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渣土车问题现状
1. 盲区众多隐患大,事故频发令人忧。
渣土车盲区多,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行人和其他车辆带来严重安全威胁。由于渣土车体积庞大,实际的视觉盲区范围包括半盲区为左车门 1.2 米、右前方 1.5 米、正前方 1.2 米,全盲区为车正后方,车头周边几乎都是半盲区。货车高度过高,驾驶员只能看到较高的物体,行人或车辆如果过于靠近这片盲区,非常容易发生危险。比如徐汇区的渣土运输车辆尽管已通过安装盲区摄像头、右转必停、转弯提示音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事故率,但因天气等原因,行人或非机动车未注意到前方大型车辆突然停驶而导致的惨剧也时有发生。
2. 运输事故常发生,原因复杂需重视。
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因素导致渣土车运输事故频发。一个工程项目价值巨大,渣土车为了多拉快跑赶工期,即使发生交通事故,赔偿金额相对项目成本而言较少,且许多渣土车购买了商业保险,最终赔付由车险公司负责,这使得渣土车难免出现违背交通法规的状况。同时,渣土车的驾驶员大多较为年轻,对交通运输和人身安全缺乏敬畏心,开车相对较猛。而且渣土车工作时间管控严格,白天通常不能作业,主要在晚上工作,司机按班结算,为了提高收入多拉快跑,容易出现超速、闯红灯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3. 沿路撒漏污环境,治理难题待破解。
渣土车沿路撒漏,对环境造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随着建筑工地陆续开工,建筑垃圾运输频繁,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 “抛洒滴漏” 现象,不但影响环境,还对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例如沣东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这一顽疾,包括加强源头治理,加大施工工地检查排查,要求出土工地配备冲洗设备,车辆平车装载、完全密闭;严格管控清运车辆,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立即整改并加强引导教育;重点查处道路污染行为,安排执法队员错时错段执勤,逢车必查,及时协调环卫部门清扫抛洒物;加强宣传,营造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港南区城市管理监督局也重拳出击,采取将源头治理和执法整治相结合、蹲点守候与流动巡查相结合、严格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日常严管相结合等措施整治渣土运输 “跑、撒、漏” 顽疾。
二、智能化治理方案亮点
1. 多设备全方位监控,安全保障再升级。
在渣土车的智能化治理方案中,多设备全方位监控是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在车辆各方位安装摄像头、各类状态检测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了对渣土车的全面监控。这些设备如同无数双眼睛,时刻关注着渣土车的一举一动。无论是车辆的前方、后方、左侧还是右侧,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例如联合卡车的智能渣土车在车辆上安装了多个摄像头,不仅可以实现全方位监控,还与监管平台联网,平台可以随时掌握车辆位置,监控驾驶员状态。此外,各种传感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组合传感器可以判断车辆状态,举升传感器能准确监测车厢的举升情况,载重传感器则实时掌握车辆的载重信息。通过这些设备的协同作用,为渣土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AI 视觉与物联网,科技助力强治理。
AI 视觉技术和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为渣土车的治理带来了强大的助力。AI 智能识别货箱状态,杜绝扬尘挥洒。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视频 AI 识别技术,能准确监控货箱的空重、密闭、举升状态信息。例如联合卡车的智能渣土车管理系统,在重载篷布未密闭的情况下,车辆将被限速或锁定;未在规定区域内倾倒,车辆也将被限速或锁定。同时,AI 技术还能有效识别行人,提高车辆和行人安全。智能渣土车系统在传统的智能识别障碍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 AI 识别徒步行人、骑自行车行人、骑电动车行人等,只针对行人进行监测和预警,为司机持续提供行人碰撞预警,保护行人,提高行车安全。此外,物联网通信技术使得车辆与监管平台实现实时连接,如重庆市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可以对建筑垃圾转运的全流程进行监控,智能运渣车辆的超速超限、抛冒撒漏等行为都能得到有效监管。
3. 七大功能智能化,规范驾驶保安全。
渣土车智能化治理方案形成了超速、超载、抛洒等七大智能化治理功能,规范驾驶员操作。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声光报警器和 GPS 等设备,结合 AI 视觉技术和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了对渣土车的超速、超载、抛洒、行驶路线、盲区预警、司机实名认证、疲劳驾驶检测等七大功能的智能化管理。例如智慧渣土车行业北斗 4G 解决方案中,通过司机人脸识别实现司机身份识别、驾驶时长统计,疲劳驾驶检测可对打哈欠、闭眼、左顾右盼、低头等行为作出预警,ADAS 可对跟车过近提醒,车道偏移提醒,车辆碰撞预警等。龙湾区渣土系统的 “七大创新” 也为渣土车的数字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卡点运输流量预判功能、亮灯在线示警监管功能、重点车辆关注抓拍功能等,全面贯穿渣土运输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有效推进数字化监管系统高效运作。这些智能化功能的实现,有助于规范驾驶员的安全操作驾驶,避免由于渣土车鲁莽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渣土车管理平台优势
1. 实时监控多状态,管理高效更便捷。可实时查看渣土车行车位置等多种状态,方便管理。
渣土车管理平台能够实时查看渣土车的行车位置、速度、方向以及车厢的举升、密闭、空载重状态等多种信息。这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渣土车的运行情况,实现高效便捷的管理。例如,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车辆是否超速、超载,车厢是否密闭良好,避免渣土抛洒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一旦发现车辆存在异常情况,管理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高管理效率。
2. 统一监管多视频,部门协同强管理。将车辆、工地、消纳场视频统一监管,助力多部门协同管理。
渣土车管理平台将渣土车辆、工地、消纳场的视频纳入统一监管,为交管、城管、公安、渣土办等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管理工具。通过这种统一监管的方式,各部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管理渣土车的运输过程。例如沙坪坝区在全区关键节点、进出口要道、渣土运输线路设置建筑渣土监管高清视频,并与公安和社会单位共享视频监控,建成可视化、智能化监管系统,确保渣土处置全流程、全天候监管。同时,“三位一体” 的管理方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建筑渣土车辆、执法车辆以及建筑渣土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形成电子台账,以智慧化管理助推精细管理。此外,人技结合的方式,为城管一线执法队员配备渣土执法终端,依托建筑渣土综合监管平台,结合专项行动,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监管。
3. 全程监控促规范,安全驾驶降事故。通过全程监控,规范驾驶员操作,减少交通事故。
渣土车管理平台通过对渣土车的运行全程监控,能够规范驾驶员的安全操作驾驶,避免由于渣土车鲁莽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平台利用安装在车辆各方位的摄像头、各类状态检测传感器、声光报警器和 GPS 等设备,结合 AI 视觉技术和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对渣土车的超速、超载、抛洒、行驶路线、盲区预警、司机实名认证、疲劳驾驶检测等多方面的智能化管理。例如,智慧渣土车行业北斗 4G 解决方案中,通过司机人脸识别实现司机身份识别、驾驶时长统计,疲劳驾驶检测可对打哈欠、闭眼、左顾右盼、低头等行为作出预警。龙湾区渣土系统的 “七大创新” 也为渣土车的数字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全面贯穿渣土运输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有效推进数字化监管系统高效运作。同时,平台还可以对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分析预警及司机人脸考勤,如检测开车抽烟、打电话、疲劳驾驶等行为,并及时发出报警提醒司机,协助后端管理人员及时干预和管理渣土车司机的行车规范与安全。
四、智能化治理的意义与展望
1. 安全环保双提升,城市发展新动力。智能化治理方案对提升城市安全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渣土车智能化治理方案的实施,为城市的安全和环境质量带来了显著的提升。在安全方面,通过多设备全方位监控、AI 视觉与物联网技术以及七大功能智能化管理,有效地减少了渣土车因盲区、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例如,安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渣土车上推广安装 “360 盲区预警” 系统和 “哨兵来车预警系统”,大大降低了盲区事故发生率,今年以来,安溪全县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数同比下降 85%,交通事故也大幅下降。在环境方面,智能化治理方案能够实时监控渣土车的密闭状态和抛洒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并处理,有效减少了沿路撒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沣东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取加强源头治理、严格管控清运车辆、重点查处道路污染行为和加强宣传等措施,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建筑垃圾清运抛洒问题,改善了城市市容环境。
2. 持续创新不停步,未来发展前景广。不断创新和完善渣土车治理方案,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渣土车智能化治理方案也将持续创新和完善。未来,新能源渣土车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助力绿色城市建设。例如全球与中国渣土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报告指出,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充电设施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渣土车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同时,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将进一步渗透,如自动驾驶渣土车在封闭场景下的应用,通过精确导航、避障、自动装卸等功能,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此外,渣土车监管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过程、可视化管理,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例如九龙坡区打造上线的 “渣土车监管一件事”,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渣土车监管领域改革,加强智慧化建设,破解违规行为识别难、企业查找难、工地锁定难等问题,上线以来,区内渣土车冒装未密闭违规处置率从原来的 20% 提高到了 70%,有效提升了渣土车监管的效率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