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linux分区一般用fdisk这个命令进行分区(2T以下的分区)linux通过mke2fs进行分区的格式化:linux通过mount进行分区的挂载:挂载光盘/ISO镜像文件swap空间不够可以通过这个创建:(两种方法)linux分区卸载使用umount命令:让挂载信息格式化显示:简介
硬盘一般常见分IDE、SATA接口类型:
IDE在linux中表示为/dev/hd【abcd】
SATA在linux中表示为/dev/sda【abcd】
因硬盘限制和Windows中一样最多只能创建4个主分区(primary)或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extended)若干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所有逻辑分区的大小之和等于扩展分区大小)
IDE硬盘最多可分15个分区
SATA硬盘最多可分63个分区
inode 记录档案的属性及档案的数据放在的块(block)的号码
block 实际记录数据内容的地方
每个档案占用一个inode,内容由inode的记录来指向;
读取文件,需要目录记录的文件名指向的inode号才能读;
文件名与目录有关,内容与inode有关,通过inode找block从而得到想要访问的内容;
硬盘分区流程:
硬盘fdisk分区——分区mke2fs进行格式化——分区mount进行挂载——卸载unmount
linux分区一般用fdisk这个命令进行分区(2T以下的分区)
fdisk -l 列出系统上所有的硬盘及分区情况(包括未分区和挂载的设备)
fdisk 【设备名】
-m查看各参数帮助信息菜单
-l列出所有分区类型
-t改变分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