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份《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内容较长,防止后续找不到,建议先收藏!
一、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
1、什么是信创?
2、国家战略
3、信创背景
4、党政信创经验成果
5、数字化的概念和技术
6、数字化的特点
7、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8、其他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
二、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建设思路
1、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建设理念
2、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
3、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4、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
5、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6、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
7、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总体任务
三、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架构体系
1、央国企ABC全生命周期信创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2、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总体需求分析
3、不同行业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特点
4、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从战略、业务升级开始
5、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全景图
6、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支撑
7、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架构
8、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生态体系架构
9、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生态厂商
引自:艾瑞咨询《中国信创产业研究报告》
四、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1、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全景图
构建基于国产环境的三层三翼总体框架,坚持安全为先、需求牵引、技术先进的原则,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2、央国企“产供销存”业务的信创数字化
3、打通业务流程,面向央国企五类用户提供一贯价值
4、打通数据,服务央国企精准实时高效运营
5、打通业务,支撑央国企组织变革迈向敏捷协同
6、数智中台赋能,快速的构建央国企业务应用
通过数智融合的信创中台的有力支撑,构建有效强大的央国企中台能力,实现业务、技术和数据的有机统一,从而促进央国企管理和运营全面数字化,持续为各业务部门赋能。
-
通过不同阶段信息化资产的积累,沉淀公共微服务能力,最终形成强大的央国企中台支撑
-
以微服务化改造,实现业务解耦,支持业务应用的快速定制开发和业务创新,实现应用快速灵活应变
7、云网边端融合,集中调度管理和智能运营
针对央国企客户的关键业务,推荐使用基于信创私有云的“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以确保业务连续性,满足关键业务的高可用诉求,同时以云为依托,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8、基础设施选型,充分复用党政信创工作成果
复用党政信创工作成果不等于采用性能型号完全一致的信创产品,鉴于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建议基础软硬件、密码产品类、网络安全产品依托相关“信创标准或规范”进行替换;如暂无信创相关国标、团标、行业标准等参考,可结合党政信创及内外部专家经验制定符合摩尔定律的企业标准,遴选适合央国企业务属性的信创产品。
基础软硬件的多样性以及版本的多样性,导致软硬件环境组配的多样性、验证适配难、集成难、维护难等一系列问题。可通过基础软硬件及应用组合“产品套装”保障系统稳定性及可用性。
9、一体化智能运维,实现央国企集中、敏捷管理
联合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聚合各产品管理工具和知识库资源,打造统一的运维服务管理门户,形成一体化的运维体系。
10、安全立体化,构筑全生命周期本质安全体系
基于信创安全技术,深度融合安全与办公、业务,全面覆盖安全各层面,构建满足系统级的端到端整体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办公、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以及可信性。
11、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的多元化应用交付
根据既往项目实践经验,标准应用、拓展应用国产化改造采用适配、迁移重构技术,均可实现单轨率100%;成熟应用通过标准配置开箱即用完成敏捷交付;生产应用通过桌面云高效体验确保业务连续。
12、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化建设
标准统一,实现数据资产共享、应用互联互通
13、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央国企信创产业生态
信创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重点考虑软硬件兼容适配,敏态类应用迁移和重构,稳态类应用攻关和验证。
案例1:粮油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发展路线图
粮油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
粮油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项目框架设计
案例2:新组建央企数字化愿景目标
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赋能型”数字化战略管控与业务协同平台,支撑三大核心能力构建,打造“云、网、端、数、智”五位一体的信息化体系架构。
新组建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
搭建以“四大业务域”、“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数字中台”、“四大体系”为核心的“4114”信息化总体架构,实现纵向业务上下联动、横向数据贯通融合,支撑数字央企建设。
新组建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技术路线
以需求为导向,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遵循适应性、经济性、先进性、安全性等四性原则,构建个性化精前台、集中化大中台、云化的强后台(基础设施),实现自主安全的“数字央企”信息化战略。
案例3:能源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
能源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
能源央企信创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
案例4:基于信创底座交通”云+边+端”整体架构
交通行业”云+边+端”智能协同智慧场景
基于信创底座的交通智慧车站解决方案
五、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推进建议
1、科学稳步推进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
2、组织保障,明确信创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机制
建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全面统筹工程推进。
3、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技术路线选型
4、系统集成选择:信创集成商与传统集成商
与传统系统集成有本质区别,信创集成商能力面临挑战,集成能力的强弱将左右TD工程的成效。
5、改造替换模式选择:推倒重来,还是利旧
借助相关资源,论证系统改造替换方法论,形成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建设过程中往往采用多种方案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6、集成统招,设备分阶段采购
7、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项目推进-过渡期方案
央国企信创化是循序渐进、平滑过渡的过程,服务器端的混合、终端的混合是一客观存在的阶段。
8、双向推进,分类分阶段完成重点工作
双向推进、成果共享,针对稳态业务开展联合攻关,针对敏态业务实现数字化创新,打造基于信创的央国企数字化赋能平台。
-
稳态业务:架构强调成熟、稳定、总拥有成本低等特点
-
敏态业务:需求和技术均不确定或快速变化,强调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和持续迭代
9、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标准工程实施
采用统一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流程体系,保障项目启动、需求管理、方案设计、适配验证、用户培训、安全方案设计、集成实施、上线试运行及任务验收、安全测评,竣工验收等流程数十个关键步骤顺利实施,如期交付。
10、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项目推进-系统测试验证
11、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项目推进-系统整体调优
12、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项目推进-安全测评
13、央国企信创数字化转型支撑保障措施
六、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工具建议
合理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比如我们公司正在用的“织信Informat”低代码平台,该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还内置了组件设计器、表单设计器、自动化(图形化编程环境)、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API、BI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业务系统。如ERP、PLM、MES、SCM、WMS、OMS、EMS、项目、企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以上内容不管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能代替产品本身,好产品,值得大家切身体验。
系统架构:
工作台
工作台是织信的入口页面,用户在工作台可进行团队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并可以处理待办事项。
-
用户管理 管理平台用户的创建、删除、权限分配等操作。
-
组织架构 支持企业组织架构的管理,包括部门、职位的设置与调整。
-
多团队 支持多个团队的创建与管理,方便团队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
-
严格授权访问 提供细粒度的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数据和功能的安全访问。
-
登录授权 管理用户的登录方式和权限验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
待办事项 提供任务管理功能,帮助用户跟踪和处理待办事项。
-
第三方集成 支持与第三方服务的集成,扩展平台功能。
-
应用安装 提供应用的安装、配置与管理功能。
-
应用授权 管理应用的使用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
-
应用监控 实时监控应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应用升级 支持应用的版本升级,确保应用始终处于最新状态。
-
应用维护 提供应用的日常维护功能,保证应用的稳定运行。
应用运行时
应用运行时根据设计器中的配置项进行应用的渲染,应用运行时是用户主要操作的界面。
-
界面渲染引擎 负责应用界面的渲染和展示,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性。
-
逻辑、脚本执行引擎 执行应用中的业务逻辑和脚本,确保功能的正确实现。
-
API接口引擎 管理和调用应用的API接口,实现与外部系统的交互。
-
BPMN流程引擎 支持业务流程的设计与执行,提升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
数据模型引擎 管理应用的数据模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共享存储引擎 提供共享存储功能,实现文件的高效存储与访问。
应用设计器
低代码开发人员通过应用设计器进行应用的开发,在设计器中通过模型设计 界面设计 逻辑设计等功能完成应用的搭建。
数据表
-
表单:创建和管理数据表单。
-
字段:定义数据表单的字段属性。
-
行权限:设置数据表的行级权限控制。
-
索引:管理数据表的索引,提高查询效率。
-
表分区:对数据表进行分区管理。
-
模型:定义数据模型,规范数据结构。
视图
-
表格:创建和管理数据表格视图。
-
卡片:设计和展示卡片视图。
-
看板:提供看板视图,方便任务管理。
-
甘特图:支持甘特图视图,管理项目进度。
-
日历:提供日历视图,管理时间和任务。
-
地图:支持地图视图,展示地理信息。
仪表盘
-
图表:创建和管理各种图表。
-
透视表:提供透视表视图,进行数据分析。
-
汇总数据:展示数据的汇总信息。
组件
-
BPMN工作流:设计和管理业务流程。
-
搜索引擎: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
-
AI助手:集成AI助手,提升用户体验。
-
问卷调查:创建和管理问卷调查。
-
组件设计器:设计和定制各种组件。
-
消息队列:管理消息队列,实现异步通信。
-
回收站:管理删除的数据和文件。
全局设置
-
角色权限:管理系统角色和权限。
-
选项字典:定义和管理选项字典。
-
扩展库:管理扩展库,扩展系统功能。
-
版本管理:管理系统版本,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
登录设置:配置用户登录方式和安全策略。
-
主题样式:定制系统的主题和样式。
-
国际化:支持多语言,提升国际用户体验。
-
脚本:管理和执行脚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
定时任务:设置和管理定时任务。
-
API:管理和调用系统API接口。
-
应用之间的依赖:管理应用之间的依赖关系。
-
自动化: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操作。
-
监听器:配置监听器,实现事件驱动。
-
环境变量:管理系统的环境变量。
-
日志:记录系统日志,方便问题排查。
部署逻辑
织信服务的核心是织信服务集群,负责处理主要的业务逻辑和数据交互。织信服务集群与多个外部系统(如钉钉、企业微信、飞书、MES、OA、ERP等)进行数据交换和集成。 在织信服务集群的上方,有多个支持服务集群,包括数据库集群、S3共享存储集群、消息队列集群、缓存服务集群和文件预览服务,这些服务为织信服务提供了必要的存储、通信和缓存支持。
用户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如浏览器、移动端、PDA和小程序)访问系统,所有请求首先经过负载均衡层,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性能。
系统架构设计注重高可用性、扩展性和与外部系统的集成,为用户提供了多终端的访问支持和稳定的服务体验。
关于生成代码
织信低代码平台不会生成代码,织信运行时会通过读取设计器生成的配置文件进行渲染。
开发流程
基于织信低代码平台,可以快速的进行可视化的应用开发。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开发过程
-
在应用设计器中完成应用设计模型设计页面设计(数据表,仪表盘,自定义组件)逻辑设计(脚本,自动化,API)
-
将应用导出为imr(InforMat aRchive)安装文件。imr安装文件中包含了应用的所有配置项。
-
在测试环境中安装应用,并进行测试
-
在stage环境中安装应用,并进行测试
-
在生产环境上线
低代码开发团队的建议
对于简单的应用场景,例如任务管理一类的需求,如果应用中不涉及复杂的逻辑计算操作,应用的设计人员可以由产品经理担任。这类应用的配置过程都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完成。
对于复杂的大型应用,例如ERP,MES一类的需求,我们建议应用设计团队由以下角色构成
-
产品经理 负责需求的梳理,模型设计 页面设计 交互设计 权限设计
-
开发人员 负责自动化搭建,脚本编写 以及在 模型设计 页面设计 交互设计 权限设计 过程中的表达式的编写
-
测试人员 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这与传统的开发模式是类似的,但是基于织信提供的大量功能,人员数量上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