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经典面试题 之 计算机网络中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中的五层协议

五层协议是综合OSI七层协议和TCP/IP四层协议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中的五层协议体系结构作简单介绍。

物理层

物理层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比特,任务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功能是在物理媒介上为数据端设备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研究内容主要有:

1.通信链路与通信节点的连接需要一些电路接口,物理层规定了这些接口的参数。如机械形状和尺寸、交换电路的数量和排列等。

2.物理层也规定了通信链路上传输的信号意义和电气特征。例如物理层规定了信号A代表数字0,那么当节点要传输数字0时,就会发出信号A,当节点接收到信号A时,就知道实际上自己接收到的是数字0。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任务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在接收数据时,控制信息使接收端能够知道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到哪个比特结束,当数据链路层接收到一个帧后就可以从中提取出数据部分,然后提交到网络层。

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0变1,1变0,将其称为比特差错,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CRC检测到所收到的帧中有无差错,如发现差错,数据链路层就将该帧丢弃,以免浪费网络资源。如果需要改正数据链路层传输时出现的差错,就需要采用可靠传输协议纠正出现的差错。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验。

网络层

网络层是负责点到点的传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