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期末考试复习简洁重要知识点+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不按课本顺序)

1、OSI七层模型从上到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TCP使用的拥塞控制技术:慢开始,拥塞避免,快恢复,快重传。

3、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基本调制方法:调频,调幅,调制。

4、数据链路层常用两种信道: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5、零比特填充技术:在五个连续的数字“1”后面,加上一个“0”。

6、IEEE.802.3标准的局域网是以太网;IEEE802.4B标准的局域网是令牌总线网;IEEE802.5标准的局域网是令牌总网。

7、IP地址分类:

 

地址名开始地址结束地址
A类地址11
B类地址128.0191.255
C类地址192.0.0223.255.255

8、内部网关的协议IGP的具体实现有:RIP和OSPF协议等。

9、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10、协议是不同系统对实体之间的预约。

11、RIP协议允许一条路径最多有15个路由器。

12、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的PDU是分组。

13、能划分多个广播域的核心设备是路由器。

14、传输层是用户功能的最低层,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

15、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帧定界、流量控制、透明传输。

16、路由选择的原则:数据传输中各个节点负载要均衡;路由选择算法要实用,简单和可实现;算法适应性强;有时间限制。

17、整个报文的端到端传送式传输层的事情。

18、子网掩码中“1”代表网络部分,“0”代表主机部分。

19、网络协议三要素:

  • 语法:用于规定将若干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到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是所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
  • 语义: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理解,特定的符号或数值。
  • 时序: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由它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20、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IP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21、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采用两次握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如果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

如计算机A和B通信: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22、简述以太网协议CSMA/CD的工作要点?

答: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再重新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