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2025游戏行业的趋势预测

一、市场现状

      从总产值的角度来看,游戏总产值的增长率已经放缓,由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整体的竞争强度将会加大,技术水平不强(开发技术弱、产品品质低、开发效率低)的公司将会面临更大的生存的困难。

      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从2003年端游的兴起,到2015年移动游戏的兴起,游戏形式会随着设备的更迭而产生新的形式,在2025年-2030年,本人预测随着VR、AR设备的成熟(价格更低、性能更好、外形更小),游戏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并带来新兴的市场。VR设备将会成为主机端游戏的上位,更擅长表现沉浸感更强,品质更好的大型游戏。AR设备将会成为移动端的上位,更擅长表现具有便携性,碎片化的中小型游戏。

      从单个表现形式来看,从2003年的主机网络游戏的兴起,到2024年第一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发行,20年时间主机游戏走过了从无到有到好的阶段,在24年后,端游游戏的竞争将会急剧增加,是否是3A品质会成为玩家是否入手的一个重要因素,得益于现象级新品的优异表现,PC游戏产值在2024年增长55.13%。

      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网页游戏由于轻量性与移动游戏重叠但便携性不如移动游戏,在被移动游戏不断挤压份额,主机端(客户端)增长的关键点在于有高品质的3A游戏出现,在今后的几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3A游戏出现,主机端的总产值将会进一步增长。移动端增长关键点则在于小程序游戏在今年的爆发。

      从移动游戏的角度看,2024年移动游戏同比增长5.01%,表明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竞争与压力。

      从VR游戏的角度来看,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79.6亿美元,2024年的VR游戏市场规模为366.9亿美元,增长204%,预示着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只是目前的设备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并且游戏质量也不高,这预示着将会有着更高的潜力与更多的机会。

      从游戏出海的角度看,增长率同样放缓,国际局势动荡、市场竞争同样会加剧。

二、技术的迭代与未来展望

  • 5G网络普及:
      游戏行业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并随着这些设置的发展而发展,比如网络、设备特性、设备性能等。低延迟的5G网络为云游戏、VR/AR游戏等新兴游戏形态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游戏体验升级。
  • 云计算技术发展:
       云计算平台为游戏开发、运营提供强大算力和存储支持,提升了游戏便携性,降低了游戏对设备的要求,提升了游戏的品质(主要是渲染效果)的上限。
  • 人工智能应用:
       AIGC技术在游戏NPC、剧情、游戏代码开发、美术资源生成等工作中,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未来5年公司的竞争中,在游戏开发过程中AI的使用占比很大程度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这意味着同样的成本,使用AI生产的公司能够制作出品质更高的游戏。或者同样品质的游戏,使用AI生产的公司能够成本更低。
  •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成熟:
       VR技术为游戏带来更真实的沉浸感和交互体验。AR技术为游戏提供更便携、更轻度的体验,并做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与融合。
  • 跨平台融合:
       跨平台游戏将成为主流,玩家可以在主机端、VR端、移动端实现无缝切换,扩大玩家基数。

三、游戏制作内容的转变趋势

  • 以文化构筑游戏内核
      从近来出现的游戏中表现出色的作品来看,以中华文化来构筑游戏内核与背景的制作理念逐步成为主流,从米哈游的《原神》、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以及春节档爆火的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以文化作为内核可以有如下的好处:1-让用户有熟悉的感觉,降低接触到用户的成本。 2-细节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参考,能够极大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比如角色设计、音乐、美术、情节、建筑风格。3-文化共识更容易让用户产生相同的情感与共鸣,并自发的产生二次传播。
  • 注重IP的打造与维护
      IP的形成更像是游戏内的一个品牌,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不断留住现有的用户与吸引着新的用户加入,但是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为产品的发展与迭代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更是成为作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纽带。任天堂的宝可梦系列和马里奥系列、米哈游的崩坏系列、游戏科学的黑神话系列、电影哪吒系列。好的IP会对该IP的系列产品提供更高的知名度与用户信任度,同时在从该IP衍生出来的二次创作为IP提供的更多的宣传,从IP衍生出来的周边也会为产品提供了更多样的形式与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