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函数的调用
对象是依据某个类模板创建的客观存在,既然是客观存在那么它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应该是确定,所以我们在创建对象的时候需要固定其状态,也就是初始化,这就是构造函数的作用,初始化对象。
class Test{
Test(){}
Test(int i){}
}
对象的构造一般有3 种方式:
Test t(2);
Test t = 2;
Test t = test(2);
需要注意的是,
Test t = 2;
Test t;
t = 2;
这两种情况的 = 符号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一种代表的是初始化,会调用Test(int i)构造函数,而第二种就是简单的赋值操作。
默认构造函数与拷贝构造函数
一个类中构造函数时必然存在的,因为对象的创建需要构造函数。所以当我们编写类的时候,如果没有写构造函数,编译器会默认的给我们添加:
1. 当类中不存在构造函数时,会默认添加一个默认的无参构造函数
2. 当类中不存在拷贝构造函数时,会默认添加一个拷贝构造函数
拷贝构造函数简单的说就是,拷贝构造函数也属于一种构造函数,参数是const class_name& 的构造函数。对于上面的例子就是:
Test& Test(const Test& e);
拷贝构造函数在对象之间使用赋值操作符时调用。
浅拷贝与深拷贝
浅拷贝:使两个对象的物理状态相同
深拷贝:使两个对象逻辑状态相同
浅拷贝直观来看,就是使对象的各个属性值相等。但是考虑到对象的某个属性是可能是一个指针,如果直接把指针的值赋值的话,会导致两个对象的这个属性指向同一片空间,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不符合逻辑的。这时就需要深拷贝,从先申请一片内存,把指针指向的内存的值拷贝过来。
注意,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时浅拷贝。
单个对象的构造顺序
1.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2. 调用成员变量的构造函数
3. 调用自身构造函数
显然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应与构造函数相反,编译器会在析构函数默认添加对父类析构函数的调用,显然如果父类析构函数是纯需函数的话,会导致编译不通过,链接时提示找不到对应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