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uat测试用例和sit测试用例_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时的颗粒度

c89594c683dc566645762362c96e55d1.png

很多工作了好几年的测试工程师初次听到“用例的颗粒度”的时候会感觉很惊讶,这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工作里用到过?

其实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已经有意无意的涉及到了“颗粒度”。比方说,用例编写的时候,可以写得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就跟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覆盖率差不多,简单的用例只需要指出要测试的内容、要测试产品的关键要素、要达到的质量目标、使用的测试方法等。而复杂的用例会指定每个逻辑分支的输入,期待的结果以及验证的方法,再具体到界面的操作顺序,测试的方法和工具、后台数据如何传输等等。

在上测试基础课单元测试的时候,学员们肯定都学过逻辑覆盖、路径覆盖、组合覆盖之类的。如果严格按照每个数据输入、每个条件、每个环境、每个逻辑都去设计用例的话那用例数量会非常的多,用例数量几乎是指数型上涨。虽然覆盖率得到了保证,项目出bug的风险也很小,但是面对严格的上线时间,海量的用例数量,是个人都会发怵:这么多用例,我7*24小时的测也测不完啊......除非有哪位大佬已经提前给你准备好了自动化脚本,就等你去点了,可惜并没有这样的大佬;可是如果用例写的很粗,到了执行的时候,有经验的测试工程师会发现bug,而没有经验的新人来测的时候,他就可能几十个用例都测不出一个bug,其实很多bug已经被他遗漏了,他只是呆板的按照用例写的去测,没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