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matlab三相仿真电路实验视频,三相逆变电路MATLAB仿真

三相逆变电路仿真

姓 名: 朱龙胜 班 级: 电气1102 学 号: 11291065 日 期: 2014年6月6日 指导老师: 郭希铮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业六

题目:三相逆变电路仿真

直流电压530V;逆变器用Universal Bridge模块,器件选IGBT;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50Hz;负载用阻感负载,电阻10欧姆,电感5毫亨,三相星接。

驱动信号可用6个Pulse Generator产生,移相60度 输出电压频率为50Hz 1、180°导电模式仿真:

驱动信号可用6个Pulse Generator产生,相互移相60°;仿真时间0.2s,算法ode23tb,最大步长限制为0.1ms。

(2)记录a相电流波形; (3)记录ab线电压波形; 如下图所示

UUa/V

Time/sIIa/A

Time/sUab/V

Time/s

(4)用Extra Library/Measurements/Fourier模块计算a相电压的基波、5次谐波、7次谐波幅值,并与理论公式对比。

对相电压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下式

2Ud111Uan= sinωt+sin5ωt+sin7ωt+sin11ωt+⋯

对线电压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下式 Uan=

a相基波电压幅值: Ua=

2Ud

=0.637Ud=337.41V Ua

=67.48V Ua

=48.2V 2 Ud111

sinωt+sin5ωt+sin7ωt+sin11ωt+⋯ a相5次谐波电压幅值: Ua5=a相7次谐波电压幅值: Ua5=

方波逆变器(α=180°)的特点

(1) 只能调频,直流电压恒定时不能调压 (2) 谐波较大

(3) 直流电压利用率不高 2、SPWM三相逆变器仿真:

采用离散系统仿真,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powerlib,将其中的“powergui”模块拖到仿真界面中,双击并选为离散仿真模式(discretize electrical model),本题中采样时间可设为1e-6秒; 用Extra Library/discrete control blocks/discrete PWM generator模块产生PWM信号,;选择三相桥式电路,载波频率设为1kHz,调制度0.9,频率50Hz;仿真时间0.1秒即可。

(1)记录a相电压波形; (2)记录a相电流波形; (3)记录ab线电压波形;

U

Ua/V

Time/sI

Ia/A

Time/sUab/V

Time/s

(4)在观察ab线电压波形的示波器中,将数据以“structure with time”格式保存在工作空间。 (5)双击“powergui”模块,单击“FFT Analysis”按钮,打开谐波分析界面。上面的子窗口显示电压波形,选择起始时间为0.04秒,两个周期,频率50Hz,最大频率5000Hz,画出ab线电压的频谱图,并与理论分析对比,指出谐波分布的特点。

输出谐波的频率为

f=nωc+kωr,ωc为载波频率,ωr,调制波频率,其中

6m+1,m=0,1,…k=

6m−1,m=1,2,…

由上式可知,在载波频率的整数倍处的高次谐波不再存在。SPWM的谐波分布带有明显的“集簇性”,也就是一组一组地集中分布于载波频率的整数倍频两侧,而且在每一组谐波中,随着k的增大,即远离该组谐波的中心,则谐波幅值通常减小。另外,由于3的整数倍次谐波属于零序分量,故逆变器输出线电压中将不存在3的整数倍次谐波。所以该谐波中不含有3倍的50Hz谐波分量。

(6)调制度改为0.5,频率25Hz,重复上述实验。

U

Ua/V

Time/sI

Ia/A

Time/sUab/V

Time/s

通过对比第一种情况可知,调制度为0.5,f=25Hz时,交流电流中基波的含量(THD)为252%,所以负载电流的正弦度更好。由于调制度a的减小,所以输出电压中基波分量的幅值与第一种情况相比减小了。

谐波分布特点:集中分布于载波频率的整数倍频两侧,而且在每一组谐波中,随着k的增大,即远离该组谐波的中心,则谐波幅值通常减小。

3、二重化电压型逆变器仿真:

要求:

(1) 移相180°

(2) 变压器:10kVA,50Hz,原边[440 0.002 0.04],副边[220 0.002 0.04],励磁支

路[200 200]

(3) 观察负载相电压的谐波频谱

建立仿真模型如下图

波形如下图所示

UUa/V

Time/s

UaL/v

Time/s

频谱分析如下如所示

谐波成分明显较单重逆变少,THD值也有所减小

悦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