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笔记】华为数字化转型的一套方法论

        在数字化浪潮澎湃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试图借助力量重塑业务模式、提升运营效率以及增强核心竞争力。华为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佼佼者,数字化转型之道犹如一座闪耀光芒的灯塔,为大家照亮前行的方向。

        华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运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系统地贯穿于数字化转型的各阶段,从规划到实施,再到持续迭代,体现出独特的价值。结合本人学习,尝试探寻和总结华为数字化转型中的这套方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学习是一种愉悦,一种收获,让我们在探索中感受快乐。欢迎关注、点赞和收藏~

 

背景知识(关联博客)

1、华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五个转变

【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了啥?】学习华为HCIP课程后谈谈华为的数字化转型-CSDN博客

2、TOGAF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

学完TOGAF谈一谈对数字化转型、企业架构的感想_togaf企业架构 企业访谈-CSDN博客

3、华为数字化转型案例中对企业架构的应用解读

【华为数字化转型目标案例】找到了BA,TA,AA,IA应用,原来世界知识是个大染缸~_华为数字化转型案例-CSDN博客

 

一、华为一套方法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

        首先从全局概览审视下华为的一套方法论,华为数字化转型凭一套方法贯穿始终,涵盖“规划时明方向、变革项目实施强推进、IT 产品迭代保优化”三个阶段,各环节协同,打造成功数字化转型范例。

107b27cb811e4fcd8f6de28bb6c4c41f.png

二、数字化转型规划

1、明确愿景

        在数字化时代重新审视业务战略,思考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及商业模式的变革,以业务战略作为规划输入,描绘未来 5-10 年数字化转型的愿景。

        华为的愿景是 “把数字世界带入华为,实现与客户做生意简单高效,内部运营敏捷,率先实现ROADS体验,成为行业标杆”,华为的“ROADS体验” 具有实时、按需、全在线、自助、社交五大特征,为转型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是华为提出的一种数字化体验目标。

        在数字化转型规划阶段,ROADS 体验作为明确的目标,指导企业去思考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设计数字化系统以及打造面向客户和内部员工的交互界面等。它帮助企业从用户视角出发,倒推需要在数字化方面做出哪些改变和创新,以满足体验需求,从而让数字化转型有清晰具体的方向和衡量标准,避免盲目建设。

        实时(Real-time):业务流程与交互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响应,客户获取信息、下达订单,还是企业内部的审批、决策流程等,都要像日常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聊天一样,几乎瞬间就能得到反馈,减少等待时间,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按需(On-demand):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随时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资源。好比用户在某视频平台上,能够随时按照自己想看的内容类别、时长等需求去精准搜索、筛选并播放视频,企业也要为客户、员工按需提供功能、数据等资源,而不是提供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

        全在线(All-online):要求企业的各类业务、服务以及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交互等基本都通过在线的方式实现。客户可以全程通过网络完成购买、咨询、反馈等操作,员工也能在线完成办公、协作等工作,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自助(DIY):赋予用户自主操作、完成任务的能力,无需依赖过多的人工协助,企业只需提供清晰易用的操作界面和指引,让用户感觉像自己动手就能轻松搞定一切事务。

        社交(Social):融入社交元素,使业务过程具有社交互动性。比如群组、动态分享等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交流,对外客户之间可以分享产品使用体验、评价等,增加用户粘性和参与感。

华为“ROADS体验” 

a7b04f8d098e4e41821c10d4c96515c3.png

2、设计架构蓝图

        基于愿景,系统性、分层分级地梳理,整合出涵盖客户联接、一线作战平台、能力数字化、数字化运营、云化 IT 平台的五层架构。明确各层级的功能与作用,为后续的转型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路径。

3、规划举措项目

        规划团队依据架构蓝图,识别并确定具体的举措,进而规划出一系列变革项目,明确各项目的责任主体和优先级,确保转型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

        华为主要运用了“3定”方法,指的是举措、定项目、定节奏。在数字化转型的规划阶段,“3 定”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共同助力企业规划科学合理且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bed8258a7894456fa86188f1b59fa113.png

 

三、变革项目实施

变革管理

华为认为变革的关键在于 “转人磨芯”,改变人的观念、意识和行为。通过华为的变革实践,沉淀“船模型”结构化变革管理方法,强调一把手等关键人物的引领作用,借助数字技术打造透明、可视、自动化的平台,改变组织中的信息流通和工作方式。

项目管理

采用 “七横八纵” 项目管理框架,展示变革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以及贯穿其中的关键要素,并以项目形式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运用价值为纲的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借助 TAM 模型从结果、能力及管理体系三个方面指导项目价值管理,以内部交付契约价值承诺书为抓手,实现对变革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华为TAM 模型:

        即 “变革项目价值评估模型”,主要从结果、能力及管理体系三个维度来评估变革项目的价值。

        结果:聚焦最终达成的业务成果比如是否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增加了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营收或降低了成本等具体可衡量的指标。

        能力:企业在技术、人才、流程等方面所构建或提升的能力。比如项目实施后,是否具备了更先进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否掌握了新的数字化技能、业务流程是否变得更加敏捷高效等。

        管理体系关注对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包括是否改进了管理流程、是否沟通协作机制更加顺畅等,良好的管理体系能够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地运营和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变革项目实施阶段,华为TAM 模型作为价值管理工具,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变革项目的成效,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优化,确保能够真正带来预期的价值,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四、IT 产品持续迭代

团队组建与融合

将 IT 产品与项目适当解耦,推进 IT 产品化运作,改变作战队形,组建业务和 IT 一体化产品团队,实现 “业务、数据、IT” 联合组队,促进业务人员与 IT 人员的深度融合,做到 “业务人员懂 IT,IT 人员懂业务”,形成产品团队一盘棋运作。

设计方法转变

为了更敏捷地响应业务需求,改变传统的 “烟囱式” IT 交付方式,由 “做功能” 转变为 “做服务”,IT 产品团队采用服务化 V 模型指导一体化设计,使业务、数据、IT 有机融合,从而提升 IT 产品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华为V 模型

b56d7797c11b4e5db6756d39a38ce773.png

        V 模型是一种用于 IT 产品开发或项目实施的结构化流程模型,呈现出一个 “V” 字形的结构。

        在 IT 产品持续迭代阶段,V 模型为 IT 产品团队提供了清晰的开发与测试流程指导。通过严谨的左右两边对应的流程,确保 IT 产品从需求到开发再到最终交付都有质量保障,能够有效避免需求理解偏差、开发缺陷等问题,同时在迭代过程中可以依据各阶段测试反馈及时对产品进行优化改进,提高 IT 产品对业务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

 

总结

        通过对华为数字化转型中这一套贯穿全过程方法的深入了解,看到了一幅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逐渐变为现实的画卷。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涉及战略、组织、文化等多维度的深度变革。

        华为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让我们明白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套科学、连贯的方法来指引方向,稳步推进。

        学习是一种愉悦,一种收获,让我们在探索中感受快乐。欢迎关注、点赞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