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Leetcode 题目
1. 最长递增子序列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找到其中最长严格递增子序列的长度。子序列 是由数组派生而来的序列,删除(或不删除)数组中的元素而不改变其余元素的顺序。例如,
[3,6,2,7]
是数组[0,3,1,6,2,2,7]
的子序列。
示例 1:
输入:nums = [10,9,2,5,3,7,101,18]
输出:4
解释:最长递增子序列是 [2,3,7,101],因此长度为 4 。
示例 2:
输入:nums = [0,1,0,3,2,3]
输出:4
示例 3:
输入:nums = [7,7,7,7,7,7,7]
输出:1
思路:
① dp[i] 表示 i 之前包括i的以 nums[i] 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② 位置 i 的最长升序子序列等于 j 从 0 到 i-1 各个位置的最长升序子序列 + 1 的最大值。
所以:if (nums[i] > nums[j]) dp[i] = max(dp[i], dp[j] + 1);
③ 每一个 i,对应的 dp[i](即最长递增子序列)起始大小至少都是 1.
④ dp[i] 是有 0 到 i-1 各个位置的最长递增子序列 推导而来,那么遍历 i 一定是从前向后遍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size();
vector<int> dp(nums.size(), 1);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i] > nums[j]) dp[i] = max(dp[i], dp[j] + 1);
}
if (dp[i] > result) result = dp[i]; // 取长的子序列
}
return result;
}
};
2. 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给定一个未经排序的整数数组,找到最长且 连续递增的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
连续递增的子序列 可以由两个下标
l
和r
(l < r
)确定,如果对于每个l <= i < r
,都有nums[i] < nums[i + 1]
,那么子序列[nums[l], nums[l + 1], ..., nums[r - 1], nums[r]]
就是连续递增子序列。
示例 1:
输入:nums = [1,3,5,4,7]
输出:3
解释:最长连续递增序列是 [1,3,5], 长度为3。
尽管 [1,3,5,7] 也是升序的子序列, 但它不是连续的,因为 5 和 7 在原数组里被 4 隔开。
示例 2:
输入:nums = [2,2,2,2,2]
输出:1
解释:最长连续递增序列是 [2], 长度为1。
思路:
① dp[i]:以下标i为结尾的连续递增的子序列长度为 dp[i]。
② 如果 nums[i] > nums[i - 1],那么以 i 为结尾的连续递增的子序列长度 一定等于 以 i - 1 为结尾的连续递增的子序列长度 + 1 。
即:dp[i] = dp[i - 1] + 1;
③ 以下标 i 为结尾的连续递增的子序列长度最少也应该是 1,即就是 nums[i] 这一个元素。所以 dp[i] 应该初始 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LengthOfLCIS(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size();
vector<int> dp(nums.size(), 1);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if (nums[i] > nums[i - 1]) {
dp[i] = dp[i - 1] + 1;
}
if (dp[i] > result) result = dp[i];
}
return result;
}
};
3. 最长重复子数组
给两个整数数组
nums1
和nums2
,返回 两个数组中 公共的 、长度最长的子数组的长度 。
示例 1:
输入:nums1 = [1,2,3,2,1], nums2 = [3,2,1,4,7]
输出:3
解释:长度最长的公共子数组是 [3,2,1] 。
示例 2:
输入:nums1 = [0,0,0,0,0], nums2 = [0,0,0,0,0]
输出:5
思路:
① dp[i][j] :以下标 i - 1 为结尾的 A,和以下标 j - 1 为结尾的 B,最长重复子数组长度为 dp[i][j]。 (特别注意: “以下标 i - 1 为结尾的 A” 标明一定是 以 A[i-1] 为结尾的字符串 )
② 根据 dp[i][j] 的定义,dp[i][j] 的状态只能由 dp[i - 1][j - 1] 推导出来。即当 A[i - 1] 和 B[j - 1] 相等的时候,dp[i][j] = dp[i - 1][j - 1] + 1;
③ 为了方便递归公式 dp[i][j] = dp[i - 1][j - 1] + 1,所以 dp[i][0] 和 dp[0][j] 初始化为 0。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Length(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
int len1 = nums1.size();
int len2 = nums2.size();
vector<vector<int>> dp(len1 + 1, vector<int>(len2 + 1, 0));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1; i <= len1; i++) {
for (int j = 1; j <= len2; j++) {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
dp[i][j] = dp[i - 1][j - 1] + 1;
}
if (dp[i][j] > result) result = dp[i][j];
}
}
return result;
}
};
4. 最长公共子序列
给定两个字符串
text1
和text2
,返回这两个字符串的最长 公共子序列 的长度。如果不存在 公共子序列 ,返回0
。一个字符串的 子序列 是指这样一个新的字符串:它是由原字符串在不改变字符的相对顺序的情况下删除某些字符(也可以不删除任何字符)后组成的新字符串。
- 例如,
"ace"
是"abcde"
的子序列,但"aec"
不是"abcde"
的子序列。两个字符串的 公共子序列 是这两个字符串所共同拥有的子序列。
示例 1:
输入:text1 = "abcde", text2 = "ace"
输出:3
解释:最长公共子序列是 "ace" ,它的长度为 3 。
示例 2:
输入:text1 = "abc", text2 = "abc"
输出:3
解释:最长公共子序列是 "abc" ,它的长度为 3 。
示例 3:
输入:text1 = "abc", text2 = "def"
输出:0
解释:两个字符串没有公共子序列,返回 0 。
思路:
① dp[i][j]:长度为 [0, i - 1] 的字符串 text1 与长度为 [0, j - 1] 的字符串 text2 的最长公共子序列为 dp[i][j]
② 主要就是两大情况: text1[i - 1] 与 text2[j - 1]相同,text1[i - 1] 与 text2[j - 1] 不相同。
- 如果 text1[i - 1] 与 text2[j - 1] 相同,那么找到了一个公共元素,所以 dp[i][j] = dp[i - 1][j - 1] + 1;
- 如果 text1[i - 1] 与 text2[j - 1] 不相同,那就看看 text1[0, i - 2] 与 text2[0, j - 1] 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和 text1[0, i - 1] 与 text2[0, j - 2] 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取最大的。
即: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③ test1[0, i-1] 和空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自然是 0,所以 dp[i][0] = 0。同理 dp[0][j] 也是0。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CommonSubsequence(string text1, string text2) {
vector<vector<int>> dp(text1.size() + 1, vector<int>(text2.size() + 1, 0));
for (int i = 1; i <= text1.size(); i++) {
for (int j = 1; j <= text2.size(); j++) {
if (text1[i - 1] == text2[j - 1]) {
dp[i][j] = dp[i - 1][j - 1] + 1;
} else {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 另两个公共子序列有可能是
}
}
}
return dp[text1.size()][text2.size()];
}
};
5. 不相交的线
在两条独立的水平线上按给定的顺序写下
nums1
和nums2
中的整数。现在,可以绘制一些连接两个数字
nums1[i]
和nums2[j]
的直线,这些直线需要同时满足:
nums1[i] == nums2[j]
- 且绘制的直线不与任何其他连线(非水平线)相交。
请注意,连线即使在端点也不能相交:每个数字只能属于一条连线。
以这种方法绘制线条,并返回可以绘制的最大连线数。
示例 1:
输入:nums1 = [1,4,2], nums2 = [1,2,4]
输出:2
解释:可以画出两条不交叉的线,如上图所示。
但无法画出第三条不相交的直线,因为从 nums1[1]=4 到 nums2[2]=4 的直线将与从 nums1[2]=2 到 nums2[1]=2 的直线相交。
示例 2:
输入:nums1 = [2,5,1,2,5], nums2 = [10,5,2,1,5,2]
输出:3
示例 3:
输入:nums1 = [1,3,7,1,7,5], nums2 = [1,9,2,5,1]
输出:2
思路:
本题说是求绘制的最大连线数,其实就是求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UncrossedLines(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
if (!nums1.size() || !nums2.size()) return 0;
vector<vector<int>> dp(nums1.size() + 1, vector<int>(nums2.size() + 1, 0));
for (int i = 1; i <= nums1.size(); i++) {
for (int j = 1; j <= nums2.size(); j++) {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
dp[i][j] = dp[i - 1][j - 1] + 1;
}
else {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
}
}
return dp[nums1.size()][nums2.size()];
}
};
6. 最大子序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请你找出一个具有最大和的连续子数组(子数组最少包含一个元素),返回其最大和。子数组是数组中的一个连续部分。
示例 1:
输入:nums = [-2,1,-3,4,-1,2,1,-5,4]
输出:6
解释:连续子数组 [4,-1,2,1] 的和最大,为 6 。
示例 2:
输入:nums = [1]
输出:1
示例 3:
输入:nums = [5,4,-1,7,8]
输出:23
思路:
① dp[i]:包括下标 i(以 nums[i] 为结尾)的最大连续子序列和为 dp[i]。
② dp[i] 只有两个方向可以推出来:
- dp[i - 1] + nums[i],即:nums[i] 加入当前连续子序列和
- nums[i],即:从头开始计算当前连续子序列和
一定是取最大的,所以 dp[i] = max(dp[i - 1] + nums[i], nums[i]);
③ dp[0] 应为 nums[0] 即 dp[0] = nums[0]。
// 写法一: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0) return 0;
vector<int> dp(nums.size());
dp[0] = nums[0];
int result = nums[0];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 有两种情况
// 第一种:延续之前的累加;第二种:从当前数字进行累加。
dp[i] = max(dp[i - 1] + nums[i], nums[i]);
if (dp[i] > result) result = dp[i];
}
return result;
}
};
// 写法二: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vector<int>& nums) {
if (nums.size() == 0) return 0;
int result = INT_MIN;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count += nums[i];
result = result > count ? result : count;
if (count < 0) count = 0;
}
return result;
}
};
7. 判断子序列
给定字符串 s 和 t ,判断 s 是否为 t 的子序列。
字符串的一个子序列是原始字符串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字符而不改变剩余字符相对位置形成的新字符串。(例如,
"ace"
是"abcde"
的一个子序列,而"aec"
不是)。进阶:
如果有大量输入的 S,称作 S1, S2, ... , Sk 其中 k >= 10亿,你需要依次检查它们是否为 T 的子序列。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改变代码?
示例 1:
输入:s = "abc", t = "ahbgdc"
输出:true
示例 2:
输入:s = "axc", t = "ahbgdc"
输出:false
思路:
① dp[i][j] 表示以下标 i-1 为结尾的字符串 s,和以下标 j-1 为结尾的字符串 t,相同子序列的长度为 dp[i][j]。
② 首先要考虑如下两种操作:
- if (s[i - 1] == t[j - 1])
- t 中找到了一个字符在 s 中也出现了
- if (s[i - 1] != t[j - 1])
- 相当于 t 要删除元素,继续匹配
if (s[i - 1] == t[j - 1]),那么 dp[i][j] = dp[i - 1][j - 1] + 1;,因为找到了一个相同的字符,相同子序列长度自然要在 dp[i-1][j-1] 的基础上加 1。
if (s[i - 1] != t[j - 1]),此时相当于 t 要删除元素,t 如果把当前元素 t[j - 1] 删除,那么dp[i][j] 的数值就是 看 s[i - 1] 与 t[j - 2] 的比较结果了,即:dp[i][j] = dp[i][j - 1];
③ 从递推公式可以看出 dp[i][j] 都是依赖于 dp[i - 1][j - 1] 和 dp[i][j - 1],所以 dp[0][0] 和 dp[i][0] 是一定要初始化的。dp[i][0] 表示以下标 i-1 为结尾的字符串,与空字符串的相同子序列长度,所以为 0. dp[0][j] 同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isSubsequence(string s, string t) {
if (s.size() == 0) return true;
vector<vector<int>> dp(s.size() + 1, vector<int>(t.size() + 1, 0));
for (int i = 1; i <= s.size(); i++) {
for (int j = 1; j <= t.size(); j++) {
if (s[i - 1] == t[j - 1]) dp[i][j] = dp[i - 1][j - 1] + 1;
else dp[i][j] = dp[i][j - 1];
}
}
if (dp[s.size()][t.size()] == s.size())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
8. 不同的子序列
给你两个字符串
s
和t
,统计并返回在s
的 子序列 中t
出现的个数,结果需要对 109 + 7 取模。
示例 1:
输入:s = "rabbbit", t = "rabbit"
输出:3
示例 2:
输入:s = "babgbag", t = "bag"
输出:5
思路:
① dp[i][j]:以 i-1 为结尾的 s 子序列中出现以 j-1 为结尾的t的个数为 dp[i][j]。
② 要分析两种情况
- s[i - 1] 与 t[j - 1]相等
- s[i - 1] 与 t[j - 1] 不相等
当 s[i - 1] 与 t[j - 1] 相等时,dp[i][j] 可以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用 s[i - 1] 来匹配,那么个数为 dp[i - 1][j - 1]。即不需要考虑当前 s 子串和 t 子串的最后一位字母,所以只需要 dp[i-1][j-1]。
一部分是不用 s[i - 1] 来匹配,个数为 dp[i - 1][j]。
所以,dp[i][j] = dp[i - 1][j - 1] + dp[i - 1][j];
当 s[i - 1] 与 t[j - 1] 不相等时,dp[i][j] 只有一部分组成,不用 s[i - 1] 来匹配(就是模拟在 s 中删除这个元素),即:dp[i - 1][j]
所以递推公式为:dp[i][j] = dp[i - 1][j];
③ dp[i][0] 表示:以 i-1 为结尾的 s 可以随便删除元素,出现空字符串的个数。
那么 dp[i][0] 一定都是 1,因为也就是把以 i-1 为结尾的 s,删除所有元素,出现空字符串的个数就是 1。
再来看 dp[0][j],dp[0][j]:空字符串 s 可以随便删除元素,出现以 j-1 为结尾的字符串 t 的个数。
那么 dp[0][j] 一定都是 0,s 如论如何也变成不了 t。
dp[0][0] 应该是 1,空字符串s,可以删除 0 个元素,变成空字符串 t。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Distinct(string s, string t) {
vector<vector<uint64_t>> dp(t.size() + 1, vector<uint64_t>(s.size() + 1, 0));
// 初始化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dp[0][i] = 1;
for (int i = 1; i <= t.size(); i++) {
for (int j = 1; j <= s.size(); j++) {
if (t[i - 1] == s[j - 1]) {
// 考虑s当前字符,;不考虑当前字符
dp[i][j] = dp[i - 1][j - 1] + dp[i][j - 1];
}
else {
dp[i][j] = dp[i][j - 1];
}
}
}
return dp[t.size()][s.size()];
}
};
9. 两个字符串的删除操作
给定两个单词
word1
和word2
,返回使得word1
和word2
相同所需的最小步数。每步 可以删除任意一个字符串中的一个字符。
示例 1:
输入: word1 = "sea", word2 = "eat"
输出: 2
解释: 第一步将 "sea" 变为 "ea" ,第二步将 "eat "变为 "ea"
示例 2:
输入:word1 = "leetcode", word2 = "etco"
输出:4
思路:
① dp[i][j]:以 i-1 为结尾的字符串 word1,和以 j-1 位结尾的字符串 word2,想要达到相等,所需要删除元素的最少次数。
② 当 word1[i - 1] 与 word2[j - 1] 相同的时候,dp[i][j] = dp[i - 1][j - 1];当 word1[i - 1] 与 word2[j - 1] 不相同的时候,有三种情况:
- 情况一:删 word1[i - 1],最少操作次数为 dp[i - 1][j] + 1
- 情况二:删 word2[j - 1],最少操作次数为 dp[i][j - 1] + 1
- 情况三:同时删 word1[i - 1] 和 word2[j - 1],操作的最少次数为 dp[i - 1][j - 1] + 2
那最后当然是取最小值,所以当 word1[i - 1] 与 word2[j - 1] 不相同的时候,递推公式:dp[i][j] = min({dp[i - 1][j - 1] + 2, dp[i - 1][j] + 1, dp[i][j - 1] + 1});
因为 dp[i][j - 1] + 1 = dp[i - 1][j - 1] + 2,所以递推公式可简化为:dp[i][j] = min(dp[i - 1][j] + 1, dp[i][j - 1] + 1);
③ 从递推公式中,可以看出来,dp[i][0] 和 dp[0][j] 是一定要初始化的。
dp[i][0]:word2 为空字符串,以 i-1 为结尾的字符串 word1 要删除多少个元素,才能和 word2 相同呢,很明显 dp[i][0] = i。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Distance(string word1, string word2) {
int len1 = word1.size();
int len2 = word2.size();
if (len1 == 0) return len2;
else if (len2 == 0) return len1;
vector<vector<int>> dp(len1 + 1, vector<int>(len2 + 1, 0));
for (int i = 1; i <= len1; i++) {
for (int j = 1; j <= len2; j++) {
if (word1[i - 1] == word2[j - 1]) {
dp[i][j] = dp[i - 1][j - 1] + 1;
}
else {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
}
}
return (len1 + len2 - 2 * dp[len1][len2]);
}
};
10. 编辑距离
给你两个单词
word1
和word2
, 请返回将word1
转换成word2
所使用的最少操作数 。你可以对一个单词进行如下三种操作:
- 插入一个字符
- 删除一个字符
- 替换一个字符
示例 1:
输入:word1 = "horse", word2 = "ros"
输出:3
解释:
horse -> rorse (将 'h' 替换为 'r')
rorse -> rose (删除 'r')
rose -> ros (删除 'e')
示例 2:
输入:word1 = "intention", word2 = "execution"
输出:5
解释:
intention -> inention (删除 't')
inention -> enention (将 'i' 替换为 'e')
enention -> exention (将 'n' 替换为 'x')
exention -> exection (将 'n' 替换为 'c')
exection -> execution (插入 'u')
思路:
dp[i][j] 表示以下标 i-1 为结尾的字符串 word1,和以下标 j-1 为结尾的字符串 word2,最近编辑距离为 dp[i][j]。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Distance(string word1, string word2) {
int len1 = word1.size();
int len2 = word2.size();
if (len1 == 0) return len2;
else if (len2 == 0) return len1;
// dp 表示为以 i-1 为结尾的字符串转换为以 j-1 为结尾的字符串的最小步数
vector<vector<int>> dp(len1 + 1, vector<int>(len2 + 1, 0));
for (int i = 1; i <= len1; i++) dp[i][0] = i;
for (int j = 1; j <= len2; j++) dp[0][j] = j;
for (int i = 1; i <= len1; i++) {
for (int j = 1; j <= len2; j++) {
if (word1[i - 1] == word2[j - 1]) {
dp[i][j] = dp[i - 1][j - 1]; // 两字符相同,最小步数与以 i-2 和 j-2 的字符相同
}
else {
// 三种情况
// 第一种:dp[i - 1][j - 1] 表示为替换
// 第二/三种:dp[i - 1][j]、dp[i][j - 1] 表示为删除其中一个字符串的字符
dp[i][j] = min({dp[i - 1][j - 1], dp[i - 1][j], dp[i][j - 1]}) + 1;
}
}
}
return dp[len1][len2];
}
};
11. 回文子串
给你一个字符串
s
,请你统计并返回这个字符串中 回文子串 的数目。回文字符串 是正着读和倒过来读一样的字符串。子字符串 是字符串中的由连续字符组成的一个序列。
示例 1:
输入:s = "abc"
输出:3
解释:三个回文子串: "a", "b", "c"
示例 2:
输入:s = "aaa"
输出:6
解释:6个回文子串: "a", "a", "a", "aa", "aa", "aaa"
思路:
① 布尔类型的 dp[i][j]:表示区间范围 [i, j] (注意是左闭右闭)的子串是否是回文子串,如果是 dp[i][j] 为 true,否则为 false。
② 当 s[i] 与 s[j] 不相等,dp[i][j] 一定是 false。当 s[i] 与 s[j] 相等时,这就复杂一些了,有如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下标 i 与 j 相同,同一个字符例如 a,当然是回文子串
- 情况二:下标 i 与 j 相差为 1,例如 aa,也是回文子串
- 情况三:下标:i 与 j 相差大于 1 的时候,例如 cabac,此时 s[i] 与 s[j] 已经相同了,我们看 i 到 j 区间是不是回文子串就看 aba 是不是回文就可以了,那么 aba 的区间就是 i+1 与 j-1 区间,这个区间是不是回文就看 dp[i + 1][j - 1] 是否为 true。
③ dp[i][j] 初始化为 false。
// 写法一: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
vector<vector<bool>> dp(s.size(), vector<bool>(s.size(), false));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 (int j = i; j < s.size(); j++) {
if (s[i] == s[j]) {
if (j - i <= 1) {
dp[i][j] = true;
result++;
}
else if (dp[i + 1][j - 1]) {
dp[i][j] = true;
result++;
}
}
}
}
return result;
}
};
// 写法二:(改进)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
vector<vector<bool>> dp(s.size(), vector<bool>(s.size(), false));
int result = 0;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 (int j = i; j < s.size(); j++) {
if (s[i] == s[j] && (j - i <= 1 || dp[i + 1][j - 1])) {
result++;
dp[i][j] = true;
}
}
}
return result;
}
};
12. 最长回文子序列
给你一个字符串
s
,找出其中最长的回文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子序列定义为:不改变剩余字符顺序的情况下,删除某些字符或者不删除任何字符形成的一个序列。
示例 1:
输入:s = "bbbab"
输出:4
解释:一个可能的最长回文子序列为 "bbbb" 。
示例 2:
输入:s = "cbbd"
输出:2
解释:一个可能的最长回文子序列为 "bb" 。
思路:
① dp[i][j]:字符串 s 在 [i, j] 范围内最长的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 dp[i][j]。
② 关键逻辑就是看 s[i] 与 s[j] 是否相同。
如果 s[i] 与 s[j] 相同,那么 dp[i][j] = dp[i + 1][j - 1] + 2;
如果 s[i] 与 s[j] 不相同,说明 s[i] 和 s[j] 的同时加入 并不能增加 [i, j] 区间回文子序列的长度,那么分别加入 s[i]、s[j] 看看哪一个可以组成最长的回文子序列。
加入 s[j] 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 dp[i + 1][j]。
加入s[i] 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 dp[i][j - 1]。
那么 dp[i][j] 一定是取最大的,即: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string s) {
vector<vector<int>> dp(s.size(), vector<int>(s.size(), 0));
for (int i = 0; i < s.size(); i++) dp[i][i] = 1;
for (int i = s.size() - 1; i >= 0; i--) {
for (int j = i + 1; j < s.size(); j++) {
if (s[i] == s[j]) {
dp[i][j] = dp[i + 1][j - 1] + 2;
}
else {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
}
}
return dp[0][s.size()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