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音乐欣赏)
城市美容师
文/韩双年
冬天的气温越来越冷,早晨6点天还不明,人们大多还沉浸在晨梦里,但大街上身穿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们已经在各自分管的路段忙碌起来。他们挥舞长长的扫帚,像一支画笔,潇洒地清扫树叶纸片杂物,构成一幅固定的城市美丽风景画。
我住财政局家属院,每天到公园散步天天遇见60多岁的大妈在公园南口路段清扫。我问候大妈一声“辛苦了”,她笑着有点腼腆地说“不辛苦”。她工作非常认真,特别是树叶飘洒的日子里,前边刚刚扫过,后边又落下树叶,她需要一直不停地反复清扫,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
我散步回来,经过她身边,和她闲谈了几句。她姓孟,今年66岁,家住中宅阳村,全家三口人。老伴去世,儿子在西安打工,儿媳在县城打工,孙子读书。孩子们不让她干了,她说自己身体还硬朗,干点活没关系。她说自己没有其他本事和手艺,扫扫大街不用费心,只要有劲,用心就能扫干净。因为经常干活,血压、血糖不高,血脂不稠,身体没任何毛病,她很知足。她看我理解她,就很开心,说起话来,一脸朴实善良。她中午要回家吃饭,吃完饭马上回到分管的路段再忙碌。我告诉她渴了可以去我家喝热水啊。她说不用,你们财政局、人事局这俩单位都不错,很理解我们的辛苦,哪个单位都叫喝热水。她说话间一脸的满足。
我漫步街头,遇见李大妈、房大妈,她们是双流村人,都是环卫工。和她们交谈,我知晓都60多岁了,和孩子们分门另过,自己身体都很健康,没有毛病,不想在家吃闲饭,还想自食其力干点事,就被介绍当了县城环卫工。早晨5点半上班,中午没有休息时间,相近路段俩同事替换着吃饭,保证分管的路段时时没有垃圾树叶杂物。夏天冒酷暑,出大力,流大汗,汗湿衣衫;冬天迎着刺骨寒风,脚踏霜雪,手被冻裂,依然挥舞扫帚,不停地清扫大街路面。
这就是我们城市环卫工最真实的写照啊。
分管财政局门前路面的是西关村戎中堂大爷,今年70岁了,依然天天对自己分管的路面认真清理打扫,尽职尽责。我问他对自己的工作怎么看,他说一个月就1000元工资,也满足了,尽管起早贪黑很辛苦。但咱是农民,出点力不算什么。当个农民,这几年土地全被征用了,在家没事做。当个环卫工不掉价,有个岗位干点活总比无所事事,四处溜达强。既锻炼了身体,又挣点零花钱,对家庭也是个贴补。说话的字里行间,感觉他不管对家庭还是对工作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每天看见他们(她们)辛勤清扫扮靓城市的身影,我都感慨良多。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天天干着平平凡凡的工作,披星戴月,冒酷热,顶风雪。他们辛勤的劳动扮靓了城市和百姓生活。环卫工的确是最值得尊敬的群体,他们(她们)无愧于城市美容师!
他们(她们)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只有1000元的微薄收入,却肩负着繁重的清洁城市的职能。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清洁靓丽,都是环卫工默默无闻辛勤劳动换来的。他们都具有北京市劳动模范掏粪工时传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奉献精神。他们(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环卫工的辛勤劳动,在全社会形成体谅、关心、支持环卫工生活和工作的良好氛围。
吃水不忘挖井人,街净不忘环卫工。他们(她们)并不卑微,他们(她们)的黄衣服是最美的,他们(她们)的人格一样是有尊严。他们在大街挥舞扫帚的身姿是城市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正如一位教师在赞美环卫工人的诗中所说:“漫天飞雪映华灯,扫帚五更奏乐鸣。背后犹如团雾起,衣衫湿透暖寒冬。”
(编辑:杜海军)
请点击下方图案关注我们
弘扬时代精神,繁荣文学创作
发现文学新人,展示创作成果
我们的团队
文学顾问:胡林声 苏有郎
李永亮 王新芳
法律顾问:张文智
策 划:杨春广
总 编:秋 韵
主 编:张爱民
副 主 编:杜海军 王鑫
主 播:韩凌云 烟波缥缈
文 嘉 云淡风情
长期征稿
征稿类型:
精品散文、诗歌、微诗、故事、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传记文学等。
来稿要求:
1、作品要具有独特的观点,真实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宣扬时代主旋律,原创首发(请在标题栏开头标注“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2、请附作者简介(120字以内),及个人照片一张(自愿)。
3、投稿作品,请一律使用word文档形式发附件,文档里面不插图片。如果提供图片,也用发附件形式发到邮箱即可。
4、文档作品字号小四号即可,字体为新宋体。
5、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文学作家微刊投稿邮箱”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
文友作品一览无遗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