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Eye‑tracking evidence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al bias for emotional faces and depression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中文译名: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倚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眼动追踪证据
原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4-62251-4
一、概述
背景:
MDD是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障碍之一。
有研究表明MDD患者相较于HC,对消极刺激的偏好高于积极或中性信息。
问题:
一项使用不同类型刺激(情感词汇、场景和面孔)的研究发现,抑郁的严重程度和对负面信息的关注间存在联系。
另一项只使用情感词汇的研究发现二者没有联系。
目的:
通过对TRD患者持续和早期注意力的直接测量来表征抑郁严重程度和情绪偏差之间的关系。
意义:
更好地描述重度抑郁症患者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已被证明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的易感性因素,可以持续缓解抑郁症,并预测未来的抑郁症症状。
二、实验
样本:
患者被诊断为重度抑郁,服用稳定药物4周,仍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第一次就诊当天就完成自由观看任务。
61名符合条件的患者,7名无法处理眼动追踪数据而未被纳入,最终54名参与者患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
任务:FVT
两组面孔:一组是情绪化的(快乐或悲伤),另一组是中性的。
随机呈现在注视交叉的左右3500毫秒,注视交叉持续1500毫秒。
提供23对刺激物:11对快乐中性和12对悲伤中性,具有12种不同的身份(6男6女)。
面孔数据集:
Ekman and Friesen open set
设备:
SMI眼动追踪系统记录凝视位置和眼球运动
测量指标:
早期(方向)和持续(持续)的注意力分配是根据每个参与者的眼球运动记录来评估的。
正值表示对情绪化面孔的偏好,负值表示对中性面孔的偏好。
①停留时间(DT),即所有注视面部的总时间(ms),用于测量持续注意分配(持续时间偏差)。
情绪性和中性DT之间的差异被用来计算情绪性偏差得分。
②第一次扫视的方向,对应于参与者看到的第一张脸,被用来衡量早期的注意力分配(方向偏差)。
横向商的计算方法是,参与者第一次扫视情绪激动的面孔的次数与第一次扫视中性面孔的次数之差,除以总试验次数。
实验结果:
①抑郁严重程度与对快乐面孔的持续注意偏差有显著负相关,对悲伤面孔的持续注意偏差有显著正相关。
②年龄和性别对持续注意偏差没有影响。
③关于早期注意偏差,第一次扫视的方向与抑郁严重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④抑郁严重程度与早期的情绪注意偏见无关。
三、总结
局限:
①只控制了MADRS评分、年龄和性别对认知偏差的影响,未控制其他变量如治疗或疾病特征(病程、发作持续时间、复发次数等)。
②结果是在TRD患者中获得的,TRD患者是一个特定的亚组,可能存在差异。
③缺乏对照组。
④只包括了“悲伤”和“快乐”的脸,目前的结论推广到其他情绪是有限的。
结论:
提出一个易于理解的,可以快速完成并融入患者检查常规(
统计分析:
使用Pearson 's相关性和Bonferroni调整(pcorr)来检验持续和早期情绪注意偏差与抑郁严重程度(MADRS10分数)之间的关系。
为了补充频率统计,还使用BF10进行了贝叶斯分析,它提供了备选假设(即H1: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零假设(即H0:无相关性)的似然比。
最后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研究结果,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评估MADRS评分、年龄和性别对快乐面孔和悲伤面孔持续注意偏差的预测意义。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Rstudio版本2021.09.2+382 (Richmond Hill,Canada)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