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COURSES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4年12月

前  言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1985年发展成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并建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2000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予权,4个博士点和4个硕士点,其中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建于1986年,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点建于1981年,是我国首批博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建于1998年;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博士点成立于200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基础系和计算机新技术开发中心组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下设一个研究所、十个研究中心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智能接口与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中心、语言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可穿戴计算机工程研究中心、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库研究中心、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中心、模式识别研究中心、空间计算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和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基础系以教学与人才教育为主题,下设三个教研室和两个实验中心,分别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语言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实验中心和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心。
学院现拥有教职工20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5人,教授36人,副教授及副高职70余人。学生总数为2067人,其中博士生362人,硕士生484人,本科生1207人,在站博士后14人。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用房面积约为9000多平方米,有各类计算机2000多台套。

40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桃李满天下;其自身发展也十分迅速,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各部委的一些大型的高水平科研和工程项目,如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多功能感知及数据压缩技术、并行海量数据库技术、CIMS与 系统集成技术、可穿戴计算机技术、“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容错计算机、多智能体机器人技术等等;并形成了自己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如基于多功能感知 的人机交互及数据压缩技术、网络环境下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智能技术、企业智能计算与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全自主多智能体机器人技术、生物计算与生物特征识别技 术、基于内容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技术、高可靠可穿戴移动计算技术、军用感知网分布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库的管理与处理技术、空间计算技术等等。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介于本科生教育与博士生教育之间的一个层次,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要这种中间层次的人才,二是可作为本科教育走向博士教育的一个桥梁。在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倡导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面向硕士生制 度本科生教学计划,面向研究方向制定硕士生培养方案,面向培养目标制定博士生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系统地确定了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培养方案是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制定。重点强调夯实理论基础,扩大知识面,增加选修课程,反映各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
本培养方案与基本要求已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执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
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7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与课程简介………………………………….10
组合数学……………………………………………………………………11
计算理论……………………………………………………………………13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15
人工智能原理………………………………………………………………20
算法设计与分析……………………………………………………………23
移动计算技术………………………………………………………………26
系统模拟……………………………………………………………………30
高级软件工程………………………………………………………………33
数据库系统原理……………………………………………………………36
自然语言处理………………………………………………………………39
模式识别……………………………………………………………………43
数字信号处理………………………………………………………………46
机器学习……………………………………………………………………49
面向对象技术………………………………………………………………52
分布式系统…………………………………………………………………55
UNIX操作系统设计……………………………………………………….57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59
可信计算技术………………………………………………………………64
网络与信息安全……………………………………………………………68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70
多媒体技术…………………………………………………………………73
人工神经网络………………………………………………………………75
数字图像处理………………………………………………………………78
语音信号处理………………………………………………………………81
计算分子生物学……………………………………………………………8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87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89
电子商务……………………………………………………………………9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94
多智能体系统………………………………………………………………97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99
信息检索……………………………………………………………………101
机器翻译……………………………………………………………………108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109
计算机图形学………………………………………………………………112
项目管理……………………………………………………………………115
网格计算……………………………………………………………………118
SOC计算机技术…………………………………………………………...120
运动分析与理解……………………………………………………………123
智能机器人学………………………………………………………………126
生物特征识别………………………………………………………………129
可穿戴计算机技术及其可靠性……………………………………………131
JAVA程序设计……………………………………………………………..138
数据采集与工业控制………………………………………………………141
C++语言程序设计………………………………………………………….144
计算机结构与操作系统……………………………………………………147
计算机网络…………………………………………………………………149
数据库系统基础与应用……………………………………………………152
单片机系统设计……………………………………………………………15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
 
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决定,在2004年上半年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本学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行修订的。本次修订是以1999年版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我们提出的“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按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面向研究方向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下面从人才培养定位和本次培养方案的特点做补充说明。
人才培养定位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倡导“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为适应21世 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式人才,将来可望成为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行政领导人。为此,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出 发,对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面向硕士生制度本科生教学计划,面向研究方向制定硕士生培养方案,面向培养目标制定博士生培养体系”的 指导思想,系统地确定了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硕 士研究生教育是介于本科生教育与博士生教育之间的一个层次,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要这种中间层次的人才,二是可作为本科教育走向博士教育的一个桥 梁。对本科生来说,除了要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基本知识外,重点让他们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使其具有学科所要求 的基本素质和独立承担小规模工程项目的开发或参加大、中型项目的开发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在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中,要加强理论基础的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使 之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解决问题,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开发能力,能够在大、中型项目中承担重要任务。博士生的培 养是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注重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把握和开拓研究方向能力的培养,为其将来成为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 行政领导人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体系设置
各个层次的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是根据对其的教育定位来确定的,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对硕士研究生来说,课程教育是实现理论教育的主要部分。设置的指导思想应充分体现“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理念。我们通过夯实基础,扩大选修,增加管理类课程等方式来实现的。

硕 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学位课,选修课及其它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学位课由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公共学位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第 一外国语,计算机学科的数学基础课等。学科基础课反映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公共基础课,而学科专业课反映的是各个二级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学位课 的设置是以扩大知识面,夯实理论基础为原则的。选修课充分体现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可选空间。体现了我们倡导 的“面向研究方向制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其它部分包括专题课程、学术活动及英语学术论文等,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本次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
       本次培养方案是以“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为宗旨,以“面向
研究方向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指导,以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行政
领导人为培养目标来修订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继续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扩大知识面,夯实理论基
础,增加选修课程,反映各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
       与国际接轨,继续坚持二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压缩课程学习的学时
数(总学时不少于30学时,课程学习阶段26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充裕的从事
科学研究的时间。
       在学位论文期间,增设专题课程和完成英语学术论文的要求,将原来课程学
习阶段的学分后移的学位论文阶段,提高了学习效率,进一步体现了学术研究氛
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号:0812 
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将来可望成为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行政领导人。
二、研究方向
1. 计算机智能接口
2. 中文信息处理与自然语言理解
3. 企业智能计算
4.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5. 可穿戴计算机技术
6. 生物信息技术
7. 数据库系统
8. 多智能体机器人技术
9.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
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二年。其中:课程学习0.75学年,学位论文1.25学年。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为19学分(公共学位课和学科基础课必选,学科专业课任选两门),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完成26学分。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GXW)
S0800000Q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90
3
 
 
第一外国语
80
2
 
S1300001Q
组合数学
36
2
 
S1300002C
计算理论
36
2
 
学科
基础课
(XW)
S1300003Q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36
2
 
S1300004C
人工智能原理
36
2
 
S1300005C
算法设计与分析
36
2
 
学科
专业课
(XW)
(任选
两门)
S1300006C
移动计算技术
36
2
 
S1300007C
系统模拟
36
2
 
S1300008Q
高级软件工程
36
2
 
S1300009Q
数据库系统原理
36
2
 
S1300010Q
自然语言处理
36
2
 
S1300011Q
模式识别
36
2
 
S1300012Q
数字信号处理
36
2
 
S1300013C
机器学习
36
2
 
选修课程
(X)
S1300014Q
面向对象技术
36
2
 
S1300015C
分布式系统
36
2
 
S1300016C
UNIX操作系统设计
28
1.5
 
S1300017C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36
2
 
S1300018Q
可信计算技术
28
1.5
 
S1300019Q
网络与信息安全
28
1.5
 
S1300020Q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36
2
 
S1300021C
多媒体技术
28
1.5
 
S1300022C
人工神经网络
28
1.5
 
S1300023Q
数字图像处理
28/10
1.5
 
S1300024C
语音信号处理
28
1.5
 
S1300025Q
计算分子生物学
36
2
 
S1300026Q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8
1.5
 
S1300027C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28
1.5
 
S1300028C
电子商务
28
1.5
 
S1300029C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8
1.5
 
S1300030C
多智能体系统
28
1.5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S1300031C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28
1.5
 
S1300032Q
信息检索
28
1.5
 
S1300033Q
机器翻译
28
1.5
 
S1300034C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28
1.5
 
S1300035C
计算机图形学
28
1.5
 
S1300036C
项目管理
36
2
 
S0710063Q
管理学
36
2
 
 
专题课程
(ZT)
 
 
S1300037
网格计算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38
Soc计算机技术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0300039
运动分析与理解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40
智能机器人学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41
生物特征识别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42
可穿戴计算技术及其可靠性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S1300050
专业专题(由各个研究方向自定)
36
2
春/秋
论文期间
补修课
(BX)
 
由导师指定的本科课程
 
 
 
 
学术活动
 
 
5次
1
 
 
外语学术论文
 
完成一篇与所研究课题有关的英语学术论文
 
1
 
 
五、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 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 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学位论文的题目一般应于硕士研究生入学时或第二学期初确定。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后四周内完成。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之前(即开题后一学期)完成。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进行。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应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进行。
 
 
 
 
 
 
 
 
 
 
 
 
 
 
 
 
 
 
 
 
 
 
 
 
 
 
 
 
 
 
 
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别
学时 课内/
实验(上机)
学分
S1300001Q
组合数学
GXW
36
2
S1300002C
计算理论
GXW
36
2
S1300003Q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XW
36
2
S1300004C
人工智能原理
XW
36
2
S1300005C
算法设计与分析
XW
36
2
S1300006C
移动计算技术
XW
36
2
S1300007C
系统模拟
XW
36
2
S1300008Q
高级软件工程
XW
36
2
S1300009Q
数据库系统原理
XW
36
2
S1300010Q
自然语言处理
XW
36
2
S1300011Q
模式识别
XW
36
2
S1300012Q
数字信号处理
XW
36
2
S1300013C
机器学习
XW
36
2
S1300014Q
面向对象技术
X
36
2
S1300015C
分布式系统
X
36
2
S1300016C
UNIX操作系统设计
X
28
1.5
S1300017C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X
36
2
S1300018Q
可信计算技术
X
28
1.5
S1300019Q
网络与信息安全
X
28
1.5
S1300020Q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X
36
2
S1300021C
多媒体技术
X
28
1.5
S1300022C
人工神经网络
X
28
1.5
S1300023Q
数字图像处理
X
28/10
1.5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别
学时 课内/
实验(上机)
学分
S1300024Q
语音信号处理
X
28
1.5
S1300025Q
计算分子生物学
X
36
2
S1300026Q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X
28
1.5
S1300027C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X
28
1.5
S1300028C
电子商务
X
28
1.5
S1300029C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X
28
1.5
S1300030C
多智能体系统
X
28
1.5
S1300031C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X
28
1.5
S1300032Q
信息检索
X
28
1.5
S1300033Q
机器翻译
X
28
1.5
S1300034C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X
28
1.5
S1300035C
计算机图形学
X
28
1.5
S1300036C
项目管理
X
36
2
S1710063Q
管理学
X
36
2
S1300037C
网格计算
ZT
36
2
S1300038C
Soc计算机技术
ZT
36
2
S1300039C
运动分析与理解
ZT
36
2
S1300040C
智能机器人学
ZT
36
2
S1300041C
生物特征识别
ZT
36
2
S1300042C
可穿戴计算技术及其可靠性
ZT
36
2
S1300043C
JAVA程序设计
GX
28
1.5
S1300044C
数据采集与工业控制
GX
36
2
S1300045C
C++语言程序设计
GX
36/16
2
S1300046C
计算机结构与操作系统
GX
36
2
S1300047Q
计算机网络
GX
36
2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别
学时 课内/
实验(上机)
学分
S1300048C
数据库系统基础与应用
GX
36
2
S1300049Q
单片机系统设计
GX
36
2
S1300050Q
专业专题
ZT
36
2
注:课程类别项:公共学位课(用GXW表示);学位课(用XW表示);选修课        (用X表示);公共选修课(用GX表示);专题课程(用ZT表示)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与课程简介
 
 
 
 
 
 
 
 
 
 
 
 
 
 
 
 
组合数学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1Q
课程名称:组合数学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匡 正
先修课程:集合论与图论、近世代数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公共学位课。它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某些分支的基础,特别是与计算机科学理论的关系更为密切。我们知道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是算法的研究,而组合算法是算法的主要内容.没有组合数学的基础,就难以研究算法分析算法,从而很难设计出更有效的算法。本课程讲授组合数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对计算机专业最需要的组合思想和方法。其次,组合数学的思想在技术及其学科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学模拟物理过程中。这是一门提高思维分析能力的课程。学习本门课程要求掌握一些主要的计数理论和方法,如排列和组合的一般计数方法,容斥原理以及在计数方面的应用,递推关系和生成函数理论,Catalan数和Stirling数以及在计数方面的应用,Polya计数公式等。此外,也需要掌握运用鸽巢原理来判断一些排列问题的存在性的一般思维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

1        组合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什么是组合数学;组合数学研究的问题;组合数学的一些简单常用方法;组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1学时)

2        鸽巢原理:鸽巢原理的简单形式以及若干具体应用例子;鸽巢原理的加强形式以及若干具体应用例子;Ramsey定理。(5学时)

3        排列与组合:基本的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计数;循环排列及计数;多重集排列的计数;多重集组合的计数。(4学时)

4        二项式系数: Pascal公式; 二项式定理; 一些常用恒等式; 多项式定理和牛顿二项式定理。(3学时)

5        容斥原理及应用:容斥原理以及容斥原理的各种形式;容斥原理的应用;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具有重复的组合的计数问题;错位排列和带禁止位置的排列的计数问题。(6学时)

6        递推关系和生成函数:递归关系的建立;求解递归关系的方法;Fibonacci数及其应用;生成函数的概念;递归和生成函数;指数型生成函数及其应用。(4学时)

7        特殊计数序列:Catalan序列与Catalan数以及应用;差分序列Stirling数;第一类和第二类Stirling数的组合学意义以及相应的递归关系。(5学时)

8        Polya计数法:置换群与置换群;Burnside定理及应用;Polya计数公式和应用。(5学时)

9  相异代表系。(3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Richard A. Brualdi, Introductory Combinatorics(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 1999.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开澄,组合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  M. Hall, Combinatorial Theory, John Wiley &Sons,1986.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1Q              课程名称:组合数学

英文译名: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集合论与图论、近世代数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匡 正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介绍组合数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特别介绍对计算机专业最为需要的组合思想和方法。整个课程围绕计数问题和存在性问题以及组合学的思维分析方法等组织课程内容。全部内容分为八章:引论,鸽巢原理,排列与组合,二项式系数,容斥原理及应用,递推关系和生成函数,特殊计数序列,Polya计数法,相异代表系。
主要教材:

1. Richard A. Brualdi, Introductory Combinatorics(Third Edition),Prentice Hall, 1999.

参考文献:
1.  卢开澄,组合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  M. Hall, Combinatorial Theory,John Wiley &Sons,1986.

 
 
计算理论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2C
课程名称:计算理论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义和
先修课程:形式语言或编译原理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公共学位课。本课使学生接触计算理论的实质部分,为以后在计算机工程中提供可以使用的理性工具。课程讲述计算模型Turing机,并给“可计算性”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揭示计算机科学的局限性,指出不可解的是/否类,以免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寻找不存在的算法。然后讲述计算复杂性理论,使学生对NP完 全理论有一个稍全面的了解。要求教师讲课时,要给出问题提出的背景、概念的直观含义、提出概念的初衷和实际应用。对定理的证明给出直观想法和基本思路,形 式证明时应注意的关键点。首要的是清楚生动,易理解,抓住基本思想。对学生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解基本理论的思想,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课程主要内容:

1        预备知识。字符串及连接运算,语言及其运算,语言的有穷描述,有穷自动机及正则集,上下文无关文法及PDA。(4学时)

2        Turing机。Turing其人,Turing机产生的背景,Turing机的直观模型,单向无穷带确定的Turing机及其接受的语言的形式定义,多带Turing机,不确定的Turing机,可计算函数,算法及Church-Turing论题,作为枚举器的Turing机。(8学时)

3        判定问题。问题及实例,编码及问题所对应的语言,可判定问题与不可判定问题,对角线语言及相应的问题不可判定性,通用语言及通用Turing机,通用Turing机对计算机科学的贡献,通用语言的相应问题的不可判定性,Turing停机问题,归约定理,Rice定理,Post对应问题的不可判定性,上下文无关文法的二义性不可判定,递归定理,计算机病毒。(8学时)

4        NP-完全性问题。P类与NP类,多项式时间归约,NP-完全性问题,可满足性问题及Cook定理的证明,三元可满足性问题,顶点覆盖问题,哈密顿回路问题,巡回售货员问题,整数规划问题,NP难问题,NP完全性的证明方法,co-NP类。(10学时)

5        空间复杂性。定义,复杂性类SPACE(f(n))和NSPACE(f(n)),萨维奇定理,PSPACE类,PSPACE完全性。(6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John E.Hopcroft, Rajeev Motwani, JeffreyD.Ullman, Introduction to Automata Theory, Languages, and Computation (Secon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影印。

主要参考文献:

1.  Michael Sipser著,张立昂等译,计算理论导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M.R.加里,D.S.约翰逊著,张立昂等译,计算机和难解性(NP完全性理论引理),科学出版社,1987。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2C          课程名称:计算理论
英文译名:Computing Theor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形式语言或编译原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义和
内容简介:
预备知识:语言及其运算,语言的有穷描述,有穷自动机,下推自动机,文法。
Turing机:Turing其人,Turing机产生的背景,直观模型,单带及多带Turing机的形式定义、接受的语言,不确定的Turing机,算法及可计算函数,Church-Turing论题,Turing机作为枚举器。
判定问题:可判定与不可判定问题,通用Turing机及意义,一个非递归可枚举语言,几个著名不可判定问题,Rice定理,PCP,CFG的二义性不可判定,计算机病毒和递归定理。
NP完全理论,P问题及NP问题,多项式归约,NP完全问题,Cook定理的证明,若干NP完全问题,NP完全性的证明方法,NP难问题,近似算法。
空间复杂性:空间复杂性SPACE(f(n))和NSPACE(f(n)),萨维奇定理,PSPACE类,PSPACE完全性。
主要教材:

1. John E.Hopcroft, Rajeev Motwani, JeffreyD.Ullman, Introduction to Automata Theory, Languages, and Computation (Secon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影印。

参考文献:
1.  Michael Sipser著,张立昂等译,计算理论导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M.R.加里,D.S.约翰逊著,张立昂等译,计算机和难解性(NP完全性理论引理),科学出版社,1987。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3Q
课程名称: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胡铭曾、季振洲
先修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设计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学科基础课。并行处理计算机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的未来,近几年发展极其迅速。本 课围绕高等并行处理技术和相关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展开,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潮流,着重阐述并行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强调培养研究生一体化的并行计 算模型、体系结构的选择和并行程序设计,了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及其子系统的逻辑结构,重点讨论高性能计算机结构与设计中体现出的共性原理。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基本的并行计算模型和并行编程环境和技术,并行计算机设计中的基本性能分析,掌握使用并行技术的基本技能。本课为研究生 后继从事计算机研究工作,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并行计算技术或并行计算机的相关产品打下了良好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本 课程避免对一般机器的详细描述,而重点在于介绍高性能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以及软件、硬件之间的相互支持。内容包括并行处理的概念以及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并 行处理模型,并行模型的性能评价;并行处理结构性能指标和基准程序。并行处理的使能与控制技术;分布式存储器及控制技术;多机系统组成原理、性能评测,互 连网络以及数据一致性问题;讲述多机系统算法包括如何发掘并行性,串行程序向并行程序转化以及同步技术。

第一部分 可扩展计算机平台和模型(6学时)
建立可扩展计算机平台的概念和模型,介绍三种并行抽象机的模型,以便学生能够了解本课程涉及的并行处理背景。
1.向并行处理结构的演化
2.可扩展性的范围
3.并行计算机的模型
4.可扩展性的设计原理
第二部分 并行编程基础(4学时)
介绍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的编程。包括进程、任务、线程和环境的基本概念。并行性管理、进程交互、程序语义、算法范例和软件可移植性。
1.并行编程基础
2.进程、任务和线程
3.交互/通讯问题
4.并行程序的语义问题
第三部分 并行性能指标和基准程序(4学时)
涉及基本性能的基准测试程序和指标,识别有关可扩展性的属性,能够对有关并行性管理和软件交互作用的开销进行了定量分析。对颗粒度大小、可用并行性、并行性能指标、Amdahl等定律有所了解和掌握。
1.系统和应用的基准程序
2.性能与成本
3.基本性能指标
4.并行计算机和程序性能
5.可扩展性和加速比分析
第四部分 高性能处理器构件(4学时)
介绍高性能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所采用的技术及其应用。对CISC、RISC和后RISC以及未来可能的体系结构加以评论,研究超标量、超流水退偶CISC/RISC、VLIW等重要技术。
1.处理器系统的发展
2.处理器设计原则
3.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4.后RISC、多媒体和VLIW
5.微处理器的未来
第五部分 分布式存储器和时延容忍(5学时)
先介绍层次存储器技术技术,转向介绍高速缓存的一致性协议,包括MESI监听协议和基于目录协议的讨论,并对各种共享存储器的一致性模型进行讨论。
1.层次存储器技术
2.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
3.共享存储器一致性
4.时延容忍技术
第六部分 系统的互连和千兆位网络(5学时)
讨论千兆位网和开关式互连。首先介绍互联网络的基础,包括网络的拓扑、类型、功能特性以及性能指标。除了点对点互联外,也将研究多处理机总线、纵横交叉开关以及多级互联开关技术。
1.互联网络的关系
2.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性质
3.总线、纵横交叉开关和多级开关
4.千兆位网络技术
5.ATM交换网络
第七部分 服务器和工作站机群(5学时)
介绍机群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群的体系结构和设计问题。
1.机群化的基本概念
2.机群的分类和体系结构
3.机群的产品和研究项目
第八部分 并行程序的设计(3学时)
讲述多机系统算法包括如何发掘并行性,串行程序向并行程序转化以及同步技术。
1.多机系统算法发掘并行性的主要方法
2.串行程序向并行程序转化的方法
课程主要教材:
1.      黄凯、徐志伟著,陆鑫达等译。可扩展并行计算技术、结构与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      Harold S.Stone:“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Architecture”,1987.ISBN:0-201-16802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纬民,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David E.Culler Parallel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Hardware/Software Approach(Second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Harry F. Jordan (Author), et al. Fundamentals of Parallel Computing. Prentice Hall/Pearson,2003

4. John L.Hennessy,David A.Patterson.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3Q            课程名称: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英文译名: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Architecture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设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胡铭曾、季振洲
内容简介:

并行计算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技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处理器系统已经代表着几乎所有计算市场层面的高端部分, 从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最大的数据中心到部门级服务器,到单个的台式机。若干PC、工作站, 甚至多处理器系统紧密集成起来,所形成的机群正作为可扩展因特网服务器出现。本课程主要介绍并 行处理的概念以及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并行处理模型,并行模型的性能评价;并行处理结构性能指标和基准程序。并行处理的使能与控制技术;分布式存储器及控 制技术;多机系统组成原理、性能评测,互连网络以及数据一致性问题;最后讲述多机系统算法,包括如何发掘并行性,串行程序向并行程序转化以及同步技术。

主要教材:

1.        黄凯、徐志伟著,陆鑫达等译。可扩展并行计算技术、结构与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        Harold S.Stone:“High-Performance Computer Architecture”,1987.ISBN:0-201-16802

参考文献:
1.  郑纬民,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David E.Culler Parallel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Hardware/Software Approach(Second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Harry F. Jordan (Author), et al. Fundamentals of Parallel Computing. Prentice Hall/Pearson,2003

4.  John L.Hennessy,David A.Patterson.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人工智能原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4C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原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赵铁军
先修课程:计算机学科本科课程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人工智能是研究从环境中感知对象并做出相应处理的智能体的学科;任何具有该特点的程序都可以称为某种智能体。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目标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人工智能研究进展将不断推动计算机具有更多智能化功能。所有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的人员 都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人工智能问题,因此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应用途径是计算机应用学科课程讲授的重要内容。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使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了解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现状、基本内容,掌握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若干普遍方法,了解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一些典型应用。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6个部分共10章,覆盖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内容,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这6个部分是:人工智能发展简介,逻辑系统与知识表示,搜索与推理,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简介,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技术。
人工智能发展简介部分,即第1章引言--人工智能概述。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研究的特点,发展简史,当前研究现状。(2学时)

逻辑系统与知识表示部分,包括第2章模态逻辑、第3章模糊逻辑、第4章 知识表示方法概述。在模态逻辑中回顾了经典逻辑系统的组成、语法、语义定义等,介绍了一般模态逻辑的系统组成、语义模型,介绍了知道逻辑的一般概念、信念 逻辑的一般概念。在模糊逻辑中介绍了三值逻辑到任意多值逻辑和模糊逻辑的过渡,介绍了作为模糊逻辑基础的模糊集合论基本概念,简介了算子模糊逻辑。在知识 表示方法概述中介绍了3种主要的知识表示方法:产生式系统、框架结构和语义网络。(6学时)

搜索与推理部分,包括第5章搜索技术、第6章消解法、第7章不精确推理。第3章中介绍的内容有:盲目搜索技术,启发式搜索技术A*算法,A*算法的可纳性证明,A*算法的性质,A*算法的应用,其他启发式搜索算法。在第4章中,介绍了消解法(归结原理)的基本思想,详细叙述了Herbrand定理的推导过程和消解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若干消解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第5章内容包括:概述了不精确推理在知识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依次介绍三种不精确推理方法及其应用,即Bayes概率推理、可信度方法和模糊推理。(12学时)
学习部分介绍了目前机器学习技术的最有代表性的方法,这一部分是第8章机器学习方法。其内容包括归纳学习、统计学习、基于实例学习等。归纳学习主要介绍了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介绍了决策树方法与应用实例;统计学习主要介绍其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包括Bayes网、EM算法、核机器(SVM)等;然后介绍基于实例学习以及应用例子。(12学时)
自然语言理解部分即第9章自然语言理解简介,其中扼要介绍了关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若干技术,讨论了语义、语境、语用等概念对于语言理解的作用等。(2学时)
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第9章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技术,介绍了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分布式问题求解、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技术之间的关系;Agent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前景、主要内容,并给出应用实例,目的在于拓展学习者的视野,对人工智能领域有更多了解。(2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陆汝钤,人工智能(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6
主要参考文献:

1.Stuart Russell & Peter Norvi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3

2.陆汝钤主编,知识科学与计算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3.T.M. Mitchell, 机器学习,曾华军、张银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4.石纯一、黄昌宁、王家[广钦],人工智能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5.史忠植,高级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6.田盛丰、黄厚宽,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7.陆钟万,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4C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原理

英文译名:The Princip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本科课程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赵铁军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使计算机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了解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现状、基本内容,掌握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若干普遍方法,了解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一些典型应用。
本课程共分为6个部分共10章,覆盖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内容,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这6个部分是:人工智能发展简介,逻辑系统与知识表示,搜索与推理,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技术。
各章节包括:人工智能概述,模态逻辑,模糊逻辑,知识表示方法概述,搜索技术,消解法,不精确推理,机器学习方法,自然语言理解简介,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技术。
主要教材:
    1.陆汝钤,人工智能(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Stuart Russell & Peter Norvi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2 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3
    2.陆汝钤主编,知识科学与计算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3.T.M. Mitchell, 机器学习,曾华军、张银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4.石纯一、黄昌宁、王家[广钦],人工智能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
  版
    5.史忠植,高级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6.田盛丰、黄厚宽,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7.陆钟万,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注:进行双语教学的研究生课程,需同时提供中、英文课程内容简介。

 
 
算法设计与分析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5C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建中
先修课程:组合数学,计算理论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包括: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 工作奠定坚实的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使学生掌握分析算法复杂性的数学工具,如算法复杂性函数的阶、求和方法、递归方程的求解 方法、计数方法等;使学生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如分治、贪心、动态规划、分摊分析、树搜索策略、修剪搜索等算法设计方法的原理和理论,提高 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和算法改进能力;使学生掌握算法复杂性分析和正确性证明的方法、理论,提高学生的算法复杂性分析和算法正确性证明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改 进算法复杂性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近似算法、随机算法、遗传算法和联机算法的设计和性能分析原理及理论,学会如何设计求解NP完全问题的近似算法或随机算法。本课程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此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1        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通过典型的实际例子,介绍算法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的地位、算法的基本概念、怎样分析算法、怎样设计算法。(2学时)

2        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数学基础:介绍算法复杂性函数的阶、求和方法、递归方程的求解方法和master定理、计数与概率。(2学时)

3        分治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介绍分治算法的设计原理,用分治方法设计和分析合并排序算法与快速排序算法。(4学时)

4        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 以多矩阵乘法的优化问题为实例介绍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以及使用动态规划方法的条件,用动态规划方法设计分析最长子序列问题和优化三角问题的算法。(4学时)

5        贪心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首先介绍贪心算法的基本概念,然后以活动选择问题为例讨论贪心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介绍贪心算法的理论基础,最后给出Huffman编码问题和任务调度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分析。(4学时)

6        分析算法复杂性的平摊方法:介绍四种复杂性分析的平摊方法,即聚集方法、会计方法、势能方法和动态表方法。(2学时)

7        近似算法的设计分析原理:首先介绍近似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与分析原理,特别是近似算法的性能分析和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介绍节点覆盖问题、旅行商问题、集合覆盖问题和子集合和问题的近似算法的设计与分析。(4学时)

8        随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首先介绍随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特别是随机算法的性能分析和概率分析方法,然后介绍随机选择算法、随机快速排序算法以及其他几个随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4学时)

9        树搜索策略原理:介绍宽度第一搜索策略、深度第一搜索策略、爬山搜索策略、Best-First搜索策略、分枝界限搜索策略等。(3学时)

10    修剪搜索方法原理:首先介绍修剪搜索方法的一般原理,然后求解选择问题、双变量线性规划问题和1-Center问题的修剪搜索算法的设计与分析。(2学时)
11    联机(On-Line)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首先介绍联机算法的由来、概念和原理,然后介绍欧拉生成树联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K-Server问题的联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障碍穿越问题的联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以及其他联机算法的设计与分析。(3学时)
12    遗传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原理:首先以问题求解和科学模拟为例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介绍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2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and Ronald L. Rivest.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The MIT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2.

2. 有关算法设计与分析的部分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1. D. E. Knuth等, Art of the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 3, Addison-Wesley,

    1973.

 2. A.V.Aho, J. D. Ullman等.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1974.

3. A.V.Aho, J.D.Ullman等.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1983.4.

4. S. Baase,Computer Algorithms: 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Analysis.

5. Addison-Wesley, second edition, 1988.

6. E. Horowitz and Sartaj Sahni.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Computer

    Science Press, 1978.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5C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英文译名: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组合数学,计算理论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建中,洛吉洲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算法设计策略为知识单元,系统地介绍算法设计、算法复杂性分析和算法正确性证明的原理、技术和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数学基础;算法、算法复杂性分析和算法正确性证明的基本概念;分治、贪心、动态规划、树搜索策略、修剪搜索等主要算法设计技术,以及相应的复杂性分析技术和正确性证明技术;近似算法的设计与复杂性分析技术;随机算法的设计、性能分析和复杂性分析技术;遗传算法的原理与设计分析技术;NP完全性理论。本课程既覆盖了主要的传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也涉及了算法设计与分析领域的新研究成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研究生所必备的重要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
主要教材:

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and Ronald L. Rivest.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The MIT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2.

有关算法设计与分析的部分论文
参考文献:
D. E. Knuth等, Art of the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 3, Addison-Wesley, 1973.

A.V.Aho, J. D. Ullman等.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1974.

A.V.Aho, J.D.Ullman等.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Addison-Wesley, 1983.4.

S. Baase,Computer Algorithms: 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Analysis. Addison-Wesley, second edition, 1988.

E. Horowitz and Sartaj Sahni.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Computer Science Press, 1978.

 
 
移动计算技术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6C
课程名称:移动计算技术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杨孝宗、左德承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 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结合移动计算研究的热点和可穿戴研究工程中心的科研成果,主要讲述移动计算研究中的理论和算法、穿戴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理论以及移动设备的组网模型和 网络协议(包括无线自组网模型和路由算法、路由协议性能分析)。移动计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更接近于实际应用的领域。它是在传统固定式计算方 式和固定式网络无法满足移动性要求之下兴起的,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多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好有关移动计 算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移动计算中无线自组网、普适计算、无线数据管理技术的特点及实现方式;掌握可穿戴计算机的特点及体系结构。通过移动计算模型使学 生建立良好的整机系统的概念,掌握复杂系统的设计思想。

课程主要内容:
重点讲述的内容包括:
1 绪论(2学时)
教学的目的;移动计算的基本概念;移动计算环境模型;移动计算环境特点;移动计算所包括的研究内容、理论;移动计算带来的计算模式的变化及其对计算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移动计算思维模式”;移动计算各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2 无线组网模型、协议及算法(wireless network)(8学时)
包括有中心节点的单跳无线网络,无中心节点的多跳无线自组网络组网、协议及算法。
无线网络的基本分类;无线自组网的概念和特点;无线网络系统拓扑结构理论(包括Random Waypoint移动模型、随机图理论等);无线自组网的关键技术;无线自组网的路由协议及典型算法;无线自组网能源管理;无线自组网在穿戴计算机中的应用;无线自组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3 移动IP协议(mobile IP protocols)(4学时)

Mobile IPv6协议结构;移动结点与Internet互联;基于地理位置的IPv6地址自动分配策略。
4 普适计算理论(ubiquitous computing, pervasive computing)(3学时)
讲述包含各种设备及各类传感器等的计算模式。
普适计算的基本概念、理论;普适计算的特性;普适计算的运行模式;普适计算的应用。
5 无线数据管理(mobile data management)(6学时)
移动环境下的数据访问、管理、移动数据库等内容。
移动数据库理论:移动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移动数据库的主要研究内容;移动数据库的典型应用。
数据处理:音频数据的编解码;动静态图像采集及处理;数据的加密解密。
6 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的移动计算(8学时)
穿戴计算机的特点、体系结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特点。
可穿戴计算的基本概念;可穿戴计算机的特点;可穿戴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穿戴计算的技术现状;可穿戴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可穿戴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技术;移动计算环境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移动计算环境中穿戴计算机应用软件框架模型与设计原则;可穿戴计算机的支撑技术。
7 上下文感知(Context Aware)(3学时)
上下文感知基本概念;上下文感知的研究现状;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
理;Context Aware结构设计原理及模型;用户行为状态与位置辨识的算法研究;增强现实;上下文感知在移动计算中的应用。
8 移动计算的可信性技术(2学时)
可信性概念和描述;研究评估理论和测试理论;可信性评测体系。
课程主要教材:
 1.移动计算,(正在编写,2005年年初预计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考文献:

1.Ivan Stojmenovic. Handbook Of Wireless Networks And Mobile Computing. JOHN WILLEY & SONS INC.,2002

2.James F.DeRose. THE WIRELESS DATAHANDBOOK, FOURTH EDITION. JOHN WILLEY & SONS INC.,1999

3.Jyh-Cheng  Chen,  Tao Zhang.  IP-Based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JOHN WILLEY & SONS INC.,2003

4.Weiser M. 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cientific American, 1991,265(3):94—104

5.T.S.Rappapor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2nd ed. (2002).

D.Siewiork. Message from the General Chair.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1997:1-5

6.Edward O.Thorp. The Invention of the First Wearable Computer.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 1998: 4-8

7.S. Mann.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WearComp' and 'WearCam' Inventions Developed for Applications in 'Personal Imag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1997:66-73

8.Hong J I , Landay J A. An Infrastructure approach to context-aware comput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1,16(2-4).

9.徐光祐 史元春 谢伟凯. 普适计算.计算机学报,2003,第26卷(9),1042-1050.

10.陈东义等. 对穿戴计算机的认识. 2001年全国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高技术通讯》杂志社,2001.10-16

11.时锐 宁录游 温东新. 穿戴计算机无线网络的探讨. 2001年全国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高技术通讯》杂志社,2001.79-83

12.王宇颖 孙志岗 刘家锋. 穿戴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 2001年全国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高技术通讯》杂志社,2001.30-3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6C                      
课程名称:移动计算技术

英文译名:Mobile Comput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杨孝宗  左德承
内容简介:

移 动计算技术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更接近于实际应用的领域。它是在传统固定式计算方式和固定式网络无法满足移动性要求之下兴起的,在学生们已经学 习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多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掌握有关移动计算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移动计算模型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整机系统的 概念,掌握复杂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讲述无线组网 (wireless network)理论、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pervasive computing)理论、无线数据管理(mobile Data management)、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的移动计算、上下文感知理论(Context Aware)、移动计算的可信性理论等热点领域。

主要教材:
1.移动计算(正在编写,2005年年初预计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

1.      Ivan Stojmenovic. Handbook Of Wireless Networks And Mobile Computing. JOHN WILLEY & SONS INC.,2002

2.      James F.DeRose. THE WIRELESS DATAHANDBOOK, FOURTH EDITION. JOHN WILLEY & SONS INC.,1999

3.      Jyh-Cheng Chen, Tao Zhang. IP-Based Next-GenerationWireless Networks. JOHN WILLEY & SONS INC.,2003

4.      Weiser M. 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cientific American,1991,265(3):94—104

5.      T.S.Rappapor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2nd ed. (2002).

6.      D.Siewiork. Message from the General Chair.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1997:1-5

7.      Edward O.Thorp. The Invention of the First Wearable Computer.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 1998: 4-8

8.      S. Mann.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WearComp' and 'WearCam' Inventions Developed for Applications in 'Personal Imag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1997:66-73

9.      Hong J I , Landay J A. An Infrastructure approach to context-aware comput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1,16(2-4).

10.  徐光祐 史元春 谢伟凯. 普适计算.计算机学报,2003,第26卷(9),1042-1050.
11.  陈东义等. 对穿戴计算机的认识. 2001年全国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高技术通讯》杂志社,2001.10-16
12.  时锐 宁录游 温东新. 穿戴计算机无线网络的探讨. 2001年全国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高技术通讯》杂志社,2001.79-83
13.  王宇颖 孙志岗 刘家锋. 穿戴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 2001年全国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高技术通讯》杂志社,2001.30-33
 
 
系统模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7C
课程名称:系统模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左德承  张宏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学建模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计 算机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经渗透到计算机软件、硬件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为计算机系统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 过相关知识的讲解,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建模与模拟仿真的概念,了解相关的各种模型与应用方法;性能评价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研 究与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撑技术,是通信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内同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目前在国内外性能评 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十分广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性能评价的基础知识,掌握它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2学时)
      教学目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建模理论、模拟与仿真理论和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技术的简介。
2 建模方法论 (6学时)
      建模方法论,包括基于一般系统理论的系统模型的形式化表示、传统建模方法学、基于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建模方法学和用于复杂计算机系统能够的结构建模。
3 模型的简化(3学时)
      模型的简化方法,包括模型描述变量的监护方法和动态系统的模型简化-集结法和摄动法。
4 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3学时)
      用抽象的一般系统理论,讨论了在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规范及其同态关系。
5 随机数的产生(2学时)
      随机数产生方法,包括[0,1]均匀分布水技术的产生与统计检验方法和服从各种概率分布的随机数产生方法。
6 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模型的仿真(4学时)
      离散时间模型和连续时间模型的仿真及其仿真模型的描述。
7 离散事件模型及其仿真策略(4学时)
      结合杂货店模型,讨论了基于时间调度和活动扫描的离散事件模型仿真策略与规范形式。
8 计算机系统仿真结果分析及仿真软件的介绍(6学时)
      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系统仿真结果分析方法,包括终态仿真的结果分析方法、稳态仿真的结果分析方法和方差缩小技术。介绍了几种目前流行的仿真软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OPNET、NS2和GLOMOSIM。最后,介绍基于SOC的CPU设计的模拟与仿真技术。
9 排队理论模型与性能评价(5学时)
      首先给出了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然后分别介绍了排队模型、排队网络模型、非乘积解排队网络和近似分析方法以及自相似传输模型。
10 随机Petri网模型技术与性能评价(5学时)
    首先介绍了各种随机Petri网模型理论和分析技术,然后讨论了随机Petri网的模型方法与模型的分解和压缩技术,最后介绍随机Petri网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课程主要教材:

1.  王红卫 《建模与仿真》 科学出版社, 2001

2.  林闯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文献:
1.金明霞 王远振 付明刚.仿真模型验证实用方法研究:飞行器测控学报,2003.01
2.杨江 李治.仿真模型确认中的数据有效性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03
3.邹智军.事件反应仿真模型: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4.郑文恩 孙尧.基于实时多Agent系统的作战智能决策仿真模型:计算机仿真,2003.09

5.林闯 李雅娟 单志广.基于随机Petri网的系统性能评价: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6.邵斌 王国钧.多Agent系统的性能评价: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3.08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7C                   课程名称:系统模拟

英文译名:System Simulation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学建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左德承、张宏丽
内容简介:

本 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建模理论,介绍了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建模方法论、模型的简化和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第二部分是有关模拟仿真的基本方 法,介绍了随机数的产生、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模型的仿真、离散事件模型及其仿真策略和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三部分是计算机性能评价技术,介绍了概率论、随 机过程和petri网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主要教材:
1.王红卫 《建模与仿真》 科学出版社, 2001

2.林闯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金明霞 王远振 付明刚.仿真模型验证实用方法研究:飞行器测控学报,2003.01
2.杨江 李治.仿真模型确认中的数据有效性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03
3.邹智军.事件反应仿真模型: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4.郑文恩 孙尧.基于实时多Agent系统的作战智能决策仿真模型:计算机仿真,2003.09

5.林闯 李雅娟 单志广.基于随机Petri网的系统性能评价: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6.邵斌 王国钧.多Agent系统的性能评价: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3.08
 
 
高级软件工程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8Q
课程名称:高级软件工程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宇颖、苏小红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 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课。软件工程乃软件领域之中流砥柱,数十年来的健康发展,已经在软件产业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技术,为研究生 开设高级软件工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全面的、深入的从多个视角看到软件工程之内涵;深入理解需求工程、软件过程工程及其改进、RUP过程,为领域开发奠定基础;掌握重用的软件构件、构架技术,为网络软件开发奠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软件过程工程技术,能按照软件过程的模式实施具体项目;将构件、构架技术应用到网络软件项目开发中。

课程主要内容:

1        需求工程过程:回顾软件开发模型。需求工程的本质,需求工程的过程,需求信息的获取技术、策略,以事物、事件为基础的需求分析方法,建模技术(表示建模、行为建模、内部建模、形式化的建模),需求规格说明的方法,规格说明的技术和机制。需求的验证与确认技术。(4学时)

2        需求分析的Petri网方法:基本概念、定义,执行规则,建模实例,行为特征,Petri网到程序转换机制。(2学时)

3        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过程概念及软件过程工程框架,软件过程周期,软件工程模型及其构造方法,过程建模方法,过程建模语言,软件过程的实施机制,过程的例化,过程的运作,过程的模拟,软件过程的改进,RUP过程,XP设计,净室化软件工程(净室基础、组成、方法、技术)。(7学时)

4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构件的定义、分类,构件的模型技术(CORBA模型、EJB模型、分布对象构件模型),软件Agent技术,中间件技术,基于构件的系统开发,构件的鉴定,分类和检索,为了复用的分析和设计,CBSE过程和构件技术相关的过程。(8学时)

5        软件体系结构(构架)技术:构架的定义、意义,4+1视图,构架的核心模型,生命周期模型,抽象模型,构架关系,构架的经典风格(如管道过滤器,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组织,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分层系统,黑板系统等。构架的客户/服务器风格 ,正交软件架构,特定领域的软件构架DSSA等。)软件构架的描述标准、描述方法、描述语言。基于构架的软件过程,构架的设计与演化,构架的实现再到实际系统。构架的质量属性和评估。未来的软件构架。(13学时)

6        软件工程的再工程:业务过程再工程,BPR模型,逆向工程,正向工程。软件的重用工程,遗留工程。软件工程的未来之路。(2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朱三元、钱乐秋、宿为民. 软件工程技术概论. 科学出版社 2001
主要参考文献:

1.      Rogers.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Fifth Edition )

(梅宏 译.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

2.  Len Bass Paul Clements.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

(孙学涛 等译.软件架构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8Q            课程名称:高级软件工程
英文译名: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宇颖、苏小红
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从多视角看到软件工程的内涵。其主要内容有:需求工程的过程、建模技术。需求分析的Petri网方法。软件过程工程,过程的框架、过程模型及过程建模方法,软件过程的改进,RUP过程,XP设计。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构件的模型技术,分布对象构件模型,中间件技术。软件构架技术,构架的4+1视图,核心模型,构架的几种经典风格,构架的描述方法,基于构架的软件开发,构架评估,构架的重用问题,未来的软件构架。软件的进化,软件工程的再工程,软件工程的未来之路。
主要教材:

1.        朱三元、钱乐秋、宿为民. 软件工程技术概论. 科学出版社 2001

参考文献:

1.        Rogers.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Fifth Edition )

(梅宏 译.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

2.         Len Bass Paul Clements.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Practice

(孙学涛 等译.软件架构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数据库系统原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09Q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战德臣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基础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    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课。为研究生开设此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全面、扎实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现策略,强调系统性与 全面性;接触数据库前沿性的研究结果,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形式化描述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系统实现能力。在先修课基础上对数据库理论与实现技术 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本课程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此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制造业信息化、从事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 大型软件的开发、实施和应用等工作所必须的能力,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1 数据库引论(3学时)
本课程内容、特点、目标、预备知识、参考书目;
数据库概念、数据库系统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2 数据库主要技术分支及其研究内容介绍(5学时)
基本研究领域:数据模型研究;数据库体系结构研究;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物理存储与索引技术;数据库运行优化技术;数据库维护技术;数据库系统语言;数据库安全技术;数据库完整性实现技术;
新型数据库系统研究领域: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演绎数据库与知识库;并行数据库;主动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模糊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地理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Internet数据库;其他。
3 数据模型理论(5学时)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关系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实体-联系模型/IDEF1X模型的语义分析;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空值关系模型;
4 数据库系统语言(5学时)
元组演算、域演算及关系代数;三种关系演算语言及其安全性、等价性和完备性理论;SQL语言
5 数据库设计理论(5学时)
关系DB设计理论;函数依赖及公理系统;关系模式无损连接和保持依赖的分解理论;关系规范化;多值依赖;DB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
6 数据库物理存储、索引与查询优化理论(5学时)
数据库物理存储技术;索引技术;数据库查询实现技术;
数据库查询优化层次与查询优化理论;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法;分解优化法;合取查询优化。
7 数据库系统实现策略(5学时)
完整性概念;完整性规则和约束;完整性实现;
安全性概念;安全性规则和约束;安全性实现;数据库强制安全性实现与统计数据库安全性;
事务;系统故障;系统故障恢复技术;
事务并发性;封锁及封锁类型;可串行性;封锁法;时标法。
8 其他新技术,如分布式数据库技术(3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本课程以自编讲义为主。

主要参考文献:

1.        C.J.Date,“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even Edition. Addison-Wesley, Pub.Comp.,(经典的英文教材,1975年第一版,到目前年已经出版了7版)。(孟小峰,王珊译),《数据库系统导论》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J.D.Ullman(史嘉权译),《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09

3.        J.D.Ullman(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实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03

4.        Abraham Silberschatz (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概念》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02

5.        J. D. Ullman,“Principle of Database System”(2nd Version),Computer Sci. Press. Inc.,1982。(张作民 译),“数据库系统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11

6.        Patrick O’Neil,《Database: Principles, Programming, and Performance》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5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09Q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英文译名: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基础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战德臣
内容简介:

本 课程首先为学生介绍数据库技术的九大基本研究领域及目前出现的各种新型数据库系统,以使学生对数据库领域的研究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介绍核心的数 据库理论,包括数据模型理论、关系演算理论和数据库设计理论;然后介绍数据库实现策略,包括数据库物理存储、索引、查询实现与查询优化技术,以及完整性、 安全性、故障恢复、并发控制等的实现技术。

主要教材:

1.        本课程以自编讲义为主,参考教材为辅。

2.   李建中,王珊,《数据库系统原理》第1版,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08
参考文献:

1.Date,“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even Edition. Addison-Wesley, Pub.Comp.,(经典的英文教材,1975年第一版,到目前年已经出版了7版)

2.孟小峰,王珊译),《数据库系统导论》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Ullman(史嘉权译),《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09
4..D.Ullman(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实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03
5.braham Silberschatz (杨冬青译),《数据库系统概念》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02
6.J. D. Ullman,“Principle of Database System”(2nd Version),Computer Sci. Press. Inc.,1982。(张作民 译),“数据库系统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11
7.atrick O’Neil,《Database: Principles, Programming, and Performance》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5
 
 
自然语言处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 S1300010Q
课程名称:自然语言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关毅、刘秉权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季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课。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是用计算机通过可计算的方法对自然语言的各级语言单位进行转换、传输、存贮、分析等加工处理的科学。是一门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信息论、声学相联系的交叉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掌握自然语言(特别是中文语言)处理技术(特别是基于统计的语言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当前国际国内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概 貌,接触语言处理技术的前沿课题,具备运用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解决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相关领域(如网络信息处理、机器翻译、语音 识别)的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全面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用方法和主要应用,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既借鉴了国外学者在计算语言学领域里的最新成就,又阐明了中文语言处理技术的特殊规律,还包括了授课人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概论(2学时)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技术路线;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及主要困难;本学科主要科目;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2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数学基础(4学时)

基于统计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数学基础:概率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语言处理技术中的应用。如何处理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包括如何对文本形式的语料文件进行属性标注;如何处理成批的文件等实践内容
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语言学基础(2学时)
汉语的基本特点;汉语的语法功能分类体系;汉语句法分析的特殊性;基于规则的语言处理方法。ASCII字符集、ASCII扩展集、汉字字符集、汉字编码等基础知识。
4 分词与频度统计(4学时)
中文分词技术的发展概貌;主要的分词算法;中文分词技术的主要难点:切分歧义的基本概念与处理方法和未登录词的处理方法;中外人名、地名、机构名的自动识别方法;词汇的频度统计及统计分布规律。以及词频统计、排序输出;二元对频度统计,统计结果浏览等实践内容。
5 语料库的多级加工(4学时)
语料库的基本概念;国际国内主要语料库简介;语料库加工的主要步骤;词性标注的常用方法;主要句法分析算法简介;汉语语义标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汉语语义词典Hownet介绍。以及如何组织语料库,如何对语料库进行字符串检索等实践内容。
6 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4学时)
N-gram统计语言模型的基本概念;构造统计语言模型的方法;数据平滑的常用算法;N-gram统计语言模型的应用及评价;现有的其他主要的统计语言模型。以及构造Bigram语言模型及good-turing算法实现等实践内容。
7 马尔可夫模型(4学时)
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概念;马尔可夫模型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解法;马尔可夫模型的几个常用算法;马尔可夫模型的应用(音字转换、词性标注)。以及隐马尔可夫词性标注器的实现等实践内容。
8 句法分析技术(4学时)
基于语言学规则的句法分析技术;基于统计的句法分析技术;依存文法;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PCFG);级联式有限状态句法分析技术。
9 篇章理解技术 (4学时)
计算机自动文摘的基本理论与常用方法:文本的机器内部表示;文本分析技术;摘要提取技术;摘要生成技术。
10 问答式信息检索(4学时)
问答式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问答式信息检索的主要难点;问答式信息检索系统的系统构成;问答式信息检索的相关技术;文本分类技术简介;问答式信息检索的评测方法;TREC简介。以及VSM文本分类器设计等实践内容。
课程主要教材:

1.Chris Manning & H. Schutz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MIT Press, 1999

2.王晓龙,关毅,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计划
3.天顺,自然语言理解—一种让机器懂得人类语言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
主要参考文献:

1.         边肇祺 等. 模式识别.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         董振东,董强,知网,http://www.keenage.com

3.         冯志伟,计算语言学对理论语言学的挑战,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1期

4.         黄昌宁,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分词问题,语言文字应用, 1997, (1), 71-78

5.         黄昌宁(1993),关于处理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谈话,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2期。

6.         刘开瑛,现代汉语自动分词系统中几个问题的讨论,计算机开发与应用,1998

7.         刘源等,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即自动分词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广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         宋柔,关于分词规范的探讨,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3期

9.         孙茂松、黄昌宁,邹嘉彦,陆方,沈达阳, 利用汉字二元语法关系解决汉语自 动分词中的交集型歧义,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34, No.5, pp.332-339, 1997.5

10.     孙茂松,左正平,邹嘉彦. 高频最大交集型歧义切分字段在汉语自动分词中的 作用. 中文信息学报. 1999, 13(1): 27-34
11.     俞士汶,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2.     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博士论文,1999
13.     赵铁军等,机器翻译原理,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0.
14.     朱德熙,语法问答,商务印书馆,1993

15.     A. B. Poritz. Hidden Markov Models: A Guided Tour.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1: 7-13, New York Hilton, New York City, April 1988.

16.     Adwait Ratnaparkhi. A maximum entropy model for part-of-speech tagging. In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6.

17.     E.T. Jaynes.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Physics Reviews. 1957, vol.106: 620-630

18.     Frederick Jelinek.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peech Recognition.The MIT Press. London. 1997

19.     G. Salton , M. J. McGill.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McGraw-Hill, 1993.

20.     Lillian Lee. Similarity-Based Approaches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Technical Report TR-11-97.

21.    [21] Ricardo Baeza-Yates & Berthier Ribeiro-Neto.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Addison-Wesley, New-York, 1999.

22.     Stanley F. Chen. Building Probabilistic Models for Natural Language, PhD thesis, the Subject of Computer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ay 1996.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0Q                      课程名称:自然语言处理

英文译名: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关毅、刘秉权
内容简介:

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是用计算机通过可计算的方法对自然语言的各级语言单位进行转换、传输、存贮、分析等加工处理的科学。是 一门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信息论、声学相联系的交叉性学科。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处理技 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处理技术已经日益成为全球信息化和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技术。本 课程全面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共分为基础、原理和应用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部分,论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概论;它的数 学基础和语言学基础;以及自动分词技术和语料库多级加工技术;第二部分为原理部分,介绍了统计计算语言模型的构建以及两个经典统计分类模型:马尔可夫模 型、最大熵模型及其在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最后,以一种新型的信息检索方式-问答式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和系统集成为例,将前述的各项主要技术方法的应用贯穿于这一智能化信息检索系统的系统研发的各个步骤中。

主要教材:

1.Chris Manning & H. Schutz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MIT Press, 1999

2.王晓龙,关毅,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计划
3.姚天顺,自然语言理解—一种让机器懂得人类语言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
参考文献:

1. 刘源等,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即自动分词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俞士汶,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朱德熙,语法问答,商务印书馆,1993

4.Frederick Jelinek.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peech Recognition.The MIT Press. London. 1997

5. Ricardo Baeza-Yates & Berthier Ribeiro-Neto.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Addison-Wesley, New-York, 1999.

 
 
模式识别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1Q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唐降龙、刘岩、刘家锋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 秋季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课。模式识别系统通常分为两部分: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特征提取部分从输入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特征,表示 成数据。模式分类部分是将第一部分抽取出的数据进行合适的分类。模式识别系统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许多应用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图像处理与分析、语音识 别、字符识别、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等等。本课程主要讲解模式分类有关内容,包括贝叶斯判决理论、参数估计、非参数估计技术,线性判别函数,神 经网模式识别、非度量方法,独立于算法的学习,无监督学习和聚类等等。对于给定的识别问题,该课程给出如何在诸多的可用方法中去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通过该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模式分类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选择最合适的算法并设计实现,为设计一个好的模式识别系统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2学时)
模式识别系统,基本概念
2. 贝叶斯分类器(4学时)
贝叶斯分类器基本概念,最小风险贝叶斯分类器,判决函数,错误概率,ROC曲线,正态分布贝叶斯分类器,离散特征贝叶斯分类器。
3. 极大似然与贝叶斯估计(8学时)
极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计,主成分分析,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丢失特征时均值最大估计(EM),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计算问题,求值问题,解码问题。
4. 非参数估计技术(4学时)
概率密度函数估计,Parzen窗法, k n最近邻方法,后验概率的估计,距离度量
5. 线性判别函数(6学时)
线性判别函数和判决界面:两类问题,多类问题;广义线性判决函数,感知器算法:梯度下降法,最小均方误差方法;支持向量机(SVM)。
6. 多层神经网络模式识别(4学时)
前馈神经网络与分类,反向传播算法,反向传播算法学习,改进的反向传播算法,其他神经网简介。
7. 非度量方法(2学时)
判决树理论,判决树学习,CART,判决树裁减。
8. 非监督学习和聚类(4学时)
混合概率密度和可识别性,高斯混合模型,K均值聚类算法,无监督贝叶斯学习,聚类标准,层次化聚类算法。
9. 独立于算法的学习(2学时)
模式识别中的的哲学:没有免费午餐定理,丑小鸭定理,Occam剃刀原理;统计量估计中的重采样技术,分类器设计中的重采样技术。
课程主要教材:

1.Richard Duda, Peter Hart, David Stork, Pattern Classification, 2nd edition, John Wiley, 2001, ISBN: 0-471-05669-3.

主要参考文献:

1.      Sergios Theodoridis and Konstantions Koutroumbas, Pattern Recongnition, 2nd edition,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ISBN 7-111-12767-6

2.      李宏东,姚天明等译,模式分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ISBN 7-111-12148-1(该书为教材的中译本)

3.      边肇祺,张学工,模式识别,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1Q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英文译名:Pattern Recognition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唐降龙、刘岩、刘家锋
内容简介:

模 式识别系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许多应用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图像处理与分析、语音识别、字符识别、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等等。该课程讲授模 式识别算法。讲授的内容为:模式识别系统简介,贝叶斯判决理论、参数估计、非参数估计技术,线性判别函数,神经网模式识别、非度量方法,独立于算法的学 习,无监督学习和聚类等等。对于给定的识别问题,该课程给出如何在诸多的可用方法中去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该课程包括经典的和许多新的模式识别方法详细介 绍,例如神经网络、隐马模型HMM、EM、支持向量机SVM、Boosting法等。

主要教材:

1.        Richard Duda, Peter Hart, David Stork, Pattern Classification, 2nd edition, John Wiley, 2001, ISBN: 0-471-05669-3.

参考文献:

1.        Sergios Theodoridis and Konstantions Koutroumbas, Pattern Recongnition, 2nd edition,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ISBN 7-111-12767-6

2.        李宏东,姚天明等译,模式分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ISBN 7-111-12148-1(该书为教材的中译本)

3.        边肇祺,张学工,模式识别,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数字信号处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2Q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黄剑华、季春光
先修课程: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课程。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与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相比,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具有灵活、精确、抗干扰强、速度快等优点。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相应的算法及其实现方法。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离散时间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状态变量分析法、数字滤波器设计、小波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课程对进一步从事模式识别、图象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方向的学习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程主要内容:
重点讲述的内容包括:
1. 概述(2学时)
主要讲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数字信号的获取方法,数字信号及其频谱的关系,数字信号系统的硬件组成(DSP各组成部件及其工作过程的基本知识、DSP技术发展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语音、通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2. 离散时间信号及离散时间系统(4学时)
主要讲解离散时间信号的表达方式和典型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解法,最后介绍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3. 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4学时)
主要讲解学习序列的傅立叶变换和Z变换,以及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这是本课程也是数字信号处理这一领域的基础。
4.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DFT)(4学时)
主要讲解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及基本性质,频率域的采样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应用举例等内容。
5.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4学时)
主要讲解基2的FFT算法,分裂基FFT算法,离散哈特莱变换(DHT)及其快速算法。
6. 离散时间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状态变量分析法(4学时)
主要讲解数字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无限长脉冲响应基本网络结构和有限长脉冲响应基本网络结构)及用信号流图表示网络结构的方法,以及能够描述系统内部网络结构的状态分量分析法。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4学时)
主要讲解建立数字滤波器设计的正确概念,掌握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拓展教材内容,推导证明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结论和重要公式,提高学生证明演绎能力。通过结合例题和习题的求解过程介绍采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设计数字滤波器的现代方法,使学生了解现在工程实际中设计滤波器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介绍采样数字滤波系统的概念及其指标参数换算关系。
8.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共4学时)
主要讲解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容易设计成线性相位特性。在数字信号传输与处理及图像信号处理中,要求系统具有线性相位特性。所以,一般在要求线性相位时,才选用FIR滤波器。首先总结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约束条件,然后介绍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包括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和切比雪夫逼近法。
其他类型的数字滤波器(2学时)
主要讲解六种滤波器的系统函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的特点。它们虽然属于一般的IIR或FIR滤波器,但它们各自的频响特性,或实现结构,或应用情况各有独特之处,在信号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特别是它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与普通IIR或FIR滤波器有所不同。
10. 小波基础(2学时)
主要对小波及小波变换做一个简洁的介绍:通过指出DFT的缺点,讲解不同尺度和平移的小波的是如何克服这些缺点。重点介绍小波族、多分辨率分析和离散小波变换及应用:小波压缩。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2学时)
主要针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介绍技术实现的有关问题,如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时的量化误差问题;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软件实现的主要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实现的方法,以及数字信号专用芯片(DSP)的有关概念和应用。
课程主要教材:
1.胡光书编著,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玉美, 高西全编著,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A.V.奥本海姆,R.W.谢弗著,离散时间信号处理,西按交通大学出版社

3.Joyce Van de Vegte 著,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2Q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英文译名: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原理,  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黄剑华、季春光
内容简介:

随 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与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相比,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具有灵活、 精确、抗干扰强、速度快等优点。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相应的算法及其实现方法。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 念、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离散时间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状态变量分析法、数字滤波器设计等。小波变换是近几年来取得很大发展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突破了传统的信号分析手段--傅里叶变换的限制,实现了对信号不同区域、不同分辨率的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课程对进一步从事模式识别、图象处理、语音信号处理等方向的学习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教材:
1胡光书编著,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丁玉美, 高西全编著,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A.V.奥本海姆,R.W.谢弗著,离散时间信号处理,西按交通大学出版社

3.Joyce Van de Vegte 著,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

 
 
机器学习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3C
课程名称:机器学习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毕建东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 36                                          学时: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课。机器学习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不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系统难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 的智能系统。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学习的主要方法,知道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能把机器学习 的方法应用到相应的研究中去。

课程主要内容:
1. 关于机器学习的一般论题(1学时)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之间的关系;
学习的概念;
机器学习的研究目标
;机器学习研究的分类;
机器学习文献资源。
2. 概念学习和一般到特殊序(3学时)
概念学习任务;作为搜索的概念学习;FIND-S(寻找极大特殊假设)算法;变型空间和候选消除算法;归纳偏置。
3. 决策树学习(3学时)
示例学习的问题描述;决策树表示法;决策树学习的适用问题;基本的决策树学习算法;
决策树学习中的假设空间搜索;决策树学习的归纳偏置;决策树学习的常见问题(过度拟合、连续值属性、缺少属性值的训练样例)。
4. 学习规则集合(4学时)
序列覆盖算法;学习一阶规则;学习一阶规则集;作为逆演绎的归纳;逆归纳;
扩张矩阵算法。
5. 人工神经网络(3学时)
神经网络表示;适合神经网络学习的问题;感知器;多层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反向传播算法的说明(收敛性和局部极小值、前馈网络的表征能力、隐藏层表示、过度拟合及停止判据);神经网络应用。
6. 评估假设(3学时)
评估假设精度;采样理论基础;推导置信区间的一般方法;两个假设错误率间的差异;学习算法比较。
7.遗传算法(3学时)
表示假设,遗传算子,适应度函数和假设选择;遗传算法举例;假设空间搜索;遗传编程;进化和学习模型。
8. 观察学习(3学时)
概念聚类;聚类质量的标准;概念聚类系统CLUSTER/2。
9. 发现学习(3学时)
机器学习与发现;数据驱动的发现学习;BACON系统。
10. 基于实例的学习(3学时)
k-近邻算法;局部加权回归;径向基函数;基于案例的推理;对消极学习和积极学习的评论。
11. 分析学习(4学时)
用完美的领域理论学习;基于解释学习的若干说明(发现新特征、演绎学习、基于解释学习的归纳偏置、知识级的学习);搜索控制知识的基于解释的学习。
12. 计算学习理论(3学时)
示例学习的优化问题;最优覆盖问题是NP难题;最小属性子集问题;可能学习近似正确假设(假设的错误率、PAC可学习性);有限假设空间的样本复杂度。
课程主要教材:
1.    Tom M. Mitchell 著,曾华军 等译, 机器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    洪家荣 著,归纳学习, 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    Russell, S. and Norvig, P. 著,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Prentice Hall, 2003
2.    Langley, P. 著, Elements of Machine Learning, Morgan Kaufmann, 1995
3.    Quinlan, R. 著,C4.5: Programs for Machine Learning, Morgan Kaufmann, 1993

4.    Machine Learning,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3C                 课程名称:机器学习

英文译名:Machine Learn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毕建东
内容简介:

机 器学习所关注的问题是:计算机程序如何随着经验积累自动提高性能。近年来,机器学习被成功地应用于很多领域,如在模式识别、文字处理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 用。由于学习是智能活动的核心,因此在涉及智能的领域几乎都能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本课程涵盖了目前机器学习中各种最实用的理论和算法,包括机器学习的一般 论题、概念学习、决策树、规则学习、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观察学习、发现学习、基于实例的学习、基于解释的学习和计算学习理论。课程内容展现了机器学习中 的核心算法和理论。

主要教材:

1.  Tom M. Mitchell 著,曾华军 等译, 机器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洪家荣 著,归纳学习, 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Russell, S. and Norvig, P. 著,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Prentice Hall, 2003

2.        Langley, P. 著, Elements of Machine Learning, Morgan Kaufmann, 1995

3.        Quinlan, R. 著,C4.5: Programs for Machine Learning, Morgan Kaufmann, 1993

4.        Machine Learning,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面向对象技术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4Q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技术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宇颖、苏小红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其重要性、实用性。深入理解面向对象“概念”的含义、重要性,自始至终贯穿在面向对象的软 件开发中。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技术。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学会建立符合人们通常思维方式的问题域模型,设计客观世界实际问题的系统。要求学生将面向对 象中的概念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建立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分析方法、开发技术,并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完成一个对实际问题的建模;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Rose,绘制Use Case 图、Class图、Sequence图、Collaboration图、State图、Component图、Deployment图。

课程主要内容: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是继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以概念为主线,注重建模和视图,使技术、方法、原理与建模语言UML及开发工具Rose为一体。
1.基础知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范型并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的对比,阐述只有面向对象的方法才能解决“克罗拉多河的大峡谷北岸和南岸”的两个鸿沟问题;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类、对象、消息、继承)及关键性概念(抽象、封装、多态、持久性);面向对象的UML中的基本符号表示。(2学时)
2.用况技术:加深对需求的理解技术,需求的收集和确认,用况参与者的确定,用况的文字描述,场景的描述,建立用况图。(2学时)
3.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各具特色的典型的分析方法;确定对象的方法:基于事件、事物的分析,实体到对象的方法,类、责任、协作者方法。建立对象模型:确定属性,建立关联和结构,建立类图。建立动态模型:对象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建立功能模型(DFD图)。(12学时)

4. 面向对象的设计:从分析转为设计的模型。面向对象设计的体系结构:逻辑构架,物理构架,介绍包图、组件图、实施图;问题范围的设计:重用已有的类,扩充新 的类,优化属性;模式在设计中的作用;典型的设计模式:专家模式、创建者模式、低耦合模式、高聚合模式、控制者模式等。人机交互设计:设计的原则,用户界 面的设计过程,通用界面的设计模式:对象封装器模式,对象适配器模式,对象工厂模式,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MVC),出版—订阅者模式,应用协调者模式。任务管理:面向对象和实时系统的概念:活动的类和对象、通信的实现机制,通信相关的概念,UML中的事件、消息,Java中实现同步机制,UML的实时建模手段。(10学时)

5.面向对象的实现:面向对象的编程风格,语言分类及特征,从设计到编码,编程技巧。(2学时)
6.面向对象的测试:传统测试方法的可用性,对OOA,OOD模型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复审的测试,为复审选择测试用例的方法,类的测试,类的交互性测试,其他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的策略,类的继承测试,系统测试,全生命周期的面向对象测试。(3学时)
7.实例分析:图书馆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大学生注册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3学时)
8.统一建模语言UML总结:UML模型,UML视图和图,各种视图间关系,各种类元,关系的种类,依赖关系种类,用例之间关系,事件的种类,转换的种类及隐含动作,动作的种类,状态的种类,流关系的种类,UML表示方法总结。(2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Scott W.Ambler. The Application Developer’s Guide to Object Orientation and   

the UML (车皓阳、刘锐等译.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主要参考文献:

1. Cay Horstmann. Object-Oriented Design & Patterns(张琛恩 译. 面向对象的设计与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 Ian Grahum. Object-Oriented Methods Principles & Practice(袁兆山等译.面向对象方法原理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Craig Larman. Appling UML and Patterns :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姚淑珍等译. 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4Q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技术

英文译名:The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研究领域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宇颖、苏小红
内容简介: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是继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以概念为主线,注重建模和视图,使技术、方法、原理与建模语言UML及开发工具Rose为一体。主要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类、对象、消息、继承)及关键性概念(抽象、封装、多态、持久性等)。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范型。Use Case技术。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建模技术,用UML建模语言描述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等。面向对象的设计:问题范围的设计,人机交互的设计,数据管理的设计,任务管理的设计,设计到代码的转化。面向对象的测试,传统方法测试的可用性,类的测试、交互测试。简介Rose工具的使用。
主要教材:

1.Scott W.Ambler. The Application Developer’s Guide to Object Orientation and the UML (车皓阳、刘锐等译.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参考文献:

1. Cay Horstmann. Object-Oriented Design & Patterns(张琛恩 译. 面向对象的设计与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 Ian Grahum. Object-Oriented Methods Principles & Practice(袁兆山等译.面向对象方法原理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Craig Larman. Appling UML and Patterns :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姚淑珍等译. 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分布式系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5C
课程名称:分布式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 斌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计算机并行性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分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平台。分布式系统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本课程通过对分布式系统的软件、硬件实现技术及应用实例地介绍,使学生掌握分布式系统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1.      分布式系统的组成及分类(3学时)

分布式系统的概念、特性,分布式系统的层次模型,分布式系统的分类及典型模型,松藕合的多机系统,紧耦合的多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的设计需求。
2. 分布式系统的互联技术及通讯(5学时)
分布式系统的互联网络及特点、分布式系统的通讯技术、分布式系统的同步技术、全局时钟、物理时钟、逻辑时钟、网络时间协议。
3. 静态、动态负载分配及负载平衡(5学时)
静态负载分配:任务划分,任务分配,任务调度,动态负载分配:组成要素,负载分配数,负载平衡设计:负载平衡参数,负载平衡策略及设计。
4.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一致性模型(5学时)
严格一致性模型、顺序一致性模型、偶然一致性模型、释放一致性模型、其他一致性模型
5. 死锁的预防、检测和恢复(3学时)
死锁问题、死锁的预防、检测及恢复
6. 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5学时)
基本模型、故障检测及恢复、拜占庭式故障
7. 分布式文件系统(5学时)
分布式文件系统需求、分布式名字服务、分布式目录服务、分布式文件系统
8. 分布式系统举例(5学时)
基于紧藕合的分布式系统—航天容错计算机设计、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基于网络安全的分布式系统设计。
课程主要教材:

1.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 (英)George Coulouris Jean Dollimore Tim Kindberg著 金蓓弘 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1

2.        分布式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 (美)Doreen L.Galli 著. 徐良贤 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1

主要参考文献:

分布式系统设计 (美)Jie Wu著, 高传善 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2.1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5C             课程名称:分布式系统
英文译名: Distributed System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 斌
内容简介:
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计算机并行性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分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平台。分布式系统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分布式系统的软件、硬件实现技术及应用实例地介绍,使学生掌握分布式系统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
主要教材:

1.        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 (英)George Coulouris Jean Dollimore Tim Kindberg著 金蓓弘 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1

2.                  分布式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 (美)Doreen L.Galli 著,徐良贤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1

参考文献:

分布式系统设计 (美)Jie Wu著 ,高传善 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2.1

 
 
UNIX操作系统设计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6C
课程名称:UNIX操作系统设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廖明宏、吴翔虎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主要介绍UNIX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基本组成和各主要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为学生将来从事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够设计一个UINX操作系统内核。

课程主要内容:
UNIX概况:UNIX发展历史,UNIX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特点,UNIX核心的结构及主
组成。
UNIX文件系统:数据缓冲区高速缓冲,文件的内部表示,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
UNIX的进程管理:进程结构,进程控制,进程调度和时间。
存储管理:存贮管理的功能与UNIX存储扩充的机制,UNIX存贮对换策略,请求调页,混合系统。
输入输出管理:UNIX  I/O管理的特点,主要数据结构,主要算法。
进程通讯:UNIX进程的基本通讯方式,UNIX系统的IPC。
课程主要教材:
1. Maurice J. Bach著, 陈葆珏等译, UNIX操作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主要参考文献:
1. 孟庆昌等, UNIX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 汤子赢等,计算机操作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6C                 课程名称:UNIX操作系统设计

英文译名:The Design of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廖明宏、吴翔虎
内容简介:

1.        UNIX概况:UNIX发展历史,UNIX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特点,UNIX核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

2.                  UNIX文件系统:数据缓冲区高速缓冲,文件的内部表示,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

3.                  UNIX的进程管理:进程结构,进程控制,进程调度和时间。

4.        存储管理:存贮管理的功能与UNIX存储扩充的机制,UNIX存贮对换策略,请求调页,混合系统。

5.        输入输出管理:UNIX  I/O管理的特点,主要数据结构,主要算法。

6.        进程通讯:UNIX进程的基本通讯方式,UNIX系统的IPC。

主要教材:
1.Maurice J. Bach著, 陈葆珏等译, UNIX操作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 孟庆昌等, UNIX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 汤子赢等,计算机操作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7C
课程名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建中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授课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整体结构、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如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模型、多维数据模型的表示等;使学生掌握基于数据仓库的联机分析处理 (0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技术及方法,如多维OLAP操作及算法、存储与索引技术、查询处理及优化技术等。了解OLAP分析技术的研究问题、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掌握数据挖掘的技术及方法,如关联规则、聚类、分类、时间序列分析等。了解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问题、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课程主要内容:
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及系统结构。(2学时)
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模型及模型的表示方法。(4学时)
数据仓库的存储与索引技术。(4学时)
OLAP概念、操作及操作的实现技术,如聚集、幂聚集、Roll-up、Drill-down等。(4学时)
区域查询处理技术及查询优化技术。(4学时)
数据仓库的维护及元数据管理技术。(4学时)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挖掘方法的分类。(3学时)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3学时)
聚类分析技术。(3学时)
分类和预测。(2学时)
时间序列分析技术。(3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W.H.Inmon. 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 New York: Join Wiley &Sons, 1996.

2.        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2001.

主要参考文献:

1.        R.Kimball. the data warehouse toolkit. New York: Join Wiley & Sons, 1996.

2.        E.Thomsen and S.Greenberg. OLAP Solutions :Building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New York: Join Wiley & Sons, 1997.

3.        S.Chaudhuri and U.Dayal. A Overview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OLAP Technology. ACM SIGMOD Record, 26:65-74, 1997.

4.        E. F. Codd, Providing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to user-analysts: An IT mandate, Technical report, E. F. Codd and Associates, 1993.

5.        Agrawal R, Gupta A, Sarawagi S. Model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Birmingham,U.K. 1997. 105~116.

6.        Gray, J., Chaudhuri, S., Bosworth, A., et al. Data  Cube: A Relational Aggregation Operator Generalizing Group-by, Cross-tables and Sub-totals.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Vol.1, No.1, 29-53, 1997.

7.        Agarwal, S., Agrawal, R., Deshpande, P.M., etc. On the Computation of Multidi- mensional Aggregates. In Proc. of  the 22nd VLDB Conference, Mumbai, India, pp 506-521, 1996.

8.        Zhao, Y., Deshpande, P.M., and Naughton, J.F., An Array-Based Algorithm for Simultaneous Multidimensional Aggregations, In Proc. of the 1997 ACM SIGMOD Conf. 1996.

9.        Jianzhong Li and J. Srivastava, Efficient Aggregation Algorithms for Very Large Compressed Data Warehouses, In Proc. the 25th Intl. Conf.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1999

10.    P. O’Neil and D. Quass. Improved Query Performance With Variant Indices. In Proceedings of SIGMOD’97, pages 38–49. ACM Press, 1997.

11.    Rachel Pottinger, Alon Levy, A Scalable Algorithm for Answering Queries Using Views (Research), pp.484-495, vldb2000.

12.    C.T. Ho, R. Agrawal, R. Megiddo, and R. Srikant. Range Queries in OLAP Data Cub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l. ACM SIGMOD Confference, pages 73-88, Tucson, Arizona, May 1997.

13.    Aris Tsois, Timos K. Sellis. The Generalized Pre-Grouping Transformation: Aggregate-Query Optim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ependencies. In Proc. the 29th Intl. Conf.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2003, 644-655.

14.    R. Agrawal and R. Srikant. Fast algorithms for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VLDB'94 487-499, Santiago, Chile.

15.    M. S. Chen, J. Han, P. S. Yu, Data Mining: An Overview from a Database Perspective.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1996,8(6): 866~883

16.    R. Agrawal,and J. C. Shafer. Parallel mining of association ru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1996,8(6): 962~969

17.    R. Agrawal and R. Srikant. Mining sequential patterns. ICDE'95, 3-14, Taipei, Taiwan.

18.    H. Mannila, H Toivonen, and A. I. Verkamo. Discovery of frequent episodes in event sequences.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1:259-289, 1997.

19.    Martin Ester,Hans-Peter Kriegel and Xiaowei Xu. A density-based algorithm for discovery clusters in large spatial database with noise. Evangelos Simoudis, Jiawei Han, Usama M. Fayya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KDD’96),AAAI Press , 1996:226~231

20.    S. Chakrabarti, B. E. Dom, and P. Indyk. Enhanced hypertext classification using hyper-links. In Proc. 1998 ACM-SIGMOD Int. Conf. Management of Data(SIGMOD'98),307-318

21.    K. Wang, S. Zhou, and S. C. Liew. Building hierarchical classifers using class proximity. In Proc. 1999 Int. Conf. Very Large Data Bases(VLDB'99),363-374.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7C          课程名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英文译名:Data Warehouse and Data Min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建中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为知识单元,系统地介绍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整体结构、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数据仓库的基本概念及系统结构;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模型及模型的表示方法;数据仓库的存储与索引技术;OLAP概念、操作及操作的实现技术;区域查询处理技术及查询优化技术;数据仓库的维护及元数据管理技术;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挖掘方法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技术;聚类分析技术;分类和预测;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主要教材:

1.        W.H.Inmon. 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 New York: Join Wiley &Sons, 1996.

2.        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2001.

参考文献:

1.        R.Kimball. the data warehouse toolkit. New York: Join Wiley & Sons, 1996.

2.        E.Thomsen and S.Greenberg. OLAP Solutions :Building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New York: Join Wiley & Sons, 1997.

3.        S.Chaudhuri and U.Dayal. A Overview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OLAP Technology. ACM SIGMOD Record, 26:65-74, 1997.

4.        E. F. Codd, Providing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to user-analysts: An IT mandate, Technical report, E. F. Codd and Associates, 1993.

5.        Agrawal R, Gupta A, Sarawagi S. Model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Birmingham,U.K. 1997. 105~116.

6.        Gray, J., Chaudhuri, S., Bosworth, A., et al. Data  Cube: A Relational Aggregation Operator Generalizing Group-by, Cross-tables and Sub-totals.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Vol.1, No.1, 29-53, 1997.

7.        Agarwal, S., Agrawal, R., Deshpande, P.M., etc. On the Computation of Multidi- mensional Aggregates. In Proc. of  the 22nd VLDB Conference, Mumbai, India, pp 506-521, 1996.

8.        Zhao, Y., Deshpande, P.M., and Naughton, J.F., An Array-Based Algorithm for Simultaneous Multidimensional Aggregations, In Proc. of the 1997 ACM SIGMOD Conf. 1996.

9.        Jianzhong Li and J. Srivastava, Efficient Aggregation Algorithms for Very Large Compressed Data Warehouses, In Proc. the 25th Intl. Conf.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1999

10.    P. O’Neil and D. Quass. Improved Query Performance With Variant Indices. In Proceedings of SIGMOD’97, pages 38–49. ACM Press, 1997.

11.    Rachel Pottinger, Alon Levy, A Scalable Algorithm for Answering Queries Using Views (Research), pp.484-495, vldb2000.

12.    C.T. Ho, R. Agrawal, R. Megiddo, and R. Srikant. Range Queries in OLAP Data Cub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l. ACM SIGMOD Confference, pages 73-88, Tucson, Arizona, May 1997.

13.    Aris Tsois, Timos K. Sellis. The Generalized Pre-Grouping Transformation: Aggregate-Query Optim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ependencies. In Proc. the 29th Intl. Conf.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2003, 644-655.

14.    R. Agrawal and R. Srikant. Fast algorithms for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VLDB'94 487-499, Santiago, Chile.

15.    M. S. Chen, J. Han, P. S. Yu, Data Mining: An Overview from a Database Perspective.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1996,8(6): 866~883

16.    R. Agrawal,and J. C. Shafer. Parallel mining of association ru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1996,8(6): 962~969

17.    R. Agrawal and R. Srikant. Mining sequential patterns. ICDE'95, 3-14, Taipei, Taiwan.

18.    H. Mannila, H Toivonen, and A. I. Verkamo. Discovery of frequent episodes in event sequences.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1:259-289, 1997.

19.    Martin Ester,Hans-Peter Kriegel and Xiaowei Xu. A density-based algorithm for discovery clusters in large spatial database with noise. Evangelos Simoudis, Jiawei Han, Usama M. Fayya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KDD’96),AAAI Press , 1996:226~231

20.    S. Chakrabarti, B. E. Dom, and P. Indyk. Enhanced hypertext classification using hyper-links. In Proc. 1998 ACM-SIGMOD Int. Conf. Management of Data(SIGMOD'98),307-318

21.    K. Wang, S. Zhou, and S. C. Liew. Building hierarchical classifers using class proximity. In Proc. 1999 Int. Conf. Very Large Data Bases(VLDB'99),363-374.

 
 
可信计算技术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8Q
课程名称:可信计算技术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杨孝宗、刘宏伟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概率论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    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本课程是研究高可信计算机系统设计和评估的一门课程,主要着眼于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质量问题。可信性 是指“计算机能提供可信赖服务的能力”,高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除了要满足应用要求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可测试性、 可维修性、健壮性等属性,从而形成了“可信计算”的研究领域和系统技术,包括了可信性的评测和可信系统的设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系统可信性概念 的基础上,掌握目前流行的可信性设计技术和评估方法,并能够深入分析该领域的某个发展分支,做到学习和研究的有机结合。

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可信性的概念、可信性设计技术和评估方法、可信性综合技术等。具体内容如下:
可信计算技术的概念(4学时)

从 应用的角度提出可信计算技术的意义,回顾从容错计算技术到可信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给出可信性的基本概念。由于故障、错误和失效是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原 因,课程将从这几个概念入手,研究影响系统可信性的因素。学习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等属性的定义,提出一些课程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可靠性设计技术(6学时)

可 靠性是系统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在可信计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它已从原有的容错设计技术基础上,增加了健壮性设计和可测试性设计等内容。 本专题讨论可靠性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讨论以可靠性为核心的系统特征。容错设计技术是最早的可信计算技术,课程将介绍容错的概念和容错计算机系统的 设计方法。本专题的内容从横向来看,不再局限在单个可靠节点的容错设计,还涵盖了分布式系统的容错设计和拓展后的设计领域。从纵向来看,涉及到系统的故障 检测、故障诊断、故障恢复、失效处理等更广泛的学习内容。课程要通过理论方法和实际举例相结合的方式,把基本设计技术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展现出来。

可用性设计技术(4学时)

可 用性是系统在指定时刻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许多系统往往十分强调可用性,即“短时间内系统必须可靠”的能力。高可测试性和高可维修性互相关联,支持着系统 的可用性。本专题围绕着提高可用性的目的,学习可用性相关设计技术、可测试性设计技术和可维修性设计技术,包括单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测试方法、可测试性设 计技术以及测试支撑工具、功能性模块化设计、实时诊断技术、在线维修技术、可维修接口设计技术等。利用可用性模型和相关基本理论,讨论以可用性为核心的系 统特征。

健壮性及安全性设计技术(4学时)
分别给出健壮性和安全性的概念。通过美国Ballista 等实例介绍健壮性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对安全性设计进行概述式介绍。
抗毁性设计技术(4学时)

抗 毁性分析是网络可信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可信性研究的一个子集,是一种基于网络设计的概念,利用设计的方法使得网络在异常事件发生时仍具有健壮性,即 系统一定不会崩溃。学习网络拓扑结构的模型设计策略,网络系统的诊断技术,网络可靠性评估技术,网络服务的切换管理等。

可信性综合设计和评测技术(6学时)

本 专题将从理论,技术,系统设计等各个方面,研究计算机系统的高可信性综合设计技术。讨论基于失效分析及需求分析的系统可信性属性分配策略、基于可信性及基 本性能的模块化设计技术等;学习高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包括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系统集成技术、可信性属性的综合技术、可信性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系统集成 技术等等。学习系统可信性的评测体系,包括对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维修性、可测试性、健壮性等可信性的各个属性的独立评测和可信性多维属性综合评测 两个阶段。研究系统可信性评估的基本原理,并把系统的可信性从定性向定量加以转化。引入系统定量评价工具云模型,描述云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如何基 于云理论进行可信性评估。

课程主要教材:

1.  杨孝宗. 可信计算技术. 待出版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孝宗. 容错技术与Stratus容错机. 哈工大出版社

2.        D.P.Siewiorek. The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 digital press. 1992

3.        M.L.Shooman.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Systems And Network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2

4.        胡华平, 金士尧, 王召福. 分布式系统的可信性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998, (1)

5.        孙峻朝, 李运策, 杨孝宗. 高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 计算机应用研究. 1999, (3)

6.        孙峻朝,  王建莹, 杨孝宗. 计算机系统开发中的可信性评价概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998, (1)

7.        闵应骅. 可信系统与网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1, (5)

8.        袁由光, 李海山. 可信性概念与可信性计算系统的研究. 舰船电子工程. 2000, (6)

9.        闵应骅. 容错计算二十五年. 计算机学报. 1995, (12)

10.    G. Bolch, S. Greiner, H. Meer, K. S. Trivedi. Queueing Networks and Markov Chain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

11.    Jean-Claude Laprie, editor. Dependability: Basic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Dependable Computing and Fault-Tolerant Systems. Springer Verlag, Dec 1991.

12.    Daniel P. Siewiorek and Robert S. Swarz.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s: Design and Evaluation. AK Peters, Ltd., Natick, MA, 3rd edition, 1998.

13.    Avizienis, J. C. Laprie, B. Randell.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Dependability. ISW-2000. 2000. Pittsburgh: 1-6

14.    George Candea. The basics of dependability. 2003. http://www.stanford.edu / ~candea/teaching/ cs444a-fall-2003/notes/basics.pdf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8Q             课程名称:可信计算技术

英文译名:Dependable Comput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概率论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杨孝宗、刘宏伟
内容简介:

本 课程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可信设计和评估技术。从传统的容错技术引出现代的可信计算技术,主要着眼于计算机系统的“可信赖的服务能力”。可信性包含了可靠性、 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等属性,课程将分别介绍每种属性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并讲授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以某种属性为中心的设计和评测方法,并讨论利用模 型把可信性量化的问题。

主要教材:
1. 杨孝宗. 可信计算技术. 待出版
参考文献:
1.  杨孝宗. 容错技术与Stratus容错机. 哈工大出版社

2.  D.P.Siewiorek. The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 digital press. 1992

3.  M.L.Shooman.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Systems And Network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2

4.  胡华平, 金士尧, 王召福. 分布式系统的可信性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998, (1)
5.  孙峻朝, 李运策, 杨孝宗. 高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 计算机应用研究. 1999, (3)

6.  孙峻朝,  王建莹, 杨孝宗. 计算机系统开发中的可信性评价概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1998, (1)

 
 
网络与信息安全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19Q
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张宏莉、翟健宏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C语言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 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旨在讲授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技术与应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技术与原理。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首先介绍信息内容安全的相关背景知识,涉及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以及与后文相关的网络基本知识;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的关键技术与原理。具体包括:
1     信息安全体系。信息与信息的分类,信息安全体系结构。(4学时)
2     物理安全。无线信号防注入技术、物理线路插入检测技术、防信息泄漏技   
术、系统加固技术等。(6学时)
3     运行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安全评估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容灾技术、应急响应与恢复技术。(6学时)
4     数据安全。数字签名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路径认证技术、
完整性标志的生成和检验技术。(6学时)
5     内容安全。信息的截获与协议的还原技术、信息的解析技术、信息识别技
术、信息阻断技术,抗分析技术及典型系统。(6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     杨义先,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明 ,胥光辉等译,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二版),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1

3.     William Stallings,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4.     戴英侠,系统安全与入侵检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文献:
1.     2003 Global Security Survey, www.deloitte.com/gfsi 2003

2.     Global Computer Security Survey—Results Analysis, 

www.vectec.org/researchcenter/presentations/ CyberSecuritySurveyResults.pdf

3.     The Wireless Security Survey of London,

www.rsasecurity.com/solutions/wireless/ whitepapers/CLWS_WP_0203.pdf

4.      SANS InfoSec Reading Room - Security White Papers,www.sans.org/rr/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19Q              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

英文译名: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C语言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张宏莉、翟健宏
内容简介:
本课程首先介绍信息内容安全的相关背景知识,涉及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以及与后文相关的网络基本知识;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的关键技术与原理。
主要教材:

1.        杨义先,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明 ,胥光辉等译,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        William Stallings,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4.        戴英侠,系统安全与入侵检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        2003 Global Security Survey,www.deloitte.com/gfsi 2003

2.        Global Computer Security Survey—Results Analysis,www.vectec.org/researchcenter/presentations/ CyberSecuritySurveyResults.pdf

3.        The Wireless Security Survey of London,www.rsasecurity.com/solutions/wireless/ whitepapers/CLWS_WP_0203.pdf

4.        SANS InfoSec Reading Room - Security White Papers,www.sans.org/rr/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0Q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宽全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季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现策略,强调系统性与全面性;接触计算机网络前沿性的研究结果,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分析 能力、形式化描述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系统实现能力;对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现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本课程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相关的主流国际期刊文 章(如IEEE和ACM文章),以了解本领域当前的国际研究热点。

课程主要内容: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数据通信与网络综述(3学时)
数据通信及网络概念、协议与标准、网络模型
物理层(5学时)
信号、数字传输、模拟传输、复用技术、传输介质、电路交换与电话网、高速数字接入
数据链路层(8学时)
检错与纠错、数据链路控制及协议、PPP协议、多路访问协议、局域网及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局域网互连与虚拟局域网、蜂窝电话与卫星网络、虚电路交换、帧中继与ATM技术
网络层(5学时)
主机到主机传送:网络互连、地址及路由,网络层协议:ARP, Ipv4, ICMP, Ipv6 and ICMPv6, 单播与广播路由:路由协议。
传输层与应用层(5学时)
进程到进程:UDP及TCP,拥塞控制与服务质量,客户-服务模型:Socket接口,其他应用层
多媒体网络(5学时)
数字音频与视频,音视频压缩,存储流媒体,现场流媒体,实时交互音视频,IP电话
网络与信息安全(5学时)
密码学:对称密钥技术及标准、公钥技术与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用户验证技术,密钥管理技术,IP层安全技术:IPSEC,传输层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
课程主要教材:

1.   Behrouz A. Forouzan.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third edition. Mc  

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USA, 2003.

主要参考文献:

1.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3rd Ed. Prentice Hall/Pearson.

2.   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ernet. Pearson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

3.   William Stallings. Data &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ix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

4.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4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5.   Behrouz A. Forouzan. TCP/IP Protocol Suite, Mc Graw-Hill, 2000.

6.   Comer, D.,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Prentice-Hall, 2001.

7.   Ed Tittel. Schaum’s Outhines of Computer Networking, Mc Graw-Hill, 2002.

8.   井口信和著,吴松芝等译. TCP/IP网络工具篇,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0Q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英文译名:Computer Networking and Communication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王宽全
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对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及相关协议进行深入讲解,详细探讨数据通信、广域网、局域网、协议设计、多媒体网络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最新扩展的内容还有:无线局域网与蓝牙技术,卫星通信与蜂窝电话,Internet高速接入技术,多路访问及点对点访问协议,IP与Ipv6,UDP与TCP扩展材料,网络安全问题。
主要教材:

1.     Behrouz A. Forouzan.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third edition. Mc

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USA, 2003.

参考文献:

1.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3rd Ed. Prentice Hall/Pearson.

2.    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ernet. Pearson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

3.    illiam Stallings. Data &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ix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Press.

4.    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4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5.    ehrouz A. Forouzan. TCP/IP Protocol Suite, Mc Graw-Hill, 2000.
6.    omer, D.,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Prentice-Hall, 2001.

7.    d Tittel. Schaum’s Outhines of Computer Networking, Mc Graw-Hill, 2002.

8.    口信和著,吴松芝等译. TCP/IP网络工具篇,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多媒体技术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1C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姚鸿勋
先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             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也是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学科重要方向—智能人机交互与媒体技术的专业技术课之一,是了解专业、学科发展的最 好入门。通过课程的学习,可激发学生对专业探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研究问题的欲望。为研究生开设此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并了解到最新学科发 展动向;强调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前沿性,侧重于培养学生大型应用系统分析能力、掌握最新技术与解决问题思路。

课程主要内容:
1     多媒体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4学时)
2     视觉类、听觉类媒体等各多类媒体的性质、表示方法、及其处理方法(4学
时)
3     数据压缩原理及其常用数据压缩方法: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
及其主要的国际标准,JPEG、MPEG II 压缩标准(6学时)
4     以数字化媒体内容的开发、处理为核心,研究多媒体数据压缩、数字音/视
频编辑制作、海量数据存储、数字信息互动平台,数字化多媒体检索、查询、存贮以及交互式数据及视频传输服务(6学时)
5     超文本及超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多媒体数据库及协同系统(4学时)
6     数字嵌入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与现状,信息安
全技术等(4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Ralf Steinmetz,Klara Nahrstedt.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主要参考文献:

1.R. Steinmetz, K. Nahrstedt. Multimedia Fundamentals, Volume 1: Media Coding and Content Processing, Prentice Hall, 2002

1.胡晓峰. 多媒体系统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2.钟玉琢.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1C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英文译名:Multimedia Technolog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姚鸿勋, 刘岩
内容简介:

本 课程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学科重要方向—智能人机交互与媒体技术的专业技术课之一,是了解专业、学科发展的最好入门。同时可激发学生对专业探讨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激发研究问题的欲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并了解到最新学科发展动向,掌握最新技术与解决问题思路。

主要教材:

1.Ralf Steinmetz,Klara Nahrstedt.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R. Steinmetz, K. Nahrstedt. Multimedia Fundamentals, Volume 1: Media Coding and Content Processing, Prentice Hall, 2002

2.胡晓峰. 多媒体系统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3.钟玉琢.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人工神经网络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2C
课程名称:人工神经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海峰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人工神经网络是计算智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等领域中的重要方 法,对许多学科都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程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在智能方法方面的理论修养和素质,了解神 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常用方法、实用方法、发展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几种基本模 型及其重要特征与算法、初步具备应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为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一般理论基础、典型神经网络模型的重要特征和实用算法,应用神经网络的基本原则和实用方法举例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概述。人工神经网络与神经网络研究,人脑与生物神经网络,符号主义、连接主义与行为主义,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学习与记忆,发展历史,应用领域。(2学时)

2        人工神经元、感知器和自适应线性元件。MP神经元模型,六个基本假设,学习规则,感知器模型,自适应线性元件。(2学时)

3        多层感知器和EBP算法。MLP网络结构,原理,EBP学习算法,提高学习速度的措施,提高泛化能力的措施,理论实验结果,MLP应用实例等。(2学时)

4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Cover定理,径向基函数网络,学习方法,应用讨论。(2学时)

5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模型结构,构造方法,学习方法,应用举例。(2学时)

6        双向联想记忆网络BAM。BAM原理,模型结构,学习方法,稳定性分析,应用举例。(2学时)

7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Kohonen网。自组织特征映射理论,Kohonen网模型,构造方法,学习方法,应用举例。(3学时)

8        动态系统理论与Hopfield网络。动态系统理论基础,系统稳定性判据,Hopfield网络结构,原理,稳定性,学习方法,实用问题举例。(2学时)

9        Hamming网络原理,模型结构,学习方法,应用举例。(2学时)

10    自适应共振理论与ART。自适应共振原理,ART模型结构,学习方法,应用举例。(2学时)
11    非确定方法与Boltzmann机模型。非确定方法原理,Monte Carlo算法,模拟退火,B机结构,学习方法,应用。(3学时)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推理。神经网络学习推理规则的原理与算法。(2学时)
13    神经网络应用举例。手写签字证实,天气预报系统,图像边缘检测,ANN/HMM混合系统与手写体文字识别,连续语音识别,传感器信息校正等。(2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蒋宗礼. 人工神经网络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叶世伟,史忠植译. 神经网络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文献:

1.F.M. Ham and I. Kostanic. “Principles of Neuro-computing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翻印,2003

2.靳蕃,范俊波。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原理、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3.朱双东。神经网络应用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4.李孝安等。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导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焦李成。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6.宿延吉。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
7.钟义信等。智能理论与技术: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邮电出版社, 1992

8.C. Bishop, Neural Networks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Clarendon Press, 1995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2C             课程名称:人工神经网络

英文译名: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海峰
内容简介:

人工神经网络是计算智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等领域中的重要方法。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人工神经网络的生物基础,MP神经元模型,学习规则,多层感知器和EBP算法,提高学习速度的措施,提高泛化能力的措施,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自组织特征映射理论,Kohonen网模型,动态系统理论,Hopfield网络,自适应共振理论,ART模型,非确定方法,Monte Carlo算法,Boltzmann机模型,应用举例等内容。

Principles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m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omain of computing intelligence; ANNs are wildly used in pattern recogni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control, etc.

This course includes mainly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biologic basis for ANNs, MP neuron model, learning rules, multi-layer Perceptron, EBP training algorithm, acceleration methods, generalization methods, RBF model, SVM model, auto-organization principles, Kohonen model, dynamic system theory, Hopfield network, ART model, stochastic methods, Monte Carlo algorithm, Boltzmann mach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主要教材:
1.蒋宗礼. 人工神经网络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叶世伟,史忠植译。神经网络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F.M. Ham and I. Kostanic. “Principles of Neuro-computing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翻印,2003

2.靳蕃,范俊波。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原理、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3. 朱双东。神经网络应用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孝安等。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导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焦李成。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6.宿延吉。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
7.钟义信等。智能理论与技术: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邮电出版社, 1992

8.C. Bishop, Neural Networks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Clarendon Press, 1995

 
 
数字图像处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3Q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姚鸿勋
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学时:28/10                                    学分:1.5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本课程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学科重要方向—智能人机交互与媒体技术的必备专业技术课之一,是培养研究型模式 人才的好题材。为研究生开设此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编程来运用已学的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出直观的计算机处理图象的结果,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探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欲望。

课程主要内容: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发展状况和应用,数字图像的各种表示方法、数字图像各种处理系统,光度学、色度学和人眼视觉现象等视觉基础知识,傅立叶(Fourier)变换、Hadammard变换、Walsh变换、斜变换、Slant变换、Haar变换、余弦变换、KL变换等各种图像变换,PCM编码、哈夫曼编码、行程编码、预测编码、DCT编码等图像编码,介绍各种图像增强算子,空域的、时域的,平滑的、锐化的,并通过演示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及适用情景。简单介绍图像恢复原理、图像退化模型及图像复原法。概要介绍图像分割的一些经典思想和算法以及特征提取的思想和做法。
图象处理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发展状况和应用(1学时)
介绍图象处理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和相互发展的状况,指出图象处理技术瓶径,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
视觉基础知识(3学时)
数字图象的各种表示方法、数字图象各种处理系统,光度学、色度学和人眼视觉现象等视觉基础知识。了解成像系统特点的目的是,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对待图象处理问题。
图象变换(8学时)
重点介绍傅立叶(Fourier)变换、Hadammard变换、Walsh变换、Haar变换、余弦变换、KL变换等各种图象变换,让学生建立起除空间、时间域以外的频率域或其他变换域里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
图象编码(4学时)
简单介绍PCM编码、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预测编码、DCT编码等常用图象编码思想。
图象增强(8学时)
重点介绍各种图象增强算子,空域的、时域的,平滑的、锐化的,并通过演示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及适用情景。这是图象处理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经典算法最多的部分,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图象处理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图象复原(2学时)
简单介绍图象恢复原理、图象退化模型及图象复原法,这是图象处理技术中最严谨的部分,它一改图象增强技术中的实用主义,以严谨的数学逆推过程还原出清晰的图象。
图象分割与特征提取(2学时)
概要介绍图象分割的一些经典思想和算法以及特征提取的思想和做法。这是该领域最有活力的部分,最可挖掘的潜力处,也是问题的瓶径所在。它正等待着更多的有志者来继续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具体应用领域问题的研究。
课程主要教材:

1.R. C. Gonzalaz.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econd Edition,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文献:
1.章毓晋. 图像处理和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Kenneth R. Castlema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3Q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英文译名: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姚鸿勋, 刘岩
内容简介: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发展状况和应用,数字图像的各种表示方法、数字图像各种处理系统,光度学、色度学和人眼视觉现象等视觉基础知识,傅立叶(Fourier)变换、Hadammard变换、Walsh变换、斜变换、Slant变换、Haar变换、余弦变换、KL变换等各种图像变换,PCM编码、哈夫曼编码、行程编码、预测编码、DCT编码等图像编码,介绍各种图像增强算子,空域的、时域的,平滑的、锐化的,并通过演示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及适用情景。简单介绍图像恢复原理、图像退化模型及图像复原法。概要介绍图像分割的一些经典思想和算法以及特征提取的思想和做法。
主要教材:
1.R. C. Gonzalaz.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econd Edition,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章毓晋. 图像处理和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Kenneth R. Castlema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语音信号处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4C
课程名称:语音信号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韩纪庆
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   学科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将系统地介绍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语音识别技术、语音信 号的编码压缩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基于语音的情感处理及发音学习技术、音频信息检索技术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本研 究领域的基本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基本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系统,为今后从事相关深入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1. 基本情况介绍(0.5学时)
简要介绍语音信号处理的发展历史,语音信号处理的分类。给出语音信号处理各分支的分类情况,使学生对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领域、发展历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 语音信号的产生模型(2.5学时)
发音器官及听觉器官的生理、语音信号的线性与非线性产生模型。使学生对语音信号的产生机理、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模型及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
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4学时)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语音信号的预处理、时域和频域的特征提取、时频分析技术、语音信号的同态解卷积、Mel频率倒谱、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短时基音估计、短时共振峰估计。使学生了解语音信号的前端处理部分。
4.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分析(2学时)
线性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基于自相关的线性预测分析、杜宾递推算法、线性预测的推演参数。使学生了解一种语音信号前端处理的方法。
5. 语音识别技术(10学时)

基于动态时间弯折DTW(Dynamic Time Warping)的孤立词识别技术、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Hidden Markov Model)的孤立词识别技术、基于二级DTW的连接词识别技术、基于分层构筑和HMM相结合的连接词识别技术、大词表连续语音识别技术、关键词检出技术、Robust语音识别技术。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语音识别方法以及语音识别的最新研究进展。

6. 说话人识别(2学时)
说话人识别技术的基本问题、基本特征、与文本有关的识别方法、与文本无关的识别方法、文本提示型的识别方法。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说话人识别方法。
7. 语音信号的编码(共2学时)
均匀量化PCM语音编码方法、非均匀量化PCM语音编码方法、基于线性预测的语音编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语音编码压缩方法。
8. 语音合成(3学时)
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线性预测合成、波形拼接合成。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语音合成方法。
9. 基于语音处理的应用技术(共2学时)
情感语音处理技术、基于语音识别的发音学习、语音信息检索技术、网络下的语音识别等,使学生对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
课程主要教材:
1.韩纪庆,张磊,郑铁然. 语音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主要参考文献:
1.易克初等编,语音信号处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Rabiner L,Juang B H.  Fundamentals of Speech Recogn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TR,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4C            课程名称:语音信号处理

英文译名: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韩纪庆、李海峰
内容简介:

系 统地介绍了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概念、原理、方法与应用,以及该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包括:语音信号处理的发展过程、语音信号的产生与人类听觉的机理、线性 语音产生模型、非线性语音产生模型、语音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分析、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方法、语音信号的编码与合成技术、语音识别技术、Robust语音识别技术,以及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些基于语音处理的应用技术,如情感语音处理、基于语音识别的发音学习、网络下的语音识别等。

主要教材:
1.韩纪庆,张磊,郑铁然. 语音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参考文献:

1.        易克初等编,语音信号处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        Rabiner L,Juang B H.  Fundamentals of Speech Recogn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TR,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计算分子生物学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5Q
课程名称:计算分子生物学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郭茂祖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理论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数据,且数据关系日趋复杂,计算分子生物学就是处理这些数据的新学科。 计算分子生物学又称生物信息学,是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分子生物学工作者是生物数据的创造者和最终用户,数学家关心解决生物问题的模 型。本课程则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在介绍生物信息学研究对象的生物学背景基础上,抽象出相应的概念以及计算模型,进而描述求解问题的有效算法,并对这些算 法进行分析。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扎实地了解和掌握计算分子生物学基本方法;强调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前沿性,侧重于培养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概 念以及计算模型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在简要介绍用到的分子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基础上,重点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讲授生物信息学的以下内容:(1)序列比较;(2)DNA片断组装;(3)DNA物理作图;(4)种系发生树;(5)基因组重排;(6)RNA与蛋白质结构预测;(7)DNA生物计算。
1.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4学时)
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便学生能够应对本课程涉及的生物学背景。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子遗传学的机制、研究生物基因组的主要实验室技术、序列数据库概述。
2.串、图和算法(2学时)
简要介绍本课程用到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其中,串和图是本课程用到的两个重要数据结构。然后,简述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分析方法、NP完全性概念。
3.序列比较与数据库搜索(4学时)
序列比较是本课程中最基本的操作。首先介绍基本的双序列比较及其动态规划算法,然后扩展该算法。接着介绍多序列比对方法,最后介绍序列数据库搜索技术。
4.DNA片段组装(4学时)
现有生物技术不可能直接测序超过几百个碱基的片断,因此,测序长DNA分子的一个典型途径是测序所采集样本的小片断,于是便引发了片段组装问题,该部分将介绍该问题的形式模型和求解算法。包括:片段组装的生物学背景、几种简化模型、算法及启发式信息。
5.DNA物理作图(4学时)
物理作图可看作是更大尺度上的片段组装问题。由于片断更大,组装技术也完全不同,其目标是获得DNA分子上某些标记的位点。该部分介绍物理作图的主要技术及模型,接着描述在物理作图中起重要作用的连续1问题的算法,最后讨论一种物理作图的近似算法和启发式。
6.种系发生树(5学时)
蛋白质和核酸随年代而进化,种系发生树用于理解种系如何发生,此外,它也能帮助理解蛋白质功能。本部分描述与种系发生树构造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并给出某些用于构造特定类型种系发生树的算法。包括:二值性状状态、种系树的简约性和相容性、距离矩阵算法、种系树之间的一致。
7.基因组重排(5学时)
基因重排是一个新领域,一些生物具有遗传差异,但并非在序列水平有大的差异,而是大的序列块在各自DNA中的排序不同。该部分论述这个问题。包括:生物学背景、有向块及其算法、无向块及其算法。
8.分子结构预测(4学时)
理解分子的生物功能是计算生物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分子在三维空间里折叠,且其功能取决于这种折叠的方式。发现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特别是RNA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孕育出基于分子原始序列预测其结构的方法。该部分描述用于RNA结构预测的动态规划算法,概述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困难性,并介绍蛋白质比配,它把蛋白质的序列和已知的结构作比较。
9. DNA计算(4学时)
介绍一个新领域:生物计算,尝试如何利用分子生物学解决困难的计算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创造高效的生物分子计算机。首先介绍能使用DNA分子求解困难问题的生物学实验,然后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包括:哈密顿回路问题、可满足性。
课程主要教材:

1.João Setubal and João Meidanis.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PWS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1997

主要参考文献:
1.T K Attwood, D J Parry-Smith著,罗静初等译。生物信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成岗,贺福初。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李衍达,孙之荣等译。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Gerald Karp.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细胞生物学(英文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版), 2002
5.张东晖等译。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方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5Q            课程名称:计算分子生物学

英文译名: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理论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郭茂祖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这些问题的有效算法。内容包括: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两个重要的数据结构串和图,以及算法的基本概念;序列比较和经典的动态规划算法;DNA片断组装技术;DNA物理作图和一种物理作图的近似算法及启发式;与种系发生树构造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以及某些用于构造特定类型种系发生树的算法;基因组重排;用于RNA结构预测的动态规划算法,以及蛋白质比配方法;最后介绍DNA计算。
主要教材:

1.João Setubal and João Meidanis.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PWS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1997

参考文献:
1.T K Attwood, D J Parry-Smith著,罗静初等译。生物信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成岗,贺福初。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李衍达,孙之荣等译。生物信息学:基因和蛋白质分析的实用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Gerald Karp.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细胞生物学(英文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版), 2002
5.张东晖等译。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方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6Q
课程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徐晓飞、刘晓烽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CIM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高技术领域中的重要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比较全面地了解 CIMS的概貌(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弄清计算机在制造业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基本方法,指明在CIM方向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为有志于这方面研究和有机会从事CIMS工作的同学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CIMS概述:CIM概念及目标、主要内容、CIM技术产生背景、工厂自动化阶段、计算机作用;(2学时)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概念、CAD构成、CAD研究领域、计算机图形系统、CAD数据库;(3学时)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AM概念、CAM系统构成、CAM研究领域、数控技术、生产过程仿真、FMS;(3学时)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CAPP概念、CAPP系统构成、成组技术、CAPP基本方法(创成法、派生法);(4学时)
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CAQ:CAQ概念、CAQ研究领域、CAQ系统构成、CAT、质量控制系统;(4学时)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SS概念与目的、企业管理模式、MSS系统构成、生产计划与控制PPC系统及其内容;(4学时)
CIM系统体系结构:CIM体系结构概念与基本方法、CIM-OSA体系结构;(4学时)
CIMS中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CIMS网络特点与典型网络结构、CIMS环境的数据库特点、异构多数据库集成系统;(4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Ulich Rem Bold等著,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与系统,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
徐晓飞等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知识新解,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
主要参考文献:

1.Arthur L. Foston et al.,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Pretice Hall. Inc. 1991

2.杨海成,胡家齐,徐晓飞等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3.杨海成,祁国宁等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背景、内容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4.白英彩主编,  CIMS教程,学院出版社, 1993
5.祁国宁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法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徐晓飞,现代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经济出版社,1999.12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6Q            课程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英文译名: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徐晓飞 刘晓烽
内容简介:
CIM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高技术领域中的重要领域。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CIMS概述(CIM概念及目标、主要内容、CIM技术产生背景、工厂自动化阶段、计算机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概念、CAD构成、CAD研究领域、计算机图形系统、CAD数据库);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AM概念、CAM系统构成、CAM研究领域、数控技术、生产过程仿真、FMS);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CAPP概念、CAPP系统构成、成组技术、CAPP基本方法);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CAQ(CAQ概念、CAQ研究领域、CAQ系统构成、CAT、质量控制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CIM系统体系结构;CIMS中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
主要教材:

1.Ulich Rem Bold等著,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与系统,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

2.徐晓飞等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知识新解,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        Arthur L. Foston et al.,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Pretice Hall. Inc. 1991

2.        杨海成,胡家齐,徐晓飞等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3.        杨海成,祁国宁等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背景、内容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4.        白英彩主编, CIMS教程,学院出版社, 1993

5.        祁国宁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法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        徐晓飞,现代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经济出版社,1999.1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7C
课程名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战德臣
先修课程: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    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ERP系统是企业智能计算领域典型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其开发、实施与应用已形成完整的体系。为研究生开设此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全面、扎实地了解和掌握ERP系统的基本理论和ERP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强调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前沿性,侧重于培养学生大型应用系统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工程实现能力。本课程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此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制造业信息化、从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大型软件的开发、实施和应用等工作所必须的能力,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概述。什么是ERP? 为什么要学习和应用ERP?  ERP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ERP基本工作原理(物料管理;定货点管理;物料需求计算;MPS- MRP-库存管理;能力管理与闭环MRP;制造资源管理与MRPII;企业资源管理与ERP);ERP系统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4学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基本模型。ERP模型与ERP系统建模概述;ERP系统的管控模型(组织管控模型;产品管控模型);ERP的业务流程模型;ERP的计划模型;ERP的软件架构模型;ERP建模方法与建模要点。(4学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制造体系管理。供需协调基本原理;制造企业分类与管理特点分析;制造企业的管理复杂性分析;离散制造企业的BOM/BOP与流程制造企业的主配方;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体系及其闭环控制流程;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优化问题:批量与提前期、时区与时段、计划优化与调度优化、滚动计划与时段计划等;ERP制造体系管理的功能模型。(4学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物流体系管理。物流体系的发展轨迹、覆盖范围与管理目标;物流各环节的管理问题、管理方法与业务流程;ERP物流体系管理的功能模型与信息模型分析。(4学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资金流体系管理。资金流体系的覆盖范围与管理目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业务与职责;资金流帐务处理模型;成本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处理过程;基本的成本核算模型与成本核算方法;成本计划控制体系;财务系统的基本功能;成本系统的基本功能。(4学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质量体系与其他资源体系管理。质量的概念;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质量计划与质量检验计划;质量检验过程管理;集成化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有关的基本管理思想与管理流程,系统基本内容与功能组成等。(4学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方法。ERP实施基本过程;  ERP培训:培训目的、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  ERP的需求分析调研与系统设计;  ERP的客户化定制;  ERP的数据准备:业务流程与数据规范化;  ERP的安装、测试与运营切换。(4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本课程以自编讲义为主。
主要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相关的文献与教材
2.软件工程相关的文献与教材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7C           课程名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英文译名: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实现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战德臣
内容简介:
本课程首先为学生介绍ERP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介绍支持ERP系统研发的各种模型,包括系统管控模型、业务流程模型、计划模型与软件架构模型等;接下来,深入研讨了构成ERP系统的五大管理体系:制造体系管理、物流体系管理、资金流体系管理、质量体系管理和其他资源体系管理;最后介绍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方法。力图使学生从两个角度(面向用户或说面向管理思想的角度和面向技术或面向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角度)深入地理解ERP系统,具备从事ERP系统研发、实施和应用等相关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主要教材:
本课程以自编讲义为主。
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相关的文献与教材
2.软件工程相关的文献与教材
 
 
电子商务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8C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何霆、邓胜春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时:   28                                            学分:   1.5   

开课学期:春季                                 开课形式: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正在迅速的导致一种新的经 济-电子商务经济的问世和蓬勃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贸易、管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有关 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流转程式、基本架构及涉及的技术环境;掌握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应用模式;电子商务实现的软件技术手段;最 后,通过若干企业电子商务的典型解决方案,指导学生了解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从而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及其运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课程主要内容:

本 课程主要介绍在因特网上从事商务活动的理论和实务,阐述电子商务中重要的商务问题和技术问题。主要介绍有关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电子商务的 基本流转程式、基本架构及涉及的技术环境;掌握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网络交易、在线零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商务智能 (智能代理技术)等;电子商务实现的软件技术手段:Internet与网站;信息交换和搜索;电子交易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最后,通过若干企业电子商务的典型解决方案,并对其作深入解剖和分析。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5学时)
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电子商务所引起的经济变革、电子商务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内外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现状,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商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平台、体系结构、集成框架和应用框架,最后通过一个典型实例来介绍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构架。
2 .电子商务的相关应用模式(9学时)
电子商务的几种典型应用模式;网络营销和网络交易,如何进行网络营销和网络交易,重点介绍网络交易(B2B、B2C、B2G、C2C等)的基本模式及其特征;网上零售的概念及其发展动因、零售业机制的变化以及消费者角度出发的购物模式、网上零售商品/服务的种类及定价、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网上零售的管理挑战及在线商店的建立;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典型应用:SCM和CRM。
3 .电子商务软件支撑技术(8学时)
电子商务软件支撑技术是学习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实现的技术框架:即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技术、核心技术框架以及客户端技术、服务器端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物流技术、电子商务支付工具以及下一代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商务智能技术。
4 .电子商务系统实现(6学时)
如何设计与实现一个电子商务系统是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其内容主要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方式及技术选择、实现过程、客户端的实现方式、商务表达平台的实现、商务支持平台与应用服务器、基础支持平台的实现、电子商务系统的集成、实施及组织等。通过两个B2B、B2C的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如何设计与实现一个有效的电子商务系统。
课程主要教材:

1.        祁明等编,电子商务实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方美琪编著,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杨千里、王育民编著,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8C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
英文译名:E-busines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何霆,邓胜春
内容简介:

作 为一门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贸易知识的交叉学科课程,主要介绍有关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流转 程式、基本架构及涉及的技术环境;掌握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网络交易、在线零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商务智能(智能代 理技术)等;电子商务实现的软件技术手段:Internet与网站;信息交换和搜索;电子交易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最后,通过若干企业电子商务的典型解决方案,并对其作深入解剖和分析,达到指导学生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效果。

主要教材:
1.祁明等编,电子商务实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方美琪编著,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千里、王育民编著,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29C
课程名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刘晓烽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运筹学,数据库系统原理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SS) 是计算机管理应用研究的热点和主要研究方向,本课程系统地评述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研究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有关的各种新技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 了解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决策理论和技术、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提供有关DSS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基于模型和知识以及数据的决策原理、群体决策的概念、DSS设计与开发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

1.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

决策问题,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决策支持与DSS的定义,DSS分类与特点,DSS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技术的关系概述,DSS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DSS成功的指标与DSS应用。
2.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人机界面和问题处理,四库: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与方法库系统的管理,各种类型DSS的系统结构及其特点分析、核心部件介绍:三角式结构、串联结构、熔合式结构、以数据库为中心的结构、四库三功能的系统结构、智能DSS的结构。
3. 基于模型的辅助决策原理
决策与模型的关系,决策的数学模型:AHP算法等,多模型辅助决策系统原理。
4.基于知识的辅助决策原理

决 策与知识及推理的关系,知识的概念,知识表示方法: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框架、模糊集合,推理:正向推理、逆向推理与混合推理,不确定性推理,推理系 统:元知识、推理机、事实数据库、解释机制,其他智能决策原理简介:基于黑板的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与遗传算法。

5.数据驱动的辅助决策原理
数据驱动DSS概念,数据仓库与OLAP,元数据,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Data-Driven DSS系统框架。
6.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概念,GDSS系统框架,GDSS软件举例,GDSS应用分析。
7.DSS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决策过程分析,DSS设计开发方法,DSS软件构架,DSS的网络与安全问题,相关内容实例分析,课程总结。
课程主要教材:

1.        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梯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        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29C             课程名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SS)

英文译名: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运筹学,数据库系统原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刘晓烽
内容简介: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计算机管理应用研究的热点和主要研究方向,本课程系统地评述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研究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有关的各种新技术。主要包括DSS的基本概念(决策问题、DSS分类与特点、DSS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等);DSS的体系结构(基本结构、人机界面和问题处理、四库、各种类型DSS的系统结构及其特点分析等);基于模型的辅助决策原理;基于知识的辅助决策原理;数据驱动的辅助决策原理;群体决策;DSS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主要教材:
1.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黄梯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多智能体系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0C
课程名称:多智能体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洪炳镕、魏振华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学时: 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崭新分支—多智能体系统(Multi – Agent System)所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多智能体系统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主要由信息系统、人工智能、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而来。它已广泛应用于商务、工业、军事、医疗、教育等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但掌握多智能体系统的知识表示和搜索方法、通信策略等基本内容,还要求掌握多智能体间的协调协作理论。了解智能体的概念、研究的范围;掌握智能体的基本原理、多智能体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多智能体间的通信机制、多智能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多智能体协作信息处理系统。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智能体和智能协作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智能体的概念、性质、内部结构和实现方法。多智能体间通信和协作的基本原理、实现技术等,以及智能协作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多智能技术在工业、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1.绪论(2学时)
主要介绍多智能体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概况。包括:多智能体技术概述、关于智能体的研究、多智能体系统、多智能体技术的应用
智能体(5学时)
介绍智能体的概念、性质和内部结构,着重介绍BDI主体的形式化描述。包括:智能主体的知识行为特性分析、体的信念-愿望-意图模型、理性BDI主体的形式化模型、反应主体的结构、社会主体的结构。
多智能体协作的基本原理(5学时)
介绍多智能体协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现技术。包括:协作的基本概念、协作方法、基于承诺和约定的协作方法、多主体规划、协商的原理与方法、多主体系统组织、协作问题求解模型。
多智能体相互作用和通信(5学时)
讨论多智能体系统的相互作用与通信原理和机制。包括:主体的相互作用与通信概述、知识查询操纵语言(KQML)、KAML语言的语义、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多智能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5学时)
讨论多智能体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说明利用组织学进行分析与设计的建模方法。包括:多主体系统开发方法概述、建造多主体系统的组织模型、基于BDI主体的多主题系统设计建模
多智能体协作信息处理系统(6学时)
介绍智能协作信息技术在分布式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包括:基组织结构模型、智能体的结构及其实现、多源信息融合、分布式态势评估、基于基组织结构的共识学习。
课程主要教材:
1.张维明主编,智能协作信息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主要参考文献:
1.蔡自兴,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0C             课程名称:多智能体系统

英文译名:Multi-Agent System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洪炳镕、魏振华
内容简介:

多智能体系统(Multi – Agent System)是20世纪90年 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主要由信息系统、人工智能、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而来。它已广泛应用于商务、工业、军事、医 疗、教育等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在这些系统中通常包含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智能体,其复杂度相当高,用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设计与实现是难以想象 的。多智能体技术提供了软件开发的新模式,专家们甚至指出基于智能体的计算将会给软件开发带来重大突破,是软件业的一场革命。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智能体和 智能协作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智能体的概念、性质、内部结构和实现方法。多智能体间通信和协作的基本原理、实现技术等,以及智能协作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 多智能技术在工业、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主要教材:
1.张维明主编,智能协作信息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2.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蔡自兴,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1C
课程名称: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洪炳镕、蔡则苏

先修课程:计算机图形学、C语言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学时: 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使用头盔显示器和传感手套等一系列新型交互设备构造出的一种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人们通过 这些设施以自然的技能向计算机送入各种命令,并得到计算机对用户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反馈。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讲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相 关技术,使学生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过程、系统构成原理、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在科研工作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2学时)
虚拟现实的概念、系统构成及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的感知原理(4学时)
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力反馈和触觉感知
虚拟现实的图形学基础(4学时)
虚拟环境中视点的定位、透视投影、三维裁减、光照模型、反射模型、阴影算法、三维消隐及真实感等
虚拟环境的几何建模(4学时)
从二维到三维的变换、三维空间曲线及边界表示法
虚拟世界的几何变换(4学时)
模型变换、构图技术、物体拾取技术、漫游技术及碰撞检测
动态虚拟环境仿真(2学时)
动态虚拟环境的生成及物理仿真
虚拟现实的应用(4学时)
工程领域的应用、科学领域的应用、艺术和游戏领域的应用等
本院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一些虚拟现实技术具体应用简介(4学时)
虚拟声音的合成及定位、虚拟人的运动控制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遥控操作的研究、虚拟战场的应用技术、虚拟环境中三角网格模型简化及快速绘制技术、基于虚拟现实的机器人仿真等。
课程主要教材:
1.张茂军著, 虚拟现实系统, 科学工业出版社
2.石教英主编, 虚拟现实基础及实用算法, 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汪成为, 高文, 王行仁. 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 清华大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俞志和, 曾建超. 虚拟现实技术用计算机创造现实世界.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赵沁平著.  DVENET 分布式虚拟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1C              课程名称: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英文译名:Virtual Re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计算机图形学、C语言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洪炳镕、蔡则苏
内容简介:
本课程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过程,给出了虚拟现实的感知原理和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原理,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本课程所需要的计算机图形学原理,重点讲授了虚拟环境的几何建模和几何变换,强调了动态虚拟环境仿真技术,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主要教材:
1.张茂军著, 虚拟现实系统, 科学工业出版社
2.石教英主编, 虚拟现实基础及实用算法, 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汪成为, 高文, 王行仁. 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 清华大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俞志和, 曾建超. 虚拟现实技术用计算机创造现实世界.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赵沁平著.  DVENET 分布式虚拟环境  科学出版社
 
 
信息检索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2Q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刘挺、张宇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学时                                         学分: 1.5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为了快速准确地从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过滤有害的信 息,需要采用高效的信息检索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检索技术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检索模 型、建立索引的方法、对用户提问的处理、搜索和匹配、文本过滤、文本分类和聚类、信息抽取和自动文摘等各项基本技术,不但了解这些技术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而且能够在小规模的数据上编程实验。对于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问答式信息检索技术、数字图书馆等要求了解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趋势。为今后的 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该课程分为基础技术和高级技术两部分。基础技术是信息检索这门课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高级技术部分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检索方法或者新的研究动态。基础技术包括:导论、信息检索模型、词(Term)处理、提问(Query)处理、信息检索的评价、索引技术、匹配技术、文本过滤、文本分类和聚类、Web搜索、信息抽取和自动文摘。高级技术包括:多媒体检索、数字图书馆、问答式信息检索、跨语言检索和其它检索技术。
基础技术包括:
1、 导论
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信息检索和数据检索、信息过滤、信息抽取等个相关技术的联系和区别,信息检索的应用,信息检索的历史和现状,信息检索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课程的内容安排和要求等。
2、 信息检索模型
包括信息检索模型的概述,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VSM),概率模型,模糊集模型,扩展的布尔模型,潜在语义索引模型(LSI),神经网络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信念网络模型等。
3、 词(Term)处理
Stemming技术,词法分析、形态还原,停用词表的构建,语义词典的构建,分词、词性标注和词义消歧等。
4、 提问(Query)处理
提问理解,提问的语义扩展(包括基于局部聚类的提问扩展,基于局部上下文分析的提问扩展,基于相似语义词典的提问扩展,基于统计词典的语义扩展),相关反馈(包括Term权重的重新计算,相关反馈策略的评价等)。
5、 信息检索的评价
包括召回率、准确率和其它各种评价标准,TREC(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数据和近年来的主要评价结果。包括检索评价、过滤评价、信息抽取的评价(Automatic Content Extraction)、自动文摘的评价(DUC会议)等。
6、 索引技术
倒排文档(Inverted List),Signature文件,PAT树和PAT阵列等。
7、 匹配技术
介绍各种匹配算法,包括:Brute Force算法,Knuth-Morris-Pratt算法,Boyer-Moore算法,Shift-Or算法,模糊匹配算法,多模式模糊匹配算法等。
8、 文本过滤、文本分类和聚类
过滤系统中的Profile的表示与管理,特征词抽取(包括TFIDF方法,信息增益方法等),文本表示,文本相似度计算,文本聚类算法。过滤系统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文本分类和聚类的应用系统等。
9、 Web搜索
搜索引擎技术,集中式体系结构,分布式体系结构,对检索结果的排序(Ranking)问题,Web上的信息采集(Crawler),元搜索引擎(Meatsearch)等。

10、              信息抽取和自动文摘

信息抽取包括命名实体的抽取、实体之间关系的抽取、事件或观点的抽取等,信息抽取在知识发现、商务智能等方面的应用。自动文摘的主要方法,包括机械式文摘、基于文本结构的文摘、基于理解的文摘等。新的自动文摘方向,包括与问题相关的文摘,多文档文摘等。
高级技术包括:
多媒体检索
图像检索、音频检索、语音检索、视频检索等。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应用价值,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
问答式信息检索
问题的理解与分类,转述(Paraphrasing),答案抽取,问答式信息检索的应用。
跨语言检索
提问翻译中的译文选择问题和语义扩展问题,检索结果的翻译问题
其它检索技术
包括并行分布式检索,包括MIMD结构,SIMD结构,文档集合的划分,性能评价。以及检索系统的用户界面与可视化,包括并行分布式检索人机界面的设计,如何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检索结果。
课程主要教材:

1.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edited by Ricardo Baeza-Yates, Berthier Ribeiro-Neto, Addison 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 Inc.1998

2.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edited by W.B. Frakes and R. BaezaYates, Prentice Hall, 1992.

主要参考文献:

1.Zeng C, Xing CX, Zhou LZ. A survey of personaliz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Software, 2002,13(10):1952~19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Pretschner A. Ontology based personalized search [MS. Thesis]. Lawrence, K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99.

3.Dumais ST, Platt J, Heckerman D, Sahami M. Inductive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representations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In: French J, Gardarin 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New York: ACM Press, 1998. 148~155.

4.Witten IH, Paynter GW, Frank E, Gutwin C, Nevill-Manning CG. KEA: practical automatic keyphrase extraction. In: Fox EA, ed.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CM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y. New York: ACM Press, 1999. 254~255.

5. Turney PD.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keyphrase extracti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2000,2(4):303~336.

6.Joachims T. A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the rocchio algorithm with TFIDF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In: Fisher DH, ed.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7. 143~151.

7.Bollacker KD, Lawrence S, Giles CL. Discovering relev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Web.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0,15(2):42~47.

8.Hofmann T. 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 Laskey KB, Prade H,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 1 Chang S,Jungert E.Pictorial data management based upon the theory of symbolic projections.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ations,1991,10(3):195~215

9.Adali S,Candan K S,Chen S -S et al.Advanced video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structures and query processing.Multimedia Systems,1996,4(4):172~186

10.Gupta A,Jain R.Vis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40(5):30~42

11.Huang T S,Mehrotra S,Ramchandran K.Multimedia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MARS)project.In:Proc of 33rd Annual Clinic on Library Application of Data  Processing——Digital Image Access and Retrieval.San Jose,CA,1996.260~265

12.Rui Y,Huang T S,Mehrotra S.Exploring video structures beyond the shots.In:Proc of IEEE Conf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Systems.Austin,Texas,1998.237~240

13.Rubin B,Davenport G.Structured content modeling for cinematic information.ACM SIGCHI Bulletin,1989,21(2):78~79

14.Salton G,McGill M J.Introduction to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 s, 1999. 289~296.

15.Lewis D D,Joes K S.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
l.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39:92

16.E. M. Vooheers, Overview of the Seventh 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 ( TREC-8), http://trec.nist.gov,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2Q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

英文译名:Information Retrieval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刘挺、张宇
内容简介:
该课程分为基础技术和高级技术两部分。基础技术是信息检索这门课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高级技术部分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检索方法或者新的研究动态。基础技术包括:导论、信息检索模型、词(Term)处理、提问(Query)处理、信息检索的评价、索引技术、匹配技术、文本过滤、文本分类和聚类、Web搜索、信息抽取和自动文摘。高级技术包括:多媒体检索、数字图书馆、问答式信息检索、跨语言检索和其它检索技术。
主要教材:

1.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edited by Ricardo Baeza-Yates, Berthier Ribeiro-Neto, Addison 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Co. Inc.1998

2.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edited by W.B. Frakes and R. BaezaYates, Prentice Hall, 1992.

参考文献:

1.      Zeng C, Xing CX, Zhou LZ. A survey of personaliz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Software, 2002,13(10):1952~19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      Pretschner A. Ontology based personalized search [MS. Thesis]. Lawrence, K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99.

3.      Dumais ST, Platt J, Heckerman D, Sahami M. Inductive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representations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In: French J, Gardarin 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New York: ACM Press, 1998. 148~155.

4.      Witten IH, Paynter GW, Frank E, Gutwin C, Nevill-Manning CG. KEA:   

practical automatic keyphrase extraction. In: Fox EA, ed.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CM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y. New York: ACM Press, 1999. 254~255.

5.      Turney PD.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keyphrase extracti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2000,2(4):303~336.

6.      Joachims T. A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the rocchio algorithm with TFIDF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In: Fisher DH, ed.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1997. 143~151.

7.      Bollacker KD, Lawrence S, Giles CL. Discovering relev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Web.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0,15(2):42~47.

8.      Hofmann T. 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n: Laskey KB, Prade H,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 1 Chang S,Jungert E.Pictorial data management based upon the theory of symbolic projections.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ations,1991,10(3):195~215

9.      Adali S,Candan K S,Chen S -S et al.Advanced video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structures and query processing.Multimedia Systems,1996,4(4):172~186

10.   Gupta A,Jain R.Vis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40(5):30~42

11.   Huang T S,Mehrotra S,Ramchandran K.Multimedia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MARS)project.In:Proc of 33rd Annual Clinic on Library Application of Data Processing——Digital Image Access and Retrieval.San Jose, CA, 1996 .260~265

12.   Rui Y,Huang T S,Mehrotra S.Exploring video structures beyond the

shots.In:Proc of IEEE Conf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Systems.Austin,Texas,1998.237~240

13.   Rubin B,Davenport G.Structured content modeling for cinematic  
information.ACM SIGCHI Bulletin,1989,21(2):78~79

14.   Salton G,McGill M J.Introduction to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3 s, 1999. 289~296.

15.   Lewis D D,Joes K S.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
 l.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39:92E. M. Vooheers, Overview of the   

Seventh 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 ( TREC-8), http://trec.nist.gov,2000

 
 
机器翻译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3Q
课程名称:机器翻译
开课院系:计算机学院                   任课教师:赵铁军,于浩,杨沐昀等
先修课程:计算机本科课程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授课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当全球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时,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语言障碍的问题。用什么信息技术跨越语言障碍?当然要靠机 器自动翻译。机器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计算机诞生之初;机器翻译经历五十多年的研究历程,它的复杂性和实用价值越来越被人类所认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汉 语和英语两大语言之间的互译最为重要。本课程就是以英汉、汉英自动翻译为主,介绍机器翻译的原理、技术、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翻译的现 状、方法和技术、系统与评价等;掌握关于机器翻译及其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今后能够开展基本的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介绍机器翻译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系统开发的基本技术。具体如下:

1          机器翻译原理和系统概述;(2课时)

2          相关的资源和理论基础;(3课时)

3          词法分析;(3课时)

4          词性标注;(3课时)

5          句法分析的各种方法;(3课时)

6          转换和生成的传统方法;(3课时)

7          词义消歧和译文选择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4课时)

8          非基于转换的机器翻译方法;(4课时)

9          机器翻译的评价;(3课时)

课程主要教材:
1.赵铁军,机器翻译原理,哈工大出版社;
2.杨沐昀等,机器翻译系统,哈工大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计算语言学国际会议论文集,1995-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3Q              课程名称:机器翻译
英文译名:Principle of Machine Translation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C语言
开课单位:语言技术研究中心
任课教师:赵铁军、于浩、杨沐昀、姚建民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介绍机器翻译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系统开发的基本技术。具体如下:1、机器翻译原理和系统概述;2、相关的资源和理论基础;3、词法分析;4、词性标注;5、句法分析的各种方法;6、转换和生成的传统方法;7、词义消歧和译文选择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8、非基于转换的机器翻译方法;9、机器翻译的评价。
主要教材:
1.赵铁军,机器翻译原理,哈工大出版社;
2.杨沐昀等,机器翻译系统,哈工大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计算语言学国际会议论文集,1995-2000
 
 
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4C
课程名称: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亚东、郭茂祖
先修课程: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学科的重要分支,是设计和实现知识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研究知识获取、知识表 示,知识管理与利用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旨在向学生讲述知识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以及基于知识系统的构造技术,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工程的 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讲述知识工程的最新进展,如Ontology技术、Agent技术等,使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工程研究的最新动态。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表示,推理技术,Knowledge-based系统开发方法,Agent技术,Ontology技术等。
1.知识获取主要研究如何从领域专家或领域事例中获取决策知识,知识获取是系统具有智能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知识获取的一般性原理、技术及工程方法,包括知识自动获取技术,知识求精技术,知识获取的机器学习方法等。(5学时)
2.知识表示是知识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解决知识如何在机器中进行表示与组织。本课程主要讲授知识表示的一般方法学,重点讲述产生式知识表示方法、基于框架的知识表示方法、语义网知识表示方法、逻辑表示方法等知识表示技术及应用。(5学时)
3.推理技术与知识的利用相关,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单调推理,非单调推理,确定性推理的和不确定性推理的等。本课程主要讲授基于知识推理的一般方法与原理,包括正向推理、反向推理,不精确推理,基于MYCIN的推理模型,黑板的推理模型等。
(5学时)
4.知识系统开发方法主要讲述知识系统设计,知识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开发方法等。
(5学时)
5.知识工程的新概念、新方法与新技术方面,主要讲述Ontology及Agent技术等。
(8学时)
Agent是近年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研究的热点,在Agent技术方面,主要讲述Agent的基本概念、Agent结构、及多Agent系统( MAS)技术等;在MAS方面主要讲述体系结构、通讯、写作及求解等。
Ontology主要解决知识系统研究中,只是的共享、交换、知识的标准化问题。在Ontology技术方面,本课程主要讲述Ontology基本概念,Ontology表示模型及应用技术等。
课程主要教材:

1.John Durkin,Expert system-design and development,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4

主要参考文献:
    1.《Artificial Intelligence-A modern approach》

   Stuart Russell , Pearson Education, 2001

    2.《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ory and Practice》
Thomas Dean , Pearson Education, 1998

    3.《知识工程》沈一栋编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2

    4.《人工智能》陆汝铃编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30

    5.《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王永庆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53-106

    6.《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陈世福编著.南京大选出版社.1997.64-1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4C                 课程名称: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

英文译名: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Expert System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亚东、郭茂祖
内容简介:
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学科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管理与利用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旨在向学生讲述知识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表示,推理技术,Knowledge-based系统开发方法等,同时还讲述Ontology技术、Agent技术等知识工程的新概念、新技术等,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工程的基础知识,又了解知识工程的最新研究动态。
主要教材

1.John Durkin,Expert system-design and development,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4

参考文献:

    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 modern approach》

 Stuart Russell , Pearson Education, 2001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ory and Practice》

Thomas Dean , Pearson Education, 1998
3.《知识工程》沈一栋编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2
4.《人工智能》陆汝铃编著.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30
5.《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王永庆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53-106
6.《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陈世福编著.南京大选出版社.1997.64-100

   

 
计算机图形学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5C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苏小红
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是许多后续课程(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等)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 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方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图形生成算法(区域填 充、几何变换、投影变换、线段裁剪、多边形裁剪等)和图形显示的基本原理,了解常用自由型曲线及其在汽车、船舶、飞机等外形设计中的应用、三维实体的基本表示方法、以及三维真实感图形显示方法等内容,为以后深入研究和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1.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几何、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关系,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及其在机械、电子、建筑方面的CAD、汽车、船舶、飞机等外形设计、计算机艺术、过程控制、系统环境模拟、科学计算的可视化、影视特技制作等诸多领域中的应用;(2学时)

2.        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的组成,图形显示器的分类及其显示原理,图形学标准;(2学时)

3.        基本图形生成算法(扫描线填充、种子填充、二、三维图形几何变换、平行投影、透视投影、线段裁剪、多边形裁剪等);(3学时)

4.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综述,自由型曲线曲面的发展,参数曲线基础,参数多项式曲线、三次Hermite曲线,Bezier曲线,B样条曲线,NURBS曲线,以及它们在汽车、船舶、飞机等外形设计中的应用;(3学时)

5.        实体造型系统的发展,三维实体的表示,用于规则形体建模的边界表示,空间位置枚举表示、八叉树表示、单元分解表示、CSG表示、Sweep表示、特征表示方法的特点与比较,分形几何学的起源与发展,分数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形几何与欧氏几何的区别,用于非规则形体建模的随机插值模型、迭代函数系统、L系统、粒子系统、复迭代等方法;(3学时)

6.        基本光照模型,包括环境光模型、Lambert漫反射模型、镜面反射和Phong模型、简单的透明模型等;(3学时)

7.        颜色科学基础,包括颜色视觉机理,Young -Helmholtz的三原色学说,Hering的对立颜色学说,CIE-XYZ和CIE-Lab色度系统,常用的RGB、CMYK、HSV、YIQ、YUV颜色模型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基于ICC标准的色彩管理、色彩匹配、颜色再现的科学性与艺术性;(3学时)

8.        隐藏面的消除,包括Roberts算法、Weiler-Atherton算法、BSP树算法、深度缓冲器算法、扫描线相关算法、Warnock算法、光线投射算法,阴影生成;(3学时)

9.        取景变换、Gouraud明暗处理、Phong明暗处理、半色调技术(包括模式单元法、误差扩散、抖动)、光线跟踪技术、纹理映射技术(包括颜色纹理、几何纹理、过程纹理);(3学时)

10.    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的区别,计算机动画的起源、发展、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计算机动画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二、三维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电影拍摄与电视拍摄,逐帧动画与实时动画,常用的动画技术(参数Keyframe技术、柔性物体的Morphing技术、FFD技术、过程动画技术、Motion Capture技术等),常用的动画软件和文件格式。(3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李东、孙长嵩、苏小红,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David F.,石教英,彭群生等译,Procedual Elements for computer graphics(Second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Donald Hearn, M. Pauline Baker,蔡士杰等译,Computer Graphics,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        唐荣锡,汪嘉业,彭群生,汪国昭等,计算机图形学教程(修订版),科学出版社,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5C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英文译名:Computer Graphic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苏小红
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几何、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的组成,图形显示的基本原理,基本图形生成算法(区域填充、几何变换、投影变换,线段裁剪、多边形裁剪等),常用自由型(Bezier、B样条、NURBS)曲线曲面及其在汽车、船舶、飞机等外形设计中的应用,三维实体造型方法(用于规则形体造型的数据建模和用于非规则形体造型的分形几何造型),基本光照模型和基本颜色模型,隐藏面消除、纹理映射、三维真实感图形显示、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等内容。
主要教材:
1.李东、孙长嵩、苏小红,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美]David F.,石教英,彭群生等译,Procedual Elements for computer graphics(Second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Donald Hearn, M. Pauline Baker,蔡士杰等译,Computer Graphics,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3.        唐荣锡,汪嘉业,彭群生,汪国昭等,计算机图形学教程(修订版),科学出版社,2000

 
 
项目管理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6C
课程名称:项目管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全龙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开课形式:课堂授课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面向计算机专业、管理工程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讲授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项目管理基本思想及项目管理的意义;了解项目组的结构、项目组成员的职责以及 各成员间的关系;掌握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熟悉用于项目管理的软件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管理的意识及面向项目的工作方法;具备 管理小项目的能力;了解项目经理所应具备的项目管理知识、技术与素质。

    本 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讲清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意义,使学生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按着项目管理的流程逐个阶段向学生讲解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一 些小的案例加强学生认识;在讲完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后,还要向学生介绍项目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其它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过程(如冲突解决、项目分包与采购等); 另外要用近1/4的学时让学生从头至尾做一个完整的案例,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并真正掌握项目管理精髓,初步具备管理项目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解以下主要内容:项目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目标定义及规划、项目计划、项目估算及预算、项目进度计划、资源分配、项目控制、项目保证、项目后评审、项目结束、项目沟通及冲突解决、项目分包与采购、项目管理工具、项目展望及案例分析。

    1 概述(2学时)
    主要内容:通过做建桥游戏引入项目管理概念、并阐述项目管理的意义;介绍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概括项目管理的主要过程;介绍课程组织。
    2 项目组织(4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项目组的组织结构;如何选择项目组组织形式;如何组建项目组;人力因素与项目组;项目组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
重点介绍: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项目经理的权力与责任、项目经理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
    3 项目目标定义及规划(2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目标定义及规划的作用;项目目标定义过程;项目目标定义的主要内容;项目目标定义的主要方法。
    4 项目计划(7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计划的目的、作用和意义;WBS的概念、方法与应用;项目计划的过程;项目计划的内容;项目计划的方法。项目估算与预算:项目估算与预算的内容;项目估算与预算的过程;项目估算与预算的方法。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进度计划内容;项目进度计划方法:PERT、CPM,Gantt图。资源分配:资源的定义;关键路径分配方法;资源负载平衡;资源利用率;约束资源进度计划;多项目进度计划与资源分配。
    5 项目控制与项目保证(4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控制:三种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平衡;创造性活动控制;变化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PMIS。项目保证:项目保证的目的和意义;项目保证体系结构;项目前期保证;项目中期保证;项目后期保证;项目技术保证;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进度保证。
    6 项目结束与项目后评审(4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结束的几种方式;何时结束项目;项目结束的过程;项目结束报告。项目后评审的目的与意义;项目后评审内容;项目后评审过程;评审小组的组成与组建。
7 项目管理其它相关问题(4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沟通及冲突解决:为什么需要沟通;何时需要沟通;冲突的概念;项目沟通及冲突解决的过程;项目沟通及冲突解决的方法与技巧。项目分包与采购:为什么需要分包;何时提出分包;分包后的管理。
8 项目管理工具(4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管理工具的作用;现有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分析与比较;主要项目管理工具的应用。
9 项目管理展望(1学时)
主要内容:项目管理的最新发展;项目管理的今后发展趋势。
10 案例分析(4学时)
主要内容: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综合应用所学的项目管理的各方面知识。
课程主要教材:
1.Kathy Schwalbe, IT 项目管理(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主要参考文献:
    1.毕星,翟丽等,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04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6C                      课程名称:项目管理

英文译名:Project Management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全龙
内容简介:

本 课程主要讲解以下主要内容:项目组织、项目经理、项目目标定义及规划、项目计划、项目估算及预算、项目进度计划、资源分配、项目控制、项目保证、项目后评 审、项目结束、项目沟通及冲突解决、项目分包与采购、项目管理工具、项目展望及案例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项目管理基本思想及项目管理的意 义;了解项目组的结构、项目组成员的职责以及各成员间的关系;掌握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熟悉用于项目管理的软件工具;培养学生参与项目 管理的意识及面向项目的工作方法;具备管理小项目的能力;了解项目经理所应具备的项目管理知识、技术与素质。

主要教材:
1.Kathy Schwalbe, IT 项目管理(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参考文献:
   毕星,翟丽等,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04。
 
 
网格计算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7C
课程名称:网格计算
开课院系: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内容安全中心   任课教师:张宏莉、张伟哲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 网络 分布式系统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应用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专题课程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专题课程。网格计算概念源于动态、跨管理域虚拟组织解决问题过程中,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其他资源的协同与共 享。随着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日益分散,协同、数据共享以及其他一些全新的交互作用模型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针对网格计算这一新兴领域进行纵 览,面向计算网格,介绍计算网格基础设施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网格安全、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和数据管理。描述这些基本服务在Globus计算环境中的实现。课程第二部分覆盖了高级主题,介绍一些其他计算网格计划。

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网格计算介绍、Globus整体结构、计算网格的硬件与网络环境

2.  网格安全

网格安全:认证、访问控制、加密、Globus安全机制

3.  网格资源管理

网格资源管理简介、网格资源管理中的调度与QoS、Globus的资源管理

4.  网格信息服务

网格信息管理简介、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信息管理、Globus信息管理
5.网格性能测量
6.Globus 网格应用与实验平台
7.网格数据管理(3学时)
网格数据管理、Globus数据管理:数据传输、复制
8.高级网格环境(3学时)
Condor系统、Legion 系统
课程主要教材:

1.Foster and Kesselman, The Grid: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1999.

2.Foster and Kesselman, The Grid 2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Second Edition 2001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7C             课程名称:网格计算

英文译名:Grid Computing

适用学科:计算机应用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 网络 分布式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内容安全中心
任课教师:张宏莉、张伟哲
内容简介:

网 格计算概念源于动态、跨管理域虚拟组织解决问题过程中,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其他资源的协同与共享。随着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日益分散,协同、数据共 享以及其他一些全新的交互作用模型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针对网格计算这新兴领域进行纵览,面向计算网格,介绍计算网格基础设施必须提供的基本服 务:网格安全、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和数据管理。描述这些基本服务在Globus计算环境中的实现。课程第二部分覆盖了高级主题,介绍一些其他计算网格计划。

主要教材:

1.        Foster and Kesselman, The Grid: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1999.

2.        Foster and Kesselman, The Grid 2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Second Edition 2001

 
 
SOC计算机技术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8C
课程名称:SOC计算机技术
开课院系: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崔刚、王玲
先修课程: 组成原理、系统结构、接口技术、逻辑设计、VHDL、C++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学时: 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旨在学习了解计算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后PC时代的特证是嵌入式结构、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应用,其需求推动着半导体集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结合和发展。计算机从板级设计发展到芯片级设计,现在又发展到IP的集成,因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从电路级发展到系统级,即由顶层开始向下逐步完成相应的设计描述、综合与优化、模拟和验证、测试设计与综合,直至生成器件,即SoC(Syshem on a Chip)的设计。它使成本降低,周期缩短,竞争力强。它乃当今世界之热门,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对于各行各业有无处不在的作用和功能,其中有很多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然而设计复杂的、性能优越的SoC极具挑战性,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应用及SoC设计、验证、测试的知识,SoC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强化技能训练,了解最新学科发展动向,理解嵌入式系统应用及SoC设计、验证、测试的知识,为将来投身于计算机IC设计行业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学习基于微处理器IP核的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SoC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验证方法、测试结构和测试方法。

通过IP系列处理器核和CPU核的描述学习理解处理器及外围接口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PLD, PLAs, PALs和FPGA的结构,重点了解和使用Xiliux Spartan家族的FPGA。包括SoC 的设计,测试,实现的工具和技术。使用VHDL 来描述设计,通过仿真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进行逻辑综合,在版图综合的过程进行布线和布局,然后,在FPGA上实现。同时介绍如何使用EDA工具来设计和实现硬件。最后学习SoC测试的测试结构、算法及工具。

课程主要内容:
    1.  SoC 结构及设计流程、协同设计流程、软核和固核设计流程、逻辑核设计方法、系统集成、处理器设计、SoC设计确认
    2. 统综合方法(软件和硬件分配,分区,硬件-软件协同设计)

    3. 层综合方法(调度,模块选择,时钟选择,资源共享,RTL优化)

    4. 辑综合方法(两层及多层综合,再定时)

    5. 版图综合方法(布局,布线,时钟分布,电源线分布)

    6.EDA 工具介绍 (Cadency, Synopsys、Mentor等)

    7.FPGA, PLD, PLAs, PALs 的结构

    8. 核及SOC设计实例介绍

    9.SoC测试模型、算法、有效性、工具、微处理器核的测试、IP保护
课程主要教材:

1.Rochit Rajsuman, System-on-Chip: design and Test  2000.

2.Zainalabedin Navabi, VHDL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Digital Systems,

Mc Graw Hill  1998.12

3.J.M.Rabey,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A Design Perspective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2.12

4.Reading  i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Giouanni, De  Micheli  ,  et al  RolfErnst , Wayne  Wolf.

主要参考文献:
1.EEE Computer Aid Design
2.IEEE Computer
3.IEEE Design and Test
4.IEEE Design and test of computers
5.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6.IEEE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

7.IEEE VLSI
8.VLSI Research lnc
9.EDA today

10.System Level Hardwere /Software Codesign

11.Integrated systems design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8C                 
课程名称:SOC计算机技术
英文译名:SOC computer Technolog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及及相关学科
先修课程:组成原理、系统结构、接口技术、逻辑设计、VHDL、C++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崔刚、王玲
内容简介:
学习基于微处理器IP核的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SoC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验证方法、测试结构和测试方法。

通过IP系列处理器核和CPU核的描述学习理解处理器及外围接口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PLD, PLAs, PALs和FPGA的结构,重点了解和使用Xiliux Spartan家族的FPGA。包括SoC 的设计,测试,实现的工具和技术。使用VHDL 来描述设计,通过仿真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进行逻辑综合,在版图综合的过程进行布线和布局,然后,在FPGA上实现。同时介绍如何使用EDA工具来设计和实现硬件。最后学习SoC测试的测试结构、算法及工具。

主要教材:

1.Rochit Rajsuman, System-on-Chip: design and Test

2.  Zainalabedin Navabi, VHDL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Digital Systems, Mc Graw Hill

3.J.M.Rabey,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A Design Perspective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4.Madsen, J., Grode, J., and Knudse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参考文献:
1.IEEE Computer Aid Design
2.IEEE Computer
3.IEEE Design and Test,
4.IEEE Design and test of computers
5.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6.IEEE Design Automation and Test in Europe

7.IEEE VLSI
8.VLSI Research lnc
9.EDA today

10.System Level Hardwere /Software Codesign

11.Integrated systems design
 
 
运动分析与理解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39C
课程名称:运动分析与理解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承恒达
先修课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图象处理
适用学科范围: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

学时:28                                                             学分:  1.5

开课学期:春/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科专题课程。运动能从不同层次来研究: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与运动相关的智能从最低级智能到高级的智能都存 在。甚至对于无智能的运动,我们能通过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分析。人眼看电视以及人眼的感知是基于运动的。计算机视觉、模 式识别和图像处理(CVPRIP)通过运动提供的线索来重构许多场景信息。利用这些线索能完成一些任务,如:压缩、分割、3维重构、目标识别等。任何场景都有一些清晰的物体和背景组成。人眼对任何场景孤立的观测能很容易的知道如何分割,但是这对CVPRIP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对一副图像的分割对目标识别和图像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运动的表达方法、运动检测方法、光流分析、运动的跟踪以及运动理解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学习进而对人体目标的检测、人体运动动作的跟踪分析、人体智能行为的识别理解以及人体智能化活动进行深入地探讨。
运动分析和理解潜在的应用包括:运动员训练增强,提示和减少运动障碍,监督,自动目标识别,计算机辅助诊断等。
课程主要内容:
重点讲述的内容包括:
1 简介(3学时)
2 运动表达(3学时)
3 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3学时)
4 运动检测方法(3学时)
微分方法、相关方法、变换、基于模型的方法
5 三维运动-运动场的2维表示(3学时)
        每个点的速率向量对应着运动方向、速率、与观测者的距离

6  光流(3学时)

        运动方向、运动速率、运动场的确定
    7  差分图像(3学时)
    8  检测运动的边缘(3学时)
    9  运动目标自动检测(2学时)
10 移动目标跟踪(2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自编讲义
主要参考文献:

1.Weiser M. 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cientific American, 1991,265(3):94—104

2.A ggarawal J K, Cai Q. Human motion analysis: A review [J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1999, 73 ( 3 ) :428~ 440.

3.D.M. Gavrila, The visual analysis of human movement: a survey,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73 (1) (1999) 82-98.

4.N. Peterfreund, Robust tracking of position and velocity with Kalman snakes, 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2 (6) (2000) 564-569.

5.M. Kass, A. Witkin and D. Terzopoulos, Snakes: Active contour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4(1):321-331, 1998

6.R. Cutler, L.S. Davis, Robust real-time periodic motion detec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2 (8) (2000) 781-796.

7.J.K. Aggarwal, Q. Cai, W. Liao, B. Sabata, Non-Rigid motion analysis:  articulated & elastic motio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70 (2) (1998) 142-156.

8. R.T. Collins et al., A syste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VSAM final report, CM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39C                   课程名称:运动分析与理解

英文译名:Motion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适用学科: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
先修课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图象处理
开课院(系):计算机学院
任课教师:承恒达
内容简介:
运动能从不同层次来研究: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与运动相关的智能从最低级智能到高级的智能都存在。甚至对于无智能的运动,我们能通过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分析。本课程主要介绍运动的表达方法、运动检测方法、光流分析、运动的跟踪以及运动理解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学习进而对人体目标的检测、人体运动动作的跟踪分析、人体智能行为的识别理解以及人体智能化活动进行深入地探讨。
主要教材:
自编讲义
参考文献:

1.        Weiser M. 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cientific American,1991,265(3):94—104

2.        A ggarawal J K, Cai Q. Human motion analysis: A review [J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1999, 73 ( 3 ) :428~ 440.

3.        D.M. Gavrila, The visual analysis of human movement: a survey,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73 (1) (1999) 82-98.

4.        N. Peterfreund, Robust tracking of position and velocity with Kalman snakes, 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2 (6) (2000) 564-569.

5.        M. Kass, A. Witkin and D. Terzopoulos, Snakes: Active contour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4(1):321-331, 1998

6.        R. Cutler, L.S. Davis, Robust real-time periodic motion detec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2 (8) (2000) 781-796.

7.        J.K. Aggarwal, Q. Cai, W. Liao, B. Sabata, Non-Rigid motion analysis: articulated & elastic motio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70 (2) (1998) 142-156.

8.        R.T. Collins et al., A syste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VSAM final report, CMU-RI-TR-00-12, Technical Repor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000

 
 
智能机器人学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0C
课程名称:智能机器人学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洪炳镕、黄庆诚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学科

学时:    28                                     学分:   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专题课程。智能机器人学是以人工智能学为基础的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传感融合技术、以 知识工程为核心的行为决策、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及机器一体化等技术,同时该课程中还包含着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分布式系统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人工 神经网络、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内容。通过讲述智能机器人的构成与智能控制技术,使学生全面了解支持智能机器人的四个关键技术,即环境感知技术、行为 决策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智能体理论来深入了解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机器人社会中存在机器人之间协调、合作及竞争等技术。

课程主要内容:
1.绪论(3学时)
机器人学的定义和发展、机器人的特点、结构及分类、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
2. 机器人运动学(3学时)
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机械手运动方程的求解、PUMA560机器人运动方程、机器人的雅可比公式。
3. 机器人动力学(3学时)
刚体动力学、机械手动力学方程、机械手动力学方程实例、机器人的动态特性、机械手的稳态负荷。
4. 机器人智能控制(3学时)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的分类、智能机器人递阶装配系统、机器人自适应模糊控制、多指灵巧手的神经控制、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控制。
5. 机器人感觉与多信息融合(3学时)
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的要求、机器人感觉系统、多传感器系统与信息融合。
6. 机器视觉(3学时)
视觉计算模型、机器视觉系统组成、图像的生成和预处理、图像分割、模式识别、机器人三维视觉、机器视觉系统的应用。
7. 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3学时)
机器人规划的作用与任务、积木世界的机器人规划、STRIPS规划系统、具有学习能力的规划系统、基于专家系统的机器人规划、太空构件装配顺序分层规划系统、机器人轨迹规划。
8. 智能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3学时)
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解析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基于人工势场理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基于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9.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群机器人的协调与合作(4学时)
智能体(Agent)概念、多智能体系统体系结构、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机器人足球系统、机器人足球种类及其工作原理、机器人足球的应用系统。
课程主要教材:

1.        智能机器人导论,Robin R,Murphy著,孙增坷译,2004.10

2.        蔡自兴编著,机器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第二版

3.        方建军,何光平编著,智能机器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文献:

1.        Nils J.Nilsson著,人工智能, Stanford University,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林尧瑞,马小平编著,人工智能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9第二版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0C              课程名称:智能机器人学

英文译名:Intelligent Robotic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洪炳镕、黄庆诚
内容简介:

本 课程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其次作为环境感知技术,重点介绍以视觉为核心的多传感融合技术,并且作为行为决策技术, 重点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技术,基于多智能体理论的群机器人的协调与合作及竞争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机器人足球系统来论述了未来机器人社会要解决的 其它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教材:
1.蔡自兴编著,机器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第二版
2.方建军,何光平编著,智能机器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Nils J.Nilsson著,人工智能, Stanford University,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林尧瑞,马小平编著,人工智能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9第二版
 
 
生物特征识别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1C
课程名称:生物特征识别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王宽全
先修课程: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专题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将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研究热点:生物 特征识别与诊断技术。本课程涉及的生物特征包括用于身份鉴别的人体体表不变生物特征:指纹、脸形、掌纹、虹膜、连机签名等,以及用于疾病诊断的可变人体体 表生物特征:舌象、脉搏等。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向学生介绍我们哈工大生物信息研究中心的一些最新研究成 果。

课程主要内容:

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综述(1学时)

生物特征识别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身份识别与验证模型,生物识别系统结构,生物识别系统性能评价标准

2        生物特征信息获取(4学时)

信息获取原理,传感器技术,各种生物特征获取设备

3        指纹识别技术(5学时)

指纹图象处理技术,指纹分类技术,指纹特征提取,指纹匹配技术

4        人脸识别技术(5学时)

人脸识别主要方法,公开的人脸识别数据库,解决人脸识别光照与姿势变化问题。

5        掌纹识别技术(3学时)

掌纹图象采集与数据库建立,基于纹理的掌纹识别方法,基于掌纹纹线的识别方法,本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6        虹膜识别与签名识别(5学时)

虹膜图象预处理,虹膜识别方法,连机手写签名的采集与建库,手写签名的静态与动态特征提取,手写签名匹配方法。

7        基于生物特征的中医诊断技术(5学时)

舌象与脉搏的获取,基于疾病的生物特征数据库,舌象生理及病理特征的提取,脉象生理及病理特征提取,疾病诊断技术。
课程主要教材:

1.      David D. Zhang. Automated Biometrics: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2000.

主要参考文献:

1.D. Zhang.  Palmprint Authenti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2004.

2.D. Zhang  Biometrics Solutions for Authentication in an e-Worl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2002.

3.Anil Jain, Ruud Bolle, Sharath Pankanti, Biometrics: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 Networked Societ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4.Julian D. M. Ashbourn Biometrics: Advanced Identify Verification: The

C omplete Guide Springer Verlag, 2000.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1C            课程名称:生物特征识别
英文译名:Biometrics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王宽全
内容简介:

本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将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一个研究热点:生物特征识别与诊断技术。本课程涉及的生物特征包括用于身 份鉴别的人体体表不变生物特征:指纹、脸形、掌纹、虹膜、连机签名等,以及用于疾病诊断的可变人体体表生物特征:舌象、脉搏等。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让学生 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向学生介绍我们哈工大生物信息研究中心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教材:

1.David D. Zhang. Automated Biometrics: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2000.

参考文献:

1.D. Zhang.  Palmprint Authenti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2004.

2.D. Zhang  Biometrics Solutions for Authentication in an e-Worl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USA, 2002.

3.Anil Jain, Ruud Bolle, Sharath Pankanti, Biometrics: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 Networked Societ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4. Julian D. M. Ashbourn Biometrics: Advanced Identify Verification: The Complete Guide Springer Verlag, 2000.

 
 
可穿戴计算技术及其可靠性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2C
课程名称:可穿戴计算技术及其可靠性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D.P.Siewiorek,杨孝宗,左德承,曲峰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原理、概率论
适用学科范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    36                                          学分:                  2

开课学期:论文期间                                    开课形式:             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是探索可穿戴计算这个新兴领域的一些研究问题及其高可靠性系统设计和评估的一门课程。可穿戴计算已成为国际计算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包括软硬件系 统、网络协议、电源管理、用户界面、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等,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高可靠计算机系统的设计除了要满足应用要求的基本 功能之外,还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可测试性、可维修性、健壮性等属性。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可穿戴计算技术和系统可靠性概念的基础上, 掌握目前流行的研究方向、设计技术和评估方法,并能够深入分析该领域的某个发展分支,做到学习和研究的有机结合。

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可穿戴计算技术、可靠性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可穿戴计算技术基本概念(2学时)
可穿戴计算是一种崭新的计算概念和模式,它促成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形式,这种交互形式由一个微型的、穿在身上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这个系统总是处在工作、待用和可存取状态。课程从3个操作模式和6个属性定义了可穿戴计算,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可穿戴计算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的各种特殊用途和重要的地位。
可穿戴计算的软件和硬件技术(8学时)
由于可穿戴计算机是穿戴在身上的,所以人-机工程学对可穿戴计算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应考虑人的因素。本专题主要从现实技术条件及迫切需解决问题的角度,讨论了硬件研究的几个重点方向,包括嵌入式主机系统的设计、支持人机交互的外设系统设计、电源管理技术和系统集成设计技术等。
可穿戴计算软件对资源占用及复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讨论三种操作平台,通过软件技术来突破物理限制或降低对硬件的要求。
可穿戴计算为建立新的人——机关系提供了可能,它追求以人为本,需要特殊交互方式,先进的交互方式一直是可穿戴计算最具挑战性的课题。通过几种人机交互方式的介绍,建立新型的人机关系概念。

可 穿戴计算机的电源管理是软硬件设计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由于所用电源主要是电池,但在短时间内,电池在体积、重量和容量方面不会有很大的改进。目前对于 可穿戴计算机的能源问题需要从寻找新的供能方式和合理利用能源两个方向进行研究。合理利用能源对可穿戴计算机显得尤为重要,本专题重点从两种途径——硬件 方案:选用节能的处理器及其它器件,尽量减少对硬件配置的要求;软件方案:建立适应用户操作习惯、合理节能的运行模型,实现用电方式的最佳管理对可穿戴计 算机的电源管理进行讨论。

移动通信和网络协议(4学时)
由于移动计算环境具有的一些特点,如移动性及位置相关性、频繁的断接性、无线网络的带宽限制等,使其与有线网络有很大的不同。本专题介绍了移动计算网络的概念,讨论实现移动计算网络的各种途径,重点讨论了由无线自组网实现移动计算网络的方法及主要技术问题。
普适计算和觉察上下文(6学时)
给出普适计算的定义,明确普适计算的特性,及如何实现普适计算。本专题对其中相对成熟和完整的一个研究领域——觉察上下文计算进行讨论,从一种纵向的角度研究普适计算,牵涉到从硬件到交互和应用的各个层次。从普适计算的角度理解觉察上下文的基本概念,讨论上下文信息的获取方法,觉察上下文的软件支持环境。通过与具体实例的结合,推动对普适计算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基于覆盖率的容错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可靠性分析(4学时)

容 错设计技术是最早的可信计算技术,课程将介绍容错的概念和容错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传统的容错计算机都是采用冗余的方式构造多个节点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分为备份、表决、混合等设计方法,每种设计方法可根据可靠性要求来加以选择,并可以根据模型进行系统的可靠性预估。课程要通过理论方法和实际举例相结合的 方式,把容错设计技术和基本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展现出来。

软件系统可靠性及软件容错技术(4学时)
介绍软件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法,包括检查点恢复技术、N版本技术等等,并根据容错系统的设计需求,描述容错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分析软件测试和软件可靠性测试在概念上的差别,通过不同的评测参数,介绍各自的评测策略。
高级可靠性设计理论(6学时)

研 究可靠性理论、可用性及可维修性理论、概念及度量,介绍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高级分析技术和评估模式。可靠性设计从单节点拓展为分布式系统,随之而来的就是 网络系统的故障处理、故障诊断、备份策略、切换策略等设计问题,尽管设计问题仍然是这些名字,但可靠性设计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容错评测和可靠性评测(4学时)
系统的容错性能评测和可靠性评测可以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通过故障注入、故障模式、Benchmark系列等概念引入统计方法的容错性能分析及评估策略,介绍容错测试仪的研制;或可选择利用模型方法引入可靠性的评测策略,完成模型的构造和参数的评估。
计算机系统的健壮性及安全性(2学时)
分别给出健壮性和安全性的概念。通过美国Ballista 等实例介绍健壮性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对安全性设计进行概述式介绍。
课程主要教材:

1.D.P.Siewiorek. The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 digital press. 1992

主要参考文献:

1. Davies, N., Cheverst, K., Mitchell, K., Efrat, A. Using and Determining Location in a Context-Sensitive Tour Guide. IEEE Computer 33(8), August, 2001.

2. Harter, A., Hopper, A., Steggles, P., Ward, A., Webster, P. The Anatomy of a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Seattle, WA, August, 1999.

 

3. Truman, T.E., Pering, T., Doering, R., Brodersen, R.W. The InfoPad Multimedia Terminal: A Portable Device for Wireless Information Acc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47(10), October, 1998.

4. Haartsen, J.C. The Bluetooth Radio System.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7(1), February, 2000.

5. Bakre, A., Badrinath, B.R. Handoff and System Support for Indirect TCP/IP.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Usenix Symposium on Mobile & Location-Independent Computing. Ann Arbor, MI, April, 1995.

6. Truman, T.E., Pering, T., Doering, R., Brodersen, R.W. The InfoPad Multimedia Terminal: A Portable Device for Wireless Information Acc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47(10), October, 1998.

7. Noble, B.D., Satyanarayanan, M., Narayanan, D., Tilton, J.E., Flinn, J., Walker, K.R. Agile Application-Aware Adaptation for Mo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ACM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and Principles, pages 276--287. Saint-Malo, France, October, 1997.

8. Gemperle, F., Kasabach, C., Stivoric, J., Bauer, M., Martin, R. Design for Weara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Pittsburgh, PA,October, 1998.

9. Kymissis, J., Kendall, C., Paradiso, J., Gershenfeld, N. Parasitic Power Harvesting in Sho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Pittsburgh, PA, October, 1998.

10.Weiser, M., Welch, B., Demers, A., Shenker,  S. Scheduling  for Reduced CPU Energy.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USENIX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onterey, CA, November, 1994.

11.Ward, A., Jones, A., Hopper, A. A New Location Technique for the Active Office.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4(5), October, 1997.

12. Anhalt, J., Smailagic, A., Siewiorek, D., Gemperle, F., Salber, D., Weber, S., Beck, J., Jennings, J. Toward Context-Aware Computing: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16(3), May/June, 2001.

13.Davies, N., Gellersen, H. Beyond Prototypes: Challenges in Deploying Ubiquitous Systems.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1(1), January-March, 2002.

14.Satyanarayanan, M. Pervasive Computing: Vision and Challenges.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8(4), August, 2001.

15.Want, R., Borriello, G., Pering, T., Farkas, K.I. Disappearing Hardware.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1(1), January-March, 2002.

16.杨孝宗. 容错技术与Stratus容错机. 哈工大出版社

17.M.L.Shooman.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Systems And Network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2

18.应骅. 容错计算二十五年. 计算机学报. 1995, (12)

19.G. Bolch, S. Greiner, H. Meer, K. S. Trivedi. Queueing Networks and Markov Chains. John Wiley & Sons, Inc.1998.

20.Jean-Claude Laprie, editor. Dependability: Basic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Dependable Computing and Fault-Tolerant Systems. Springer Verlag, Dec 1991.

21.Daniel P. Siewiorek and Robert S. Swarz.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s: Design and Evaluation. AK Peters, Ltd., Natick, MA, 3rd edition, 1998.

22.George Candea. The basics of dependability. 2003. http://www.stanford.edu / ~candea/teaching/ cs444a-fall-2003/notes/basics.pdf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2C
课程名称:可穿戴计算技术及其可靠性
英文译名: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and Reliability
适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原理、概率论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D.P.Siewiorek,杨孝宗,左德承,曲峰
内容简介:

本 课程是探索可穿戴计算这个新兴领域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高可靠性系统设计和评估的一门课程,包括软硬件系统技术、移动通信和网络协议、电源管理、用户 界面、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等,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高可靠的计算机系统设计除了要满足应用要求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必须具备高可靠 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可测试性、可维修性、健壮性等属性。课程将以专题的方式分别介绍各个研究方向,深入分析该领域的某些发展分支,做到学习和研究的 有机结合。

主要教材:

1.D.P.Siewiorek. The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 digital press. 1992

参考文献:

1.Davies, N., Cheverst, K., Mitchell, K., Efrat, A. Using and Determining Location in a Context-Sensitive Tour Guide. IEEE Computer 33(8), August, 2001.

2.Harter, A., Hopper, A., Steggles, P., Ward, A., Webster, P. The Anatomy of a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Seattle, WA, August, 1999.

3.Truman, T.E., Pering, T., Doering, R., Brodersen, R.W. The InfoPad Multimedia Terminal: A Portable Device for Wireless Information Acc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47(10), October, 1998.

4.Haartsen, J.C. The Bluetooth Radio System.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7(1), February, 2000.

5.Bakre, A., Badrinath, B.R. Handoff and System Support for Indirect TCP/IP.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Usenix Symposium on Mobile & Location-Independent Computing. Ann Arbor, MI, April, 1995.

6.Truman, T.E., Pering, T., Doering, R., Brodersen, R.W. The InfoPad Multimedia Terminal: A Portable Device for Wireless Information Acc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47(10), October, 1998.

7.Noble, B.D., Satyanarayanan, M., Narayanan, D., Tilton, J.E., Flinn, J., Walker, K.R. Agile Application-Aware Adaptation for Mo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ACM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and Principles, pages 276--287. Saint-Malo, France, October, 1997.

8.Gemperle, F., Kasabach, C., Stivoric, J., Bauer, M., Martin, R. Design for Wearabil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Pittsburgh, PA,October, 1998.

9.Kymissis, J., Kendall, C., Paradiso, J., Gershenfeld, N. Parasitic Power Harvesting in Sho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Pittsburgh, PA, October, 1998.

10.Weiser, M., Welch, B., Demers, A., Shenker, S. Scheduling for Reduced CPU Energy.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USENIX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onterey, CA, November, 1994.

11.Ward, A., Jones, A., Hopper, A. A New Location Technique for the Active Office.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4(5), October, 1997.

12.Anhalt, J., Smailagic, A., Siewiorek, D., Gemperle, F., Salber, D., Weber, S., Beck, J., Jennings, J. Toward Context-Aware Computing: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16(3), May/June, 2001.

13.Davies, N., Gellersen, H. Beyond Prototypes: Challenges in Deploying Ubiquitous Systems.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1(1), January-March, 2002.

14.Satyanarayanan, M. Pervasive Computing: Vision and Challenges.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8(4), August, 2001.

15.Want, R., Borriello, G., Pering, T., Farkas, K.I. Disappearing Hardware.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1(1), January-March, 2002.

16.杨孝宗. 容错技术与Stratus容错机. 哈工大出版社

17. M.L.Shooman. Reliability Of Computer Systems And Network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2

18.闵应骅. 容错计算二十五年. 计算机学报. 1995, (12)

19.G. Bolch, S. Greiner, H. Meer, K. S. Trivedi. Queueing Networks and Markov Chains. John Wiley & Sons, Inc.1998.

20.Jean-Claude Laprie, editor. Dependability: Basic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Dependable Computing and Fault-Tolerant Systems. Springer Verlag, Dec 1991.

21.Daniel P. Siewiorek and Robert S. Swarz. Reliable Computer Systems: Design and Evaluation. AK Peters, Ltd., Natick, MA, 3rd edition, 1998.

22.George Candea. The basics of dependability. 2003. http://www.stanford.edu / ~candea/teaching/ cs444a-fall-2003/notes/basics.pdf

 
 
JAVA语言程序设计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3C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辛明影
先修课程:C/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 28                                                学分: 1.5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全校公共课。Java 作为一种新兴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平台无关性、多线程、健壮性和动态性等特点。Java的跨平台属性非常适合于应用在网络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同时,JAVA具有大量类库,直接对高级程序设计任务---如多媒体、图形、网络编程、数据库连接和多线程等的支持。因此,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是现代的软件工作者必备的程序设计工具,而且也是一门训练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机制,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这些特性及其实现机制,特别是面向对象的各种实现机制,这是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Java语言的特点、编程环境和Java程序类型;Java的基本编程结构;Java面向对象的实现机制: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等;Java的图形应用程序设计;Java的AWT事件处理;Swing GUI工具包;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Java的流与文件;Java Applet 程序设计;Java的网络、数据库、多线程程序设计等。

2.      概述

Java的特点、编程环境和Java程序类型。

2.      Java基本程序设计基础

Java 的基本程序设计知识; Java的数组、字符串和大数字、数组列表等数据结构,并通过字符串类和大数字类掌握在线API的使用。
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
Java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Java面向对象的多继承实现机制----接口。如何创建用户自己的类,Java的继承机制、多态性和动态绑定;类成员的访问属性和非访问属性控制和使用方法;
4. 图形编程
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窗口种字体属性设置、图形编程和图像显示等技术。
5.事件处理
Java AWT的事件模型即工作机制、事件分类和事件的继承层次结构;事件处理的实现方法:监听器接口、适配器类和内部类机制。
6. Swing GUI 组件
介绍构造功能齐全的图形用户界面所需要的重要组件。主要包括Swing的基本体系结构,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各种常用用户界面组件的使用,组件的布局管理,组件的事件处理。
7. Applet小应用程序
Java Applet程序结构、运行环境和参数传递;Java Applet(窗口)程序设计;Java Applet对网络、多线程和多媒体等的支持。
  Java的多线程
介绍Java的多线程实现机制,讨论如何编写能并行地完成多个任务的Applet 和Application。
9. 异常处理
介绍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主要介绍异常处理的分类,异常处理的基本结构、语义和用法;重点掌握try和catch子句的使用
10. 流和文件
介绍Java的流机制,主要讨论应用程序如操纵文件和目录以及对象的序列化机制;掌握基本输入输出流类、文件操作流类的使用。
11. Java与数据库连接
介绍Java程序存取数据库的技术。主要介绍Java与数据库的接口JDBC,JDBC的结构特点以及与数据库的关系,JDBC数据库编程的一般方法及相关的类和接口。
12. Java 网络编程
介绍Java的网络通信和分布式计算能力。包括如何获取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如何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和通信,如何在实现基于网络的协同应用程序。简介各种网络应用编程技术。
课程主要教材:
1.侯捷译,Java 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如豹,刚冬梅译,Java 2核心技术,机械工业出版,2002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3C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

英文译名:Java Programing

适用学科:全校公共课
先修课程:C/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辛明影
内容简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Java语言的特点、编程环境和Java程序类型;Java的基本编程结构;Java面向对象的实现机制: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等;Java的图形应用程序设计;Java的AWT事件处理;Swing GUI工具包;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Java的流与文件;Java Applet 程序设计;Java的㎡数据库、多线程程序设计等。
主要教材:
1.侯捷译, Java 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李如豹,刚冬梅译,Java 2核心技术,机械工业出版,2002
 
 
数据采集与工业控制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4C
课程名称:数据采集与工业控制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于浩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控制理论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授课、讨论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硕士研究生工科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工业控制是计算机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随着硬件价格的不断降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控制相关的数据 采集、算法设计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接口技术发展以及通信、控制理论等的新变化,结合可编程控制器、 工业控制机等硬件的变化,以及现场总线、组态软件、卡泰仪器等环境的变化,教授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信号变换、抗干扰技术等内容。课程以讲授为主,并结 合讨论以及技术报告。

课程主要内容:
1.  工业控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介绍工业控制(古典、现代控制理论)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化),适当回顾控制理论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2.  Z变换分析法
结合连续控制系统的传统分析方法,介绍计算机控制对应的离散信息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Z变换分析法,并说明数据采集、信号变换部分。
3.  计算机PID控制技术
以最常见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理论为例,介绍计算机控制的整个过程,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
4.  过程接口技术PIO
作为数据采集以及最终控制实现的重要通道,过程接口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介绍模拟量、数字量的采集输入以及执行输出的功能以及相应技术和涉及的硬件基础。
5.  抗干扰与容错技术
讲授整个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抗干扰以及容错技术,并对供电、布线等现场技术要点做简单介绍。
6.  单板机与单片机技术
简单介绍单板机、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以及设计实现过程。
7.  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
介绍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过程以及软PLC等的发展。
8.  集散控制系统、集成制造、企业资源计划ERP
随着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分级分层控制逐渐丰富。结合集散控制、集成制造、MRP、ERP等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技术。
9.  工业控制机技术
结合具体产品,介绍特殊计算机——工业控制机的相关知识。

10.            现场总线技术(fieldbus)

介绍全分散、数字化网络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存在主要标准及核心内容。

11.            虚拟仪器与卡泰仪器

在数据采集量测的基础上,随着软件图形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出现了具有数据测量、分析、现实的新型虚拟仪器。介绍其基本功能以及设计思想。

12.            嵌入式操作系统与组态软件

由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开放、可裁减等特点,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结合监控整个生产过程的组态软件等内容,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思想以及应用。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过程。
课程主要教材:
1.何克忠,李伟,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高明编著,单片微机接口与系统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航慈著,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2.俞光昀,陈锡周,陈瑞芬编,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3.闻新,张洪钺,周露著,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周东华,孙优贤编著,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5.朱绍祥,张宏生,殷锡章编译,可编程序控制器(PC)的原理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6.陶永华编著,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阳宪惠主编,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李世平,韦增亮,戴凡编著,PC计算机测试技术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4C                 课程名称:数据采集与工业控制

英文译名:Data Collection and Industrial Control

适用学科:全校公共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控制理论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于浩
内容简介:

    工业控制是计算机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随着硬件价格的不断降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控制相关的数据采集、算法设计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接口技术发展以及通信、控制理论等的新变化,结合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控制机等硬件的变化,以及现场总线、组态软件、卡泰仪器等环境的变化,教授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信号变换、抗干扰技术等内容。

主要教材:
1.何克忠,李伟,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高明编著,单片微机接口与系统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周航慈著,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2.俞光昀,陈锡周,陈瑞芬编,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3.闻新,张洪钺,周露著,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周东华,孙优贤编著,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5.朱绍祥,张宏生,殷锡章编译,可编程序控制器(PC)的原理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6.陶永华编著,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阳宪惠主编,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李世平,韦增亮,戴凡编著,PC计算机测试技术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C++语言程序设计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5C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张  岩
先修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全校公共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学会用对象的观点思考问题,掌握面向对象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的特征及其实现机制,重点学习和掌握C++语言所支持的面向过程编程、基于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四种编程风格的语言成分和相关的程序设计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C++语言进行一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一般应用问题,为各专业研究生进行科学计算、试验结果分析和开发应用系统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概念、原理和特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现机制等内容。
1. 面向对象技术和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共4学时)
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史,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概念和主要特征,C++语言的四种编成机制网络的组成,典型的C++编程环境,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
2.C++语言入门(共4学时)
C++程序和程序结构,名字空间,程序注释,简单的输入/输出机制,符号常量,内联函数、带缺省形参值的函数,函数重载,函数模板和模板函数。
3. 类与对象(共6学时)
类的定义(类类型定义)、类的实例化(对象声明和使用),类成员的访问属性,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堆对象,运算符delete和new,类的聚集,结构体与类,类模板与模板类。
4. C++程序结构(共4学时)
作用域、可见性及生存期的概念,标识符的有效范围、可访问性和对象的生存期,数据的共享机制(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类的数据成员、类的静态成员和友员),共享数据的保护方法,与编译指令。
5. 继承与派生(共8学时)
继承与派生的概念,派生类的定义,派生类的生成过程,派生类成员的访问属性,派生类的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访问属性和二义性,赋值兼容性规则,虚基类机制,虚基类的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6. 多态性(共4学时)
多态性的概念、分类和实现机制,运算符重载(重载规则、类运算符、友元运算符),虚函数(一般虚函数、虚析构函数),抽象类与纯虚函数。
7. 标准模板库(共6学时)
标准模板库简介(容器、迭代器、算法),迭代器,顺序容器,关联容器,容器适配器,算法
课程主要教材:

1.Harvey  M.Deitel  Paul James Deital,The  Complete C++ Training  Course,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e industry,2001.1

主要参考文献:

1.Bjarne Stroustrup,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Higher Education Press & Pearson Education, 2001.8

2.Brian W. Kernighan  Dennis M. Ritchie,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Prentice-Hall Internatinal,Inc, 2000.4

3. 郑莉等, C++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7
4. 钱能,  C++程序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4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5C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英文译名: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适用学科:全校公共课
先修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张  岩
内容简介:
本课程属于全校公共课。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是吸收了软件工程领域有益的概念和有效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模块化、数据抽象程度高的,体现信息隐蔽、可复用、易修改、易扩充等特性的程序。C++面向对象特征,使其能够直观有效地表达和求解客观问题,而成为被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本课程以面向对象的特征――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及其实现机制为主线,重点学习C++语言所支持的面向过程编程、基于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四种编程风格的语言成分和相关的程序设计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教材:

1.Harvey  M.Deitel  Paul James Deital,The  Complete C++ Training  Course,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e industry,2001.1

参考文献:

1.     Bjarne Stroustrup,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Higher Education 

Press & Pearson Education, 2001.8

2.     Brian W. Kernighan  Dennis M. Ritchie,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Prentice-Hall Internatinal,Inc, 2000.4

3.     郑莉等, C++语言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7

4.     钱能,  C++程序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4

 
 
计算机结构与操作系统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6C
课程名称:计算机结构与操作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张宏莉、翟健宏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技术、C语言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开设,旨在讲解计算机本体的基本概念、主要结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使学生能够建立计算机的整体概念,熟悉软硬件协调 工作过程,掌握计算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此,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能够对其中的基本原理与算法“活学活用”,提高计算机的深层次应用水 平。

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操作系统两部分,以及两本部分间的区别与联系。在计算机系统结构部分,围绕着如何提计算机高性能价格比的问题,介绍计算机软硬件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种解决方法或算法、以及解决方法的比较、评价;突出并行思想在不同层面设计中对提高计算机性能所起的作用。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部分,以UNIX为蓝本,介绍多用户多进程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与原理,包括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管理、用户使用界面、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等。

1.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并行性发展与计算机系统分类。(3学时)

2.        数据表示,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的设计与改进,RISC技术。(5学时)

3.        存贮体系,虚拟存贮器,Cache存贮器,存储管理。(6学时)

4.        重叠,流水,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多处理机。(6学时)

5.        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常用命令、启动过程。(6学时)

6.        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及示例。(5学时)

7.        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及示例。(5学时)

课程主要教材:
1.李学干,计算机体系结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
2.张尧学 ,史美林,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3.莫里斯·贝奇著, 陈珏等译,UNIX操作系统设计,北大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UNIX——Information about UNIX BSD variant ,http://www.computerhope.com/unix/bsd.htm

2.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se of the Unix C Shell, ftp://sunsite.berkeley.edu/pub/techreps/CSD-86-274.html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6C            课程名称:计算机结构与操作系统

英文译名:Computer Architecture and Operating System

适用学科:全校公共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技术、C语言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张宏莉、翟健宏
内容简介:

主 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结构和操作系统两部分,以及两本部分间的区别与联系。在计算机系结构部分,围绕着如何提计算机高性能价格比的问题,介绍计算机软硬件设 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种解决方法或算法、以及解决方法的比较、评价;突出并行思想在不同层面设计中对提高计算机性能所起的作用。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部分, 以UNIX为蓝本,介绍多用户多进程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与原理,包括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管理、用户使用界面、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等。

主要教材:
1.李学干,计算机体系结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
2.张尧学 ,史美林,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3.莫里斯·贝奇著, 陈葆珏等译,UNIX操作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参考文献:

1.UNIX——Information about UNIX BSD variant ,http://www.computerhope.com/unix/bsd.htm

2.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se of the Unix C Shell, ftp://sunsite.berkeley.edu/pub/techreps/CSD-86-274.html
 
 
计算机网络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7Q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全龙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36                                                 学分: 2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属于全校公共课。作为网络化时代,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不仅侧重介绍计算机网络一般性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网技术等内容,同时会在整个课程中贯穿一些实用的Internet技术以及应用开发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并熟悉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技术,了解主要的网络应用,掌握初步的网络应用编程技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网络应用、网络设计、网络应用开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与参考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等内容。
1 计算机网络简介(共2学时)
网络的组成,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讯基础,什么是Internet?什么是协议?接入网络与物理介质,网络参考模型(OSI和TCP/IP),分组交换网及其性能,网络发展过程。

2  应用层(共6学时)

网络应用及应用层协议,WWW应用(HTTP等),Web应用开发简介(Asp、Jsp等),文件传输应用FTP,电子邮件应用(SMTP、POP3等),域名系统DNS,Socket编程(基于TCP和UDP)。

3  传输层(共6学时)

传输层服务及其基本原理,复用与分用,Internet无连接传输协议UDP,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靠数据传输协议设计),面向连接传输协议TCP,拥塞控制基本原理与方法,TCP协议拥塞控制方法。

4  网络层(共8学时)

网络层服务模型,虚电路网络与数据报网络,路由基本原理与算法,典型路由算法(链路状态算法与距离矢量算法),层次化路由,互联网协议—IP,IP地址(有类地址表示和无类地址表示),IP数据报格式,ICMP协议,Internet路由(自治系统内路由和自治系统间路由),典型路由协议,路由器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IPv6简介,Internet多播技术简介。

5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共8学时)

数据链路层服务,差错检验与纠正,差错编码,奇偶校验,检验和,循环冗余检测码—CRC,多路访问技术与协议,信道划分协议(TDMA、FDMA、CDMA),随机访问协议(ALOHA、CSMA),轮转协议,局域网(IEEE 802.3、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局域网编址与ARP协议,集线器、桥接器(网桥)和交换机,以太网组网技术,IEEE802.11无线局域网,PPP协议,ATM简介,X.25和帧中继简介。

6  网络多媒体简介(共2学时)

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相关协议介绍(RTP、H.323等),可靠组播技术简介。

7  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简介(共4学时)

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典型网络安全协议介绍;网络管理简介,典型网络管理协议SNMP。
课程主要教材:

1.James F. Kurose and Keith W. Ross,Computer Networking-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ina) & Pearson Education, 2001.

主要参考文献:

1.William Stallings, Data &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ixth Editi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ina) & Pearson Education, 2001.

2. Douglas E. Comer, David L. Stevens, 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Vol. I, Vol. II, Vol. III, (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W. Richard Stevens, 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1,2,3, (影印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7Q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英文译名:Computer Networks
适用学科:全校公共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李全龙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典型的网络(如Internet)的组成技术等。不仅侧重介绍计算机网络一般性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网技术等内容,同时会在整个课程中贯穿一些实用的Internet技术以及应用开发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并熟悉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技术,了解主要的网络应用,掌握初步的网络应用编程技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网络应用、网络设计、网络应用开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主要教材:

1.James F. Kurose and Keith W. Ross,Computer Networking-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ina) & Pearson Education, 2001.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tallings, Data &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ixth Editi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ina) & Pearson Education, 2001.

2.    Douglas E. Comer, David L. Stevens, 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Vol. I, Vol. II, Vol. III, (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W. Richard Stevens, 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1,2,3, (影印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数据库系统基础与应用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8C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基础与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Database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禇滨生
先修课程: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春季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课 程属于面向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有关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意义;基本掌握一种典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描述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了解一般的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基本数据库管理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问题的能 力。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 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a.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b.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概念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d.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e.事务管理、并发管理、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2) 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a.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b.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基本步骤。
c.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d.数据库技术发展。
(3) 实践内容。
a.设计一个小型的数据处理系统。
b.使用一种典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作语言。
课程主要教材:
以自编讲义为主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奥尼尔编著《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机械工业出版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第1版。
2.(美)沃尔曼著《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第1版。
3. 相关的文献与教材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8C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基础与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Database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任课教师:禇滨生
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基础与应用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为主,辅之以经典实用系统软件使用和介绍;重 点讲解有关基本原理,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如数据库是什么,怎样定义数据库,怎样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什么要这样操 作,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知道自己用数据库干什么。用讲解引导学生入门,经典系统的使用辅之,然后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所规定的实验。使在培养学生对数 据库具有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一步具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在信息社会中如何用数据库来支持,并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数据库的基础和能力。经典实用 系统软件介绍与使用以满足学生做实验并理解所学概念为基准。

主要教材:
以自编讲义为主。
参考文献:
1.(美)奥尼尔编著《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机械工业出版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第1版。
2.(美)沃尔曼著《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业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第1版。
3. 相关的文献与教材
 
 
单片机系统设计
1、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S1300049Q
课程名称:单片机系统设计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方连众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

适用学科范围:全校公共课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秋                             开课形式:课堂讲授

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 课程属于面向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指令系统、使用单片机进行实时控制及仪器仪表测量和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理论、结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及接口技术,能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进行单片机自动控制设计打下基 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片内存储器及存储器扩展I/O接口,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
课程主要内容:
1 数码与码制(共2 学时)
     进位计数制及各种进制的转换、定点数、浮点数、ASCII码、BCD码
2 单片机基础(共4学时)
     51序列单片机基本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单片机存储空间、MCS-51单片机存储器分类及配置、并行I/O接口CPU时序与复位
3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0学时)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与指令格式,寻址方式,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4 单片机系统的扩展 (6学时)
     常用的扩展器件简介,存储器的扩展,I/O扩展
5  输入/输出、中断、定时与串行通信  (4学时)
    I/O接口电路的作用,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
6  接口芯片与接口技术  (10学时)
     LED数码显示接口,8155接口,键盘接口,A/D、D/A转换,单片机应用设计举例
课程主要教材:

1.张毅刚 彭喜元 姜守达 乔立岩编著,新编MCS-51单片及应用设计, 哈尔

滨工业大学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房小翠 王金凤编著,单片机使用系统设计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2. 陈汝全 林水生 夏利编,实用微机与单片机控制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张毅坤 陈善久 裘雪红编著,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1300049Q                          

课程名称:单片机系统设计
英文译名:SYSTEM DESIG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开课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方连众

先修课程:数字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

任课教师:  方连众
内容简介:
       课程主要介绍单片机控制系统整体结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基础、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及设计、程序设计技术、自动控制规律、单片机在自动控制中应用实例、单片机控制系统干扰技术、其他类型单片机简介。利用单片机完成各种仪器仪表等智能化控制及用单片机提供的指令系统来编制大量控制程序。
主要教材:
1.张毅刚 彭喜元 姜守达 乔立岩编著,新编MCS-51单片及应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版社
参考文献:
1. 房小翠 王金凤编著,单片机使用系统设计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6
2. 陈汝全 林水生 夏利编,实用微机与单片机控制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
3. 张毅坤 陈善久 裘雪红编著,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