行为的。
  • 使用场景:当你需要确保一系列异步操作全部成功完成时使用,例如,从多个 API 端点获取数据,且只有当所有数据都可用时才继续后续操作。

2. Promise.allSettled()

  • 功能Promise.allSettled() 同样接收一个 Promise 数组作为参数,但与 Promise.all() 不同的是,它会等待所有的 Promise 完成,无论它们是解决还是被拒绝。
  • 行为:它返回一个 Promise,这个 Promise 在所有输入的 Promise 都已完成(无论是解决还是被拒绝)时解决,返回一个数组,其中的元素是各个 Promise 的最终状态对象(包括 statusvaluereason)。
  • 使用场景:当你需要收集一系列异步操作的所有结果,无论它们是否成功,以便进行统一处理或错误管理时使用。

3. Promise.race()

  • 功能Promise.race() 接收一个 Promise 数组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这个新的 Promise 会在输入的任意一个 Promise 解决或被拒绝时立即解决或被拒绝。
  • 行为:它不关心其他 Promise 是否完成,只关注第一个完成的 Promise。如果第一个完成的 Promise 被解决,那么 Promise.race() 返回的 Promise 也会被解决;如果被拒绝,同样如此。
  • 使用场景:当你需要在多个异步操作中选择最快完成的那个,或者有一个超时机制时使用。例如,你可能想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数据,但如果超时则放弃尝试。

概念总结

  • Promise.all() 用于等待所有 Promise 成功解决。
  • Promise.allSettled() 用于等待所有 Promise 结束,无论结果如何。
  • Promise.race() 用于响应最快完成的 Promise。

4. 状态码301和302的区别

状态码301和302都是HTTP状态码,它们用于指示Web服务器如何处理请求并响应客户端,特别是在涉及资源位置变化的重定向情况下。以下是301和302状态码的区别:

  1. 301 Moved Permanently(永久重定向)

    • 这个状态码表示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通常是因为URL的长期变更,比如网站改版或域名迁移。
    • 浏览器会自动缓存301重定向响应,这意味着对于同一个资源的未来请求将会自动使用新的URL,而无需每次都重新执行重定向。
    • 搜索引擎和其他代理服务器会更新其索引和记录中的URL,指向新的位置,以反映永久性的变化。
  2. 302 Found(临时重定向)

    • 这个状态码表示请求的资源已被临时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可能是由于临时的系统维护、登录状态检查或其他临时性的原因。
    • 浏览器不会像301那样缓存302重定向,因为资源的位置只是暂时的。这意味着对于同一个资源的未来请求,浏览器会重新执行重定向,以获取最新的位置信息。
    • 搜索引擎和其他代理服务器通常不会更新其索引中的URL,因为302表示的只是暂时的重定向。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正确的状态码很重要,以确保客户端和搜索引擎正确地处理重定向。如果资源位置的变化是永久性的,应使用301状态码,以通知客户端和搜索引擎更新其链接和索引。如果变化是临时的,应使用302状态码,以避免不必要的URL更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搜索引擎可能会忽略302状态码的临时性,并将其视为永久重定向,尤其是当重定向持续一段时间后。因此,在实践中,对于SEO目的,推荐使用301状态码来处理永久性的URL变更。

5. 跨域请求的处理方式CORS

跨域请求的处理通常涉及克服浏览器的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这项安全措施限制了一个源的脚本对另一个源的文档或脚本的访问。当Web应用需要从不同源请求资源时,就需要解决跨域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域请求处理方式:

  1.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 CORS 是一种基于 HTTP 响应头的机制,允许服务器指定哪些源可以访问其资源。服务器通过设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头来表明允许的源,还可以通过其他响应头来控制请求的方法、缓存策略等。
  2. JSONP(JSON with Padding)

    • JSONP 利用 <script> 标签没有同源策略限制的特性,通过动态创建 <script> 标签并设置 src 属性为跨域请求的 URL,服务器将 JSON 数据包装在一个回调函数中返回,客户端预先定义的函数会被调用来处理数据。
  3. 代理服务器

    • 在客户端和目标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代理,客户端向代理服务器发送请求,代理服务器再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请求,并将响应转发回客户端,这样可以绕过同源策略限制。
  4. WebSocket

    • WebSocket 协议允许在不同源之间建立持久的双向通信通道,它本身支持跨域连接,只需要在建立连接时处理好认证和权限问题。
  5. Document.domain

    • 如果两个页面共享相同的顶级域名(如 a.example.comb.example.com),可以通过设置 document.domain 为相同的子域名来允许跨域脚本访问,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6. PostMessage

    • HTML5 引入了 window.postMessage 方法,允许不同源的窗口之间发送消息,接收方可以通过事件监听器捕获并处理消息。
  7. 使用子资源完整(SRI,Subresource Integrity)

    • 虽然 SRI 主要是用于验证外部资源的完整性,但它也可以帮助在跨域场景中加载CSS和JavaScript资源。
  8. 修改服务器配置

    • 反向代理、配置服务器端的CORS支持等,这些都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适当的配置更改。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潜在的限制,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安全性要求和可实施性。例如,CORS 是现代Web应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既安全又灵活,而 JSONP 由于只支持 GET 请求,现在较少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可能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和浏览器兼容性来选择最适合的跨域处理方案。

6. nextTick底层原理

nextTick 是 Vue.js 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法,用于确保某些操作在 DOM 更新之后执行。Vue 的 nextTick 实现了对 JavaScript 事件循环的理解和应用,它的底层原理涉及到 JavaScript 的异步机制,包括微任务(microtasks)和宏任务(macrotasks)。

原理概述

Vue 的数据绑定和 DOM 渲染是异步的。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并不会立即更新 DOM,而是将数据变化放入一个队列中,然后在下一个事件循环的时机批量更新 DOM。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频繁的 DOM 更新带来的性能开销。

nextTick 的作用就是确保在 DOM 更新之后执行某个回调函数,使得开发者可以在数据变化后立刻访问到更新后的 DOM。

实现原理

nextTick 的核心在于利用 JavaScript 异步执行机制中的微任务和宏任务。Vue 会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最优的异步方法:

  1. 使用 Promise.then(微任务)

    • 在现代浏览器和 Node.js 环境中,Vue 使用 Promise.then 来实现 nextTick。这是因为 Promise.then 是一个微任务,它会插入到当前事件循环的末尾,但在下一轮宏任务开始之前执行。这意味着 nextTick 的回调会在当前任务队列执行完后,但是其他宏任务(如 setTimeoutsetInterval)执行前被调用。
  2. 使用 MutationObserver

    • 在不支持 Promise 的旧浏览器中,Vue 可能会使用 MutationObserverMutationObserver 是一个可以观察 DOM 变化的 API,Vue 会创建一个观察者来监听 DOM 变化,当 DOM 发生变化时,会触发观察者回调,从而执行 nextTick 的回调函数。
  3. 使用 setImmediatesetTimeout(宏任务)

    •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可用,Vue 会退回到使用 setImmediate(在 Node.js 环境中可用)或 setTimeout(fn, 0)(在浏览器环境中)。这些方法都会将回调添加到宏任务队列中,这意味着 nextTick 的回调将在下一轮事件循环开始时执行。

总结

Vue 的 nextTick 机制通过巧妙地利用 JavaScript 的事件循环和异步机制,保证了在数据变化后能够及时地访问到更新后的 DOM,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性能损耗。通过选择最优的异步方法,Vue 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提供一致的性能表现。

7. vue双向绑定的原理

Vue.js 的双向数据绑定是一个核心功能,它允许在用户界面和数据模型之间自动同步更新。这种绑定主要依赖于Vue的响应式系统,该系统使用了数据劫持和发布者-订阅者模式。以下是Vue双向绑定原理的详细解释:

数据劫持

Vue在初始化时,会遍历data对象的所有属性,并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方法将每个属性转化为Getter/Setter。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追踪到属性的读取和修改。

Getter
  • 当访问一个属性时,Getter会被调用,此时Vue会收集依赖(Watcher),即这个属性被哪些组件所依赖。
Setter
  • 当设置一个属性时,Setter会被调用,此时Vue会通知所有依赖该属性的Watcher去更新对应的视图。

发布者-订阅者模式

Vue使用发布者-订阅者模式来管理数据变化的通知和更新。每个属性都有自己的订阅者(Watcher),这些Watcher会在属性值变化时收到通知,然后更新相应的视图。

Watcher
  • Watcher是Vue中的一个内部组件,它负责观察和响应Vue实例上的数据变动,当数据变化时,Watcher会更新视图。
  • Watcher在创建时会调用自身的get()方法,这个过程会触发属性的Getter,从而让Watcher注册到该属性的订阅者列表中。
  • 当属性值变化时,会触发Setter,进而调用Watcher的update()方法,导致视图更新。

视图更新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通过调用Watcher的update()方法来触发视图的更新。这个过程通常是异步的,Vue会把所有的更新放入一个队列中,并在一个事件循环的结尾统一执行,以减少DOM的重绘次数,提高性能。

总结

Vue的双向绑定机制通过数据劫持和发布者-订阅者模式实现了数据和视图之间的自动同步。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自动更新相关的视图,反之亦然。这种机制使得开发者能够在构建复杂UI时,更加关注业务逻辑而不是数据和视图的同步问题。

8. vue是怎样收集收据变化并更新DOM的

Vue.js 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来收集数据变化并更新 DOM 的。下面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 Vue 的数据响应性和 DOM 更新流程:

数据响应化

Vue 使用了观察者模式和代理模式来实现数据的响应性。当你在 Vue 组件中声明一个 data 属性时,Vue 会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将这些属性转换为 getter 和 setter。

  • Getter: 当访问一个属性时,Vue 会记录谁访问了这个属性,这通常是一个 Watcher。
  • Setter: 当修改一个属性时,Vue 会通知所有之前记录的 Watcher,告诉它们数据已经改变了。

Watcher 与 Dep

  • Watcher: Watcher 是 Vue 内部的一个组件,它的职责是观察数据变化,并在数据变化时执行更新视图的操作。每个组件中与数据绑定相关的表达式都会创建一个 Watcher 实例。
  • Dep: Dep 是依赖收集器,它维护了一个 Watcher 的集合。当数据属性被访问时,它会把自己添加到 Dep 的依赖列表中,当数据属性被修改时,Dep 会通知它的所有 Watcher 更新。

更新流程

  •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setter 被调用,Dep 会通知所有相关的 Watcher。
  • Watcher 接收到通知后,会调用其内部的 update 方法。但这个方法并不会立即更新 DOM,因为 Vue 为了性能考虑,采取了异步更新的策略。
  • Vue 会将所有的更新操作放入一个队列中,并且在下一个事件循环开始时,执行这个队列中的所有更新。这样做可以避免同一事件循环中多次数据变化导致的重复渲染,从而提高性能。
  • 当队列被执行时,Vue 会调用每个 Watcher 的 get 方法来重新计算视图。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模板解析和虚拟 DOM 的创建。
  • Vue 使用虚拟 DOM 技术来对比新旧 DOM 树,找出需要更新的部分,然后只更新这些部分,而不是整个 DOM 树,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性能。

异步更新与 nextTick

Vue 的更新机制是异步的,这意味着数据变化后,视图不会立即更新。如果你在数据变化后立即访问 DOM,可能会得到旧的值。为了确保 DOM 已经更新,你可以使用 Vue 的 nextTick 方法。nextTick 允许你在 DOM 更新后执行回调函数,这样可以确保你是在最新的状态中操作 DOM。

总的来说,Vue 的数据响应性和 DOM 更新机制是高度优化的,它利用了现代 JavaScript 的特性,以及虚拟 DOM 和异步更新的技术,以达到高效且流畅的用户体验。

9. 移动端响应式布局

实现移动端的响应式布局,主要是要确保网站能在不同尺寸的设备上(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确显示。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和实践步骤,可以帮助你实现响应式设计:

  1. 使用 Viewport Meta 标签
    在 HTML 文件头部加入 viewport meta 标签,它告诉浏览器如何控制页面的宽度和缩放级别。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2. 使用 CSS3 媒体查询
    媒体查询允许你针对不同的设备特性(如屏幕宽度)应用不同的样式规则。你可以设定断点,当屏幕宽度小于某个值时,应用特定的样式。

    /* 对于宽度小于等于 600px 的设备 */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600px) {
      body {
        font-size: 14px;
      }
    }
    
  3. 使用 Flexbox 或 Grid 布局
    CSS 的 Flexbox 和 Grid 布局模块提供了更强大的布局能力,允许你创建灵活且可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布局。

    .container {
      display: flex; /* 或 grid */
      flex-wrap: wrap; /* 允许元素换行 */
    }
    
  4. 使用相对单位
    相对单位如 em、rem、% 可以使布局更具灵活性,因为它们相对于父元素或其他尺寸进行计算。

    .element {
      width: 100%; /* 占满父容器宽度 */
      padding: 1em; /* 基于字体大小的内边距 */
    }
    
  5. 图像和媒体的响应式处理
    确保图像和视频等媒体元素也具有响应式特性,可以使用 max-width: 100% 来限制其宽度不超过容器宽度。

    img {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6. 测试和调试
    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来模拟不同的屏幕尺寸,检查布局在各种设备上的表现。确保在不同设备上进行充分测试。

  7. 使用框架和库
    一些前端框架如 Bootstrap、Foundation 或 Materialize 提供了内置的响应式布局组件,可以加速开发过程。

  8. 考虑性能优化
    响应式设计可能会增加页面的复杂性,因此要关注性能,比如使用正确的图片格式和尺寸,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请求,以及优化 CSS 和 JavaScript 的加载。

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创建一个在不同设备上都能良好显示的响应式网站。记得在设计时始终保持用户体验为中心,确保内容可读、导航直观且交互流畅。

10. watch和computed区别

在 Vue.js 中,watchcomputed 都是用来处理数据变化的,但它们的用途和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下面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1. 计算属性(Computed Properties):

    • 定义computed 是 Vue.js 中的一种属性,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其他数据属性派生出新的属性。
    • 缓存computed 属性具有缓存机制,这意味着只有在其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computed 才会被重新计算。这可以提高性能,特别是在计算复杂或消耗资源较多的情况下。
    • 异步操作computed 不支持异步操作。如果你尝试在 computed 函数中使用异步代码(如 AJAX 请求或 Promise),Vue 无法正确检测到数据变化,因此可能不会重新计算 computed 属性。
    • 使用场景computed 最适合用于创建依赖于其他数据的派生数据,例如基于用户输入计算总价格。
  2. 侦听器(Watchers):

    • 定义watch 是一种侦听数据变化的机制,它可以监听一个或多个数据属性的变化,并在变化时执行指定的回调函数。
    • 即时执行watch 回调在数据变化时立即执行,而不像 computed 那样具有缓存。
    • 异步操作watch 支持异步操作。由于它在数据变化时立即执行,因此可以用来处理异步请求或更新其他数据。
    • 使用场景watch 更适合用于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复杂操作或异步请求,例如当用户输入邮箱时发送验证请求。

总结:

  • computed 用于创建依赖于其他数据的派生数据,它支持缓存且不支持异步操作。
  • watch 用于监听数据变化并执行某些操作,它不支持缓存但支持异步操作。

选择使用 computed 还是 watch 主要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如果只需要根据现有数据计算新数据,且无需执行异步操作,那么 computed 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复杂逻辑或异步请求,那么应该使用 watch

11. defineProperty和proxy的区别

Object.definePropertyProxy 都是 JavaScript 中用于创建和操纵对象属性的高级功能,但在使用场景、功能和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操作层面

  • Object.defineProperty

    • 仅能操作单个属性,允许你定义一个对象的特定属性的 getter 和 setter。
    • 不能监听到对象新增或删除属性的情况。
  • Proxy

    • 可以代理整个对象,而不仅仅是单个属性。
    • 能够拦截对象的几乎任何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访问属性、设置属性、迭代、函数调用、构造、删除属性等。
    • 可以监听到对象新增和删除属性。

2. 功能范围

  • Object.defineProperty

    • 提供有限的属性劫持功能,如读取(getter)、写入(setter)、枚举(enumerable)和配置(configurable)等。
  • Proxy

    • 提供更广泛的拦截能力,如 has, get, set, deleteProperty, apply, construct, ownKeys 等。
    • 可以用于更复杂的操作,比如自定义数组的方法调用(如 .push(), .pop())。

3. 性能

  • Object.defineProperty

    • 通常在性能上优于 Proxy,因为其操作更简单,且不涉及额外的代理层。
    • 适用于不需要监听对象结构变化的场景。
  • Proxy

    • 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尤其是在频繁的属性访问和修改中。
    • 但随着 V8 引擎和其他 JavaScript 引擎的优化,性能差距正在缩小。

4. 兼容性

  • Object.defineProperty

    • 在 ES5 中引入,具有较好的向后兼容性。
  • Proxy

    • 是 ES6 引入的新特性,对旧浏览器(如 IE)的支持较差,且不能被完全 polyfill,因为其功能深入到语言层面。

5. 使用场景

  • Object.defineProperty

    • 适用于简单的数据绑定或属性级别的劫持,如 Vue 2.x 中的数据响应式实现。
  • Proxy

    • 更适合复杂的对象结构监控,如 Vue 3.x 开始采用的响应式系统,能够更好地处理深层对象和数组的变化。

6. 破坏原对象

  • Object.defineProperty

    • 修改原对象的属性,将其转换为 getter 和 setter 形式。
  • Proxy

    • 不直接修改原对象,而是返回一个新的代理对象,这可以保持原对象的纯净。

总之,Proxy 提供了更全面的对象操作拦截能力,但可能在性能上有一定牺牲。相比之下,Object.defineProperty 更加轻量级,适用于简单的属性监听。在实际项目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