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3
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中心
数控铣编程与仿真实验指导书
1.实验目的:
(1)通过上机实验巩固课堂所讲述的数控铣指令,掌握数控铣手工编程方法。
(2)掌握EXSL-WIN7软件的编程及仿真等主要功能。
2.实验设备或软件:
计算机及数控编程仿真软件EXSL-WIN7。
3.实验原理:
根据零件形状确定零件加工工序和刀具运动轨迹,再根据西门子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对G功能、M功能等各指令功能的规定,编写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程序,并在EXSL-WIN7软件上模拟仿真刀具的运动轨迹和零件的加工情况。
4.实验要求:
(1) 实验前预先根据所给零件图纸和要求编写数控铣程序;
(2) 实验中,在软件EXSL-WIN7的编辑状态下,输入零件的数控车削程序,进行语法检查,模拟仿真加工情况,并分小组在三坐标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
(3) 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5.实验特点:
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仿真刀具铣削零件的过程,直观地判断所编程序的正确性,可作为零件在机床上加工前的一种程序检查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通过零件试切较验程序的方法,且省时、快捷。
6.实验内容:
手工编写以下零件的数控铣削程序,并在EXSL-WIN7软件上仿真,观察刀具的模拟运动轨迹与零件的模拟加工情况,修改程序的错误之处,分小组在三坐标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毛坯材料为尼龙,切削参数查工艺手册确定。
(1)编制下图所示零件的铣削精加工程序,零件厚度为20,刀具采用直径10mm的立铣刀,尺寸单位为mm。
(2)编制下图所示零件的铣削粗、精加工程序,尺寸单位为mm,刀具自选。
(3)编写自己姓名中至少一个字的铣削程序,刀具采用直径6mm的球头刀,切削深度不大于1mm。可采用AUTOCAD、CAXA等软件绘制字体,获取字体图形节点数据。
7.实验步骤:
(1) 根据零件图纸确定加工工艺、工序;
(2) 开机运行EXSL-WIN7软件,在EDIT状态下,选择刀具、毛坯形状及尺寸、选择工件坐标系原点、选择起刀点;
(3) 在EXSL-WIN7软件编辑状态下输入数控加工程序,并保存;
(4) 运行所编程序进行仿真,根据软件提示,修改错误之处,若程序无误加工过程仿真开始;
(5) 观察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体会每个数控代码的含义。
(6) 分小组在三坐标数控铣床上进行加工,学习对刀过程。
8.实验报告要求:
(1) 编程零件图纸;
(2) 采用的软件名称;
(3) 工件坐标系原点、刀具型号及尺寸、毛坯尺寸;
(4) 打印经过仿真检查无误的数控程序;
(5) 指出自己编程时何处出错,并分析出错原因;
(6) 通过本次实验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9.实验考核要求:
实验考核总体分为三部分:
l 实验预编程:20%
l 实验操作:60%
l 实验报告质量:20%
10.实验参考资料:
[1] 廖效果,刘又午. 数控技术.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武汉:2000.
[2] 528_SINUMERIK_840D_810D_FM-NC编程手册,西门子文件,1997.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