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TerraSolid、globalmapper、cass
原始数据:点云数据格式为LAS
操作流程:
1、TerraSolid处理点云数据,主要是提取地面点
2、globalmapper基于地面点点云数据生成DEM,再生成等高线,导出为DXF格式的等高线文件
3、cass处理生成的DXF格式的等高线文件,主要是等高线标准化操作,包括:计曲线识别、高程点注记
以下是操作过程的描述及截图文件:
1、TerraSolid
1.1点云导入
TerraSolid中点云导入,遇到点云特别大的情况,可以选择抽稀处理
1.2点云滤波
宏命令处理点云数据,也就是地面点提取
点云处理之前
点云处理之后
处理完数据剖面图,此时的地面点已经从点云中分离出来
2、globalmapper
2.1点云导入
globalmapper中地面点点云导入
2.2生成DEM
2.3生成等高线
2.4导出等高线
2.5高程注记点
基本原理是抽稀点云数据作为等高线中的高程注记点,1::500的图一般是15米的间距;1:1000的图一般是30米的间距;1:2000的图一般是60米的间距。
2.6导出高程点成果
3、cass
3.1合并图层
cass打开DXF格式的等高线成果,此时每条等高线都是一个单独的图层,此时需要将所有的等高线放置在一个图层,方便下一步的统一附加属性
放置到0图层,其他图层删除
3.2附加属性
加属性之前
加属性步骤,给图形转编码即可,所以要求第一步把所有的等高线都放置在一个图层。
加属性之后
3.3计曲线识别
计曲线识别成果
3.4高程注记点导入
高程注记点导入globalmapper中导出的txt格式的文件,修改为CASS识别的高程点格式导入即可
至此一幅完整的等高线成果就完成了制作
题外话:
现在生产等高线基本是基于AI智能化生产的一个流程
以往的等高线还需要设置地性线,地性线的作用就是约束等高线的局部走向,更真实的表达地形地貌,全野外数据采集的高程点是有限的,并且对外业采集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你不懂测绘,你就很难把地形的关键点采集回来,没有地形的关键点,你就没有办法准确的表达地形地貌。
在点云LAS的时代,这些东西在都不需要了,目前,地形图测绘是无人机航测的时代,点云的时代,点云是什么概念
1㎡里面就要有一个点,这只是1:2000图的要求
1:500地形图1㎡需要16个点,一般无人机航拍解析出来的点云数据更加的密集,在这么高密度的点云下。局部的特征就很明显了,这也是为什么不需要地性线的原因了,电脑会准确判断哪里是沟哪里是坎,哪里是悬崖,哪里是断层,这些都是新技术下传统作业手段逐渐消失的原因。
当然,有人喜欢较真,说AI生成的等高线不太准确,还得是人工带上眼镜单条等高线采集,更有甚者说是手轮脚盘更准确。
既然要抬杠,那我说我的观点,我认为在现在的技术加持下,等高线没有什么用了,好多设计单位要上等高线,还强调不到打断,目的是什么,就是用等高线生产DEM,有人就要问了,DEM不是等高线生成的过程数据吗,真聪明,确实是,点云时代是这样子的,但是全野外实测的年代顺序确实是需要等高线然后才是DEM,原因还是全野外采集的年代获取的野外数据密度毕竟是有限的,有限密度的数据想表达精细的地形地貌就需要采取数学上插值的办法来,现在点云时代正好是相反的,为了所谓的等高线美观,顺滑,大小,甚至要牺牲精度就迎合别人的落后。
传统地形图是以前人们看不到现场,采用的一种直观手段去表达世界,地形图上各种图例就是告诉你我的图上出现了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等高线也是通过有限的几条线段去模拟地面的起伏,这些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的一种方式,个人感觉GOOGLE开通上帝视角的时候,测绘就进入了新纪元。
现如今技术高度发达,无人机航拍,激光雷达、地面扫描仪、SLAM等高端设备仪器层出不穷,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点云来描述这个世界,世界本来就是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回归点云也是必然的一种手段,应该说是这种技术早就有了,只是目前的门槛低了,真正创造价值了,那话又说回来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我们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