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车展结束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外们拿着皮尺来抄作业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咱们不聊具体哪个品牌或车型,也不去想到底是营销制胜还是流量为王。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车展已经完全成为中国汽车的舞台,各路媒体的宣传方向也终于从冰箱、彩电、大沙发转为动力、底盘、操控...智能化也终于不再是几个大屏,而变成了自动驾驶,智能底盘...
两个多月前开始写SOA话题的时候就聊过,面向车辆本质功能的SOA应用,才是用户期望的智能化,才能给汽车带来全新的移动能力!
在这个时间点,回顾一下这些年来汽车行业卷得最多的“移动空间”概念,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些年汽车智能化踩过的坑到底有多深。
我记得是五年前吧,我开始负责某日系品牌“车内智能化”企划工作。这个方向说白了就是车联网+智能座舱,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开脑洞”+“讲故事”,相信做过智能座舱产品经理的同行们都能会心一笑,秒懂我的意思。
好吧,因为我自己就是个“玩主”,广泛的爱好中也包括越野车,有着“双十”(10年以上驾龄、10万公里以上驾驶里程)驾驶经验,同时又不断败家改装我的爱车,我理所当然地觉得我就是那个最懂车的产品经理。现在回头再看,这份自信其实没啥用,行业趋势是不受个人观点控制的,所以我在“坑”中被困住了好久……
虽然不符合我的自信原则,但还是按行业套路先搞调研吧。彼时正是自动驾驶的初级阶段,虽然卷,但见不到实际效果,所以大家都开始把“移动空间”作为汽车全新价值的方向,直至今日也未停过,大致分以下几大派别:
一、智能终端派:这个派别属于多数车企都入过的坑。既然是移动空间,那总不能在车里刷手机啊!但其他派别要么是有大量的硬件投入,要么就是软件技术尚未达到可用体验。
反正大屏流行了,也都是安卓系统,那就把手机上早已成熟的应用搬上车呗。车就是入口啊,carplay虽好,但应用少啊。直接点儿,把手机APP搬到车机上,咱们屏大啊!什么?操作不方便,语音啊,UX优化啊!
最后钱没少花,用户却都不太买账。直到今日,基于系统级的手机车机互联,成为这个派别的终极大杀器,被少数手机大厂(华为、小米、魅族)给一统江湖了。车厂的选择也简单了,打不过就加入,前几年的投入就当学费吧!
二、第三空间派:冰箱、彩电、大沙发就是这个派别的主要特征了,也是最符合移动空间这个概念的。
其实在非智能化时代,这些舒适化取向就已经是高端车型的必备选项。在智能化时代,不过是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本下降,让这些硬件能够下放到中低端车型,同时利用更先进的控制方式(比如语音、手势、场景化联动等)让这些传统的东西看起来智能了。
本质上跟智能家居差不多,能够带来更多宣传噱头。只不过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把钱都花在这上面,必然降低汽车核心功能的投入,所以在传统车时代,只有高端的价格才能在优秀的核心功能基础上提供这些,而且以用途来说,有再多的智能家居,车也不会比房子更舒服吧!
三、变形金刚派:这个就不说具体哪个品牌了哈,懂的都懂,反正车门、座椅、灯光都玩出花儿来了,满满的仪式感,总之就是按一下,说一声,就能让车变形,绝对是彼时最绚丽的风景,也是各品牌竞相学习的对象,更是“智能场景”的推动者。
移动空间在这个派系中,又包了一层仪式感的外衣,让智能家居看起来更智能,有更多的使用理由(我记得当年我在散步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儿,她拿着一个刚买的气球对爸说:这个气球,在外面我可以当风筝玩,在家可以当皮球玩,洗澡的时候可以当救生圈……)
不可否认,仪式感很重要,但每次都重复同样的仪式感,真的会烦!还有就是,玩过变形金刚玩具的都明白,变形越复杂,越容易坏!
四、情感陪伴派:移动空间嘛,独处总是寂寞的,要有人陪。这是我与甲方开会时经常讨论的话题,它要懂我,它要提供情绪价值,没毛病。甲方说得都对,但之前的话题中就聊过了,真的需要吗?这个且不回答,就说以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体验真的不会很好,但投入成本绝对很高,那它就是个坑!
五、抄作业派:这个派别最理智,就是看别人都做啥了,然后研究一下实现成本,再判断一下用户价值,综合考虑后,抄呗!
看起来最理性,但往往入坑最深,为啥呢?其实很简单,判断价值的人是谁!产品经理?想多了,是领导。谁官儿大,谁有理,最大的官儿基本都有专职司机,就算自己开通常也都豪车,哪有平民的同理心啊!领导说有价值,那就干呗,反正是抄,能省就省,体验感怎么可能比得上那些原创呢?
以上几大派,我都拜过山门了,无论怎样费尽心思,也无法让一家日系传统大厂绕过行业趋势,好在甲方最初的预算还是充足的,至少学费交过之后,还有机会爬出来,总好过那些已经在坑底再无翻身机会的品牌……
归根结底,在自动驾驶未成熟之前,移动空间这个概念的最佳实践其实是房车。不能因为电力充足,就觉得能大幅延长用户在车里的时间。对于绝大多数的驾乘场景来说,移动空间不过是传统豪华车型已经实践过多年的增配项,在成本和质量的双重考量下,如何取舍真的是对车厂决策层的战略智慧考验。
说了这么多坑,到底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是真的因为技术或优化不足而未被满足的用户痛点呢?
下一期我们聊聊那些真的需要去填平的“坑”!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昊叔说车
原创不易,转载请告知原作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