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运算符
像 + - * / % ** //
这种进行算术运算的运算符, 称为 算术运算符.
注意1: /
中不能用 0 作为除数. 否则会抛出异常
print(10 / 0)
- 异常是编程语言中的一种常见机制, 表示程序运行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 “意外情况”, 导致程序不能继续往下执行了.
注意2: 整数 / 整数 结果可能是小数. 而不会截断
print(1 / 2)
注意3: % 不是 “百分数”, 而是求余数.
注意4: ** 是求乘方. 不光能算整数次方, 还能算小数次方.
print(4 ** 2)
print(4 ** 0.5)
注意5: // 是取整除法(也叫地板除). 整数除以整数, 结果还是整数(舍弃小数部分, 并向下取整. 不是四舍五入)
关系运算符
像 < <= > >= == != 这一系列的运算符称为 关系运算符, 它们是在比较操作数之间的关系.
其中
- "小于等于"是<=
- "大于等于"是>=
- "等于"是==
- "不等于"是!=
一 如果关系符合, 则表达式返回 True. 如果关系不符合, 则表达式返回 False
a = 10
b = 20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二 关系运算符不光针对整数/浮点数进行比较, 还能针对字符串进行比较
a = 'hello'
b = 'world'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注意:
直接使用 == 或者 != 即可对字符串内容判定相等. (这一点和 C / Java 不同).
字符串比较大小, 规则是 “字典序”
关于字典序:
想象一个英文词典, 上面的单词都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如果首个字母相同, 就比较第二个字母. (就
比如著名单词 abandon).
我们认为一个单词在词典上越靠前, 就越小. 越靠后, 就越大
三 对于浮点数来说, 不要使用 == 判定相等.
print(0.1 + 0.2 == 0.3)
注意: 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并不是精确的! 在计算过程中, 就容易出现非常小的误差
print(0.1)
print(0.2)
print(0.3)
print(0.1 + 0.2)
可以看到, 0.1 + 0.2 的结果并非是 0.3 , 而是带了个小尾巴. 虽然这个尾巴非常小了, 但是 ==
是锱铢必较的, 仍然会导致 ==
的结果为 False
不止是 Python 如此, 主流编程语言都是如此. 这个是 IEEE754 标准规定的浮点数格式所引入的问题. 此处我们不做过多讨论
正确的比较方式: 不再严格比较相等了, 而是判定差值小于允许的误差范围.
a = 0.1 + 0.2
b = 0.3
print(-0.000001 < (a - b) < 0.000001)
实际工程实践中, 误差在所难免, 只要保证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逻辑运算符
像 and or not
这一系列的运算符称为 逻辑运算符.
- and 并且. 两侧操作数均为 True, 最终结果为 True. 否则为 False. (一假则假)
- or 或者. 两侧操作数均为 False, 最终结果为 False. 否则为 True. (一真则真)
- not 逻辑取反. 操作数本身为 True, 则返回 False. 本身为 False, 则返回 True.
a = 10
b = 20
c = 30
print(a < b and b < c)
print(a < b and b > c)
print(a > b or b > c)
print(a < b or b > c)
print(not a < b)
print(not a > b)
一种特殊写法
a < b and b < c 这个操作等价于 a < b < c . 这个设定和大部分编程语言都不相同.
关于短路求值
和其他编程语言类似, Python 也存在短路求值的规则.
- 对于 and, 如果左侧表达式为 False, 则整体一定为 False, 右侧表达式不再执行.
- 对于 or, 如果左侧表达式为 True, 则整体一定为 True, 右侧表达式不再执行.
print(10 > 20 and 10 / 0 == 1)
print(10 < 20 or 10 / 0 == 1)
上述代码没有抛出异常, 说明右侧的除以 0 操作没有真正执行
赋值运算符
=
的使用
=
表示赋值. 这个我们已经用过很多次了. 注意和==
区分.
=
除了基本的用法之外, 还可以同时针对多个变量进行赋值.
链式赋值
a = b = 10
多元赋值
a, b = 10, 20
代码实例: 交换两个变量
基础写法
a = 10
b = 20
tmp = a
a = b
b = tmp
基于多元赋值
a = 10
b = 20
a, b = b, a
- 复合赋值运算符
Python 还有一些 复合赋值运算符. 例如+= -= *= /= %=
其中a += 1
等价于a = a + 1
. 其他复合赋值运算符也是同理.
a = 10
a = a + 1
print(a)
b = 10
b += 1
print(b)
注意: 像 C++ / Java 中, 存在 ++ --
这样的自增/自减运算符. Python 中则不支持这种运算. 如果需要使用, 则直接使用 += 1
或者 -= 1
++ --
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分不清前置和后置的区别. 这一点 Python 语法在设计的时候就进行了规避, 避免出现这种不直观, 并且容易混淆的语法.
其他
除了上述之外, Python 中还有一些运算符, 比如 身份运算符 (is, is not
), 成员运算符 (in, not in
), 位运算符( & | ~ ^ << >>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