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没几天,便吃了个瓜:工程师小李,试用期没通过,被辞退。
借这事,聊聊试用期。
以下是正文:
我说:回来没几天,就听到消息。
工程师小李,试用期没通过,被辞退。
外企说:你们那边,试用期不过的情况应该很少吧?
我说:很少,难得一见。
问了下情况。
这三个月,小李的主要工作,是盯进度。
有台重要的新设备进厂,他负责与厂家工程师沟通,确保设备进度。
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最后的结果,拖了两个多月,设备还不能进行量产工作。
有款重要产品,要用这设备检测,耽误了。搞得研发总监在boss面前,很被动。
于是,小李就得走人了。
外企说:听上去,像是背了锅。
但,也怨不得总监。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工作没做好。
我说:照我看,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及时向上汇报工作进度。
直接带小李的,是他们组长。
组长的上面,是总监。
最近两个月,组长出差比较多,没精力管小李。
这家伙也就乐得自在,跟厂家工程师混熟了,每天吹吹牛、划划水,以为试用期随便过。
你跟人家混熟了,如果能让人家把活儿干了,那也可以。
既然无法让对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设备调试。
那就应该及时向总监汇报,由总监评估,是否需要找厂家领导协调。
但这家伙跟厂家工程师混熟后,抹不开面子,明知道进度慢,又不好意思越级到总监那告状。
这就属于拎不清事儿。
是你的工作重要,还是和几个陌生人所谓的交情重要?
明明自己是甲方,却活成了乙方的模样。
外企说:越级汇报,新人一般不敢。
我说:越级汇报也分情况。
组长一直在客户那边,不了解公司情况。
你手上这摊事,毫无进展,难道自己不着急么?
还等着组长回来催你。
结果,组长回来了,你要走人了。
外企说:很多新人都有这问题,做事不够主动。
这两年,我有个感受,职场上,除了那些自己可以完成的事,其他任何一件事,都没那么容易完成。
需要多人合作的活儿,你不去推,永远不会动。别人总会优先处理那些紧急程度更高的事。
啥叫紧急程度更高?
就是催得急呗。
主动的家伙,天天盯着与自己的活儿相关的人,用各种方式,让同事优先完成自己的事。
被动的家伙,就像你说的这个小李,主管不在,就万事大吉,跟厂家工程师称兄道弟,不疾不徐。
要用设备的时候,大眼瞪小眼。
我说:深有同感。
周围几个牛逼的家伙,都是这种作风。
一旦接下了活儿,那就要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去推进这件事。
哪些是可用资源?
自己的情绪、可以共享的成果,主管主任,乃至大boss,都是可用资源。
先想办法自己推,实在不行,就向上传递,请更高级别的人助推。
Fab(晶圆制造厂)中的批次优先级,便是典例。
生产线的资源有限,每月产能就那么多,不时还会出现宕机等状况。
你的批次,能否争得更高优先级?
写专利,同样如此。
发明专利有三种申请方式:普通审查、优先审查和快速审查。
普通审查,耗时长久,两年以上是家常便饭。
优先审查,速度较快,但需要公司准备一份优先审查证明文件。只有质量较高的专利,才能通过内部审核,拿到证明文件。
快速审查,速度最快,但各个地方的专利预审中心会介入,一般来说,费用较高。
从发明人的角度看,采用哪种申请方式,决定了自己业界影响力成长的速度。
想通这一点,那就要努力争取资源的倾斜。
将那一两个决定批次优先级、决定专利申请方式的boss,当成你的内部客户。
通过你的努力,影响他们的决策,让他们给你的作品,分配最高优先级。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扯淡的。
只有成功,不断的成功,从一系列的小成功中,赢得boss信任,获得资源。再利用资源的倾斜,换来更大的成功。
做每件事,总有一双眼睛在默默注视你。
选择摸鱼时,他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关注@晏小北,理解芯片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