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Go 1.19.4 命令调用、日志、包管理、反射-Day 17

1. 系统命令调用

所谓的命令调用,就是通过os,找到系统中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然后加载到内存中,变成进程。

1.1 exec.LookPath(寻找命令)

作用:

        exec.LookPath 函数用于在系统的环境变量中搜索可执行文件的路径。这个函数属于 os/exec 包,通常用于查找并执行系统命令。

语法:

        func exec.LookPath(file string) (string, error)
参数:
        file string:要查找的可执行文件的名称。

返回值:

        string:该返回值是可执行文件的完整路径,如果找到了的话。

        error:该返回值是一个错误对象,如果搜索过程中出现错误,则返回非 nil 值。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exec"
)

func main() {
	// 通过LookPath,在系统PATH中找命令
	s, err := exec.LookPath("gi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else {
		fmt.Println("命令在path中找到!")
	}
}
==========调试结果==========
命令在path中找到!

1.2 exec.Command(构造要执行的命令)

作用:

        exec.Command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要执行的命令的 *exec.Cmd 结构体(但并不执行)。

语法:

        func exec.Command(name string, arg ...string) *exec.Cmd

参数:

        name string:要执行的可执行文件的名称。如果该文件不在系统的 PATH 环境变量中,你需要提供完整的路径。

        arg ...string:一个字符串切片,表示传递给命令的参数。第一个参数通常是子命令或命令的主要用途,后续参数是该命令的其他选项或参数。

返回值:

        *exec.Cmd:返回一个 *exec.Cmd 结构体,它表示要执行的命令。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exec"
)

func main() {
	// 通过LookPath,在系统PATH中找命令
	s, err := exec.LookPath("gi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构造要执行的命令
	// c := exec.Command(s, "-v") // git -v
	// 或者还可以这样
	c := exec.Command(s, []string{"-v"}...)
	fmt.Println(c)      // 打印执行的命令
	fmt.Println(c.Args) // 打印命令的参数列表
}
========调试结果========
D:\软件安装\Git\Git\cmd\git.exe -v
[D:\软件安装\Git\Git\cmd\git.exe -v]

1.3 Output(执行命令,并输出结果)

作用:

        Output 方法用于执行命令并捕获其标准输出。这个方法会启动命令,等待命令完成,并返回命令的输出。

语法:

        func (*exec.Cmd).Output() ([]byte, error)


返回值:

        []byte:输出结果。

        error:如果执行过程中遇到错误,会返回错误信息。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exec"
)

func main() {
	// 通过LookPath,在系统PATH中找命令
	s, err := exec.LookPath("gi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构造要执行的命令
	c := exec.Command(s, "-v") // git -v
	// 或者还可以这样
	// c := exec.Command(s, []string{"-v"}...)
	fmt.Println(c)      // 打印执行的命令
	fmt.Println(c.Args) // 打印命令的参数列表

	// 执行命令,并输出结果
	b, err2 := c.Output()
	if err2 != nil {
		panic(err2)
	}
	fmt.Println(b)
	fmt.Printf("b=%v\nstring(b)=%v", b, string(b))
}
===========调试结果===========
D:\软件安装\Git\Git\cmd\git.exe -v
[D:\软件安装\Git\Git\cmd\git.exe -v]
[103 105 116 32 118 101 114 115 105 111 110 32 50 46 52 52 46 48 46 119 105 110 100 111 119 115 46 49 10]
b=[103 105 116 32 118 101 114 115 105 111 110 32 50 46 52 52 46 48 46 119 105 110 100 111 119 115 46 49 10]
string(b)=git version 2.44.0.windows.1

2. 日志

2.1 log包

Go标准库中有log包,提供了简单的日志功能。

日志输出需要使用日志记录器Logger。

2.1.1 log.Print

作用:

        输出日志信息。

语法:

        func log.Print(v ...any)

参数:

        v ...any:表示接受任意数量的参数,并且每个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多参数用逗号分隔。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

func main() {
	log.Print("xxxxx")
	fmt.Println("xxxx")
}

这里在ide看的比较明显,log.Print默认打印出来的是含年月日,时分秒的,且是红色字体,这是因为它用的是stderr,标准错误输出。

而fmt.Print是标准输出stdout,所以是蓝色字体。

但是颜色仅仅在ide有显示,编译后执行或linux系统中是无颜色的。

2.1.2 log.Fatal

作用:

        用于输出日志信息,并且在输出日志信息后,调用 os.Exit(1)终止程序的运行

语法:

        func log.Fatal(v ...any)


参数:

        v ...any:任意数量,任意类型的参数,多个参数用逗号分隔。

2.1.3 log.Panic

作用:

        用于输出日志信息,并在输出后触发一个 panic,这会导致程序立即停止运行,并开始 panic 恢复机制。

语法:

        func log.Panic(v ...any)


参数:同上。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

func main() {
	log.Panic("log.Panic test!!!")
}

2.2 log.Print系列源码讲解

2.2.1 日志记录器(Logger)

var std = New(os.Stderr, "", LstdFlags),注意这个std虽然是个全局变量,但小写包外不可见的。

上面我们用的log.Print系列,都是调用的这个std对象,但该std既不是标准输出也不是标准错误输出,而是一个标准logger。

因为日志的输出,是需要使用日志记录器(Logger)的,通过Logger才能输出日志,并不是直接print就行了。

Logger日志记录器也叫缺省日志记录器。

var std = New(os.Stderr, "", LstdFlags)含义:

(1)New:这是 log 包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 log.Logger 对象,logger实际是一个结构体。

(2)os.Stderr:这是标准库 os 包中的一个变量,表示标准错误输出(stderr)。日志信息会被输出到这个标准错误流。

(3)"":这是 New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表示日志消息前缀。这里传入空字符串,意味着日志消息前不会有额外的前缀。

(4)LstdFlags:这是 log 包中定义的一组日志标志位,用于控制日志输出的格式。LstdFlags 通常包括时间戳、日志级别等信息。

这里注意LstdFlags,点击它看下源码:

const (
	// 将日志的日期设置为当地时间,格式为 2009/01/23。这是通过左移操作符(<<)和 iota 关键字实现
	Ldate         = 1 << iota     // the date in the local time zone: 2009/01/23
	
	// 将日志的时间设置为当地时间,格式为 01:23:23。
	Ltime                         // the time in the local time zone: 01:23:23
	
	// 在时间中包含微秒,格式为 01:23:23.123123,这个选项假设 Ltime 已经被设置。
	Lmicroseconds                 // microsecond resolution: 01:23:23.123123.  assumes Ltime.
	
	// 在日志中包含完整的文件名和行号,例如 /a/b/c/d.go:23。
	Llongfile                     // full file name and line number: /a/b/c/d.go:23
	
	// 在日志中包含文件名的最后一个元素和行号,例如 d.go:23。如果设置了这个选项,它会覆盖 Llongfile。
	Lshortfile                    // final file name element and line number: d.go:23. overrides Llongfile
	
	// 如果设置了 Ldate 或 Ltime,使用协调世界时(UTC)而不是本地时区。
	LUTC                          // if Ldate or Ltime is set, use UTC rather than the local time zone
	
	// 将日志前缀从行的开始移动到消息之前。
	Lmsgprefix                    // move the "prefix"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e to before the message
	
	// 是一个组合标志,设置了日志的初始值,这里组合了 Ldate 和 Ltime。
	LstdFlags     = Ldate | Ltime // initial values for the standard logger
)

上表列出的方法底层都使用std.Output输出日志内容。而std本质上是使用了标准错误输出、无前缀、 LstdFlags标准标记的记录器Logger实例。

2.3 std(标准输出)使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

func main() {
	log.Print("log.Print")
	log.Printf("log.Printf")
	log.Println("log.Println")

	// 等价于log.Print("log.Fatal");os.Exit(1)
	log.Fatal("log.Fatal")

	// 等价于log.Println("xxx"); panic(),panic的退出状态码为2
	log.Panicln("log.Panicln") 
}
=======调试结果=======
2024/09/29 11:44:14 log.Print
2024/09/29 11:44:14 log.Printf
2024/09/29 11:44:14 log.Println
2024/09/29 11:44:14 log.Fatal

2.4 自定义Logger

2.4.1 标准输出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os"
)

func main() {
	// stdout: 标准输出
	logger := log.New(os.Stdout, "", log.LstdFlags)

	logger.Println("这是自定义的标准日志输出")
}
======调试结果======
2024/09/29 13:56:22 这是自定义的标准日志输出

2.4.2 标准错误输出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os"
)

func main() {
	// stderr: 标准错误输出
	// log.LstdFlags: 年月日时分秒
	// log.Lshortfile:在日志中包含完整的文件名和行号
	logger1 := log.New(os.Stderr, "日志前缀:", log.LstdFlags|log.Lshortfile)

	// Fatalln: Println+os.Exit(1)
	logger1.Fatalln("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
======调试结果======
日志前缀:2024/09/29 14:03:21 main.go:15: 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Process 3312 has exited with status 1

这里注意两个地方:

(1)日志前缀:2024/09/29 14:03:21 main.go:15: 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这里明确的显示了错误的地方在main.go:15。

(2)status 1

退出状态码为1。

然后还可以配置flag,调整日志前缀的位置。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os"
)

func main() {
	// stderr: 标准错误输出
	// log.LstdFlags: 年月日时分秒
	// log.Lshortfile:在日志中包含完整的文件名和行号
	logger1 := log.New(os.Stderr, "日志前缀:", log.LstdFlags|log.Lshortfile)

	// Fatalln: Println+os.Exit(1)
	logger1.Println("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logger2 := log.New(os.Stderr, "日志前缀:", log.LstdFlags|log.Lshortfile|log.Lmsgprefix)
	logger2.Fatalln("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
=========调试结果=========
日志前缀:2024/09/29 14:23:42 main.go:15: 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2024/09/29 14:23:42 main.go:18: 日志前缀:自定义的标准错误输出。

2.5 日志持久化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os"
)

func main() {
	logfile := "D:/个人/学习/Go/文件与目录操作/test.log"

	f, err := os.OpenFile(logfile, os.O_APPEND|os.O_WRONLY|os.O_CREATE, os.ModePerm)
	if err != nil {
		log.Panic(err)
	}
	defer f.Close()

	l := log.New(f, "", log.LstdFlags|log.Lshortfile)
	l.Println("日志持久化文件测试!")
}

3. zerolog

官网:https://zerolog.io/

上面介绍的log模块太简陋了,实际使用并不方便。
 

常用的三方日志模块如下:

(1)logrus有日志级别、Hook机制、日志格式输出,很好用。

(2)zap是Uber的开源高性能日志库。

(3)zerolog更注重开发体验,高性能、有日志级别、链式API,json格式日志记录,号称0内存分配。

3.1 下载

go get -u github.com/rs/zerolog/log

3.2 简单日志示例

对于简单的日志记录,导入全局记录器包github.com/rs/zerolog/log

package main

// 注意这个包的自动引入的话,需要先zerolog,等import "github.com/rs/zerolog出来后,再自动补充后面的/log
import "github.com/rs/zerolog/log"

func main() {
	log.Print("zerolog/log Print test")
	log.Fatal().Msg("zerolog/log Fatal test")// 这个也是 os.Exit(1)
}
=====调试结果=====
{"level":"debug","time":"2024-09-29T17:28:09+08:00","message":"zerolog/log Print test"}
{"level":"fatal","time":"2024-09-29T17:28:09+08:00","message":"zerolog/log Fatal test"}

3.3 日志级别

zerolog提供以下级别(从高到底)

  • panic (zerolog.PanicLevel, 5)
  • fatal (zerolog.FatalLevel, 4)
  • error (zerolog.ErrorLevel, 3)
  • warn (zerolog.WarnLevel, 2)
  • info (zerolog.InfoLevel, 1)
  • debug (zerolog.DebugLevel, 0)
  • trace (zerolog.TraceLevel, -1)


且级别还分为:

  • gLevel全局级别。
    zerolog.SetGlobalLevel(级别数字或常量) 来设置全局级别。
    zerolog.GlobalLevel() 获取当前全局级别。
  • 每个Logger的级别(日志记录器级别)。
  • 消息的级别(Msg)。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 debug级别的消息,相当于log.Debug().Msg()
	log.Print("zerolog/log Print test")

	// fatal级别的消息,结合了os.Exit(1)
	log.Fatal().Msg("zerolog/log Fatal test")

	// Panic级别的消息
	log.Panic().Msg("zerolog/log Panic test")
}

3.3.1 尝试先理解“级别”

首先是我们使用的Zeerolog包中的log.xxx这种,它其实是一个缺省(默认的)的logger,比如log.Print,点这个Print看下源码:

func Print(v ...interface{}) {
	Logger.Debug().CallerSkipFrame(1).Msg(fmt.Sprint(v...))
}

然后再点击Logger,跳转到下一层源码:

var Logger = zerolog.New(os.Stderr).With().Timestamp().Logger()

可以看到,这里定义了一个全局的且包外可见的Logger,我们之前使用的zerrolog包中的log.xxx,实际调用的都是这个缺省Logger。

我们可以尝试着调用一下这个Logger: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fmt.Println(log.Logger)
}
======调试结果======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可以看到,log.Logger(缺省logger)的默认级别为 -1 trace

那可以尝试自定义一下这个默认的Logger(日志记录器)级别: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fmt.Println(log.Logger)

	// 自定义Logger级别(记录器级别)
	log1 := log.Logger.Level(zerolog.InfoLevel)
	fmt.Println(log1)


}
========调试结果========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可以看到,上面自定义的级别,已经从原来的-1变成1了。

接下来试试,-1和1在一起打印。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fmt.Println(log.Logger)

	// 自定义Logger级别(记录器级别)
	log1 := log.Logger.Level(zerolog.InfoLevel)
	fmt.Println(log1)

	log.Debug().Msg("log.Debug相当于是log.Print") // 缺省logger

	// 这一条不会打印
    // 该消息是debug级别,通过log1这个日志记录器输出
	log1.Debug().Msg("自定义日志级别的logger")
}
=======调试结果=======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level":"debug","time":"2024-09-30T15:10:15+08:00","message":"log.Debug相当于是log.Print"}

为什么log1.Debug().Msg("自定义日志级别的logger"),没有打印?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个级别了,“消息级别”。

级别,分为“记录器级别”和“消息级别(Logger)”,我们使用log.xxx,输出的都是“消息级别”,那为啥上面的log1没有打印出来呢?

输出成功的前提:消息级别必须 >= 日志记录器级别

我们在log1中自定义的级别是记录器级别,记录器级别为info,但log1的消息级别为debug,所以输出不了。

所以这里尝设置log1的消息级别为Info,这样消息级别和记录器级别就相等了。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fmt.Println(log.Logger)

	// 自定义记录器日志级别
	log1 := log.Logger.Level(zerolog.InfoLevel)
	fmt.Println(log1)

	// 缺省logger的消息级别为debug
	log.Debug().Msg("log.Debug相当于是log.Print")

	// 这一条不会打印,因为log1的记录器日志级别为Info
	log1.Debug().Msg("自定义日志级别的logger")

	log1.Info().Msg("调整log1的消息级别为Info")
}
========调试结果========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level":"debug","time":"2024-09-30T15:41:36+08:00","message":"log.Debug相当于是log.Print"}
{"level":"info","time":"2024-09-30T15:41:36+08:00","message":"调整log1的消息级别为Info"}

可以看到,调整log1消息级别为Info后,终于输出了。

3.3.2 zerolog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
)

func main() {
	fmt.Println(zerolog.GlobalLevel())
}
========调试结果========
trace

可以看到,zerolog默认的级别为trace,也就是-1。

调整默认级别: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
)

func main() {
	// 3 Error
	zerolog.SetGlobalLevel(zerolog.ErrorLevel)
	fmt.Println(zerolog.GlobalLevel())
}
=========调试结果=========
error

然后,我们结合之前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 3 Error
	zerolog.SetGlobalLevel(zerolog.ErrorLevel)
	fmt.Println(zerolog.GlobalLevel())

	fmt.Println(log.Logger)

	log1 := log.Logger.Level(zerolog.InfoLevel)
	fmt.Println(log1)

	log.Debug().Msg("log.Debug相当于是log.Print")

	log1.Debug().Msg("自定义日志级别的logger")

	log1.Info().Msg("调整log1的消息级别为Info")

	log1.Error().Msg("调整log1的消息级别为Error")
}
======调试结果======
error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0xc00000a020} 1 <nil> [123] [{}] false <nil>}
{"level":"error","time":"2024-09-30T17:02:21+08:00","message":"调整log1的消息级别为Error"}

根据上述代码发现,zerolog.SetGlobalLevel(zerolog.ErrorLevel)后,原来log和log1的debug和info级别的消息都不打印了,只有log1的error级别打印。

这说明SetGlobalLevel,控制所有Logger的输出级别只有>=GlobalLevel的消息级别,才能输出。

那也就是说,消息级别 >= MAX(Logger(记录器), GlobalLevel),才能最终输出。

3.3.3  消息与日志记录器

首先消息需要通过日志记录器才能输出,不管是输出到屏幕还是文件。
 

如:log1.Info().Msg()。
消息(Msg()),是Info级别(Info())的,通过log1这个日志记录器输出。

但消息输出的前提:消息级别 >= MAX(Logger(记录器,此处是log1自己), GlobalLevel),才能最终输出。

3.4 上下文

zerolog是以Json对象格式输出的,还可以自定义一些键值对字段增加到上下文中以输出。

3.4.1 自定义字段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zerolog.SetGlobalLevel(zerolog.InfoLevel)

	log.Info().Msg("")
}
============调试结果============
{"level":"info","time":"2024-10-08T11:45:25+08:00"}

从上面的输出可以看到,Msg为空,实际打印出来的消息体中也没有mssage。

那我们尝试着自定义一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zerolog.SetGlobalLevel(zerolog.InfoLevel)

	log.Info().Str("School", "magedu.com").Msg("")

	log.Info().Str("School", "magedu.com").Bool("Address", true).Msg("")
}
============调试结果============
{"level":"info","School":"magedu.com","time":"2024-10-08T14:31:34+08:00"}
{"level":"info","School":"magedu.com","Address":true,"time":"2024-10-08T14:31:34+08:00"}

可以看到,可以通过Str来自定义内容,且Str可以多个(还可以使用其他数据类型)。

3.5 错误日志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zerolog.SetGlobalLevel(zerolog.InfoLevel)

	err := errors.New("test error")
	log.Error().Msg(err.Error())
	log.Error().Err(err).Msg("")
	log.Error().Err(err).Send()
	log.Fatal().Err(err).Send()
	log.Panic().Err(err).Send()
}
======调试结果======
{"level":"error","time":"2024-10-09T10:29:59+08:00","message":"test error"}
{"level":"error","error":"test error","time":"2024-10-09T10:29:59+08:00"}
{"level":"error","error":"test error","time":"2024-10-09T10:29:59+08:00"}
{"level":"fatal","error":"test error","time":"2024-10-09T10:29:59+08:00"}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全局logger
)

func main() {
	zerolog.TimeFieldFormat = zerolog.TimeFormatUnix // 自定义time字段时间的格式,TimeFormatUnix时间戳
	// zerolog.ErrorFieldName = "err" // 修改日志Json中的缺省字段名error
	// 错误日志
	err := errors.New("自定义的错误")
	log.Error(). // 错误级别消息
			Err(err). // err字段,错误消息内容
			Send()    // 有错误消息了,message可以省略
	log.Fatal(). // fatal级别
			Err(err).
			Send()
}

3.6 自定义全局logger

3.6.1 全局logger

// Logger is the global logger.
var Logger = zerolog.New(os.Stderr).With().Timestamp().Logger()

 默认使用是这样的: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log.Debug().Msg("debug")
	log.Error().Msg("Error")
}
============调试结果============
{"level":"debug","time":"2024-10-09T10:44:33+08:00","message":"debug"}
{"level":"error","time":"2024-10-09T10:44:33+08:00","message":"Error"}

3.6.2自定义全局Logger

不建议直接修改默认的全局logger,如果有需求,最好自定义一个。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log.Logger = log.With().Str("School", "haha").Logger()
	log.Debug().Msg("debug")
	log.Error().Msg("Error")
}
========调试结果========
{"level":"debug","School":"haha","time":"2024-10-09T10:46:11+08:00","message":"debug"}
{"level":"error","School":"haha","time":"2024-10-09T10:46:11+08:00","message":"Error"}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zerolog.TimeFieldFormat = zerolog.TimeFormatUnix
	logger := log.With(). // With()返回基于全局Logger的子logger
				Str("School", "Magedu").
				Caller(). // 增加日志调用的位置信息字段
				Logger()  // 返回Logger
	logger.Info().Send() // {"level":"info","School":"Magedu","time":1223947070}
	log.Info().Send()    // {"level":"info","time":1223947070} 全局Logger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zerolog.TimeFieldFormat = zerolog.TimeFormatUnix
	logger := zerolog.New(os.Stdout). // 不基于全局Logger,重新构造了一个Logger
						With().Str("School", "Magedu").
						Caller().                 // 调用者信息:增加日志函数调用的位置信息字段
						Logger().                 // 返回Logger
						Level(zerolog.ErrorLevel) // 重新定义Logger级别为3 error,返回Logger
	fmt.Println(logger.GetLevel())
	logger.Info().Send() // {"level":"info","School":"Magedu","time":1223947070}看颜色区别
	logger.Error().Send()
	log.Info().Send() // {"level":"info","time":1223947070} 全局Logger
}

3.7 写入日志文件

3.7.1 只写入文件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f, err := os.OpenFile("D:/个人/学习/Go/文件与目录操作/test.log", os.O_WRONLY|os.O_APPEND|os.O_CREATE, os.ModePerm)
	if err != nil {
		log.Panic().Err(err).Send()
	}
	defer f.Close()

	log1 := zerolog.New(f)
	log1.Info().Msg("测试写入")
}

3.7.2 写入文件,并输出到控制台

package main

import (
	"os"

	"github.com/rs/zerolog"
	"github.com/rs/zerolog/log"
)

func main() {
	f, err := os.OpenFile("D:/个人/学习/Go/文件与目录操作/test.log", os.O_WRONLY|os.O_APPEND|os.O_CREATE, os.ModePerm)
	if err != nil {
		log.Panic().Err(err).Send()
	}
	defer f.Close()

	// log1 := zerolog.New(f)
	// log1.Info().Msg("测试写入")

	// 一分为二,一边写文件,一边控制台输出
	lw := zerolog.MultiLevelWriter(f, os.Stdout)
	log := zerolog.New(lw).With().Timestamp().Str("school", "haha").Logger().Level(zerolog.InfoLevel)

	log.Info().Send()
}
=======调试结果=======
{"level":"info","school":"haha","time":"2024-10-09T17:46:17+08:00"}

4. 包管理

用任何语言来开发,如果软件规模扩大,会编写大量的函数、结构体、接口等代码,这些代码不可能写在一个文件中,这就会产生大量的文件。

如果这些文件杂乱无章,就会造成名称冲突、重复定义、难以检索、无法引用、共享不便、版本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如:有一些功能模块如何复用,如何共享方便其他项目使用。

所以,一定要有模块化(包)管理,解决以上诸多问题。

4.1 包

  • 包由多个文件和目录组成。
  • 使用 package <包名> 来定义包名。
  • 包名一般都采用小写,符合标识符要求。
  • 当前目录名和 package <包名> 中的包名不需要一致,但最好保持一致。
  • 同级文件归属一个包,就是说每个包目录的当前目录中,只能统一使用同一个package的包名,否则编译出错。

一般来说,开发项目时,可以把相关功能的代码集中放在某个包里面,例如在main包目录中新建一个calc包,将所有计算函数都放在其中,以供别的代码调用。
 

同一个目录就是同一个包,该包内go文件里的变量、函数、结构体互相可见,可以直接使用。
 

跨目录就是跨包,使用时需要导入别的包,导入需要指定该包的路径。

4.1.1 包内可见演示

先在main.go文件中定义2个全局变量:

package main

// 定义一个小写全局变量,包内(main包内)可见
var a = 100

// 大写全局变量,包外(main包外)可见
var B = 200

func main() {

}

再在main.go文件同级目录中,创建一个x.go文件,并调用a和B变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这个test函数,也属于包内可见函数,如果首字母大写,那就是包外可见
func test() {
	fmt.Println(a, B)// 因为该文件也是属于main包的,所以可以调用aB变量
}

回到main.go文件中,调用test函数:

package main

// 定义一个小写全局变量,包内(main包内)可见
var a = 100

// 大写全局变量,包外(main包外)可见
var B = 200

func main() {
	test()
}
=====调试结果=====
100 200

4.2 包管理的发展历程

4.2.1 GOPATH

Go 1.11版本之前,项目依赖包存于GOPATH。GOPATH是一个环境变量,指向一个目录,其中存放项 目依赖包的源码。

GOPATH默认值是 家目录/go 。

开发的代码放在 GOPATH/src 目录中,编译这个目录的代码,生成的二进制文件放到 GOPATH/bin 目录 下。

这会有以下问题:

  • GOPATH不区分项目,代码中任何import的路径均从GOPATH作为根目录开始。如果有多个项目,不同项目依赖不同库的不同版本,这就很难解决了。
  • 所有项目的依赖都放在GOPATH中,很难知道当前项目的依赖项是哪些。

4.2.2 GOPATH + vendor机制

Go1.5引入vendor机制。
vendor:将项目依赖包复制到项目下的vendor目录,在编译时使用项目下的vendor目录的包进行编译。
但依然不能解决不同项目依赖不同包版本问题。

该方式下的包搜索顺序

在当前包vendor目录查找向上级目录查找,直到GOPATH/src/vendor目录
在GOPATH目录查找
在GOROOT目录查找标准库

4.2.3 Go Modules(官方解决方案)

Go Modules是从Go 1.11版本引入,到1.13版本之后已经成熟,Go Modules成为官方的依赖包管理解决方案。

优势:

  • 不受GOPATH限制,代码可放在任意目录。
  • 自动管理和下载依赖,且可以控制使用版本。
  • 不允许使用相对导入。
4.2.3.1 go modules 初始化

之前也演示过,我们最开始写好代码后,需要执行一段命令,来初始化我们的代码:

go mod init 自定义模块名

执行完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go.mod文件,且里面会包含我们使用的第三方库。这样每个目录都有自己的go.mod,就不用担心冲突啥的。

如果想改模块名,可以手动修改,然后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都属于该模块。

5. Module模式

5.1 go mod命令

在Go1.11开始引入,可以在任何目录使用go.mod创建项目。

  • go mod init name 命令,在当前文件夹下初始化一个新的module, 创建go.mod文件。
  • go mod tidy 命令自动分析依赖,下载缺失的模块,移除未使用的模块,并更新go.mod文件。

5.1.1 go mod tidy演示

比如我下面这个代码,引入了一些包:

在go.mod中就是这样的:

包括还有go.sum中也会生成内容:

那如果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了,该怎么办呢?可以如下操作。

5.1.1.1 清理无用依赖

执行go mod tidy

5.1.1.2 恢复依赖

上面的报错是说,这个包还在,但是go.mod中没有,所以没有办法使用。

解决办法如下:

上面没有//indirect的是直接依赖,有//indirect的是间接依赖,就是直接依赖需要的依赖包。

5.2 导入子包

5.2.1 创建子目录和文件

package calc // 这个包名可以自定义,但是建议和目录名一致。

import "fmt"

// 注意首字母大写,才能包外可见
func Add(x, y int) int {
	fmt.Printf("这是calc.go里面打印的!")
	return x + y
}

这里注意,同一级目录中的.go文件,package名必须一致。

5.2.2 在main包中调用calc.go中的Add函数

package main

import (
	// 注意这个test,一定要是go.mod中的module name
	"test/calc"
)

func main() {
	calc.Add(1, 2)
}
===========调试结果===========
这是calc.go里面打印的!

5.2.3 在子包中创建子包

在子目录中创建子目录和代码文件

5.2.4 调用子包中的子包

5.3 import导入包

5.3.1 绝对导入

就是下面这种,包都是绝对路径的。

package main

import (
	// 注意这个test,一定要是go.mod中的module name
	"test/calc"
	"test/calc/minus"
)

5.3.2 别名导入

如果有两个导入的包冲突时,可以重命名包来避免冲突

import m "magedu.com/tools/calc/minus"

// 使用举例
m.Minus()

5.3.3 相对导入

不建议使用

import "./calc"

5.3.4 匿名导入

import _ "magedu.com/tools/calc/minus"

 使用下划线作为别名,就意味着无法使用了,那其目的何在?

这种情况下,只能执行导入的包内的所有init函数了。主要作用是做包的初始化用。

5.4 导入本地私有包到其它项目

就是自己写的包,想在其他项目用,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导入。

5.4.1 创建模拟用的本地私有包

比如说我在这个目录下创建了新的代码文件:

然后写了新的代码

package calc

import "fmt"

func Multply(x, y int) int {
	fmt.Println("这是新的私有的calc包!!!")
	return x * y
}

5.4.2 在mian.go中使用新的这个calc包

先在main.go中定义导入的包,可以随便写一个包名:

package main

import (
	"tools/abcd" // 随便写
)

修改go.mod


但此时注意,module test这里报错了:

意思是在新的这个包路径中,找不到go.mod,所以需要初始化一下。

PS D:\个人\学习\Go\私有包\calc> go mod init calc
go: creating new go.mod: module calc
go: to add module requirements and sums:
        go mod tidy

在main.go中使用这个新的私有包

package main

import (
	c "tools/abcd" // c相当于是包的别名
)

func main() {
	c.Multply(2, 3)
}
========调试结果========
这是新的私有的calc包!!!

5.5 导入第三方包

这个不做演示了,官放文档都有,直接go get -u下载就行了。前面的文章也有演示,百度也大把。

6. init函数

6.1 init函数的作用

init函数主要是配合匿名导入使用,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使用包内的资源,而是运行该包所有的init。

所有的包中,都可以定义init函数。

注意:

  • init函数在本包内可以有n多个,但是每个.go文件中只能有1个。
  • 同一个包内的多个init函数,执行顺序是没有办法保证的。
  • 不同包的init函数的执行顺序由导入顺序决定
  • init函数,无参无返回值,不能被其他函数调用。
  • 包中的init函数将在main函数之前自动执行。

6.2 代码演示

6.2.1 在子包中创建init函数

6.2.1.1 minus.go

6.2.1.2 calc.go

6.2.2 在main.go中调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_ "test/calc"
	_ "test/calc/minus"
)

func main() {
	fmt.Println("这是main.go中的init函数测试!!!")
}
=========调试结果=========
这是calc/calc.go中的init函数!!!
这是calc/minus/minus.go中的init函数!!!
这是main.go中的init函数测试!!!

7.  反射

反射有很大的弊端,这里略过了。

反射的弊端:

  • 代码难以阅读,难以维护。
  • 编译期间不能发现类型错误,覆盖测试难度很大,有些Bug需要线上运行时才可能发现,并造成严 重后果。
  • 反射性能很差,通常比正常代码慢一到两个数量级。如果性能要求高时,或反复调用的代码块里建 议不要使用反射。

反射主要应用场合就是写库或框架,一般用不到,再一个面试时候极低概率被问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