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前言
笔记目录大纲请查阅:【软考速通笔记】系统架构设计师——导读
二、系统工程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科学性、实践性
2.1 霍尔的三维结构
- 时间维:规划、拟订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
- 知识维: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
2.2 切克兰德法
核心是比较和探寻。
- 认识问题
- 根底定义
- 建立概念模型
- 比较及探寻
- 选择
- 设计与实施
- 评估与反馈
2.3 并行工程
- 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
- 目的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2.4 综合集成法
钱学森等提出从系统的本质触发可以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巨系统两大类。
- 一般基本原则:整体论、相互联系、有序性、动态
- 主要性质:开放性、复杂性、进化与涌现性、层次性和巨量性
三、系统工程生命周期
- 探索阶段
- 概念阶段
- 开发阶段
- 生产阶段
- 使用阶段
- 保障阶段
- 退役阶段
四、系统生命周期方法
- 计划驱动方法
- 渐进迭代式开发
- 精益开发
- 敏捷开发
五、系统性能
5.1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 时钟频率
- 运算速度
- 运算精度
- 数据处理速率
- 吞吐率
5.2 路由器的性能指标
- 设备吞吐量
- 端口吞吐量
- 全双工线速转发能力
- 路由表能力
- 背板能力
- 丢包率
- 时延
- 时延抖动
- 协议支持
5.3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 端口速率
- 背板吞吐量
- 缓冲区大小
- MAC地址表大小
5.4 网络的性能资料
- 设备级性能指标
- 网络级性能指标
- 应用级性能指标
- 用户级性能指标
- 吞吐量
5.5 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
- 系统上下文切换
- 系统响应时间
- 系统的吞吐率
- 系统资源利用率
- 可靠性
- 可移植性
5.6 数据库的性能指标
- 最大并发事务处理能力
- 负载均衡能力
- 最大连接数
5.7 Web服务器的性能指标
- 最大并发连接数
- 响应延迟
- 吞吐量
六、系统性能调整
性能调整由查找和消除瓶颈组成
6.1 数据库系统性能调整
- CPU/内存使用状况
- 优化数据库设计
- 优化数据库管理
- 进程/线程状态
- 硬盘I/O
- 剩余空间
- 日志文件大小
6.2 应用系统性能调整
- 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 响应时间
- 并发用户数
- 特定应用系统的资源占用
七、系统性能评估
7.1 基准测试程序(Benchmark)
基准测试程序是评估系统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测量系统的核心程序在特定条件下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应用程序中用的最多,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
7.2 Web服务器的性能评测方法
- 基准性能测试:采用各种基准程序对Web服务器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 压力测试:模拟足够数量的并发操作来测试Web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如最大并发连接数、间接测试响应时间以及每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数目。这种测试可以帮助找到服务器的瓶颈所在,并通过参数调整来提高其性能。
- 可靠性测试:测试Web服务器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通常涉及在长时间内持续运行服务器,并观察其是否能够正常提供服务。
7.3 系统监视
- 系统内置命令: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内置命令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任务管理器来查看当前运行的程序和资源占用情况。
- 查阅系统日志:通过查阅系统日志来了解系统的运行历史、错误信息和安全事件。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
- 可视化技术:利用可视化工具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这些工具通常提供直观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统计信息,有助于管理员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性能表现
若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随手『点赞』、『收藏』、『关注』,也是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