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在物联网软件开发中,常见的通信协议有哪些

在物联网 (IoT) 软件开发中,通信协议是关键部分,用于设备间以及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下是我收集总结的常见的通信协议及其特点:

1. 应用层协议

这些协议负责数据的格式化、传输和解读,常用于 IoT 设备与云服务或其他设备的通信。

MQTT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 用途: 面向消息传递,特别适合低带宽、不可靠网络环境。
  • 优点: 轻量级、低延迟、支持发布/订阅模式。
  • 常用场景: 传感器数据上传、设备状态更新。
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
  • 用途: 为资源受限设备设计,基于 HTTP 的简化版。
  • 优点: 轻量级、支持 RESTful 架构,支持 UDP。
  • 常用场景: 环境监测、智能家居设备通信。
HTTP/HTTPS
  • 用途: 通用性强,适合设备与云服务的通信。
  • 优点: 熟悉度高、支持加密(HTTPS)。
  • 常用场景: 设备配置、数据采集。
WebSocket
  • 用途: 支持双向实时通信。
  • 优点: 持久连接、低延迟,适合事件驱动的场景。
  • 常用场景: 实时消息传递(如机器人控制、实时监控)。
AMQP (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
  • 用途: 企业级消息队列协议,支持复杂的消息队列系统。
  • 优点: 功能强大、支持多种消息模式。
  • 常用场景: 分布式 IoT 系统中的任务调度。

2. 网络层协议

这些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路径选择和网络地址管理。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用途: 为 IoT 设备提供充足的 IP 地址空间。
  • 优点: 支持自动配置、大量设备连接。
  • 常用场景: 大规模 IoT 部署。
6LoWPAN (IPv6 over Low-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 用途: 在低功耗无线网络中支持 IPv6。
  • 优点: 轻量级、节能。
  • 常用场景: 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

3. 数据链路层协议

这些协议处理设备间的直接通信。

Wi-Fi
  • 用途: 高速无线通信。
  • 优点: 普及率高、带宽大。
  • 常用场景: 智能家居设备、高清视频监控。
Bluetooth /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 用途: 近距离通信。
  • 优点: 能耗低(BLE)。
  • 常用场景: 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
Zigbee
  • 用途: 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无线网络。
  • 优点: 能耗低、支持网状网络(Mesh)。
  • 常用场景: 智能照明、家庭自动化。
LoRa (Long Range)
  • 用途: 长距离低功耗通信。
  • 优点: 大范围覆盖,适合远程设备。
  • 常用场景: 农业监测、城市物联网。
NB-IoT (Narrowband IoT)
  • 用途: 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 IoT 通信。
  • 优点: 低功耗、高覆盖。
  • 常用场景: 公共基础设施监测(如水表、燃气表)。

4. 物理层协议

这些协议直接定义硬件通信标准,如:

  • IEEE 802.11 (Wi-Fi)
  • IEEE 802.15.4 (用于 Zigbee 和 Thread)
  • UART / SPI / I2C: 常用于设备内部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