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路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期末复习提纲
各章重点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通过网络链路和交换机移动数据有两种基本方法(构建网络核心的基本方法):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各自的特点以及适用情况。(P3)
2、时延的分类及计算。(P25、P28、P33)
3、加深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的理解。
4、Internet协议栈的分层、每一层的功能、协议数据单元(名称、及首部的长度)、典型协议各是什么?(理解Internet数据发送过程中数据封装的基本原理。)(R23、R25)
5、常见的网络接入技术。(residential,company, wireless access)
第2章 应用层
1、HTTP报文的基本格式及其含义,能根据给定的报文回答提出的问题。(P4、P5)
2、非持久连接、持久性连接(流水线方式、非流水线方式)各自的特点(区别)。(P8)
3、熟悉各种常用的协议的特点及其作用(使用环境),并注意其使用TCP还是UDP。(FTP、SMTP、POP3、DNS(层次性)、Rip、OSPF、BGP等)(图3-6)
4、邮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5、Socket的基本知识以及Web服务器的实现。
6、DNS域名解析(查询)的两种不同类型方法

第3章 运输层
1、可靠数据传输协议的基本机制及作用。(表3-1)
2、可靠数据传输协议中,基本的流水线差错恢复机制及特点。(Go-Back-N、selective repeat)
3、TCP协议可靠数据传输机制的特点。(seq#,ACK#,Timer,重传)(R15、P27)
4、熟悉TCP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发送方的利用率)。(P40)
5、TCP流控制的主要作用。
6、TCP、UDP协议各自的服务特点及协议数据单元格式。
7、运输层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注意socket的标识)。
8、TCP连接建立和拆除的过程。
第4 章网络层
1、Internet中IP编址方式(CIDR)以及为各子网分配地址块的基本方法。(P13、P16、P17)
2、两种典型路由算法的基本计算方法。(链路状态算法、距离向量算法(加深对B-F公式的理解))(P28)
3、IP数据报分片的基本方法。(P19)
4、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5、虚电路网路和数据报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各自的特点。
6、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7、路由器、交换机、HUB各自的特点。(特别是协议层次)
8、Internet路由协议及其特点(Rip、OSPF、BGP)
9、AS的基本概念、inter-AS以及Intra-AS协议的作用。
10、Traceroute利用ICMP报文实现其路由跟踪功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1、ICMP报文有哪些常用的类型和编码?对应描述各是什么?

第5章 链路层和局域网
1、多址访问协议的分类(信道划分协议、随机访问协议、轮流协议)、各自的特点及典型代表。
2、Ethernet中CSMA/CD的具体工作过程(具体算法)。(R6)
3、MAC地址的特点。
4、ARP协议的作用以及其进行地址解析的基本原理。
5、Ethernet提供服务特点。
6、Adapter的工作特点(协议层次、半自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