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了解Linux
在处理Linux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时,故障的症状是最易发现的,而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才是最终排除故障的关键。熟悉Linux系统中常见的日志文件,了解一般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办法,将有助于管理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对症下药“、并及时解决各种系统问题。另外,Linux系统中通过分区、格式化来创建文件系统,而文件系统的运行又与 block 和 inode 有关。
下面深入的了解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和日志文件分析,并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常见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过程。由于故障现象的不确定性,在进行一些模拟故障的操作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数据备份。
二、inode 和 block 概述
- 文件数据包括元信息与实际数据
- 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 block(块)
- 连续的八个扇区组成一个 block
- 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 inode(索引节点)
- 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 i 节点
- 用于存储文件元信息
操作系统的文件数据除了实际内容之外,通常含有非常多的属性,例如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所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个部分内容分别存放在 inode 和 block 中。
元信息:文件的属性用 ls 创建者属主权限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
实际数据:就是文件编写的内容
8比特=1字节
1024字节=1KB
block(块)一个扇区是512字节
两个扇区是1024字节=1KB
4K在block中,字节(4k)为文件最小的存储单位
block(块)就是数据(=block(块)大小)
下标为索引节点(inode)
“drwx------. 15 dart dart 4096 4月 8 17:05 dart”为元信息(=文件的属性)(目录不算元信息)
数组、属主为权限
一个文件必须带有inode(inode不包含文件名)(必须至少占用一个block(块))
Linux一切皆文件
文件名存放在目录上(目录也是一种文件)
每个inode都会有一个inode号是用操作系统来识别不同文件
Linux内部不能使用文件名的,使用inode号来识别的
每一个inode号对应一个文件名
三、inode的内容
-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大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
- ……
- 用 stat 命令可以查看某个文件的 inode 信息
-
示例:stat aa.txt
直接可以调看inode号
查询整个磁盘 df -i
-
小结:
inode是节点
属于元信息(文件属性:大小、权限、时间戳)
block(块)的大小
数据文件:编写文件的内容
文件数据 存在块中
文件元信息 存在 inode
四、Linux系统文件三个主要的时间属性
- ctime(change time)
- 最后一次改变文件或目录(属性)的时间
- atime(access time)
- 最后一次访问文件或目录的大时间
- mtime(modify time)
- 最后一次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的时间
ctime 表示文件的状态时间
atime 表示文件访问的时间(只要文件内容被访问了,就会更新时间)
mtime 表示文件修改的时间(文件内容被修改了,就会更新时间)
五、inode 的内容
- 目录文件的结构
- 目录也是一种文件
- 目录文件的结构
文件名1 | inode号码1 |
---|---|
文件名2 | inode号码1 |
…… | …… |
每一行称为一个目录项
- 每个 inode 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 inode 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 Linux 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 inode 号码来识别文件
- 对于用户,文件名只是 inode 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
六、inode的号码
-
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时,系统内部的过程
1、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 inode号码
2、通过 inode 号码,获取 inode 信息
3、根据 inode 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有的 block ,读出数据 -
查看 inode 号码的方法
- ls -i命令:查看文件名对应的 inode 号码
- stat 命令:查看文件 inode 信息中的 inode 号码
- ls -i命令:查看文件名对应的 inode 号码
移动不会改变 inode 号码
复制会变 inode 号码
删除inode号
find ./ -inum 134296860 查找inode号下的文件名
使用find 在当前目录下 去查找 i n(number) um(inum=去查找inode)
find ./ -inum 134296860 -exec rm - i {} \;
查到inode号通过 -exec命令调用把查到的结果放到 {} 中 通过 -exec命令调用杜记,用 rm -i 去删除 {} (节点号)
删除了就找不到(获取不到)文件或目录了
文件名和inode号删除任意一种都行
文件存储小结
- 硬盘分区后的结构
- 访问文件的简单流程
七、inode的大小
- inode 也会消耗硬盘空间
- 每个 inode 的大小
- 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 格式化文件系统时确定 inode 的总数
- 使用 df -i 命令可以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 inode 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
inode号会消耗磁盘空间
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会分块,分两个区
一个为数据区
一个为inode区
通常情况下只关注inode有多少个(inode总数)
不关心inode大小
八、inode 的特殊作用
- 由于 inode 号码与文件名分离,导致一些 Unix/Linux 系统具有以下的现象
- 当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可能无法正常删除文件,直接删除 inode ,也可以删除文件
- 移动或者重命名文件时,只改变文件名,不影响 inode 号码
- 打开一个文件后,系统通过 inode 号码来识别该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
链接文件
- 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文件
- 链接文件分类
软链接(又称符号链接) | 硬链接 | |
---|---|---|
删除原始文件后 | 失效 | 仍旧可用 |
使用范围 | 适用于文件或目录 | 只可用于文件 |
保存位置 | 与原始文件可以位于不同的文件系统中 | 必须与原始文件在同一个文件系统(如一个Linux分区)内 |
- 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位置 - 软链接
ln [-s] 源文件或目标… 链接文件或目标位置
8.1 恢复EXT类型的文件
(案例)
-
编译安装 extundelete 软件包
-
安装依赖包
e2fsprogs-libs-1.41.12-18.el6.x86_64.rpm
e2fsprogs-devel-1.41.12-18.el6.x86_64.rpm -
配置、编译及安装
extundelete-0.2.4.tar.bz2
(只支持ext3、ext4)
-
-
模拟删除并执行恢复操作
8.2 恢复XFS类型的文件
-
xfsdump 命令格式
- xfsdump -f 备份存放位置 要备份的路径或设备文件
-
xfsdump备份级别(默认为0)
0:完全备份
1~9:增量备份 -
xfsdump常用选项:-f、-L、-M、-s
-f | 指定备份文件目录 |
---|---|
-L | 指定标签session label |
-M | 指定设备标签media labe…… |
-s | 备份单个文件,-s后面不能直接跟路径 |
-
xfsrestore 命令格式
xfsrestore -f 恢复文件的位置 存放恢复后文件的位置 -
模拟删除并执行恢复操作
8.3 xfsdump 使用限制
- 只能备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 必须使用 root 的权限才能操作
- 只能备份XFS文件系统
- 备份后的数据只能让 xfsrestore 解析
- 不能备份两个具有相同 UUID 的文件系统
九、日志文件
9.1 日志的功能
- 用于记录系统、程序运行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 通过阅读日志,有助于诊断和解决系统故障
9.2 日志文件的分类
- 内核及系统日志
由系统服务 rsyslog 统一进行管理,日志格式基本相似 - 用户日志
记录系统用户登录及退出系统的相关信息 - 程序日志
由各种应用程序独立管理的日志文件,记录格式不统一
日志记录 内容包括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日志级别
9.3 日志保存位置
- 默认位于:/var/log 目录下
主要日志文件介绍
内核及公共消息日志 | · /var/log/messages |
---|---|
计划任务日志 | · /var/log/cron |
系统引导日志 | · /var/log/dmesg |
邮件系统日志 | · /var/log/maillog |
用户登录日志 | · /var/log/lastlog; ·/var/log/secure ; ·/var/log/wtmp ;·/var/run/bt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