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Java 对象池技术:性能优化的利器》

一、引言
在 Java 开发中,对象池技术作为一种优化手段,有着重要的地位。对象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创建、使用和清除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对象的创建和清除会带来一定的开销,而对象池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开销,提高程序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对象池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复用池中对象,消除了创建对象、回收对象所产生的内存开销、CPU 开销以及(若跨网络)产生的网络开销。对于比较耗时的构造函数和终结方法来说非常合适,不必重复初始化对象状态。
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如受限的、不需要可伸缩性的环境(比如移动设备),CPU 性能不够强劲,内存比较紧张,垃圾收集和内存抖动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此时对象池技术可以提高内存管理效率,响应性比吞吐量更为重要。
对于数量受限的资源,比如数据库连接,对象池可以预创建并存储多个连接,供需要时直接使用,显著提高性能。
对于创建成本高昂的对象,如线程池、字节数组池等,可以斟酌是否池化。如果有成熟的库方案,建议使用,比如 JDK 自带的 ThreadPoolExecutor。
然而,对象池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现在 Java 的对象分配操作不比 C 语言的 malloc 调用慢,对于轻中量级的对象,分配 / 释放对象的开销可以忽略不计。
并发环境中,多个线程可能(同时)需要获取池中对象,进而需要在堆数据结构上进行同步或者因为锁竞争而产生阻塞,这种开销要比创建销毁对象的开销高数百倍。
由于池中对象的数量有限,势必成为一个可伸缩性瓶颈。
很难正确的设定对象池的大小,如果太小则起不到作用,如果过大,则占用内存资源高。可以起一个线程定期扫描分析,将池压缩到一个合适的尺寸以节约内存,但为了获得不错的分析结果,在扫描期间可能需要暂停复用以避免干扰(造成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非常复杂的算法策略(增加维护难度)。
设计和使用对象池容易出错,设计上需要注意状态同步,这是个难点,使用上可能存在忘记归还(就像 C 语言编程忘记 free 一样),重复归还(可能需要做个循环判断一下是否池中存在此对象,这也是个开销),归还后仍旧使用对象(可能造成多个线程并发使用一个对象的情况)等问题。
对象池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
受限的,不需要可伸缩性的环境(比如移动设备):CPU 性能不够强劲,内存比较紧张,垃圾收集,内存抖动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提高内存管理效率,响应性比吞吐量更为重要。
数量受限的资源,比如数据库连接;(自己写比较容易埋坑,建议使用成熟的库方案,比如 c3p0)。
创建成本高昂的对象,可斟酌是否池化,比较常见的有线程池,字节数组池等;(如果有,则建议使用成熟的库方案,比如 JDK 自带的 ThreadPoolExecutor,而不是自己写)。
例如,在数据库连接池中,建立数据库连接是时间消耗的操作。对象池预创建并存储多个连接,供需要时直接使用,显著提高性能。在 Java 中,常见的对象池应用场景还包括线程池和缓冲池。线程池提供了一个已初始化的线程集合,能够快速响应并处理任务。缓冲池如 ByteBuffer 中的直接内存缓冲,它的创建和销毁成本高,对象池可以优化其性能。
总之,对象池技术在 Java 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并注意对象的状态管理和资源泄漏的问题。当正确使用时,对象池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Java 对象池技术的优点

Java 对象池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复用池中对象,减少内存和 CPU 开销,减轻垃圾收集器负担,避免内存抖动:复用池中对象消除了创建对象、回收对象所产生的内存开销、CPU 开销以及(若跨网络)产生的网络开销。对于比较耗时的构造函数和终结方法来说非常合适,不必重复初始化对象状态。例如,在一些频繁创建和销毁对象的场景中,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等,对象池可以显著减少这些开销。
  2. 适用于受限环境、数量受限资源和创建成本高昂的对象:
    受限环境:在受限的、不需要可伸缩性的环境(比如移动设备)中,CPU 性能不够强劲,内存比较紧张,垃圾收集和内存抖动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此时,对象池技术可以提高内存管理效率,响应性比吞吐量更为重要。
    数量受限资源:对于数量受限的资源,比如数据库连接,对象池可以预创建并存储多个连接,供需要时直接使用,显著提高性能。自己编写数据库连接池容易埋坑,建议使用成熟的库方案,比如 c3p0。
    创建成本高昂的对象:对于创建成本高昂的对象,如线程池、字节数组池等,可以斟酌是否池化。如果有成熟的库方案,建议使用,比如 JDK 自带的 ThreadPoolExecutor。
    对象池技术在特定场景下能够显著提高程序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但也需要注意其缺点,并在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
    三、Java 对象池技术的实现方式

关键步骤
初始化:创建一定数量的对象并存入池中。在 Java 对象池技术中,初始化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对象池管理类,在类的构造函数中或者特定的初始化方法中,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对象并存储在一个数据结构中,如栈(Stack)或列表(List)。这样,当后续需要使用对象时,可以直接从池中获取,避免了频繁创建对象的开销。
借出:当需要对象时,从池中借出一个对象,并标记为正在使用。当程序需要使用对象时,通过对象池管理类的特定方法,如 borrowObj (),从池中获取一个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对象池需要标记该对象为正在使用状态,以便后续进行管理。例如,可以使用一个集合来存储已借出对象的标识,如对象的哈希码(hashCode)。
归还:使用完毕后,将对象归还到池中,以供再次借出。当对象使用完毕后,程序应该及时将对象归还给对象池。通过调用对象池管理类的 returnObj () 方法,将对象重新放入池中,并从已借出对象的集合中移除该对象的标识。这样,对象就可以再次被借出使用。
销毁:在某些场景下,需要销毁池中对象,如释放连接。在特定情况下,如程序结束或者需要释放资源时,可能需要销毁对象池中的对象。可以通过对象池管理类的 destory () 方法来实现。在销毁对象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借出的对象都已经归还,否则不能进行销毁操作。销毁对象时,可以遍历对象池中的对象,逐个进行清理操作,如关闭连接、释放资源等。
示例代码
通过手动实现一个简陋的对象池管理类,展示对象池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对象、借出对象、归还对象和销毁池中对象。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象池管理类的示例代码:
import java.io.Closeabl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MyObjectPool {
// 池子大小
private Integer size = 5;
// 对象池栈。后进先出
private Stack stackPool = new Stack<>();
// 借出的对象的 hashCode 集合
private HashSet borrowHashCodeSet = new HashSet<>();

/**
 * 增加一个对象
 *
 * @param t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Obj(T t) {
    if ((stackPool.size() + borrowHashCodeSet.size()) == siz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池中对象已经达到最大值");
    }
    stackPool.add(t);
    System.out.println("添加了对象:" + t.hashCode());
}

/**
 * 借出一个对象
 *
 * @return
 */
public synchronized T borrowObj() {
    if (stackPool.isEmpty()) {
        System.out.println("没有可以被借出的对象");
        return null;
    }
    T pop = stackPool.pop();
    borrowHashCodeSet.add(pop.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借出了对象:" + pop.hashCode());
    return pop;
}

/**
 * 归还一个对象
 *
 * @param t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turnObj(T t) {
    if (borrowHashCodeSet.contains(t.hashCode())) {
        stackPool.add(t);
        borrowHashCodeSet.remove(t.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归还了对象:" + t.hashCode());
        return;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只能归还从池中借出的对象");
}

/**
 * 销毁池中对象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story() {
    if (!borrowHashCodeSet.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尚有未归还的对象,不能关闭所有对象");
    }
    while (!stackPool.isEmpty()) {
        T pop = stackPool.pop();
        try {
            pop.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System.out.println("已经销毁了所有对象");
}

}

以池化 Redis 连接对象 Jedis 为例,演示如何使用对象池。首先,假设已经有了一个 Redis 服务,并且引入了 Java 中连接 Redis 需要用到的 Maven 依赖:

redis.clients
jedis
4.2.0

正常情况下 Jedis 对象的使用方式如下: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String name = jedis.get(“name”);
jedis.close();

如果使用上面的对象池,就可以像下面这样使用:
MyObjectPool pool = new MyObjectPool<>();
Jedis jedis = pool.borrowObj();
String name = jedis.get(“name”);
pool.returnObj(jedis);

四、Java 对象池技术的应用场景

数据库连接池
建立数据库连接是时间消耗的操作,对象池预创建并存储多个连接,供需要时直接使用,显著提高性能。在 Java 应用程序中,有效地管理数据库连接池是提升性能和资源利用率的关键。常见的数据库连接池实现有 Apache Commons DBCP、HikariCP 和 Alibaba Druid 等。以 HikariCP 为例,首先需要引入依赖,然后进行配置和初始化,设置连接池参数如最大连接数、连接超时和闲置超时等,以优化数据库连接池的性能和资源利用。同时,要注意在使用完毕数据库连接后,及时释放连接,避免连接泄露导致连接池资源耗尽和性能下降。还可以使用连接池的监控和诊断工具,实时查看连接池的使用情况和性能指标,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连接池性能瓶颈。
线程池
线程的创建和销毁开销大,线程池提供了一个已初始化的线程集合,能够快速响应并处理任务。开发过程中,合理地使用线程池能够带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线程速度和提高线程可管理性等好处。Java 中通过 Executors 提供了多种线程池,如 newCachedThreadPool、newFixedThreadPool、newScheduledThreadPool 和 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使用线程池时,要了解其原理,提交一个任务到线程池中,线程池会判断线程池里的核心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
缓冲池
如 ByteBuffer 中的直接内存缓冲,它的创建和销毁成本高,对象池可以优化其性能。缓冲流自带缓冲区,可以提高原始字节流、字符流读写数据的性能。以字符缓冲输入流和字符缓冲输出流为例,它们有 8KB 缓冲池,提高了字符输出流写数据的性能,除此以外多了换行功能。对于直接缓冲区,虽然分配它们很昂贵,但是对于大型和长寿命的缓冲区使用直接缓冲区,或者创建一个大型缓冲区,按需分割部分,并在不再需要它们时将它们返回以重新使用,效率更高。同时,可以使用工具如 VisualVM(带有 BufferMonitor 插件)和 FusionReactor 轻松监视缓冲池的使用情况。
五、注意事项

对象复位
从对象池返回的对象需要确保是 “干净” 的,即所有状态都被正确复位,以防止数据混淆或安全问题。当从对象池中获取一个对象进行使用后,在归还对象之前,必须将对象的状态重置为初始状态。例如,如果是数据库连接对象,需要确保连接的状态被重置,关闭可能打开的事务等。这样当下次从对象池中获取该对象时,它不会保留上次使用的状态,避免了数据的混乱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资源泄漏
对象如果未被正确返回到池中,可能会导致资源泄漏。在使用对象池的过程中,务必确保在对象使用完毕后及时将其归还给对象池。如果对象没有被正确归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象池中的可用对象会逐渐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无法获取所需的资源。例如,在使用数据库连接池时,如果一个连接在使用后没有被归还,当其他部分的代码需要数据库连接时,可能会因为无法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而导致操作失败。
池的大小管理
池太大会浪费资源,池太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在设置对象池的大小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的评估。如果池的大小设置得过大,会占用过多的内存资源,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例如,在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中,如果设置了一个非常大的数据库连接池,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数据库连接处于闲置状态,浪费了系统资源。另一方面,如果池的大小设置得太小,可能无法满足高并发情况下的需求。例如,在一个高并发的 Web 应用中,如果线程池的大小设置得太小,可能会导致任务排队等待,影响系统的响应时间。
六、总结

Java 对象池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特别是在高并发、资源敏感的场景下。正确使用对象池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的性能和可靠性,但需要注意对象的状态管理和资源泄漏的问题,以及合理管理池的大小。
总结起来,Java 对象池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一、优点显著
复用池中对象,减少内存和 CPU 开销,减轻垃圾收集器负担,避免内存抖动,对于比较耗时的构造函数和终结方法来说非常合适,不必重复初始化对象状态。
适用于受限环境、数量受限资源和创建成本高昂的对象,如在受限的移动设备环境中提高内存管理效率,对于数据库连接和创建成本高昂的线程池、字节数组池等可显著提高性能。
二、实现方式多样
通过关键步骤实现对象池,包括初始化时创建一定数量的对象并存入池中,借出时从池中获取对象并标记为正在使用,归还时将对象放回池中,销毁时确保所有借出对象已归还并清理池中对象。
可以通过手动实现简陋的对象池管理类展示基本操作,也可以以池化 Redis 连接对象 Jedis 为例演示对象池的实际应用。
三、应用场景广泛
数据库连接池预创建并存储多个连接,供需要时直接使用,显著提高性能,常见的实现有 Apache Commons DBCP、HikariCP 和 Alibaba Druid 等,使用时要注意配置和初始化参数,及时释放连接,避免连接泄露。
线程池提供已初始化的线程集合,能够快速响应并处理任务,Java 中通过 Executors 提供多种线程池,使用时要了解其原理,合理提交任务。
缓冲池如 ByteBuffer 中的直接内存缓冲创建和销毁成本高,对象池可以优化其性能,缓冲流自带缓冲区可提高读写性能,对于直接缓冲区可按需分割和复用。
四、注意事项需牢记
对象复位:从对象池返回的对象需要确保是 “干净” 的,即所有状态都被正确复位,以防止数据混淆或安全问题。
资源泄漏:对象如果未被正确返回到池中,可能会导致资源泄漏,在使用对象池过程中务必及时归还对象。
池的大小管理:池太大会浪费资源,池太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合理评估和设置池的大小。
总之,Java 对象池技术在特定场景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