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并行设计模式--Future、Callback、Promise

转载于: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47628

在异步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Future,Callback,Promise,深入学习分析这几种异步编程的原理。

Java中的线程

经常有面试题问Java中创建线程有哪些方式,大多数回答是Thread,Runnable,Callable,然而这种回答并不理想。Java代码提供给用户创建线程的方式只有Thread,而Runnable只是提交给线程执行的任务,线程Thread也只会执行其对应的run方法,最后Callable是一个辅助接口,线程并不会执行其对应的call方法,所以Callable通常情况下需要与Runnable一起使用,然后在对应的run()方法中调用call()的方法。
理解这一点对接下来的内容很有帮助。

Future模式

Future模式是并发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异步执行,同步返回。把耗时操作放到异步线程中执行,然后再获取结果时判断是否执行完,执行完则直接返回结果,没执行完则阻塞等到返回,这是future模式的一般做法,目的是充分利用等待时间

JDK Future模式的使用

以JDK中的Future接口为例,可以发现Future是一个read-only 的结构,一旦任务被提交除了取消任务外就不可以改变任务,这一点也是Future模式与其他模式的重要区别。

  • 清单1:JDK中的Future接口
public interface Future<V> {

  boolean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boolean isCancelled();

  boolean isDone();
  /**
   * 获取结果
   */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ExecutionExceptionTimeoutException;
}

Future模式在JDK中一般如下方式使用,主要步骤是创建对应的异步任务,然后需要结果时主动调用get方法。

  • 清单2:FutureTask简单使用
private static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 把耗时任务放到异步线程中执行
  Future<String> task = new FutureTask<>(() -> {
    Thread.sleep(1000L);
    return "quding";
  });
  // 提交任务
  executorService.submit((Runnable) task);
  // 模拟耗时操作
  Thread.sleep(1000);
  // 获取结果
  String result = task.get(1000,TimeUnit.MILLISECONDS);
}

不考虑其他因素,上面代码主线程中逻辑需要1000毫秒,同时任务执行也需要1000毫秒,两者利用FutureTask并行执行,因此总耗时也是1000毫秒,这是FutureTask带来的最直观的效果:增加系统的并发性,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JDK Future模式的原理

从代码角度上来分析,一个FutureTask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 接收任务

从代码角度上看,FutureTask首先会接收一个Callable任务的任务,并将自身状态设置为NEW(关于状态在该类中有详细注释描述)

  • 清单3:FutureTask的创建
public FutureTask(Callable<V> callable) {
  if (callabl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callable = callable;
  this.state = NEW;       // ensure visibility of callable
}
// 即使提交的是runnable也会适配成对应的callable
public FutureTask(Runnable runnable, V result) {
  this.callable = Executors.callable(runnable, result);
  this.state = NEW;       // ensure visibility of callable
}

2. 执行任务
当线程启动时会调用其run方法,该方法会调用callable任务,然后把返回结果调用set进行更新。

  • 清单4:FutureTask的执行
public void run() {
  // CAS更新把当前对象与线程绑定起来
  if (state != NEW ||
      !UNSAFE.compareAndSwapObject(this, runnerOffset,
                                   nullThread.currentThread()))
      return;
  try {
      Callable<V> c = callable;
      if (c != null && state == NEW) {
          V result;
          boolean ran;
          try {
            // 执行call方法
              result = c.call();
              ran = true;
          } catch (Throwable ex) {
              result = null;
              ran = false;
            // 对任务执行异常的封装
              setException(ex);
          }
          if (ran)
              // 更新对应的结果值。
              set(result);
      }
  }
  ...
}

3. 设置结果
set方法中会把对应的结果赋值给属性变量Object outcome,那么FutureTask原理就就是利用了属性变量内存共享来实现的返回值获取。

  • 清单5:FutureTask的结果设置
protected void set(V v) {
  // CAS更新当前状态为已完成
  if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stateOffset, NEW, COMPLETING)) {
      outcome = v;
      // 状态调回,该方法会可以防止重排序带来的影响
      UNSAFE.putOrderedInt(this, stateOffset, NORMAL); // final state
      // 完成通知,唤醒等待结果的线程
      finishCompletion();
  }
}
  1. 获取结果
    结果是共享的,因此获取时根据当前task所处于的状态,如果是未完成的话则直接进入等待线程队列中,当结果被设置时会主动唤醒这些等待线程。
  • 清单5:FutureTask获取结果
public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ExecutionException {
  int s = state;
  if (s <= COMPLETING)
      // 未完成则进入等待线程队列中
      s = awaitDone(false0L);
  // 获取返回值
  return report(s);
}

以上是Future模式的实现原理,个人认为Future模式本质上是利用了内存共享来进行跨线程通信,因此在操作共享字段时时要使用原子性操作来保证多线程下的可见性。

Callback(回调式Future)

对于Future模式,最麻烦的地方是需要手动获取对应的值,这个过程并且是阻塞操作,有时候的业务并不怎么关心值什么时候被计算出来,只关心计算出来后后续要做哪些操作,因此一种改进策略就是利用回调方式(Callback)实现后续逻辑。
以guava中FutureCallback为例,其接口定义如下:

  • 清单6:guava中FutureCallback接口

public interface FutureCallback<V> {

  void onSuccess(@NullableDecl V result);

  void onFailure(Throwable t);
}

该接口本身是一个业务处理,可以使用Futures#addCallback添加到Future当中。Callback的实现原理可以的想到在对应的Future中维护一个Callback链表,当任务执行完成后依次执行对应的回调,类似于观察者模式的Subject依次调用Observer。
Callback很好的解决了Future手动调用get所带来的阻塞与不便。因为在值算出来时自动调用后续处理因此不存在阻塞操作。但是在业务后续操作很多时,其存在一个嵌套的问题,俗称回调地狱,这一点在JS中经常遇到:

  • 清单7:Callback带来的回调地狱写法
api.getItem(1)
  .then(item => {
    item.amount++;
    api.updateItem(1, item)
      .then(update => {
        api.deleteItem(1)
          .then(deletion => {
            console.log('done!');
          })
      })
  })

回调嵌套过多在服务端倒不是很常见,但是嵌套会使得逻辑变得很难梳理,因此诞生了Promise模式,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式。

Promise(可变的Future)
Promise结合了Future与Callback两种形式,对于Future,Promise在其基础上提供结果写入的接口,也就是可以主动完成这个Future,对于Callback,Promise所作的是把调用形式由嵌套打平,避免了循环嵌套,其使用方式大概如下JS代码所示:

  • 清单8:Promise使用形式
api.getItem(1)
  .then(item => {
    item.amount++;
    return api.updateItem(1, item);
  })
  .then(update => {
    return api.deleteItem(1);
  })
  .then(deletion => {
    console.log('done!');
  })

Promise对于Future的改进原理是提供主动完成的方法入口,并且完成任务时会主动触发所有的Callback,

在JDK中提供了CompletableFuture类,用于实现Promise模式编程,清单9展示了其可以主动完成任务的能力,即使异步任务会导致异步线程无限休眠,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主动设置值的方式完成该任务。这一特性可以很好的在两个线程中交换数据使用,举个例子在一些RPC框架中客户端在对应的Handler中发出来RPCRequest后创建一个Promise放入到全局Map中,然后阻塞获取响应结果,在RPCResponse异步返回的线程中从Map中取出Promise,然后主动把结果设置进去,那么对于使用方来说就像是同步完成了一次调用。

  • 清单9:Promise主动完成任务能力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promise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 无限休眠
     sleep(Long.MAX_VALUE);
     return null;
   });

   // 调用主动完成
   promise.complete("quding2");

   System.out.println(promise.get()); // 输出quding2

Promise对于Callback的改进是把每一个Callback封装成一个Stage阶段,所有的Stage之间使用单链表关联,因此当完成时启动整个链表链路即可。这是一种常用的打散嵌套调用的一种做法,比如Java8的Stream也是类似的做法,详细的可以参考之前写的Stream分析文章。Java8知识点

  • 清单10:Promise对于Callback的优化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1);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promise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sleep(2000L);
     return "quding";
   });
   // 将一系列的Callback打平
   promise.thenApply(String::toUpperCase)
       .thenApply(t -> t + ": 屈定")
       .whenComplete((t, ex) -> {
         if (ex != null) {
           ex.printStackTrac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t); // 输出 result: QUDING: 屈定
         }
         latch.countDown();
       });

   latch.await();

总结

由于篇幅过长,因此原本打算加入的Netty相关内容被去掉了,后续会分析Netty相关的实现机制。另外三种模式中,Future是核心也是最基础的一种模式,Callback,Promise都是一种优化手段,一般业务上使用Promise就可以了,其包含了前两者的全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