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要点梳理



一、分层思想

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作用

  1. 使整个流程更加清晰:每个子过程专注于单一功能,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使整体逻辑更易于理解。
  2.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问题:各个子过程独立工作,可以快速定位和修复特定层次的问题,而不会影响其他部分。

二、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简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这个模型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独立但相互协作的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七层模型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接口。
  2.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
  3. 会话层(Session Layer):管理和控制会话之间的通信。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
  5.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路径选择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6.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物理地址寻址和差错校验。
  7.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物理介质上的数据传输和接收。

各层功能

层级功能
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接口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及流量控制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逻辑地址寻址和路径选择,实现网络间的连接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硬件地址寻址和差错校验
物理层建立、维护和断开物理连接

三、TCP/IP协议族

简介

TCP/IP协议族(TCP/IP Protocol Suite)是互联网及许多其他网络的基础。它由多个协议组成,主要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用于规范网络通信。

五层模型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处理应用程序的网络需求,提供通信服务。
  2.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4. 链路层(Link Layer):处理物理网络介质上的数据帧传输。
  5.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物理介质上的数据传输和接收。

结构与功能

应用层

  • 功能: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处理特定应用程序的网络需求。
  • 常见协议
    • HTTP/HTTPS(超文本传输协议/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浏览。
    •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传输。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发送。
    • DNS(域名系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传输层

  • 功能: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可靠传输或快速传输。
  • 常见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确保数据包按序到达且无丢失。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输服务,适用于对速度要求高于可靠性的应用,如视频流。

网络层

  • 功能: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确定路径以便数据从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 常见协议
    • IP(互联网协议):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分为IPv4和IPv6。
    •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网络诊断和错误报告,如ping命令。
    • ARP(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将MAC地址解析为IP地址。

链路层

  • 功能:处理物理网络介质上的数据帧传输,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
  • 常见协议
    • Ethernet(以太网):用于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标准。
    • PPP(点对点协议):用于通过电话线、光纤或卫星等物理媒体传输数据。

各层的协议

层级协议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传输层TCP, UDP
网络层ICMP, IGMP, IP, ARP, RARP
链路层/物理层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PDU(协议数据单元)

  • 传输层:数据段
  • 网络层:数据包
  • 链路层:数据帧
  • 物理层:比特流(如电信号、光信号、无线信号等)

各层对应的设备

  • 应用层:计算机(5层都有)
  • 传输层:防火墙(4层的功能)
  • 网络层:路由器(3层的功能)
  •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2层的功能)
  • 物理层:网卡(1层的功能)

四、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封装过程

  1. 数据从应用层生成,通过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逐层封装,添加各层协议头信息。

    装头部—TCP/UDP头部–IP头部–MAC头部–数据出去

  2. 应用层:添加应用层协议头,包含特定应用程序的数据。

  3. 传输层:添加传输层协议头(如TCP/UDP),包含端口信息和控制信息。

  4. 网络层:添加网络层协议头(如IP),包含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5. 链路层:添加链路层协议头,包含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封装过程

  1. 数据到达目的地设备后,逐层解封装,从链路层到应用层,恢复原始数据。

    拆头部—TCP/UDP头部–IP头部–MAC头部–数据进来

  2. 链路层:去除链路层协议头。

  3. 网络层:去除网络层协议头。

  4. 传输层:去除传输层协议头。

  5. 应用层:最终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层间通讯过程

各层功能

  1. 应用层:处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2.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3.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4. 数据链路层:管理数据帧的传输和接收。
  5. 物理层:负责实际的物理信号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