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MySQL——基础知识

目录

一、SQL组成

1)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2)数据操作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3)数据查询语言(Data Query Language,DQL)

4)数据控制语言(Data Control Language,DCL)

二、数据库操作

(1)查看或显示数据库

(2)创建数据库

(3)修改数据库

(4)删除数据库

(5)选择数据库

(6)注释

(7)大小写

(8)MySQL系统帮助

三、数据类型和存储引擎

(1)整数类型

(2)小数类型

(3)日期和时间类型

(4)字符串类型

(5)二进制类型

(6)存储引擎

(7)各种引擎的对比

四、数据库表

(1)创建数据表:

(2)修改数据表

(3)修改字段

(4)删除数据表

(5)展示表:

(6)数据表添加字段

五、约束、函数和运算符

(1)约束

(2)主键

(3)自增主键

(4)外键约束

(5)唯一约束

(6)检查约束

(7)默认值

(8)非空

(9)查看表中的约束

(10)常用运算符

(11)算术运算符

(12)逻辑运算符

(13)比较运算符

(14)位运算符

(15)运算符优先级

(16)IN  和 NOT IN

六、数据操作

(1)查询

(2)使用DISTINCT过滤重复数据

(3)设置别名

(4)限制查询结果条数

(5)对查询结果排序

(6)条件查询

(7)模糊查询

(8)范围查询

(9)空值查询

(10)分组查询

(11)过滤分组

(12)交叉连接

(13)内连接

(14)外连接

(15)子查询

(16)正则表达式

(17)插入数据​​​​​​​

(18)修改数据

(19)删除数据

(20)清空表记录

七、视图、索引

(1)视图论述

 (2)创建视图

(3)查看视图

(4)修改视图

(5)删除视图

(6)索引

(7)创建索引

(8)查看索引

(9)修改和删除索引

八、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存储过程

(2)创建存储过程

(3)查看存储过程

(4)修改存储过程

(5)删除存储过程

(6)存储函数

(7)调用存储过程和函数

(8)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9)定义条件和处理程序

(10)游标的定义及使用

(11)流程控制语句

(12) 触发器

(13)创建触发器

(14)查看触发器

(15)修改和删除触发器

九、事务和字符集

(1)事务的概念和特性

(2)执行事务的语法和流程

(3)字符集和校对规则

十、用户管理

(1)user权限表

(2)db、tables_priv、columns_priv和procs_priv权限表

(3)创建用户

(4)修改用户

(5)删除用户

(6)查看用户权限

(7)用户授权

(8)删除用户权限

(9)登录和登出服务器

(10)root修改普通用户密码

(11)修改root密码

十一、MySQL日志及分类

(1)简介


 

一、SQL组成

1)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用来创建或删除数据库以及表等对象,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命令:

  • DROP:删除数据库和表等对象
  • CREATE:创建数据库和表等对象
  • ALTER:修改数据库和表等对象的结构

2)数据操作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用来变更表中的记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命令:

  • SELECT:查询表中的数据
  • INSERT:向表中插入新数据
  • UPDATE:更新表中的数据
  • DELETE:删除表中的数据

3)数据查询语言(Data Query Language,DQL)

用来查询表中的记录,主要包含 SELECT 命令,来查询表中的数据。

4)数据控制语言(Data Control Language,DCL)

用来确认或者取消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变更。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数据库中的用户设定权限。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命令:

  • GRANT:赋予用户操作权限
  • REVOKE:取消用户的操作权限
  • COMMIT:确认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变更
  • ROLLBACK:取消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变更

SQL 语句不区分大小写,许多 SQL 开发人员习惯对 SQL 本身的关键字进行大写,而对表或者列的名称使用小写,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阅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 RDBMS (关系型数据库)当中,SQL 语句是逐条执行的,一条 SQL 语句代表着数据库的一个操作。通常,我们在SQL语句末尾加上 ; 表示该条语句结束

二、数据库操作

(1)查看或显示数据库

        在 MySQL 中,可使用 SHOW DATABASES 语句来查看或显示当前用户权限范围以内的数据库。查看数据库的语法格式为:

SHOW DATABASES [LIKE '数据库名']

语法说明如下:

  • LIKE 从句是可选项,用于匹配指定的数据库名称。LIKE 从句可以部分匹配,也可以完全匹配。
  • 数据库名由单引号 ' '包围。

有 6 个数据库,它们都是安装 MySQL 时系统自动创建的,其各自功能如下:

  • information_schema:主要存储了系统中的一些数据库对象信息,比如用户表信息、列信息、权限信息、字符集信息和分区信息等。
  • mysql:MySQL 的核心数据库,类似于 SQL Server 中的 master 表,主要负责存储数据库用户、用户访问权限等 MySQL 自己需要使用的控制和管理信息。常用的比如在 mysql 数据库的 user 表中修改 root 用户密码。
  • performance_schema:主要用于收集数据库服务器性能参数。
  • sakila:MySQL 提供的样例数据库,该数据库共有 16 张表,这些数据表都是比较常见的,在设计数据库时,可以参照这些样例数据表来快速完成所需的数据表。
  • sys:MySQL 5.7 安装完成后会多一个 sys 数据库。sys 数据库主要提供了一些视图,数据都来自于 performation_schema,主要是让开发者和使用者更方便地查看性能问题。
  • world:world 数据库是 MySQL 自动创建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只包括 3 张数据表,分别保存城市,国家和国家使用的语言等内容。

(2)创建数据库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CREATE DATABASE 语句创建数据库,语法格式如下: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数据库名>
[[DEFAULT]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 
[[DEFAULT] COLLATE <校对规则名>]

[ ]中的内容是可选的。语法说明如下:

  • <数据库名>:创建数据库的名称。MySQL 的数据存储区将以目录方式表示 MySQL 数据库,因此数据库名称必须符合操作系统的文件夹命名规则,不能以数字开头,尽量要有实际意义。注意在 MySQL 中不区分大小写。
  • IF NOT EXISTS:在创建数据库之前进行判断,只有该数据库目前尚不存在时才能执行操作。此选项可以用来避免数据库已经存在而重复创建的错误。
  • [DEFAULT] CHARACTER SET:指定数据库的字符集。指定字符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出现乱码的情况。如果在创建数据库时不指定字符集,那么就使用系统的默认字符集。
  • [DEFAULT] COLLATE:指定字符集的默认校对规则。

        MySQL 的字符集(CHARACTER)和校对规则(COLLATIO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符集是用来定义 MySQL 存储字符串的方式,校对规则定义了比较字符串的方式。

(3)修改数据库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ALTER DATABASE 来修改已经被创建或者存在的数据库的相关参数。修改数据库的语法格式为: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 
[ DEFAULT ]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 |
[ DEFAULT ] COLLATE <校对规则名>}

语法说明如下:

  • ALTER DATABASE 用于更改数据库的全局特性。
  • 使用 ALTER DATABASE 需要获得数据库 ALTER 权限。
  • 数据库名称可以忽略,此时语句对应于默认数据库。
  • CHARACTER SET 子句用于更改默认的数据库字符集。

(4)删除数据库

        在 MySQL 中,当需要删除已创建的数据库时,可以使用 DROP DATABASE 语句。其语法格式为:

DROP DATABASE [ IF EXISTS ] <数据库名>

语法说明如下:

  • <数据库名>:指定要删除的数据库名。
  • IF EXISTS:用于防止当数据库不存在时发生错误。
  • DROP DATABASE:删除数据库中的所有表格并同时删除数据库。使用此语句时要非常小心,以免错误删除。如果要使用 DROP DATABASE,需要获得数据库 DROP 权限。


注意:MySQL 安装后,系统会自动创建名为 information_schema 和 mysql 的两个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存放一些和数据库相关的信息,如果删除了这两个数据库,MySQL 将不能正常工作。

(5)选择数据库

        在 MySQL 中,USE 语句用来完成一个数据库到另一个数据库的跳转。

        当用 CREATE DATABASE 语句创建数据库之后,该数据库不会自动成为当前数据库,需要用 USE 来指定当前数据库。其语法格式为:

USE <数据库名>

该语句可以通知 MySQL 把<数据库名>所指示的数据库作为当前数据库。该数据库保持为默认数据库,直到语段的结尾,或者直到遇见一个不同的 USE 语句。 只有使用 USE 语句来指定某个数据库作为当前数据库之后,才能对该数据库及其存储的数据对象执行操作。

(6)注释

        1) 单行注释可以使用#注释符,#注释符后直接加注释内容。格式如下:

                #注释内容

        2) 单行注释可以使用--注释符,--注释符后需要加一个空格,注释才能生效。格式如下:

                -- 注释内容

        多行注释使用/* */注释符。/*用于注释内容的开头,*/用于注释内容的结尾。多行注释格式如下:

                /*
                  第一行注释内容
                  第二行注释内容
                */

(7)大小写

SQL 语句的大小写规则与语句组成元素、引用内容和服务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有关。

1) SQL 关键字和函数名

        SQL 的关键字和函数名不区分大小写。例如,下面这些语句都是等价的:

                SELECT NOW();
                select now();
                sElEcT nOw();

2) 数据库名、表名和视图名

        MYSQL用服务器主机的底层文件系统所包含的目录和文件来表示数据库和表。因此,数据库名和表名的默认大小写取决于服务器主机的操作系统在命名方面的规定。

        比如 Windows 系统的文件名不区分大小写,所以运行在 Windows 系统上面的 MySQL 服务器也不用区分数据库名和表名的大小写。Linux 系统的文件名区分大小写,所以运行在 Linux 系统上的 MySQL 服务器需要区分数据库名和表名的大小写。对于 Mac OS X 平台,其文件系统中的名字是个例外,它们不区分大小写。

        MySQL 会使用一个文件来表示一个视图,所以以上与表有关的也同样适用于视图。

3) 存储程序的名字

        存储函数、存储过程和事件的名字都不区分大小写。触发器的名字要区分大小写,这一点与标准 SQL 的行为有所不同。

4) 列名和索引名

        在 MySQL 里,列名和索引名都不区分大小写。例如,下面这些语句都是等价的: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

5) 别名的名字

        默认情况下,表的别名要区分大小写。SQL 语句中可以使用任意的大小写(大写、小写或大小写混用)来指定一个别名。如果需要在同一条语句里多次用到同一个别名,则必须让它们的大小写保持一致。
 
下表总结了 SQL 元素在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是否区分大小写。

WindowsLinux
数据库名否(忽略大小写)
表名
表别名
列名否(忽略大小写)
列别名否(忽略大小写)
变量名


        在 Linux 服务器下创建数据库和表时,应该认真考虑大小写的问题,比如它们以后是否会迁移到 Windows 服务器上。

想要避免大小写问题,可以先选定一种大小写方案,然后一直按照该方案去创建数据库和表。

在阿里巴巴 Java 开发手册的 MySql 建表规约里提到:

【强制】表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或数字,禁止出现数字开头,禁止两个下划线中间只出现数字。数据库字段名的修改代价很大,因为无法进行预发布,所以字段名称需要慎重考虑。

通俗的说就是,MySQL 在 Windows 系统下不区分大小写,但在 Linux 系统下默认区分大小写。因此,数据库名、表名和字段名,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大写字母,避免节外生枝。

(8)MySQL系统帮助

在 MySQL 中,查看帮助的命令是 HELP,语法格式如下:

HELP 查询内容

其中,查询内容为要查询的关键字。

  • 查询内容中不区分大小写。
  • 查询内容中可以包含通配符“%”和“_”,效果与 LIKE 运算符执行的模式匹配操作含义相同。例如,HELP 'rep%' 用来返回以 rep 开头的主题列表。
  • 查询内容可以使单引号引起来,也可以不使用单引号,为避免歧义,最好使用单引号引起来。

三、数据类型和存储引擎

MySQL 的数据类型有大概可以分为 5 种,分别是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和定点数类型、日期和时间类型、字符串类型、二进制类型等。

注意:整数类型和浮点数类型可以统称为数值数据类型。

1) 数值类型

整数类型包括 TINYINT、SMALLINT、MEDIUMINT、INT、BIGINT,浮点数类型包括 FLOAT 和 DOUBLE,定点数类型为 DECIMAL。

2) 日期/时间类型

包括 YEAR、TIME、DATE、DATETIME 和 TIMESTAMP。

3) 字符串类型

包括 CHAR、VARCHAR、BINARY、VARBINARY、BLOB、TEXT、ENUM 和 SET 等。

4) 二进制类型

包括 BIT、BINARY、VARBINARY、TINYBLOB、BLOB、MEDIUMBLOB 和 LONGBLOB。

(1)整数类型

类型名称说明存储需求
TINYINT很小的整数1个字节
SMALLINT小的整数2个宇节
MEDIUMINT中等大小的整数3个字节
INT (INTEGHR)普通大小的整数4个字节
BIGINT大整数8个字节

(2)小数类型

浮点类型有两种,分别是单精度浮点数(FLOAT)和双精度浮点数(DOUBLE);定点类型只有一种,就是 DECIMAL

浮点类型和定点类型都可以用(M, D)来表示,其中M称为精度,表示总共的位数;D称为标度,表示小数的位数。

浮点数类型的取值范围为 M(1~255)和 D(1~30,且不能大于 M-2),分别表示显示宽度和小数位数。M 和 D 在 FLOAT 和DOUBLE 中是可选的,FLOAT 和 DOUBLE 类型将被保存为硬件所支持的最大精度。DECIMAL 的默认 D 值为 0、M 值为 10。

下表中列出了 MySQL 中的小数类型和存储需求。
 

类型名称说明存储需求
FLOAT单精度浮点数4 个字节
DOUBLE双精度浮点数8 个字节
DECIMAL (M, D),DEC压缩的“严格”定点数M+2 个字节


DECIMAL 类型不同于 FLOAT 和 DOUBLE。DOUBLE 实际上是以字符串的形式存放的,DECIMAL 可能的最大取值范围与 DOUBLE 相同,但是有效的取值范围由 M 和 D 决定。如果改变 M 而固定 D,则取值范围将随 M 的变大而变大。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DECIMAL 的存储空间并不是固定的,而由精度值 M 决定,占用 M+2 个字节。

FLOAT 类型的取值范围如下:

  • 有符号的取值范围:-3.402823466E+38~-1.175494351E-38。
  • 无符号的取值范围:0 和 -1.175494351E-38~-3.402823466E+38。


DOUBLE 类型的取值范围如下:

  • 有符号的取值范围:-1.7976931348623157E+308~-2.2250738585072014E-308。
  • 无符号的取值范围:0 和 -2.2250738585072014E-308~-1.7976931348623157E+308。
提示:不论是定点还是浮点类型,如果用户指定的精度超出精度范围,则会四舍五入进行处理。

FLOAT 和 DOUBLE 在不指定精度时,默认会按照实际的精度(由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决定),DECIMAL 如果不指定精度,默认为(10,0)。

浮点数相对于定点数的优点是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浮点数能够表示更大的范围;缺点是会引起精度问题。

最后再强调一下:在 MySQL 中,定点数以字符串形式存储,在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时候(如货币、科学数据),使用 DECIMAL 的类型比较好,另外两个浮点数进行减法和比较运算时也容易出问题,所以在使用浮点数时需要注意,并尽量避免做浮点数比较。

(3)日期和时间类型

MySQL 中有多处表示日期的数据类型:YEARTIMEDATEDTAETIMETIMESTAMP。当只记录年信息的时候,可以只使用 YEAR 类型。

每一个类型都有合法的取值范围,当指定确定不合法的值时,系统将“零”值插入数据库中。

下表中列出了 MySQL 中的日期与时间类型。
 

类型名称日期格式日期范围存储需求
YEARYYYY1901 ~ 21551 个字节
TIMEHH:MM:SS-838:59:59 ~ 838:59:593 个字节
DATEYYYY-MM-DD1000-01-01 ~ 9999-12-33 个字节
DATETIMEYYYY-MM-DD HH:MM:SS1000-01-01 00:00:00 ~ 9999-12-31 23:59:598 个字节
TIMESTAMPYYYY-MM-DD HH:MM:SS1980-01-01 00:00:01 UTC ~ 2040-01-19 03:14:07 UTC4 个字节

YEAR 类型

YEAR 类型是一个单字节类型,用于表示年,在存储时只需要 1 个字节。可以使用各种格式指定 YEAR,如下所示:

  • 以 4 位字符串或者 4 位数字格式表示的 YEAR,范围为 '1901'~'2155'。输入格式为 'YYYY' 或者 YYYY,例如,输入 '2010' 或 2010,插入数据库的值均为 2010。
  • 以 2 位字符串格式表示的 YEAR,范围为 '00' 到 '99'。'00'~'69' 和 '70'~'99' 范围的值分别被转换为 2000~2069 和 1970~1999 范围的 YEAR 值。'0' 与 '00' 的作用相同。插入超过取值范围的值将被转换为 2000。
  • 以 2 位数字表示的 YEAR,范围为 1~99。1~99 和 70~99 范围的值分别被转换为 2001~2069 和 1970~1999 范围的 YEAR 值。注意,在这里 0 值将被转换为 0000,而不是 2000。

提示:两位整数范围与两位字符串范围稍有不同。例如,插入 3000 年,读者可能会使用数字格式的 0 表示 YEAR,实际上,插入数据库的值为 0000,而不是所希望的 3000。只有使用字符串格式的 '0' 或 '00',才可以被正确解释为 3000,非法 YEAR值将被转换为 0000。

TIME 类型

TIME 类型用于只需要时间信息的值,在存储时需要 3 个字节。格式为 HH:MM:SS。HH 表示小时,MM 表示分钟,SS 表示秒。

TIME 类型的取值范围为 -838:59:59~838:59:59,小时部分如此大的原因是 TIME 类型不仅可以用于表示一天的时间(必须小于 24 小时),还可能是某个事件过去的时间或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可大于 24 小时,或者甚至为负)。

可以使用各种格式指定 TIME 值,如下所示。

  • 'D HH:MM:SS' 格式的字符串。还可以使用这些“非严格”的语法:'HH:MM:SS'、'HH:MM'、'D HH' 或 'SS'。这里的 D 表示日,可以取 0~34 之间的值。在插入数据库时,D 被转换为小时保存,格式为 “D*24+HH”。
  • 'HHMMSS' 格式、没有间隔符的字符串或者 HHMMSS 格式的数值,假定是有意义的时间。例如,'101112' 被理解为'10:11:12',但是 '106112' 是不合法的(它有一个没有意义的分钟部分),在存储时将变为 00:00:00。

提示:为 TIME 列分配简写值时应注意:如果没有冒号,MySQL 解释值时,假定最右边的两位表示秒。(MySQL 解释 TIME 值为过去的时间而不是当前的时间)。例如,读者可能认为 '1112' 和 1112 表示 11:12:00(即 11 点过 12 分钟),但MySQL 将它们解释为 00:11:12(即 11 分 12 秒)。同样 '12' 和 12 被解释为00:00:12。相反,TIME 值中如果使用冒号则肯定被看作当天的时间,也就是说,'11:12' 表示 11:12:00,而不是 00:11:12。

DATE 类型

DATE 类型用于仅需要日期值时,没有时间部分,在存储时需要 3 个字节。日期格式为 'YYYY-MM-DD',其中 YYYY 表示年,MM 表示月,DD 表示日。

在给 DATE 类型的字段赋值时,可以使用字符串类型或者数字类型的数据插入,只要符合 DATE 的日期格式即可。如下所示:

  • 以 'YYYY-MM-DD' 或者 'YYYYMMDD' 字符中格式表示的日期,取值范围为 '1000-01-01'~'9999-12-3'。例如,输入 '2015-12-31' 或者 '2015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2015-12-31。
  • 以 'YY-MM-DD' 或者 'YYMMDD' 字符串格式表示日期,在这里YY表示两位的年值。MySQL 解释两位年值的规则:'00~6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2000~2069','70~9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1970~1999'。例如,输入 '15-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2015-12-31;输入 '99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1999-12-31。
  • 以 YYMMDD 数字格式表示的日期,与前面相似,00~6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2000~2069,80~9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1980~1999。例如,输入 15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2015-12-31,输入 991231,插入数据库的日期为 1999-12-31。
  • 使用 CURRENT_DATE 或者 NOW(),插入当前系统日期。

提示:MySQL 允许“不严格”语法:任何标点符号都可以用作日期部分之间的间隔符。例如,'98-11-31'、'98.11.31'、'98/11/31'和'98@11@31' 是等价的,这些值也可以正确地插入数据库。

DATETIME 类型

DATETIME 类型用于需要同时包含日期和时间信息的值,在存储时需要 8 个字节。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其中 YYYY 表示年,MM 表示月,DD 表示日,HH 表示小时,MM 表示分钟,SS 表示秒。

在给 DATETIME 类型的字段赋值时,可以使用字符串类型或者数字类型的数据插入,只要符合 DATETIME 的日期格式即可,如下所示。

  • 以 'YYYY-MM-DD HH:MM:SS' 或者 'YYYYMMDDHHMMSS' 字符串格式表示的日期,取值范围为 '1000-01-01 00:00:00'~'9999-12-3 23:59:59'。例如,输入 '2014-12-31 05:05:05' 或者 '20141231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值都为 2014-12-31 05:05:05。
  • 以 'YY-MM-DD HH:MM:SS' 或者 'YYMMDDHHMMSS' 字符串格式表示的日期,在这里 YY 表示两位的年值。与前面相同,'00~7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2000~2079','80~99' 范围的年值转换为 '1980~1999'。例如,输入 '14-12-31 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输入 141231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
  • 以 YYYYMMDDHHMMSS 或者 YYMMDDHHMMSS 数字格式表示的日期和时间。例如,输入 20141231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输入 140505050505,插入数据库的 DATETIME 为 2014-12-31 05:05:05。

提示:MySQL 允许“不严格”语法:任何标点符号都可用作日期部分或时间部分之间的间隔符。例如,'98-12-31 11:30:45'、'98.12.31 11+30+35'、'98/12/31 11*30*45' 和 '98@12@31 11^30^45' 是等价的,这些值都可以正确地插入数据库。

TIMESTAMP 类型

TIMESTAMP 的显示格式与 DATETIME 相同,显示宽度固定在 19 个字符,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在存储时需要 4 个字节。但是 TIMESTAMP 列的取值范围小于 DATETIME 的取值范围,为 '1970-01-01 00:00:01'UTC~'2038-01-19 03:14:07'UTC。在插入数据时,要保证在合法的取值范围内。

提示:协调世界时(英: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Temps Universel Coordonné)又称为世界统一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国际协调时间。英文(CUT)和法文(TUC)的缩写不同,作为妥协,简称 UTC。

TIMESTAMP 与 DATETIME 除了存储字节和支持的范围不同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是:

  • DATETIME 在存储日期数据时,按实际输入的格式存储,即输入什么就存储什么,与时区无关;
  • 而 TIMESTAMP 值的存储是以 UTC(世界标准时间)格式保存的,存储时对当前时区进行转换,检索时再转换回当前时区。即查询时,根据当前时区的不同,显示的时间值是不同的。

提示:如果为一个 DATETIME 或 TIMESTAMP 对象分配一个 DATE 值,结果值的时间部分被设置为 '00:00:00',因此 DATE 值未包含时间信息。如果为一个 DATE 对象分配一个 DATETIME 或 TIMESTAMP 值,结果值的时间部分被删除,因此DATE 值未包含时间信息。

(4)字符串类型

MySQL 中的字符串类型有 CHARVARCHARTINYTEXTTEXTMEDIUMTEXTLONGTEXTENUMSET 等。

下表中列出了 MySQL 中的字符串数据类型,括号中的M表示可以为其指定长度。
 

类型名称说明存储需求
CHAR(M)固定长度非二进制字符串M 字节,1<=M<=255
VARCHAR(M)变长非二进制字符串L+1字节,在此,L< = M和 1<=M<=255
TINYTEXT非常小的非二进制字符串L+1字节,在此,L<2^8
TEXT小的非二进制字符串L+2字节,在此,L<2^16
MEDIUMTEXT中等大小的非二进制字符串L+3字节,在此,L<2^24
LONGTEXT大的非二进制字符串L+4字节,在此,L<2^32
ENUM枚举类型,只能有一个枚举字符串值1或2个字节,取决于枚举值的数目 (最大值为65535)
SET一个设置,字符串对象可以有零个或 多个SET成员1、2、3、4或8个字节,取决于集合 成员的数量(最多64个成员)


VARCHAR 和 TEXT 类型是变长类型,其存储需求取决于列值的实际长度(在前面的表格中用 L 表示),而不是取决于类型的最大可能尺寸。

例如,一个 VARCHAR(10) 列能保存一个最大长度为 10 个字符的字符串,实际的存储需要字符串的长度 L 加上一个字节以记录字符串的长度。对于字符 “abcd”,L 是 4,而存储要求 5 个字节。

CHAR 和 VARCHAR 类型

CHAR(M) 为固定长度字符串,在定义时指定字符串列长。当保存时,在右侧填充空格以达到指定的长度。M 表示列的长度,范围是 0~255 个字符。

例如,CHAR(4) 定义了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列,包含的字符个数最大为 4。当检索到 CHAR 值时,尾部的空格将被删除。

VARCHAR(M) 是长度可变的字符串,M 表示最大列的长度,M 的范围是 0~65535。VARCHAR 的最大实际长度由最长的行的大小和使用的字符集确定,而实际占用的空间为字符串的实际长度加 1。

例如,VARCHAR(50) 定义了一个最大长度为 50 的字符串,如果插入的字符串只有 10 个字符,则实际存储的字符串为 10 个字符和一个字符串结束字符。VARCHAR 在值保存和检索时尾部的空格仍保留。

【实例】下面将不同的字符串保存到 CHAR(4) 和 VARCHAR(4) 列,说明 CHAR 和 VARCHAR 之间的差别,如下表所示。
 

插入值CHAR(4)存储需求VARCHAR(4)存储需求
' ''    '4字节''1字节
'ab''ab  '4字节'ab'3字节
'abc''abc '4字节'abc'4字节
'abcd''abcd'4字节'abcd'5字节
'abcdef''abcd'4字节'abcd'5字节


对比结果可以看到,CHAR(4) 定义了固定长度为 4 的列,无论存入的数据长度为多少,所占用的空间均为 4 个字节。VARCHAR(4) 定义的列所占的字节数为实际长度加 1。

TEXT 类型

TEXT 列保存非二进制字符串,如文章内容、评论等。当保存或查询 TEXT 列的值时,不删除尾部空格。

TEXT 类型分为 4 种:TINYTEXT、TEXT、MEDIUMTEXT 和 LONGTEXT。不同的 TEXT 类型的存储空间和数据长度不同。

  • TINYTEXT 表示长度为 255(28-1)字符的 TEXT 列。
  • TEXT 表示长度为 65535(216-1)字符的 TEXT 列。
  • MEDIUMTEXT 表示长度为 16777215(224-1)字符的 TEXT 列。
  • LONGTEXT 表示长度为 4294967295 或 4GB(232-1)字符的 TEXT 列。

ENUM 类型

ENUM 是一个字符串对象,值为表创建时列规定中枚举的一列值。其语法格式如下:

<字段名> ENUM( '值1', '值1', …, '值n' )

字段名指将要定义的字段,值 n 指枚举列表中第 n 个值。

ENUM 类型的字段在取值时,能在指定的枚举列表中获取,而且一次只能取一个。如果创建的成员中有空格,尾部的空格将自动被删除。

ENUM 值在内部用整数表示,每个枚举值均有一个索引值;列表值所允许的成员值从 1 开始编号,MySQL 存储的就是这个索引编号,枚举最多可以有 65535 个元素。

例如,定义 ENUM 类型的列('first','second','third'),该列可以取的值和每个值的索引如下表所示。
 

索引
NULLNULL
''0
first1
second2
third3


ENUM 值依照列索引顺序排列,并且空字符串排在非空字符串前,NULL 值排在其他所有枚举值前。

提示:ENUM 列总有一个默认值。如果将 ENUM 列声明为 NULL,NULL 值则为该列的一个有效值,并且默认值为 NULL。如果 ENUM 列被声明为 NOT NULL,其默认值为允许的值列表的第 1 个元素。

SET 类型

SET 是一个字符串的对象,可以有零或多个值,SET 列最多可以有 64 个成员,值为表创建时规定的一列值。指定包括多个 SET 成员的 SET 列值时,各成员之间用逗号,隔开,语法格式如下:

SET( '值1', '值2', …, '值n' )

与 ENUM 类型相同,SET 值在内部用整数表示,列表中每个值都有一个索引编号。当创建表时,SET 成员值的尾部空格将自动删除。

但与 ENUM 类型不同的是,ENUM 类型的字段只能从定义的列值中选择一个值插入,而 SET 类型的列可从定义的列值中选择多个字符的联合。

提示:如果插入 SET 字段中的列值有重复,则 MySQL 自动删除重复的值;插入 SET 字段的值的顺序并不重要,MySQL 会在存入数据库时,按照定义的顺序显示;如果插入了不正确的值,默认情况下,MySQL 将忽视这些值,给出警告。

(5)二进制类型

MySQL 中的二进制字符串有 BITBINARYVARBINARYTINYBLOBBLOBMEDIUMBLOB 和 LONGBLOB

下表中列出了 MySQL 中的二进制数据类型,括号中的M表示可以为其指定长度。
 

类型名称说明存储需求
BIT(M)位字段类型大约 (M+7)/8 字节
BINARY(M)固定长度二进制字符串M 字节
VARBINARY (M)可变长度二进制字符串M+1 字节
TINYBLOB (M)非常小的BLOBL+1 字节,在此,L<2^8
BLOB (M)小 BLOBL+2 字节,在此,L<2^16
MEDIUMBLOB (M)中等大小的BLOBL+3 字节,在此,L<2^24
LONGBLOB (M)非常大的BLOBL+4 字节,在此,L<2^32

BIT 类型

位字段类型。M 表示每个值的位数,范围为 1~64。如果 M 被省略,默认值为 1。如果为 BIT(M) 列分配的值的长度小于 M 位,在值的左边用 0 填充。例如,为 BIT(6) 列分配一个值 b'101',其效果与分配 b'000101' 相同。

BIT 数据类型用来保存位字段值,例如以二进制的形式保存数据 13,13 的二进制形式为 1101,在这里需要位数至少为 4 位的 BIT 类型,即可以定义列类型为 BIT(4)。大于二进制 1111 的数据是不能插入 BIT(4) 类型的字段中的。

提示:默认情况下,MySQL 不可以插入超出该列允许范围的值,因而插入数据时要确保插入的值在指定的范围内。

BINARY 和 VARBINARY 类型

BINARY 和 VARBINARY 类型类似于 CHAR 和 VARCHAR,不同的是它们包含二进制字节字符串。使用的语法格式如下:

列名称 BINARY(M) 或者 VARBINARY(M)

BINARY 类型的长度是固定的,指定长度后,不足最大长度的,将在它们右边填充 “\0” 补齐,以达到指定长度。例如,指定列数据类型为 BINARY(3),当插入 a 时,存储的内容实际为 “\a0\0”,当插入 ab 时,实际存储的内容为“ab\0”,无论存储的内容是否达到指定的长度,存储空间均为指定的值 M。

VARBINARY 类型的长度是可变的,指定好长度之后,长度可以在 0 到最大值之间。例如,指定列数据类型为 VARBINARY(20),如果插入的值长度只有 10,则实际存储空间为 10 加 1,实际占用的空间为字符串的实际长度加 1。

BLOB 类型

BLOB 是一个二进制的对象,用来存储可变数量的数据。BLOB 类型分为 4 种:TINYBLOB、BLOB、MEDIUMBLOB 和 LONGBLOB,它们可容纳值的最大长度不同,如下表所示。
 

数据类型存储范围
TINYBLOB最大长度为255 (28-1)字节
BLOB最大长度为65535 (216-1)字节
MEDIUMBLOB最大长度为16777215 (224-1)字节
LONGBLOB最大长度为4294967295或4GB (231-1)字节


BLOB 列存储的是二进制字符串(字节字符串),TEXT 列存储的是非进制字符串(字符字符串)。BLOB 列是字符集,并且排序和比较基于列值字节的数值;TEXT 列有一个字符集,并且根据字符集对值进行排序和比较。

(6)存储引擎

存储引擎描述
ARCHIVE用于数据存档的引擎,数据被插入后就不能在修改了,且不支持索引。
CSV在存储数据时,会以逗号作为数据项之间的分隔符。
BLACKHOLE会丢弃写操作,该操作会返回空内容。
FEDERATED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数据库中,用来访问远程表的存储引擎。
InnoDB具备外键支持功能的事务处理引擎
MEMORY置于内存的表
MERGE用来管理由多个 MyISAM 表构成的表集合
MyISAM主要的非事务处理存储引擎
NDBMySQL 集群专用存储引擎

MySQL 中修改数据表的存储引擎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ENGINE=<存储引擎名>;

ENGINE 关键字用来指明新的存储引擎。

可以通过执行下面的语句来查看默认的存储引擎,具体 SQL 语句如下:

SHOW VARIABLES LIKE 'default_storage_engine%';

执行上面的 SQL 语句,其结果如图所示。
 


执行结果显示,InnoDB 存储引擎为默认存储引擎。

使用下面的语句可以修改数据库临时的默认存储引擎:

SET default_storage_engine=< 存储引擎名 >

例如,将 MySQL 数据库的临时默认存储引擎修改为 MyISAM,输入的 SQL 语句和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此时,可以发现 MySQL 的默认存储引擎已经变成了 MyISAM。但是当再次重启客户端时,默认存储引擎仍然是 InnoDB。

(7)各种引擎的对比

MySQL存储引擎特性汇总和对比
特性MyISAMInnoDBMEMORY
存储限制支持
事务安全不支持支持不支持
锁机制表锁行锁表锁
B树索引支持支持支持
哈希索引不支持不支持支持
全文索引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集群索引不支持支持不支持
数据缓存支持支持
索引缓存支持支持支持
数据可压缩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空间使用N/A
内存使用中等
批量插入速度
支持外键不支持支持不支持

 
表中主要介绍了 MyISAM、InnoDB 和 MEMORY 三种存储引擎特性的对比。下面详细介绍这 3 个存储引擎的应用场合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 MyISAM

在 MySQL 5.1 版本及之前的版本,MyISAM 是默认的存储引擎。
 
MyISAM 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和外键,所以访问速度比较快。如果应用主要以读取和写入为主,只有少量的更新和删除操作,并且对事务的完整性、并发性要求不是很高,那么选择 MyISAM 存储引擎是非常适合的。
 
MyISAM 是在 Web 数据仓储和其他应用环境下最常使用的存储引擎之一。

2) InnoDB

MySQL 5.5 版本之后默认的事务型引擎修改为 InnoDB。
 
InnoDB 存储引擎在事务上具有优势,即支持具有提交、回滚和崩溃恢复能力的事务安装,所以比 MyISAM 存储引擎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

如果应用对事务的完整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在并发条件下要求数据的一致性,数据操作除了插入和查询以外,还包括很多的更新、删除操作,那么 InnoDB 存储引擎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InnoDB 存储引擎除了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删除和更新导致的锁定,还可以确保事务的完整提交(Commit)和回滚(Rollback),对于类似计费系统或者财务系统等对数据准确性要求比较高的系统,InnoDB 都是合适的选择。

3) MEMORY

MEMORY 存储引擎将所有数据保存在 RAM 中,所以该存储引擎的数据访问速度快,但是安全上没有保障。
 
MEMORY 对表的大小有限制,太大的表无法缓存在内存中。由于使用 MEMORY 存储引擎没有安全保障,所以要确保数据库异常终止后表中的数据可以恢复。
 
如果应用中涉及数据比较少,且需要进行快速访问,则适合使用 MEMORY 存储引擎。

总结

不同应用的特点是千差万别的,选择适应存储引擎才是最佳方案也不是绝对的,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测试,从而得到最适合的结果。

四、数据库表

(1)创建数据表: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CREATE TABLE 语句创建表。其语法格式为:

CREATE TABLE <表名> ([表定义选项])[表选项][分区选项];

其中,[表定义选项]的格式为:

<列名1> <类型1> [,…] <列名n> <类型n>

CREATE TABLE 命令语法比较多,其主要是由表创建定义(create-definition)、表选项(table-options)和分区选项(partition-options)所组成的。

这里首先描述一个简单的新建表的例子,然后重点介绍 CREATE TABLE 命令中的一些主要的语法知识点。

CREATE TABLE 语句的主要语法及使用说明如下:

  • CREATE TABLE:用于创建给定名称的表,必须拥有表CREATE的权限。
  • <表名>:指定要创建表的名称,在 CREATE TABLE 之后给出,必须符合标识符命名规则。表名称被指定为 db_name.tbl_name,以便在特定的数据库中创建表。无论是否有当前数据库,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创建。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表时,可以省略 db-name。如果使用加引号的识别名,则应对数据库和表名称分别加引号。例如,'mydb'.'mytbl' 是合法的,但 'mydb.mytbl' 不合法。
  • <表定义选项>:表创建定义,由列名(col_name)、列的定义(column_definition)以及可能的空值说明、完整性约束或表索引组成。
  • 默认的情况是,表被创建到当前的数据库中。若表已存在、没有当前数据库或者数据库不存在,则会出现错误。

提示:使用 CREATE TABLE 创建表时,必须指定以下信息:

  • 要创建的表的名称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SQL语言中的关键字,如DROP、ALTER、INSERT等。
  • 数据表中每个列(字段)的名称和数据类型,如果创建多个列,要用逗号隔开。
 CREATE TABLE tb_emp1
(
    id INT(11),
    name VARCHAR(25),
    deptId INT(11),
    salary FLOAT
);

(2)修改数据表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来改变原有表的结构,例如增加或删减列、更改原有列类型、重新命名列或表等。

其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修改选项]

修改选项的语法格式如下:

        { ADD COLUMN <列名> <类型>
        | CHANGE COLUMN <旧列名> <新列名> <新列类型>
        | ALTER COLUMN <列名> { SET DEFAULT <默认值> | DROP DEFAULT }
        | MODIFY COLUMN <列名> <类型>
        | DROP COLUMN <列名>
        | RENAME TO <新表名>
        |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
        | COLLATE <校对规则名> }

修改表名

MySQL 通过 ALTER TABLE 语句来实现表名的修改,语法规则如下:

ALTER TABLE <旧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其中,TO 为可选参数,使用与否均不影响结果。

提示:修改表名并不修改表的结构,因此修改名称后的表和修改名称前的表的结构是相同的。用户可以使用 DESC 命令查看修改后的表结构,

修改表字符集

MySQL 通过 ALTER TABLE 语句来实现表字符集的修改,语法规则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DEFAULT]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 [DEFAULT] COLLATE <校对规则名>;

其中,DEFAULT 为可选参数,使用与否均不影响结果。

(3)修改字段

修改字段名称

MySQL 中修改表字段名的语法规则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旧字段名> <新字段名> <新数据类型>;

其中:

  • 旧字段名:指修改前的字段名;
  • 新字段名:指修改后的字段名;
  • 新数据类型:指修改后的数据类型,如果不需要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可以将新数据类型设置成与原来一样,但数据类型不能为空。

CHANGE 也可以只修改数据类型,实现和 MODIFY 同样的效果,方法是将 SQL 语句中的“新字段名”和“旧字段名”设置为相同的名称,只改变“数据类型”。

提示:由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在机器中的存储方式及长度并不相同,修改数据类型可能会影响数据表中已有的数据记录,因此,当数据表中已经有数据时,不要轻易修改数据类型。

修改字段数据类型

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就是把字段的数据类型转换成另一种数据类型。在 MySQL 中修改字段数据类型的语法规则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其中:

  • 表名:指要修改数据类型的字段所在表的名称;
  • 字段名:指需要修改的字段;
  • 数据类型:指修改后字段的新数据类型。

删除字段

删除字段是将数据表中的某个字段从表中移除,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其中,“字段名”指需要从表中删除的字段的名称。

(4)删除数据表

使用 DROP TABLE 语句可以删除一个或多个数据表,语法格式如下:

DROP TABLE [IF EXISTS] 表名1 [ ,表名2, 表名3 ...]

对语法格式的说明如下:

  • 表名1, 表名2, 表名3 ...表示要被删除的数据表的名称。DROP TABLE 可以同时删除多个表,只要将表名依次写在后面,相互之间用逗号隔开即可。
  • IF EXISTS 用于在删除数据表之前判断该表是否存在。如果不加 IF EXISTS,当数据表不存在时 MySQL 将提示错误,中断 SQL 语句的执行;加上 IF EXISTS 后,当数据表不存在时 SQL 语句可以顺利执行,但是会发出警告(warning)。


两点注意:

  • 用户必须拥有执行 DROP TABLE 命令的权限,否则数据表不会被删除。
  • 表被删除时,用户在该表上的权限不会自动删除。

数据表之间经常存在外键关联的情况,这时如果直接删除父表,会破坏数据表的完整性,也会删除失败。

删除父表有以下两种方法:

  • 先删除与它关联的子表,再删除父表;但是这样会同时删除两个表中的数据。
  • 将关联表的外键约束取消,再删除父表;适用于需要保留子表的数据,只删除父表的情况。

(5)展示表:

DESCRIBE/DESC 语句会以表格的形式来展示表的字段信息,包括字段名、字段数据类型、是否为主键、是否有默认值等,语法格式如下:

DESCRIBE <表名>;

或简写成:

DESC <表名>;

SHOW CREATE TABLE 命令会以 SQL 语句的形式来展示表信息。和 DESCRIBE 相比,SHOW CREATE TABLE 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它可以查看表的存储引擎和字符编码;另外,你还可以通过\g或者\G参数来控制展示格式。

SHOW CREATE TABLE 的语法格式如下: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在 SHOW CREATE TABLE 语句的结尾处(分号前面)添加\g或者\G参数可以改变展示形式。

(6)数据表添加字段

MySQL 允许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处添加字段。

在末尾添加字段

一个完整的字段包括字段名、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MySQL 添加字段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条件];

对语法格式的说明如下:                                       

  • <表名> 为数据表的名字;
  • <新字段名> 为所要添加的字段的名字;
  • <数据类型> 为所要添加的字段能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
  • [约束条件] 是可选的,用来对添加的字段进行约束。


这种语法格式默认在表的最后位置(最后一列的后面)添加新字段。

注意:本节我们只添加新的字段,不关注它的约束条件。

在开头添加字段

MySQL 默认在表的最后位置添加新字段,如果希望在开头位置(第一列的前面)添加新字段,那么可以使用 FIRST 关键字,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字段名> <数据类型> [约束条件] FIRST;

FIRST 关键字一般放在语句的末尾。

在中间位置添加字段

MySQL 除了允许在表的开头位置和末尾位置添加字段外,还允许在中间位置(指定的字段之后)添加字段,此时需要使用 AFTER 关键字,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字段名> <数据类型> [约束条件] AFTER <已经存在的字段名>;

AFTER 的作用是将新字段添加到某个已有字段后面。

注意,只能在某个已有字段的后面添加新字段,不能在它的前面添加新字段。

五、约束、函数和运算符

(1)约束

在 MySQL 中,主要支持以下 6 种约束:

1)主键约束

主键约束是使用最频繁的约束。在设计数据表时,一般情况下,都会要求表中设置一个主键。

主键是表的一个特殊字段,该字段能唯一标识该表中的每条信息。例如,学生信息表中的学号是唯一的。

2)外键约束

外键约束经常和主键约束一起使用,用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例如,一个水果摊,只有苹果、桃子、李子、西瓜 4 种水果,那么,你来到水果摊要买水果只能选择苹果、桃子、李子和西瓜,不能购买其它的水果。

3)唯一约束

唯一约束与主键约束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它们都能够确保列的唯一性。与主键约束不同的是,唯一约束在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并且设置唯一约束的列是允许有空值的,虽然只能有一个空值。

例如,在用户信息表中,要避免表中的用户名重名,就可以把用户名列设置为唯一约束。

4)检查约束

检查约束是用来检查数据表中,字段值是否有效的一个手段。

例如,学生信息表中的年龄字段是没有负数的,并且数值也是有限制的。如果是大学生,年龄一般应该在 18~30 岁之间。在设置字段的检查约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样能够减少无效数据的输入。

5)非空约束

非空约束用来约束表中的字段不能为空。例如,在学生信息表中,如果不添加学生姓名,那么这条记录是没有用的。

6)默认值约束

默认值约束用来约束当数据表中某个字段不输入值时,自动为其添加一个已经设置好的值。

例如,在注册学生信息时,如果不输入学生的性别,那么会默认设置一个性别或者输入一个“未知”。

默认值约束通常用在已经设置了非空约束的列,这样能够防止数据表在录入数据时出现错误。

以上 6 种约束中,一个数据表中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其它约束可以有多个。

(2)主键

主键(PRIMARY KEY)的完整称呼是“主键约束”,是 MySQL 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约束。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 DBMS 更快的查找到表中的记录,都会在表中设置一个主键。

主键分为单字段主键和多字段联合主键,本节将分别讲解这两种主键约束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使用主键应注意以下几点:

  • 每个表只能定义一个主键。
  • 主键值必须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且不能为 NULL,即表中不可能存在有相同主键值的两行数据。这是唯一性原则。
  • 一个字段名只能在联合主键字段表中出现一次。
  • 联合主键不能包含不必要的多余字段。当把联合主键的某一字段删除后,如果剩下的字段构成的主键仍然满足唯一性原则,那么这个联合主键是不正确的。这是最小化原则。

在创建表时设置主键约束

在创建数据表时设置主键约束,既可以为表中的一个字段设置主键,也可以为表中多个字段设置联合主键。但是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在一个表中主键只能有一个。下面分别讲解设置单字段主键和多字段联合主键的方法。

1)设置单字段主键

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通过 PRIMARY KEY 关键字来指定主键。

在定义字段的同时指定主键,语法格式如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 [默认值]


或者是在定义完所有字段之后指定主键,语法格式如下: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 [字段名]

2)在创建表时设置联合主键

所谓的联合主键,就是这个主键是由一张表中多个字段组成的。

比如,设置学生选课数据表时,使用学生编号做主键还是用课程编号做主键呢?如果用学生编号做主键,那么一个学生就只能选择一门课程。如果用课程编号做主键,那么一门课程只能有一个学生来选。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设计学生选课表,要限定的是一个学生只能选择同一课程一次。因此,学生编号和课程编号可以放在一起共同作为主键,这也就是联合主键了。

主键由多个字段联合组成,语法格式如下:

PRIMARY KEY [字段1,字段2,…,字段n]

注意:当主键是由多个字段组成时,不能直接在字段名后面声明主键约束。

在修改表时添加主键约束

主键约束不仅可以在创建表的同时创建,也可以在修改表时添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置成主键约束的字段中不允许有空值。

在修改数据表时添加主键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ADD PRIMARY KEY(<字段名>);

通常情况下,当在修改表时要设置表中某个字段的主键约束时,要确保设置成主键约束的字段中值不能够有重复的,并且要保证是非空的。否则,无法设置主键约束。

删除主键约束

当一个表中不需要主键约束时,就需要从表中将其删除。删除主键约束的方法要比创建主键约束容易的多。

删除主键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所示: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DROP PRIMARY KEY;

由于主键约束在一个表中只能有一个,因此不需要指定主键名就可以删除一个表中的主键约束。

(3)自增主键

在 MySQL 中,当主键定义为自增长后,这个主键的值就不再需要用户输入数据了,而由数据库系统根据定义自动赋值。每增加一条记录,主键会自动以相同的步长进行增长。

通过给字段添加 AUTO_INCREMENT 属性来实现主键自增长。语法格式如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AUTO_INCREMENT

  • 默认情况下,AUTO_INCREMENT 的初始值是 1,每新增一条记录,字段值自动加 1。
  • 一个表中只能有一个字段使用 AUTO_INCREMENT 约束,且该字段必须有唯一索引,以避免序号重复(即为主键或主键的一部分)。
  • AUTO_INCREMENT 约束的字段必须具备 NOT NULL 属性。
  • AUTO_INCREMENT 约束的字段只能是整数类型(TINYINT、SMALLINT、INT、BIGINT 等)。
  • AUTO_INCREMENT 约束字段的最大值受该字段的数据类型约束,如果达到上限,AUTO_INCREMENT 就会失效。

(4)外键约束

MySQL 外键约束(FOREIGN KEY)是表的一个特殊字段,经常与主键约束一起使用。对于两个具有关联关系的表而言,相关联字段中主键所在的表就是主表(父表),外键所在的表就是从表(子表)。

外键用来建立主表与从表的关联关系,为两个表的数据建立连接,约束两个表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比如,一个水果摊,只有苹果、桃子、李子、西瓜等 4 种水果,那么,你来到水果摊要买水果就只能选择苹果、桃子、李子和西瓜,其它的水果都是不能购买的。

主表删除某条记录时,从表中与之对应的记录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一个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外键,外键可以为空值,若不为空值,则每一个外键的值必须等于主表中主键的某个值。

定义外键时,需要遵守下列规则:

  • 主表必须已经存在于数据库中,或者是当前正在创建的表。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主表与从表是同一个表,这样的表称为自参照表,这种结构称为自参照完整性。
  • 必须为主表定义主键。
  • 主键不能包含空值,但允许在外键中出现空值。也就是说,只要外键的每个非空值出现在指定的主键中,这个外键的内容就是正确的。
  • 在主表的表名后面指定列名或列名的组合。这个列或列的组合必须是主表的主键或候选键。
  • 外键中列的数目必须和主表的主键中列的数目相同。
  • 外键中列的数据类型必须和主表主键中对应列的数据类型相同。

在创建表时设置外键约束

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通过 FOREIGN KEY 关键字来指定外键,具体的语法格式如下:

[CONSTRAINT <外键名>] FOREIGN KEY 字段名 [,字段名2,…]
REFERENCES <主表名> 主键列1 [,主键列2,…]

注意:从表的外键关联的必须是主表的主键,且主键和外键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例如,两者都是 INT 类型,或者都是 CHAR 类型。如果不满足这样的要求,在创建从表时,就会出现“ERROR 1005(HY000): Can't create table”错误。

在修改表时添加外键约束

外键约束也可以在修改表时添加,但是添加外键约束的前提是:从表中外键列中的数据必须与主表中主键列中的数据一致或者是没有数据。

在修改数据表时添加外键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
FOREIGN KEY(<列名>) REFERENCES <主表名> (<列名>);

注意:在为已经创建好的数据表添加外键约束时,要确保添加外键约束的列的值全部来源于主键列,并且外键列不能为空。

删除外键约束

当一个表中不需要外键约束时,就需要从表中将其删除。外键一旦删除,就会解除主表和从表间的关联关系。

删除外键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所示: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约束名>;

(5)唯一约束

MySQL 唯一约束(Unique Key)是指所有记录中字段的值不能重复出现。例如,为 id 字段加上唯一性约束后,每条记录的 id 值都是唯一的,不能出现重复的情况。如果其中一条记录的 id 值为‘0001’,那么该表中就不能出现另一条记录的 id 值也为‘0001’。

唯一约束与主键约束相似的是它们都可以确保列的唯一性。不同的是,唯一约束在一个表中可有多个,并且设置唯一约束的列允许有空值,但是只能有一个空值。而主键约束在一个表中只能有一个,且不允许有空值。比如,在用户信息表中,为了避免表中用户名重名,可以把用户名设置为唯一约束。

在创建表时设置唯一约束

唯一约束可以在创建表时直接设置,通常设置在除了主键以外的其它列上。

在定义完列之后直接使用 UNIQUE 关键字指定唯一约束,语法格式如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UNIQUE

在修改表时添加唯一约束

在修改表时添加唯一约束的语法格式为: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ADD CONSTRAINT <唯一约束名> UNIQUE(<列名>);

删除唯一约束

在 MySQL 中删除唯一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唯一约束名>;

(6)检查约束

MySQL 检查约束(CHECK)是用来检查数据表中字段值有效性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 CREATE TABLE 或 ALTER TABLE 语句实现。设置检查约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样能够减少无效数据的输入。

在《MySQL默认值》和《MySQL非空约束》中讲解的默认值约束和非空约束也可看作是特殊的检查约束。

选取设置检查约束的字段

检查约束使用 CHECK 关键字,具体的语法格式如下:

CHECK <表达式>

其中,“表达式”指的就是 SQL 表达式,用于指定需要检查的限定条件。

若将 CHECK 约束子句置于表中某个列的定义之后,则这种约束也称为基于列的 CHECK 约束。

在更新表数据的时候,系统会检查更新后的数据行是否满足 CHECK 约束中的限定条件。MySQL 可以使用简单的表达式来实现 CHECK 约束,也允许使用复杂的表达式作为限定条件,例如在限定条件中加入子查询。

注意:若将 CHECK 约束子句置于所有列的定义以及主键约束和外键定义之后,则这种约束也称为基于表的 CHECK 约束。该约束可以同时对表中多个列设置限定条件。

在创建表时设置检查约束

一般情况下,如果系统的表结构已经设计完成,那么在创建表时就可以为字段设置检查约束了。

创建表时设置检查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CHECK(<检查约束>)

在修改表时添加检查约束

如果一个表创建完成,可以通过修改表的方式为表添加检查约束。

修改表时设置检查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tb_emp7 ADD CONSTRAINT <检查约束名> CHECK(<检查约束>)

删除检查约束

修改表时删除检查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DROP CONSTRAINT <检查约束名>;

(7)默认值

默认值(Default)的完整称呼是“默认值约束(Default Constraint)”,用来指定某列的默认值。在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时,如果没有为某个字段赋值,系统就会自动为这个字段插入默认值。

例如,员工信息表中,部门位置在北京的较多,那么部门位置就可以默认为“北京”,系统就会自动为这个字段赋值为“北京”。

默认值约束通常用在已经设置了非空约束的列,这样能够防止数据表在录入数据时出现错误。

在创建表时设置默认值约束

创建表时可以使用 DEFAULT 关键字设置默认值约束,具体的语法格式如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其中,“默认值”为该字段设置的默认值,如果是字符类型的,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注意:在创建表时为列添加默认值,可以一次为多个列添加默认值,需要注意不同列的数据类型。

在修改表时添加默认值约束

修改表时添加默认值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CHANGE COLUMN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删除默认值约束

当一个表中的列不需要设置默认值时,就需要从表中将其删除。

修改表时删除默认值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CHANGE COLUMN <字段名> <字段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NULL;

(8)非空

MySQL 非空约束(NOT NULL)指字段的值不能为空。对于使用了非空约束的字段,如果用户在添加数据时没有指定值,数据库系统就会报错。可以通过 CREATE TABLE 或 ALTER TABLE 语句实现。在表中某个列的定义后加上关键字 NOT NULL 作为限定词,来约束该列的取值不能为空。

比如,在用户信息表中,如果不添加用户名,那么这条用户信息就是无效的,这时就可以为用户名字段设置非空约束。

在创建表时设置非空约束

创建表时可以使用 NOT NULL 关键字设置非空约束,具体的语法格式如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在修改表时添加非空约束

如果在创建表时忘记了为字段设置非空约束,也可以通过修改表进行非空约束的添加。

修改表时设置非空约束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CHANGE COLUMN <字段名>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删除非空约束

修改表时删除非空约束的语法规则如下: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CHANGE COLUMN <字段名> <字段名> <数据类型> NULL;

(9)查看表中的约束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SHOW CREATE TABLE 语句来查看表中的约束。

查看数据表中的约束语法格式如下:

SHOW CREATE TABLE <数据表名>;

(10)常用运算符

MySQL 支持 4 种运算符,分别是:

1) 算术运算符

        执行算术运算,例如:加、减、乘、除等。

2) 比较运算符

        包括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等于、等等。主要用于数值的比较、字符串的匹配等方面。

3) 逻辑运算符

        包括与、或、非和异或、等逻辑运算符。其返回值为布尔型,真值(1 或 true)和假值(0 或 false)。

4) 位运算符

        包括按位与、按位或、按位取反、按位异或、按位左移和按位右移等位运算符。位运算必须先将数据转换为补码,然后在根据数据的补码进行操作。运算完成后,将得到的值转换为原来的类型(十进制数),返回给用户。

(11)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是 SQL 中最基本的运算符,MySQL 支持的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和取余运算,它们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类运算符。下表列出了这些运算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MySQL中的算术运算符
运算符作用使用方法
+加法运算用于获得一个或多个值的和
-减法运算用于从一个值中减去另一个值
*乘法运算使数字相乘,得到两个或多个值的乘积
/除法运算,返回商用一个值除以另一个值得到商
%,MOD求余运算,返回余数用一个值除以另一个值得到余数

(12)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又称为布尔运算符,用来确定表达式的真和假。MySQL中支持的逻辑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MySQL 中的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作用
NOT 或者 !逻辑非
AND 或者 &&逻辑与
OR 和 ||逻辑或
XOR逻辑异或

 
下面分别讨论 MySQL 逻辑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逻辑非运算(NOT 或者 !)

NOT!都是逻辑非运算符,返回和操作数相反的结果,具体语法规则为:

  • 当操作数为 0(假)时,返回值为 1;
  • 当操作数为非零值时,返回值为 0;
  • 当操作数为 NULL 时,返回值为 NULL。

逻辑与运算符(AND 或者 &&)

AND 和 && 都是逻辑与运算符,具体语法规则为:

  • 当所有操作数都为非零值并且不为 NULL 时,返回值为 1;
  • 当一个或多个操作数为 0 时,返回值为 0;
  • 操作数中有任何一个为 NULL 时,返回值为 NULL。

逻辑或运算符(OR 或者 ||)

OR 和 || 都是逻辑或运算符,具体语法规则为:

  • 当两个操作数都为非 NULL 值时,如果有任意一个操作数为非零值,则返回值为 1,否则结果为 0;
  • 当有一个操作数为 NULL 时,如果另一个操作数为非零值,则返回值为 1,否则结果为NULL;
  • 假如两个操作数均为 NULL 时,则返回值为 NULL。

异或运算(XOR 运算符)

XOR 表示逻辑异或,具体语法规则为:

  • 当任意一个操作数为 NULL 时,返回值为 NULL;
  • 对于非 NULL 的操作数,如果两个操作数都是非 0 值或者都是 0 值,则返回值为 0;
  • 如果一个为0值,另一个为非 0 值,返回值为 1。

(13)比较运算符

当使用 SELECT 语句进行查询时,MySQL 允许用户对表达式的左边操作数和右边操作数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为真,则返回 1,为假则返回 0,比较结果不确定则返回 NULL。MySQL 支持的比较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MySQL 中的比较运算符
运算符作用
=等于
<=>安全的等于
<> 或者 !=不等于
<=小于等于
>=大于等于
大于
IS NULL 或者 ISNULL判断一个值是否为空
IS NOT NULL判断一个值是否不为空
BETWEEN AND判断一个值是否落在两个值之间


比较运算符可以用于比较数字、字符串和表达式的值。注意,字符串的比较是不区分大小写的。

1) 等于运算(=)

= 运算符用来比较两边的操作数是否相等,相等的话返回 1,不相等的话返回 0。具体的语法规则如下:

  • 若有一个或两个操作数为 NULL,则比较运算的结果为 NULL。
  • 若两个操作数都是字符串,则按照字符串进行比较。
  • 若两个操作数均为整数,则按照整数进行比较。
  • 若一个操作数为字符串,另一个操作数为数字,则 MySQL 可以自动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


注意:NULL 不能用于 = 比较。

2) 安全等于运算符(<=>)

<=> 操作符和 = 操作符类似,不过 <=> 可以用来判断 NULL 值,具体语法规则为:

  • 当两个操作数均为 NULL 时,其返回值为 1 而不为 NULL;
  • 而当一个操作数为 NULL 时,其返回值为 0 而不为 NULL。

3) 不等于运算符(<> 或者 !=)

与 = 的作用相反,<> 和 != 用于判断数字、字符串、表达式是否不相等。对于 <> 和 !=,如果两侧操作数不相等,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如果两侧操作数有一个是 NULL,那么返回值也是 NULL。
 

4) 小于等于运算符(<=)

<= 是小于等于运算符,用来判断左边的操作数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右边的操作数;如果小于或者等于,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如果两侧操作数有一个是 NULL,那么返回值也是 NULL。
 

5) 小于运算符(<)

< 是小于运算符,用来判断左边的操作数是否小于右边的操作数;如果小于,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如果两侧操作数有一个是 NULL,那么返回值也是 NULL。
 

6) 大于等于运算符(>=)

>= 是大于等于运算符,用来判断左边的操作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右边的操作数;如果大于或者等于,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如果两侧操作数有一个是 NULL,那么返回值也是 NULL。
 

7) 大于运算符(>)

> 是大于运算符,用来判断左边的操作数是否大于右边的操作数;如果大于,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如果两侧操作数有一个是 NULL,那么返回值也是 NULL。
 

8) IS NULL(ISNULL) 和 IS NOT NULL 运算符

IS NULL 或 ISNULL 运算符用来检测一个值是否为 NULL,如果为 NULL,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ISNULL 可以认为是 IS NULL 的简写,去掉了一个空格而已,两者的作用和用法都是完全相同的。

IS NOT NULL 运算符用来检测一个值是否为非 NULL,如果是非 NULL,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
 

9) BETWEEN AND 运算符

BETWEEN AND 运算符用来判断表达式的值是否位于两个数之间,或者说是否位于某个范围内,它的语法格式如下:

expr BETWEEN min AND max

expr 表示要判断的表达式,min 表示最小值,max 表示最大值。如果 expr 大于等于 min 并且小于等于 max,那么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
 

总结

使用比较运算符时需要注意空值 NULL,大部分比较运算符遇到 NULL 时也会返回 NULL,上面我们都进行了说明。
 

(14)位运算符

所谓位运算,就是按照内存中的比特位(Bit)进行操作,这是计算机能够支持的最小单位的运算。程序中所有的数据在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位运算就是对这些二进制数据进行操作。

位运算一般用于操作整数,对整数进行位运算才有实际的意义。整数在内存中是以补码形式存储的,正数的补码形式和原码形式相同,而负数的补码形式和它的原码形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这意味着,对负数进行位运算时,操作的是它的补码,而不是它的原码。

对整数存储不了解的读者请猛击《整数在内存中是如何存储的,为什么它堪称天才般的设计》。

MySQL 中的整数字面量(常量整数,也就是直接书写出来的整数)默认以 8 个字节(Byte)来表示,也就是 64 位(Bit)。例如,5 的二进制形式为:

0000 0000 ... 0000 0101

省略号部分都是 0,101 前面总共有 61 个 0。

注意: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本节在介绍正数的补码时,省略了前面的 0。
 
MySQL 支持 6 种位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MySQL 中的位运算符
运算符说明使用形式举例
|位或a | b5 | 8
&位与a & b5 & 8
^位异或a ^ b5 ^ 8
~位取反~a~5
<< 位左移a << b5 << 2,表示整数 5 按位左移 2 位
>> 位右移a >> b5 >> 2,表示整数 5 按位右移 2 位

(15)运算符优先级

运算符的优先级决定了不同的运算符在表达式中计算的先后顺序,下表列出了 MySQL 中的各类运算符及其优先级。
 

优先级由低到高排列运算符
1=(赋值运算)、:=
2II、OR
3XOR
4&&、AND
5NOT
6BETWEEN、CASE、WHEN、THEN、ELSE
7=(比较运算)、<=>、>=、>、<=、<、<>、!=、 IS、LIKE、REGEXP、IN
8|
9&
10<<、>>
11-(减号)、+
12*、/、%
13^
14-(负号)、〜(位反转)
15!


可以看出,不同运算符的优先级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级别高的运算符优先进行计算,如果级别相同,MySQL 按表达式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另外,在无法确定优先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圆括号“()”来改变优先级,并且这样会使计算过程更加清晰。

(16)IN  和 NOT IN

MySQL 中的 IN 运算符用来判断表达式的值是否位于给出的列表中;如果是,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

NOT IN 的作用和 IN 恰好相反,NOT IN 用来判断表达式的值是否不存在于给出的列表中;如果不是,返回值为 1,否则返回值为 0。

IN 和 NOT IN 的语法格式如下:

expr IN ( value1, value2, value3 ... valueN )
expr NOT IN ( value1, value2, value3 ... valueN )

expr 表示要判断的表达式,value1, value2, value3 ... valueN 表示列表中的值。MySQL 会将 expr 的值和列表中的值逐一对比。
 

对空值 NULL 的处理

当 IN 运算符的两侧有一个为空值 NULL 时,如果找不到匹配项,则返回值为 NULL;如果找到了匹配项,则返回值为 1。

NOT IN 恰好相反,当 NOT IN 运算符的两侧有一个为空值 NULL 时,如果找不到匹配项,则返回值为 NULL;如果找到了匹配项,则返回值为 0。
 

六、数据操作

(1)查询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SELECT 语句来查询数据。查询数据是指从数据库中根据需求,使用不同的查询方式来获取不同的数据,是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的操作。

SELECT 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 | <字段列名>}
[
FROM <表 1>, <表 2>…
[WHERE <表达式>
[GROUP BY <group by definition>
[HAVING <expression> [{<operator> <expression>}…]]
[ORDER BY <order by definition>]
[LIMIT[<offset>,] <row count>]
]

其中,各条子句的含义如下:

  • {*|<字段列名>}包含星号通配符的字段列表,表示所要查询字段的名称。
  • <表 1>,<表 2>…,表 1 和表 2 表示查询数据的来源,可以是单个或多个。
  • WHERE <表达式>是可选项,如果选择该项,将限定查询数据必须满足该查询条件。
  • GROUP BY< 字段 >,该子句告诉 MySQL 如何显示查询出来的数据,并按照指定的字段分组。
  • [ORDER BY< 字段 >],该子句告诉 MySQL 按什么样的顺序显示查询出来的数据,可以进行的排序有升序(ASC)和降序(DESC),默认情况下是升序。
  • [LIMIT[<offset>,]<row count>],该子句告诉 MySQL 每次显示查询出来的数据条数。

查询表中所有字段

查询所有字段是指查询表中所有字段的数据。MySQL 提供了以下 2 种方式查询表中的所有字段。

  • 使用“*”通配符查询所有字段
  • 列出表的所有字段

1)使用“*”查询表的所有字段

SELECT 可以使用“*”查找表中所有字段的数据,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使用“*”查询时,只能按照数据表中字段的顺序进行排列,不能改变字段的排列顺序。

注意:一般情况下,除非需要使用表中所有的字段数据,否则最好不要使用通配符“*”。虽然使用通配符可以节省输入查询语句的时间,但是获取不需要的列数据通常会降低查询和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的效率。使用“*”的优势是,当不知道所需列的名称时,可以通过“*”获取它们。

2)列出表的所有字段

SELECT 关键字后面的字段名为需要查找的字段,因此可以将表中所有字段的名称跟在 SELECT 关键字后面。如果忘记了字段名称,可以使用 DESC 命令查看表的结构。

有时,由于表的字段比较多,不一定能记得所有字段的名称,因此该方法很不方便,不建议使用。

这种查询方式比较灵活,如果需要改变字段显示的顺序,只需调整 SELECT 关键字后面的字段列表顺序即可。

虽然列出表的所有字段的方式比较灵活,但是查询所有字段时通常使用“*”通配符。使用“*”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尤其是表中的字段很多的时候,这种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当然,如果需要改变字段显示的顺序,可以选择列出表的所有字段。

查询表中指定的字段

查询表中的某一个字段的语法格式为:

SELECT < 列名 > FROM < 表名 >;

使用 SELECT 声明可以获取多个字段下的数据,只需要在关键字 SELECT 后面指定要查找的字段名称,不同字段名称之间用逗号“,”分隔开,最后一个字段后面不需要加逗号,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 FROM <表名>;

(2)使用DISTINCT过滤重复数据

在 MySQL 中使用 SELECT 语句执行简单的数据查询时,返回的是所有匹配的记录。如果表中的某些字段没有唯一性约束,那么这些字段就可能存在重复值。为了实现查询不重复的数据,MySQL 提供了 DISTINCT 关键字。

DISTINCT 关键字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数据表中一个或多个字段重复的数据进行过滤,只返回其中的一条数据给用户。

DISTINCT 关键字的语法格式为:

SELECT DISTINCT <字段名> FROM <表名>;

其中,“字段名”为需要消除重复记录的字段名称,多个字段时用逗号隔开。

使用 DISTINCT 关键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DISTINCT 关键字只能在 SELECT 语句中使用。
  • 在对一个或多个字段去重时,DISTINCT 关键字必须在所有字段的最前面。
  • 如果 DISTINCT 关键字后有多个字段,则会对多个字段进行组合去重,也就是说,只有多个字段组合起来完全是一样的情况下才会被去重。

(3)设置别名

为了查询方便,MySQL 提供了 AS 关键字来为表和字段指定别名。本节主要讲解如何为表和字段指定一个别名。

为表指定别名

当表名很长或者执行一些特殊查询的时候,为了方便操作,可以为表指定一个别名,用这个别名代替表原来的名称。

为表指定别名的基本语法格式为:

<表名> [AS] <别名>

其中各子句的含义如下:

  • <表名>: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表的名称。
  • <别名>:查询时指定的表的新名称。
  • AS关键字可以省略,省略后需要将表名和别名用空格隔开。


注意:表的别名不能与该数据库的其它表同名。字段的别名不能与该表的其它字段同名。在条件表达式中不能使用字段的别名,否则会出现“ERROR 1054 (42S22): Unknown column”这样的错误提示信息。

为字段指定别名

在使用 SELECT 语句查询数据时,MySQL 会显示每个 SELECT 后面指定输出的字段。有时为了显示结果更加直观,我们可以为字段指定一个别名。

为字段指定别名的基本语法格式为:

<字段名> [AS] <别名>

其中,各子句的语法含义如下:

  • <字段名>:为数据表中字段定义的名称。
  • <字段别名>:字段新的名称。
  • AS关键字可以省略,省略后需要将字段名和别名用空格隔开。

(4)限制查询结果条数

当数据表中有上万条数据时,一次性查询出表中的全部数据会降低数据返回的速度,同时给数据库服务器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时就可以用 LIMIT 关键字来限制查询结果返回的条数。

LIMIT 是 MySQL 中的一个特殊关键字,用于指定查询结果从哪条记录开始显示,一共显示多少条记录。

LIMIT 关键字有 3 种使用方式,即指定初始位置、不指定初始位置以及与 OFFSET 组合使用。

指定初始位置

LIMIT 关键字可以指定查询结果从哪条记录开始显示,显示多少条记录。

LIMIT 指定初始位置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LIMIT 初始位置,记录数

其中,“初始位置”表示从哪条记录开始显示;“记录数”表示显示记录的条数。第一条记录的位置是 0,第二条记录的位置是 1。后面的记录依次类推。

注意:LIMIT 后的两个参数必须都是正整数。

不指定初始位置

LIMIT 关键字不指定初始位置时,记录从第一条记录开始显示。显示记录的条数由 LIMIT 关键字指定。

LIMIT 不指定初始位置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LIMIT 记录数

其中,“记录数”表示显示记录的条数。如果“记录数”的值小于查询结果的总数,则会从第一条记录开始,显示指定条数的记录。如果“记录数”的值大于查询结果的总数,则会直接显示查询出来的所有记录。

带一个参数的 LIMIT 指定从查询结果的首行开始,唯一的参数表示返回的行数,即“LIMIT n”与“LIMIT 0,n”返回结果相同。带两个参数的 LIMIT 可返回从任何位置开始指定行数的数据。

LIMIT和OFFSET组合使用

LIMIT 可以和 OFFSET 组合使用,语法格式如下:

LIMIT 记录数 OFFSET 初始位置

参数和 LIMIT 语法中参数含义相同,“初始位置”指定从哪条记录开始显示;“记录数”表示显示记录的条数。

(5)对查询结果排序

通过条件查询语句可以查询到符合用户需求的数据,但是查询到的数据一般都是按照数据最初被添加到表中的顺序来显示。为了使查询结果的顺序满足用户的要求,MySQL 提供了 ORDER BY 关键字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比如,在网上购物时,可以将商品按照价格进行排序;在医院的挂号系统中,可以按照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等。

ORDER BY 关键字主要用来将查询结果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其语法格式如下:

ORDER BY <字段名> [ASC|DESC]

语法说明如下。

  • 字段名:表示需要排序的字段名称,多个字段时用逗号隔开。
  • ASC|DESC:ASC表示字段按升序排序;DESC表示字段按降序排序。其中ASC为默认值。


使用 ORDER BY 关键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ORDER BY 关键字后可以跟子查询(关于子查询后面教程会详细讲解,这里了解即可)。
  • 当排序的字段中存在空值时,ORDER BY 会将该空值作为最小值来对待。
  • ORDER BY 指定多个字段进行排序时,MySQL 会按照字段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排序。

单字段排序

多字段排序

注意:在对多个字段进行排序时,排序的第一个字段必须有相同的值,才会对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如果第一个字段数据中所有的值都是唯一的,MySQL 将不再对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

默认情况下,查询数据按字母升序进行排序(A~Z),但数据的排序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使用 ORDER BY 中的 DESC 对查询结果进行降序排序(Z~A)。

(6)条件查询

在 MySQL 中,如果需要有条件的从数据表中查询数据,可以使用 WHERE 关键字来指定查询条件。

使用 WHERE 关键字的语法格式如下:

WHERE 查询条件

查询条件可以是:

  • 带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查询条件
  • 带 BETWEEN AND 关键字的查询条件
  • 带 IS NULL 关键字的查询条件
  • 带 IN 关键字的查询条件
  • 带 LIKE 关键字的查询条件

单一条件的查询语句

单一条件指的是在 WHERE 关键字后只有一个查询条件。

多条件的查询语句

在 WHERE 关键词后可以有多个查询条件,这样能够使查询结果更加精确。多个查询条件时用逻辑运算符 AND(&&)、OR(||)或 XOR 隔开。

  • AND:记录满足所有查询条件时,才会被查询出来。
  • OR:记录满足任意一个查询条件时,才会被查询出来。
  • XOR:记录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并且不满足另一个条件时,才会被查询出来。

(7)模糊查询

在 MySQL 中,LIKE 关键字主要用于搜索匹配字段中的指定内容。其语法格式如下:

[NOT] LIKE  '字符串'

其中:

  • NOT :可选参数,字段中的内容与指定的字符串不匹配时满足条件。
  • 字符串:指定用来匹配的字符串。“字符串”可以是一个很完整的字符串,也可以包含通配符。


LIKE 关键字支持百分号“%”和下划线“_”通配符。

通配符是一种特殊语句,主要用来模糊查询。当不知道真正字符或者懒得输入完整名称时,可以使用通配符来代替一个或多个真正的字符。 

带有“%”通配符的查询

“%”是 MySQL 中最常用的通配符,它能代表任何长度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可以为 0。例如,a%b表示以字母 a 开头,以字母 b 结尾的任意长度的字符串。该字符串可以代表 ab、acb、accb、accrb 等字符串。

注意:匹配的字符串必须加单引号或双引号。

NOT LIKE 表示字符串不匹配时满足条件。

带有“_”通配符的查询

“_”只能代表单个字符,字符的长度不能为 0。例如,a_b可以代表 acb、adb、aub 等字符串。

LIKE 区分大小写

默认情况下,LIKE 关键字匹配字符的时候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如果需要区分大小写,可以加入 BINARY 关键字。

使用通配符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下面是使用通配符的一些注意事项:

  • 注意大小写。MySQL 默认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如果区分大小写,像“Tom”这样的数据就不能被“t%”所匹配到。
  • 注意尾部空格,尾部空格会干扰通配符的匹配。例如,“T% ”就不能匹配到“Tom”。
  • 注意 NULL。“%”通配符可以到匹配任意字符,但是不能匹配 NULL。也就是说 “%”匹配不到 tb_students_info 数据表中值为 NULL 的记录。

下面是一些使用通配符要记住的技巧。

  • 不要过度使用通配符,如果其它操作符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应该使用其它操作符。因为 MySQL 对通配符的处理一般会比其他操作符花费更长的时间。
  • 在确定使用通配符后,除非绝对有必要,否则不要把它们用在字符串的开始处。把通配符置于搜索模式的开始处,搜索起来是最慢的。
  • 仔细注意通配符的位置。如果放错地方,可能不会返回想要的数据。

(8)范围查询

MySQL 提供了 BETWEEN AND 关键字,用来判断字段的数值是否在指定范围内。

BETWEEN AND 需要两个参数,即范围的起始值和终止值。如果字段值在指定的范围内,则这些记录被返回。如果不在指定范围内,则不会被返回。

使用 BETWEEN AND 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NOT] BETWEEN 取值1 AND 取值2

其中:

  • NOT:可选参数,表示指定范围之外的值。如果字段值不满足指定范围内的值,则这些记录被返回。
  • 取值1:表示范围的起始值。
  • 取值2:表示范围的终止值。

(9)空值查询

MySQL 提供了 IS NULL 关键字,用来判断字段的值是否为空值(NULL)。空值不同于 0,也不同于空字符串。

如果字段的值是空值,则满足查询条件,该记录将被查询出来。如果字段的值不是空值,则不满足查询条件。

使用 IS NULL 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IS [NOT] NULL

其中,“NOT”是可选参数,表示字段值不是空值时满足条件。

(10)分组查询

在 MySQL 中,GROUP BY 关键字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字段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

使用 GROUP BY 关键字的语法格式如下:

GROUP BY  <字段名>

其中,“字段名”表示需要分组的字段名称,多个字段时用逗号隔开。

GROUP BY单独使用

单独使用 GROUP BY 关键字时,查询结果会只显示每个分组的第一条记录。

GROUP BY 与 GROUP_CONCAT() 

GROUP BY 关键字可以和 GROUP_CONCAT() 函数一起使用。GROUP_CONCAT() 函数会把每个分组的字段值都显示出来。

多个字段分组查询时,会先按照第一个字段进行分组。如果第一个字段中有相同的值,MySQL 才会按照第二个字段进行分组。如果第一个字段中的数据都是唯一的,那么 MySQL 将不再对第二个字段进行分组。

GROUP BY 与聚合函数

在数据统计时,GROUP BY 关键字经常和聚合函数一起使用。

聚合函数包括 COUNT(),SUM(),AVG(),MAX() 和 MIN()。其中,COUNT() 用来统计记录的条数;SUM() 用来计算字段值的总和;AVG() 用来计算字段值的平均值;MAX() 用来查询字段的最大值;MIN() 用来查询字段的最小值。

GROUP BY 与 WITH ROLLUP

WITH POLLUP 关键字用来在所有记录的最后加上一条记录,这条记录是上面所有记录的总和,即统计记录数量。

(11)过滤分组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HAVING 关键字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过滤。

使用 HAVING 关键字的语法格式如下:

HAVING <查询条件>


HAVING 关键字和 WHERE 关键字都可以用来过滤数据,且 HAVING 支持 WHERE 关键字中所有的操作符和语法。

但是 WHERE 和 HAVING 关键字也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 一般情况下,WHERE 用于过滤数据行,而 HAVING 用于过滤分组。
  • WHERE 查询条件中不可以使用聚合函数,而 HAVING 查询条件中可以使用聚合函数。
  • WHERE 在数据分组前进行过滤,而 HAVING 在数据分组后进行过滤 。
  • WHERE 针对数据库文件进行过滤,而 HAVING 针对查询结果进行过滤。也就是说,WHERE 根据数据表中的字段直接进行过滤,而 HAVING 是根据前面已经查询出的字段进行过滤。
  • WHERE 查询条件中不可以使用字段别名,而 HAVING 查询条件中可以使用字段别名。

(12)交叉连接

在 MySQL 中,多表查询主要有交叉连接、内连接和外连接。由于篇幅有限,本节主要讲解交叉连接查询。内连接和外连接将在《MySQL内连接》和《MySQL外连接》中讲解。

交叉连接(CROSS JOIN)一般用来返回连接表的笛卡尔积。

本节的末尾介绍了笛卡尔积,不了解笛卡尔积的读者可以先阅读文章末尾部分,然后再继续学习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1> CROSS JOIN <表2> [WHERE子句]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1>, <表2> [WHERE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字段名: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
  • <表1><表2>:需要交叉连接的表名。
  • WHERE 子句:用来设置交叉连接的查询条件。


注意:多个表交叉连接时,在 FROM 后连续使用 CROSS JOIN 或,即可。以上两种语法的返回结果是相同的,但是第一种语法才是官方建议的标准写法。

当连接的表之间没有关系时,我们会省略掉 WHERE 子句,这时返回结果就是两个表的笛卡尔积,返回结果数量就是两个表的数据行相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每个表有 1000 行,那么返回结果的数量就有 1000×1000 = 1000000 行,数据量是非常巨大的。

(13)内连接

内连接(INNER JOIN)主要通过设置连接条件的方式,来移除查询结果中某些数据行的交叉连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条件表达式来消除交叉连接的某些数据行。

内连接使用 INNER JOIN 关键字连接两张表,并使用 ON 子句来设置连接条件。如果没有连接条件,INNER JOIN 和 CROSS JOIN 在语法上是等同的,两者可以互换。

内连接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1> INNER JOIN <表2> [ON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字段名: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
  • <表1><表2>:需要内连接的表名。
  • INNER JOIN :内连接中可以省略 INNER 关键字,只用关键字 JOIN。
  • ON 子句:用来设置内连接的连接条件。

INNER JOIN 也可以使用 WHERE 子句指定连接条件,但是 INNER JOIN ... ON 语法是官方的标准写法,而且 WHERE 子句在某些时候会影响查询的性能。

多个表内连接时,在 FROM 后连续使用 INNER JOIN 或 JOIN 即可。

 注意:当对多个表进行查询时,要在 SELECT 语句后面指定字段是来源于哪一张表。因此,在多表查询时,SELECT 语句后面的写法是表名.列名。另外,如果表名非常长的话,也可以给表设置别名,这样就可以直接在 SELECT 语句后面写上表的别名.列名

(14)外连接

左连接

左外连接又称为左连接,使用 LEFT OUTER JOIN 关键字连接两个表,并使用 ON 子句来设置连接条件。

左连接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1> LEFT OUTER JOIN <表2> <ON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字段名: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
  • <表1><表2>:需要左连接的表名。
  • LEFT OUTER JOIN:左连接中可以省略 OUTER 关键字,只使用关键字 LEFT JOIN。
  • ON 子句:用来设置左连接的连接条件,不能省略。


上述语法中,“表1”为基表,“表2”为参考表。左连接查询时,可以查询出“表1”中的所有记录和“表2”中匹配连接条件的记录。如果“表1”的某行在“表2”中没有匹配行,那么在返回结果中,“表2”的字段值均为空值(NULL)。

右连接

右外连接又称为右连接,右连接是左连接的反向连接。使用 RIGHT OUTER JOIN 关键字连接两个表,并使用 ON 子句来设置连接条件。

右连接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1> RIGHT OUTER JOIN <表2> <ON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字段名: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
  • <表1><表2>:需要右连接的表名。
  • RIGHT OUTER JOIN:右连接中可以省略 OUTER 关键字,只使用关键字 RIGHT JOIN。
  • ON 子句:用来设置右连接的连接条件,不能省略。


与左连接相反,右连接以“表2”为基表,“表1”为参考表。右连接查询时,可以查询出“表2”中的所有记录和“表1”中匹配连接条件的记录。如果“表2”的某行在“表1”中没有匹配行,那么在返回结果中,“表1”的字段值均为空值(NULL)。

多个表左/右连接时,在 ON 子句后连续使用 LEFT/RIGHT OUTER JOIN 或 LEFT/RIGHT JOIN 即可。

使用外连接查询时,一定要分清需要查询的结果,是需要显示左表的全部记录还是右表的全部记录,然后选择相应的左连接和右连接。

(15)子查询

子查询是 MySQL 中比较常用的查询方法,通过子查询可以实现多表查询。子查询指将一个查询语句嵌套在另一个查询语句中。子查询可以在 SELEC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中使用,而且可以进行多层嵌套。在实际开发时,子查询经常出现在 WHERE 子句中。

子查询在 WHERE 中的语法格式如下:

WHERE <表达式> <操作符> (子查询)

其中,操作符可以是比较运算符和 IN、NOT IN、EXISTS、NOT EXISTS 等关键字。

1)IN | NOT IN

当表达式与子查询返回的结果集中的某个值相等时,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若使用关键字 NOT,则返回值正好相反。

2)EXISTS | NOT EXISTS

用于判断子查询的结果集是否为空,若子查询的结果集不为空,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若使用关键字 NOT,则返回的值正好相反。

执行流程为:先执行子查询,再执行父查询

1) 子查询语句可以嵌套在 SQL 语句中任何表达式出现的位置

在 SELECT 语句中,子查询可以被嵌套在 SELECT 语句的列、表和查询条件中,即 SELECT 子句,FROM 子句、WHERE 子句、GROUP BY 子句和 HAVING 子句。

嵌套在 SELECT 语句的 SELECT 子句中的子查询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子查询) FROM 表名;

提示:子查询结果为单行单列,但不必指定列别名。



嵌套在 SELECT 语句的 FROM 子句中的子查询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 FROM (子查询) AS 表的别名;

注意:必须为表指定别名。一般返回多行多列数据记录,可以当作一张临时表。

2) 只出现在子查询中而没有出现在父查询中的表不能包含在输出列中

多层嵌套子查询的最终数据集只包含父查询(即最外层的查询)的 SELECT 子句中出现的字段,而子查询的输出结果通常会作为其外层子查询数据源或用于数据判断匹配。

常见错误如下: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result);

这个子查询语句产生语法错误的原因在于主查询语句的 FROM 子句是一个子查询语句,因此应该为子查询结果集指定别名。正确代码如下。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result) AS Temp;

(16)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主要用来查询和替换符合某个模式(规则)的文本内容。例如,从一个文件中提取电话号码,查找一篇文章中重复的单词、替换文章中的敏感语汇等,这些地方都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正则表达式强大且灵活,常用于非常复杂的查询。

MySQL 中,使用 REGEXP 关键字指定正则表达式的字符匹配模式,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属性名 REGEXP '匹配方式'

其中,“属性名”表示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匹配方式”表示以哪种方式来匹配查询。“匹配方式”中有很多的模式匹配字符,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下表列出了 REGEXP 操作符中常用的匹配方式。
 

选项说明例子匹配值示例
^匹配文本的开始字符'^b' 匹配以字母 b 开头的字符串book、big、banana、bike
$匹配文本的结束字符'st$' 匹配以 st 结尾的字符串test、resist、persist
.匹配任何单个字符'b.t' 匹配任何 b 和 t 之间有一个字符bit、bat、but、bite
*匹配零个或多个在它前面的字符'f*n' 匹配字符 n 前面有任意个字符 ffn、fan、faan、abcn
+匹配前面的字符 1 次或多次'ba+' 匹配以 b 开头,后面至少紧跟一个 aba、bay、bare、battle
<字符串>匹配包含指定字符的文本'fa' 匹配包含‘fa’的文本fan、afa、faad
[字符集合]匹配字符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字符'[xz]' 匹配 x 或者 zdizzy、zebra、x-ray、extra
[^]匹配不在括号中的任何字符'[^abc]' 匹配任何不包含 a、b 或 c 的字符串desk、fox、f8ke
字符串{n,}匹配前面的字符串至少 n 次'b{2}' 匹配 2 个或更多的 bbbb、bbbb、bbbbbbb
字符串
{n,m}
匹配前面的字符串至少 n 次, 至多 m 次'b{2,4}' 匹配最少 2 个,最多 4 个 bbbb、bbbb

MySQL 中的正则表达式与 Java 语言、PHP 语言等编程语言中的正则表达式基本一致。

(17)插入数据

基本语法

INSERT 语句有两种语法形式,分别是 INSERT…VALUES 语句和 INSERT…SET 语句。

1) INSERT…VALUES语句

INSERT VALUES 的语法格式为:

INSERT INTO <表名> [ <列名1> [ , … <列名n>] ]
VALUES (值1) [… , (值n) ];

语法说明如下。

  • <表名>:指定被操作的表名。
  • <列名>:指定需要插入数据的列名。若向表中的所有列插入数据,则全部的列名均可以省略,直接采用 INSERT<表名>VALUES(…) 即可。
  • VALUES 或 VALUE 子句:该子句包含要插入的数据清单。数据清单中数据的顺序要和列的顺序相对应。

2) INSERT…SET语句

语法格式为:

INSERT INTO <表名>
SET <列名1> = <值1>,
        <列名2> = <值2>,
        …

此语句用于直接给表中的某些列指定对应的列值,即要插入的数据的列名在 SET 子句中指定,col_name 为指定的列名,等号后面为指定的数据,而对于未指定的列,列值会指定为该列的默认值。

由 INSERT 语句的两种形式可以看出:

  • 使用 INSERT…VALUES 语句可以向表中插入一行数据,也可以插入多行数据;
  • 使用 INSERT…SET 语句可以指定插入行中每列的值,也可以指定部分列的值;
  • INSERT…SELECT 语句向表中插入其他表的数据。
  • 采用 INSERT…SET 语句可以向表中插入部分列的值,这种方式更为灵活;
  • INSERT…VALUES 语句可以一次插入多条数据。


在 MySQL 中,用单条 INSERT 语句处理多个插入要比使用多条 INSERT 语句更快。

当使用单条 INSERT 语句插入多行数据的时候,只需要将每行数据用圆括号括起来即可。

使用 INSERT INTO…FROM 语句复制表数据

INSERT INTO…SELECT…FROM 语句用于快速地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取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作为行数据插入另一个表中。

SELECT 子句返回的是一个查询到的结果集,INSERT 语句将这个结果集插入指定表中,结果集中的每行数据的字段数、字段的数据类型都必须与被操作的表完全一致。
 

(18)修改数据

使用 UPDATE 语句修改单个表,语法格式为: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 1=值 1 [,字段 2=值 2… ] [WHERE 子句 ]
[ORDER BY 子句] [LIMIT 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表名>:用于指定要更新的表名称。
  • SET 子句:用于指定表中要修改的列名及其列值。其中,每个指定的列值可以是表达式,也可以是该列对应的默认值。如果指定的是默认值,可用关键字 DEFAULT 表示列值。
  • WHERE 子句:可选项。用于限定表中要修改的行。若不指定,则修改表中所有的行。
  • ORDER BY 子句:可选项。用于限定表中的行被修改的次序。
  • LIMIT 子句:可选项。用于限定被修改的行数。

注意:修改一行数据的多个列值时,SET 子句的每个值用逗号分开即可。

(19)删除数据

使用 DELETE 语句从单个表中删除数据,语法格式为: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子句] [ORDER BY 子句] [LIMIT 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表名>:指定要删除数据的表名。
  • ORDER BY 子句:可选项。表示删除时,表中各行将按照子句中指定的顺序进行删除。
  • WHERE 子句:可选项。表示为删除操作限定删除条件,若省略该子句,则代表删除该表中的所有行。
  • LIMIT 子句:可选项。用于告知服务器在控制命令被返回到客户端前被删除行的最大值。


注意:在不使用 WHERE 条件的时候,将删除所有数据。

(20)清空表记录

MySQL 提供了 DELETE 和 TRUNCATE 关键字来删除表中的数据。本节主要讲解 TRUNCATE 关键字的使用。

TRUNCATE 关键字用于完全清空一个表。其语法格式如下:

TRUNCATE [TABLE] 表名

其中,TABLE 关键字可省略。

TRUNCATE 和 DELETE 的区别

从逻辑上说,TRUNCATE 语句与 DELETE 语句作用相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在使用上有所区别。

  • DELETE 是 DML 类型的语句;TRUNCATE 是 DDL 类型的语句。它们都用来清空表中的数据。
  • DELETE 是逐行一条一条删除记录的;TRUNCATE 则是直接删除原来的表,再重新创建一个一模一样的新表,而不是逐行删除表中的数据,执行数据比 DELETE 快。因此需要删除表中全部的数据行时,尽量使用 TRUNCATE 语句, 可以缩短执行时间。
  • DELETE 删除数据后,配合事件回滚可以找回数据;TRUNCATE 不支持事务的回滚,数据删除后无法找回。
  • DELETE 删除数据后,系统不会重新设置自增字段的计数器;TRUNCATE 清空表记录后,系统会重新设置自增字段的计数器。
  • DELETE 的使用范围更广,因为它可以通过 WHERE 子句指定条件来删除部分数据;而 TRUNCATE 不支持 WHERE 子句,只能删除整体。
  • DELETE 会返回删除数据的行数,但是 TRUNCATE 只会返回 0,没有任何意义。

总结

当不需要该表时,用 DROP;当仍要保留该表,但要删除所有记录时,用 TRUNCATE;当要删除部分记录时,用 DELETE。

SQL语言共分为四大类: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控制语言DCL。

1. 数据查询语言DQL
数据查询语言DQL基本结构是由SELECT子句,FROM子句,WHERE
子句组成的查询块:
SELECT <字段名表>
FROM <表或视图名>
WHERE <查询条件>

2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操纵语言DML主要有三种形式:
1) 插入:INSERT
2) 更新:UPDATE
3) 删除:DELETE

3. 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来创建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表、视图、
索引、同义词、聚簇等如:
CREATE TABLE/VIEW/INDEX/SYN/CLUSTER
                   |         |          |          |          |
                  表    视图    索引   同义词    簇

DDL操作是隐性提交的!不能rollback 

4. 数据控制语言DCL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来授予或回收访问数据库的某种特权,并控制
数据库操纵事务发生的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实行监视等。如:
1) GRANT:授权。


2) ROLLBACK [WORK] TO [SAVEPOINT]:回退到某一点。
回滚---ROLLBACK
回滚命令使数据库状态回到上次最后提交的状态。其格式为:
SQL>ROLLBACK;


3) COMMIT [WORK]:提交。

七、视图、索引

(1)视图论述

MySQL 视图(View)是一种虚拟存在的表,同真实表一样,视图也由列和行构成,但视图并不实际存在于数据库中。行和列的数据来自于定义视图的查询中所使用的表,并且还是在使用视图时动态生成的。

数据库中只存放了视图的定义,并没有存放视图中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存放在定义视图查询所引用的真实表中。使用视图查询数据时,数据库会从真实表中取出对应的数据。因此,视图中的数据是依赖于真实表中的数据的。一旦真实表中的数据发生改变,显示在视图中的数据也会发生改变。

视图可以从原有的表上选取对用户有用的信息,那些对用户没用,或者用户没有权限了解的信息,都可以直接屏蔽掉,作用类似于筛选。这样做既使应用简单化,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技巧:如果经常需要从多个表查询指定字段的数据,可以在这些表上建立一个视图,通过这个视图显示这些字段的数据。

MySQL 的视图不支持输入参数的功能,因此交互性上还有欠缺。但对于变化不是很大的操作,使用视图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用户的操作。

视图并不同于数据表,它们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 视图不是数据库中真实的表,而是一张虚拟表,其结构和数据是建立在对数据中真实表的查询基础上的。
  •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查询操作 SQL 语句定义了视图的内容,列数据和行数据来自于视图查询所引用的实际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这些数据。
  • 视图没有实际的物理记录,不是以数据集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它所对应的数据实际上是存储在视图所引用的真实表中的。
  • 视图是数据的窗口,而表是内容。表是实际数据的存放单位,而视图只是以不同的显示方式展示数据,其数据来源还是实际表。
  • 视图是查看数据表的一种方法,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某些字段构成的数据,只是一些 SQL 语句的集合。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视图的数据安全性更高,使用视图的用户不接触数据表,不知道表结构。
  • 视图的建立和删除只影响视图本身,不影响对应的基本表。

视图的优点

视图与表在本质上虽然不相同,但视图经过定义以后,结构形式和表一样,可以进行查询、修改、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同时,视图具有如下优点:

1) 定制用户数据,聚焦特定的数据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用户可能对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当数据库同时存在时,如学生基本信息表、课程表和教师信息表等多种表同时存在时,可以根据需求让不同的用户使用各自的数据。学生查看修改自己基本信息的视图,安排课程人员查看修改课程表和教师信息的视图,教师查看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表的视图。

2) 简化数据操作

在使用查询时,很多时候要使用聚合函数,同时还要显示其他字段的信息,可能还需要关联到其他表,语句可能会很长,如果这个动作频繁发生的话,可以创建视图来简化操作。

3) 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视图是虚拟的,物理上是不存在的。可以只授予用户视图的权限,而不具体指定使用表的权限,来保护基础数据的安全。

4) 共享所需数据

通过使用视图,每个用户不必都定义和存储自己所需的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样的数据只需要存储一次。

5) 更改数据格式

通过使用视图,可以重新格式化检索出的数据,并组织输出到其他应用程序中。

6) 重用 SQL 语句

视图提供的是对查询操作的封装,本身不包含数据,所呈现的数据是根据视图定义从基础表中检索出来的,如果基础表的数据新增或删除,视图呈现的也是更新后的数据。视图定义后,编写完所需的查询,可以方便地重用该视图。
 
要注意区别视图和数据表的本质,即视图是基于真实表的一张虚拟的表,其数据来源均建立在真实表的基础上。
 
使用视图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创建视图需要足够的访问权限。
  • 创建视图的数目没有限制。
  • 视图可以嵌套,即从其他视图中检索数据的查询来创建视图。
  • 视图不能索引,也不能有关联的触发器、默认值或规则。
  • 视图可以和表一起使用。
  • 视图不包含数据,所以每次使用视图时,都必须执行查询中所需的任何一个检索操作。如果用多个连接和过滤条件创建了复杂的视图或嵌套了视图,可能会发现系统运行性能下降得十分严重。因此,在部署大量视图应用时,应该进行系统测试。

提示:ORDER BY 子句可以用在视图中,但若该视图检索数据的 SELECT 语句中也含有 ORDER BY 子句,则该视图中的 ORDER BY 子句将被覆盖。

 (2)创建视图

可以使用 CREATE VIEW 语句来创建视图。

语法格式如下: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语句>

语法说明如下。

  • <视图名>:指定视图的名称。该名称在数据库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与其他表或视图同名。
  • <SELECT语句>:指定创建视图的 SELECT 语句,可用于查询多个基础表或源视图。


对于创建视图中的 SELECT 语句的指定存在以下限制:

  • 用户除了拥有 CREATE VIEW 权限外,还具有操作中涉及的基础表和其他视图的相关权限。
  • SELECT 语句不能引用系统或用户变量。
  • SELECT 语句不能包含 FROM 子句中的子查询。
  • SELECT 语句不能引用预处理语句参数。


视图定义中引用的表或视图必须存在。但是,创建完视图后,可以删除定义引用的表或视图。可使用 CHECK TABLE 语句检查视图定义是否存在这类问题。

视图定义中允许使用 ORDER BY 语句,但是若从特定视图进行选择,而该视图使用了自己的 ORDER BY 语句,则视图定义中的 ORDER BY 将被忽略。

视图定义中不能引用 TEMPORARY 表(临时表),不能创建 TEMPORARY 视图。

WITH CHECK OPTION 的意思是,修改视图时,检查插入的数据是否符合 WHERE 设置的条件。

视图一经定义之后,就可以如同查询数据表一样,使用 SELECT 语句查询视图中的数据,语法和查询基础表的数据一样。

视图用于查询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 使用视图重新格式化检索出的数据。
  • 使用视图简化复杂的表连接。
  • 使用视图过滤数据。


DESCRIBE 可以用来查看视图,语法如下:

DESCRIBE 视图名;

(3)查看视图

查看视图的字段信息与查看数据表的字段信息一样,都是使用 DESCRIBE 关键字来查看的。具体语法如下:

DESCRIBE 视图名;

或简写成:

DESC 视图名;

在 MySQL 中,SHOW CREATE VIEW 语句可以查看视图的详细定义。其语法如下所示:

SHOW CREATE VIEW 视图名;

通过上面的语句,还可以查看创建视图的语句。创建视图的语句可以作为修改或者重新创建视图的参考,方便用户操作。

所有视图的定义都是存储在 information_schema 数据库下的 views 表中,也可以在这个表中查看所有视图的详细信息,SQL 语句如下: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views;

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 SHOW CREATE VIEW 语句。

(4)修改视图

基本语法

可以使用 ALTER VIEW 语句来对已有的视图进行修改。

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语句>

语法说明如下:

  • <视图名>:指定视图的名称。该名称在数据库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与其他表或视图同名。
  • <SELECT 语句>:指定创建视图的 SELECT 语句,可用于查询多个基础表或源视图。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ALTER VIEW 语句的使用,需要用户具有针对视图的 CREATE VIEW 和 DROP 权限,以及由 SELECT 语句选择的每一列上的某些权限。

修改视图的定义,除了可以通过 ALTER VIEW 外,也可以使用 DROP VIEW 语句先删除视图,再使用 CREATE VIEW 语句来实现。

修改视图内容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实际的数据来自于基本表,所以通过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更新视图中的数据,实质上是在更新视图所引用的基本表的数据。

注意:对视图的修改就是对基本表的修改,因此在修改时,要满足基本表的数据定义。

某些视图是可更新的。也就是说,可以使用 UPDATE、DELETE 或 INSERT 等语句更新基本表的内容。对于可更新的视图,视图中的行和基本表的行之间必须具有一对一的关系。

还有一些特定的其他结构,这些结构会使得视图不可更新。更具体地讲,如果视图包含以下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它就是不可更新的:

  • 聚合函数 SUM()、MIN()、MAX()、COUNT() 等。
  • DISTINCT 关键字。
  • GROUP BY 子句。
  • HAVING 子句。
  • UNION 或 UNION ALL 运算符。
  • 位于选择列表中的子查询。
  • FROM 子句中的不可更新视图或包含多个表。
  • WHERE 子句中的子查询,引用 FROM 子句中的表。
  • ALGORITHM 选项为 TEMPTABLE(使用临时表总会使视图成为不可更新的)的时候。

修改视图名称

修改视图的名称可以先将视图删除,然后按照相同的定义语句进行视图的创建,并命名为新的视图名称。

(5)删除视图

可以使用 DROP VIEW 语句来删除视图。

语法格式如下:

DROP VIEW <视图名1> [ , <视图名2> …]

其中:<视图名>指定要删除的视图名。DROP VIEW 语句可以一次删除多个视图,但是必须在每个视图上拥有 DROP 权限。

(6)索引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结构,由数据表中的一列或多列组合而成,可以用来快速查询数据表中有某一特定值的记录。本节将详细讲解索引的含义、作用和优缺点。

通过索引,查询数据时不用读完记录的所有信息,而只是查询索引列。否则,数据库系统将读取每条记录的所有信息进行匹配。

可以把索引比作新华字典的音序表。例如,要查“库”字,如果不使用音序,就需要从字典的 400 页中逐页来找。但是,如果提取拼音出来,构成音序表,就只需要从 10 多页的音序表中直接查找。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因此,使用索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库的查询速度,还有效的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为什么要使用索引

索引就是根据表中的一列或若干列按照一定顺序建立的列值与记录行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实质上是一张描述索引列的列值与原表中记录行之间一 一对应关系的有序表。

索引是 MySQL 中十分重要的数据库对象,是数据库性能调优技术的基础,常用于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

在 MySQL 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访问数据库表的行数据:

1) 顺序访问

顺序访问是在表中实行全表扫描,从头到尾逐行遍历,直到在无序的行数据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目标数据。

顺序访问实现比较简单,但是当表中有大量数据的时候,效率非常低下。例如,在几千万条数据中查找少量的数据时,使用顺序访问方式将会遍历所有的数据,花费大量的时间,显然会影响数据库的处理性能。

2) 索引访问

索引访问是通过遍历索引来直接访问表中记录行的方式。

使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对表建立一个索引,在列上创建了索引之后,查找数据时可以直接根据该列上的索引找到对应记录行的位置,从而快捷地查找到数据。索引存储了指定列数据值的指针,根据指定的排序顺序对这些指针排序。

例如,在学生基本信息表 tb_students 中,如果基于 student_id 建立了索引,系统就建立了一张索引列到实际记录的映射表。当用户需要查找 student_id 为 12022 的数据的时候,系统先在 student_id 索引上找到该记录,然后通过映射表直接找到数据行,并且返回该行数据。因为扫描索引的速度一般远远大于扫描实际数据行的速度,所以采用索引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的工作效率。

简而言之,不使用索引,MySQL 就必须从第一条记录开始读完整个表,直到找出相关的行。表越大,查询数据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如果表中查询的列有一个索引,MySQL 就能快速到达一个位置去搜索数据文件,而不必查看所有数据,这样将会节省很大一部分时间。

索引的优缺点

索引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优点

索引的优点如下:

  • 通过创建唯一索引可以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 可以给所有的 MySQL 列类型设置索引。
  • 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这是使用索引最主要的原因。
  • 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可以加速表与表之间的连接。
  • 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查询时也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缺点

增加索引也有许多不利的方面,主要如下:

  • 创建和维护索引组要耗费时间,并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所耗费的时间也会增加。
  • 索引需要占磁盘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以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有大量的索引,索引文件可能比数据文件更快达到最大文件尺寸。
  • 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使用索引时,需要综合考虑索引的优点和缺点。

索引可以提高查询速度,但是会影响插入记录的速度。因为,向有索引的表中插入记录时,数据库系统会按照索引进行排序,这样就降低了插入记录的速度,插入大量记录时的速度影响会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先删除表中的索引,然后插入数据,插入完成后,再创建索引。

(7)创建索引

MySQL 提供了三种创建索引的方法:

1) 使用 CREATE INDEX 语句

可以使用专门用于创建索引的 CREATE INDEX 语句在一个已有的表上创建索引,但该语句不能创建主键。

语法格式:

CREATE <索引名> ON <表名> (<列名> [<长度>] [ ASC | DESC])

语法说明如下:

  • <索引名>:指定索引名。一个表可以创建多个索引,但每个索引在该表中的名称是唯一的。
  • <表名>:指定要创建索引的表名。
  • <列名>:指定要创建索引的列名。通常可以考虑将查询语句中在 JOIN 子句和 WHERE 子句里经常出现的列作为索引列。
  • <长度>:可选项。指定使用列前的 length 个字符来创建索引。使用列的一部分创建索引有利于减小索引文件的大小,节省索引列所占的空间。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对列的前缀进行索引。索引列的长度有一个最大上限 255 个字节(MyISAM 和 InnoDB 表的最大上限为 1000 个字节),如果索引列的长度超过了这个上限,就只能用列的前缀进行索引。另外,BLOB 或 TEXT 类型的列也必须使用前缀索引。
  • ASC|DESC:可选项。ASC指定索引按照升序来排列,DESC指定索引按照降序来排列,默认为ASC

2) 使用 CREATE TABLE 语句

索引也可以在创建表(CREATE TABLE)的同时创建。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添加以下语句。

语法格式:

CONSTRAINT PRIMARY KEY [索引类型] (<列名>,…)

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句,表示在创建新表的同时创建该表的主键。



语法格式:

KEY | INDEX [<索引名>] [<索引类型>] (<列名>,…)

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句,表示在创建新表的同时创建该表的索引。



语法格式:

UNIQUE [ INDEX | KEY] [<索引名>] [<索引类型>] (<列名>,…)

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句,表示在创建新表的同时创建该表的唯一性索引。


语法格式:

FOREIGN KEY <索引名> <列名>

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句,表示在创建新表的同时创建该表的外键。

在使用 CREATE TABLE 语句定义列选项的时候,可以通过直接在某个列定义后面添加 PRIMARY KEY 的方式创建主键。而当主键是由多个列组成的多列索引时,则不能使用这种方法,只能用在语句的最后加上一个 PRIMARY KRY(<列名>,…) 子句的方式来实现。

3) 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

CREATE INDEX 语句可以在一个已有的表上创建索引,ALTER TABLE 语句也可以在一个已有的表上创建索引。在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修改表的同时,可以向已有的表添加索引。具体的做法是在 ALTER TABLE 语句中添加以下语法成分的某一项或几项。

语法格式:

ADD INDEX [<索引名>] [<索引类型>] (<列名>,…)

在 ALTER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法成分,表示在修改表的同时为该表添加索引。



语法格式:

ADD PRIMARY KEY [<索引类型>] (<列名>,…)

在 ALTER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法成分,表示在修改表的同时为该表添加主键。



语法格式:

ADD UNIQUE [ INDEX | KEY] [<索引名>] [<索引类型>] (<列名>,…)

在 ALTER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法成分,表示在修改表的同时为该表添加唯一性索引。



语法格式:

ADD FOREIGN KEY [<索引名>] (<列名>,…)

在 ALTER TABLE 语句中添加此语法成分,表示在修改表的同时为该表添加外键。

(8)查看索引

索引创建完成后,可以利用 SQL 语句查看已经存在的索引。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SHOW INDEX 语句查看表中创建的索引。

查看索引的语法格式如下:

SHOW INDEX FROM <表名> [ FROM <数据库名>]

语法说明如下:

  • <表名>:指定需要查看索引的数据表名。
  • <数据库名>:指定需要查看索引的数据表所在的数据库,可省略。比如,SHOW INDEX FROM student FROM test; 语句表示查看 test 数据库中 student 数据表的索引。
参数说明
Table表示创建索引的数据表名,这里是 tb_stu_info2 数据表。
Non_unique表示该索引是否是唯一索引。若不是唯一索引,则该列的值为 1;若是唯一索引,则该列的值为 0。
Key_name表示索引的名称。
Seq_in_index表示该列在索引中的位置,如果索引是单列的,则该列的值为 1;如果索引是组合索引,则该列的值为每列在索引定义中的顺序。
Column_name表示定义索引的列字段。
Collation表示列以何种顺序存储在索引中。在 MySQL 中,升序显示值“A”(升序),若显示为 NULL,则表示无分类。
Cardinality索引中唯一值数目的估计值。基数根据被存储为整数的统计数据计数,所以即使对于小型表,该值也没有必要是精确的。基数越大,当进行联合时,MySQL 使用该索引的机会就越大。
Sub_part表示列中被编入索引的字符的数量。若列只是部分被编入索引,则该列的值为被编入索引的字符的数目;若整列被编入索引,则该列的值为 NULL。
Packed指示关键字如何被压缩。若没有被压缩,值为 NULL。
Null用于显示索引列中是否包含 NULL。若列含有 NULL,该列的值为 YES。若没有,则该列的值为 NO。
Index_type显示索引使用的类型和方法(BTREE、FULLTEXT、HASH、RTREE)。
Comment显示评注。

(9)修改和删除索引

当不再需要索引时,可以使用 DROP INDEX 语句或 ALTER TABLE 语句来对索引进行删除。

1) 使用 DROP INDEX 语句

语法格式: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语法说明如下:

  • <索引名>:要删除的索引名。
  • <表名>:指定该索引所在的表名。

2) 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

根据 ALTER TABLE 语句的语法可知,该语句也可以用于删除索引。具体使用方法是将 ALTER TABLE 语句的语法中部分指定为以下子句中的某一项。

  • DROP PRIMARY KEY:表示删除表中的主键。一个表只有一个主键,主键也是一个索引。
  • DROP INDEX index_name:表示删除名称为 index_name 的索引。
  • DROP FOREIGN KEY fk_symbol:表示删除外键。

注意:如果删除的列是索引的组成部分,那么在删除该列时,也会将该列从索引中删除;如果组成索引的所有列都被删除,那么整个索引将被删除。

八、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1)存储过程

我们前面所学习的 MySQL 语句都是针对一个表或几个表的单条 SQL 语句,但是在数据库的实际操作中,经常会有需要多条 SQL 语句处理多个表才能完成的操作。

例如,为了确认学生能否毕业,需要同时查询学生档案表、成绩表和综合表,此时就需要使用多条 SQL 语句来针对这几个数据表完成处理要求。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 SQL 语句集合。使用存储过程的目的是将常用或复杂的工作预先用 SQL 语句写好并用一个指定名称存储起来,这个过程经编译和优化后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因此称为存储过程。当以后需要数据库提供与已定义好的存储过程的功能相同的服务时,只需调用“CALL存储过程名字”即可自动完成。

常用操作数据库的 SQL 语句在执行的时候需要先编译,然后执行。存储过程则采用另一种方式来执行 SQL 语句。

一个存储过程是一个可编程的函数,它在数据库中创建并保存,一般由 SQL 语句和一些特殊的控制结构组成。当希望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或平台上执行相同的特定功能时,存储过程尤为合适。

MySQL 5.0 版本以前并不支持存储过程,这使 MySQL 在应用上大打折扣。MySQL 从 5.0 版本开始支持存储过程,既提高了数据库的处理速度,同时也提高了数据库编程的灵活性

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存储过程可以用来转换数据、数据迁移、制作报表,它类似于编程语言,一次执行成功,就可以随时被调用,完成指定的功能操作。

使用存储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库使用的安全性。

对于调用者来说,存储过程封装了 SQL 语句,调用者无需考虑逻辑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只是简单调用即可,它可以被 Java 和 C# 等编程语言调用。

编写存储过程对开发者要求稍微高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存储过程的普遍使用,因为存储过程有如下优点:

1) 封装性

通常完成一个逻辑功能需要多条 SQL 语句,而且各个语句之间很可能传递参数,所以,编写逻辑功能相对来说稍微复杂些,而存储过程可以把这些 SQL 语句包含到一个独立的单元中,使外界看不到复杂的 SQL 语句,只需要简单调用即可达到目的。并且数据库专业人员可以随时对存储过程进行修改,而不会影响到调用它的应用程序源代码。

2) 可增强 SQL 语句的功能和灵活性

存储过程可以用流程控制语句编写,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复杂的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

3) 可减少网络流量

由于存储过程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且执行速度快,因此当客户计算机上调用该存储过程时,网络中传送的只是该调用语句,从而可降低网络负载。

4) 高性能

当存储过程被成功编译后,就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里了,以后客户端可以直接调用,这样所有的 SQL 语句将从服务器执行,从而提高性能。但需要说明的是,存储过程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使用存储过程反而影响系统性能。

5) 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存储过程提高安全性的一个方案就是把它作为中间组件,存储过程里可以对某些表做相关操作,然后存储过程作为接口提供给外部程序。这样,外部程序无法直接操作数据库表,只能通过存储过程来操作对应的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安全性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6) 使数据独立

数据的独立可以达到解耦的效果,也就是说,程序可以调用存储过程,来替代执行多条的 SQL 语句。这种情况下,存储过程把数据同用户隔离开来,优点就是当数据表的结构改变时,调用表不用修改程序,只需要数据库管理者重新编写存储过程即可。

(2)创建存储过程

MySQL 存储过程是一些 SQL 语句的集合,比如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一大串的 SQL 语句,或者说在编写 SQL 语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变量的值,这个时候我们就完全有必要编写一个存储过程。

编写存储过程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使用存储过程可以简化操作,且减少冗余的操作步骤,同时,还可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提高效率,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学会使用存储过程。

下面主要介绍如何创建存储过程。

可以使用 CREATE PROCEDURE 语句创建存储过程,语法格式如下:

CREATE PROCEDURE <过程名> ( [过程参数[,…] ] ) <过程体>
[过程参数[,…] ] 格式
[ IN | OUT | INOUT ] <参数名> <类型>

语法说明如下:

1) 过程名

存储过程的名称,默认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若需要在特定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则要在名称前面加上数据库的名称,即 db_name.sp_name。

需要注意的是,名称应当尽量避免选取与 MySQL 内置函数相同的名称,否则会发生错误。

2) 过程参数

存储过程的参数列表。其中,<参数名>为参数名,<类型>为参数的类型(可以是任何有效的 MySQL 数据类型)。当有多个参数时,参数列表中彼此间用逗号分隔。存储过程可以没有参数(此时存储过程的名称后仍需加上一对括号),也可以有 1 个或多个参数。

MySQL 存储过程支持三种类型的参数,即输入参数、输出参数和输入/输出参数,分别用 IN、OUT 和 INOUT 三个关键字标识。其中,输入参数可以传递给一个存储过程,输出参数用于存储过程需要返回一个操作结果的情形,而输入/输出参数既可以充当输入参数也可以充当输出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参数的取名不要与数据表的列名相同,否则尽管不会返回出错信息,但是存储过程的 SQL 语句会将参数名看作列名,从而引发不可预知的结果。

3) 过程体

存储过程的主体部分,也称为存储过程体,包含在过程调用的时候必须执行的 SQL 语句。这个部分以关键字 BEGIN 开始,以关键字 END 结束。若存储过程体中只有一条 SQL 语句,则可以省略 BEGIN-END 标志。

在存储过程的创建中,经常会用到一个十分重要的 MySQL 命令,即 DELIMITER 命令,特别是对于通过命令行的方式来操作 MySQL 数据库的使用者,更是要学会使用该命令。

在 MySQL 中,服务器处理 SQL 语句默认是以分号作为语句结束标志的。然而,在创建存储过程时,存储过程体可能包含有多条 SQL 语句,这些 SQL 语句如果仍以分号作为语句结束符,那么 MySQL 服务器在处理时会以遇到的第一条 SQL 语句结尾处的分号作为整个程序的结束符,而不再去处理存储过程体中后面的 SQL 语句,这样显然不行。

为解决以上问题,通常使用 DELIMITER 命令将结束命令修改为其他字符。语法格式如下:

DELIMITER $$

语法说明如下:

  • $$ 是用户定义的结束符,通常这个符号可以是一些特殊的符号,如两个“?”或两个“¥”等。
  • 当使用 DELIMITER 命令时,应该避免使用反斜杠“\”字符,因为它是 MySQL 的转义字符。


在 MySQL 命令行客户端输入如下 SQL 语句。

mysql > DELIMITER ??

成功执行这条 SQL 语句后,任何命令、语句或程序的结束标志就换为两个问号“??”了。

若希望换回默认的分号“;”作为结束标志,则在 MySQL 命令行客户端输入下列语句即可:

mysql > DELIMITER ;

注意:DELIMITER 和分号“;”之间一定要有一个空格。在创建存储过程时,必须具有 CREATE ROUTINE 权限。

(3)查看存储过程

 

查看存储过程的状态

MySQL 中可以通过 SHOW STATUS 语句查看存储过程的状态,其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SHOW PROCEDURE STATUS LIKE 存储过程名;

LIKE 存储过程名用来匹配存储过程的名称,LIKE 不能省略。

查看存储过程的定义

MySQL 中可以通过 SHOW CREATE 语句查看存储过程的状态,语法格式如下:

SHOW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存储过程的信息都存储在 information_schema 数据库下的 Routines 表中,可以通过查询该表的记录来查询存储过程的信息,SQL 语句如下: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Routines WHERE ROUTINE_NAME=存储过程名;

在 information_schema 数据库下的 routines 表中,存储着所有存储过程的定义。所以,使用 SELECT 语句查询 routines 表中的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定义时,一定要使用 routine_name 字段指定存储过程的名称,否则,将查询出所有的存储过程的定义。

(4)修改存储过程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业务需求修改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修改 MySQL 中的存储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MySQL 中通过 ALTER PROCEDURE 语句来修改存储过程。本节将详细讲解修改存储过程的方法。

MySQL 中修改存储过程的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 特征 ... ]

特征指定了存储过程的特性,可能的取值有:

  • CONTAINS SQL 表示子程序包含 SQL 语句,但不包含读或写数据的语句。
  • NO SQL 表示子程序中不包含 SQL 语句。
  • READS SQL DATA 表示子程序中包含读数据的语句。
  • MODIFIES SQL DATA 表示子程序中包含写数据的语句。
  • SQL SECURITY { DEFINER |INVOKER } 指明谁有权限来执行。
  • DEFINER 表示只有定义者自己才能够执行。
  • INVOKER 表示调用者可以执行。
  • COMMENT 'string' 表示注释信息。

(5)删除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被创建后,就会一直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直至被删除。当 MySQL 数据库中存在废弃的存储过程时,我们需要将它从数据库中删除。

MySQL 中使用 DROP PROCEDURE 语句来删除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存储过程。语法格式如下:

DROP PROCEDURE [ IF EXISTS ] <过程名>

语法说明如下:

  • 过程名:指定要删除的存储过程的名称。
  • IF EXISTS:指定这个关键字,用于防止因删除不存在的存储过程而引发的错误。


注意:存储过程名称后面没有参数列表,也没有括号,在删除之前,必须确认该存储过程没有任何依赖关系,否则会导致其他与之关联的存储过程无法运行。

(6)存储函数

存储函数和存储过程一样,都是在数据库中定义一些 SQL 语句的集合。存储函数可以通过 return 语句返回函数值,主要用于计算并返回一个值。而存储过程没有直接返回值,主要用于执行操作。

在 MySQL 中,使用 CREATE FUNCTION 语句来创建存储函数,其语法形式如下:

CREATE FUNCTION sp_name ([func_parameter[...]])
RETURNS type
[characteristic ...] routine_body

其中:

  • sp_name 参数:表示存储函数的名称;
  • func_parameter:表示存储函数的参数列表;
  • RETURNS type:指定返回值的类型;
  • characteristic 参数:指定存储函数的特性,该参数的取值与存储过程是一样的;
  • routine_body 参数:表示 SQL 代码的内容,可以用 BEGIN...END 来标示 SQL 代码的开始和结束。


注意:在具体创建函数时,函数名不能与已经存在的函数名重名。除了上述要求外,推荐函数名命名(标识符)为 function_xxx 或者 func_xxx。

func_parameter 可以由多个参数组成,其中每个参数由参数名称和参数类型组成,其形式如下:

[IN | OUT | INOUT] param_name type;

其中:

  • IN 表示输入参数,OUT 表示输出参数,INOUT 表示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
  • param_name 参数是存储函数的参数名称;
  • type 参数指定存储函数的参数类型,该类型可以是 MySQL 数据库的任意数据类型。

例 1

使用 CREATE FUNCTION 创建查询 tb_student 表中某个学生姓名的函数,SQL 语句和执行过程如下:

mysql> USE test;
Database changed
mysql> DELIMITER //
mysql> CREATE FUNCTION func_student(id INT(11))
    -> RETURNS VARCHAR(20)
    -> COMMENT '查询某个学生的姓名'
    -> BEGIN
    -> RETURN(SELECT name FROM tb_student WHERE tb_student.id = id);
    -> END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10 sec)
mysql> DELIMITER ;

上述代码中,创建了 func_student 函数,该函数拥有一个类型为 INT(11) 的参数 id,返回值为 VARCHAR(20) 类型。SELECT 语句从 tb_student 表中查询 id 字段值等于所传入参数 id 值的记录,同时返回该条记录的 name 字段值。

创建函数与创建存储过程一样,需要通过命令 DELIMITER // 将 SQL 语句的结束符由“;”修改为“//”,最后通过命令 DELIMITER ; 将结束符号修改成 SQL 语句中默认的结束符号。

如果在存储函数中的 RETURN 语句返回一个类型不同于函数的 RETURNS 子句中指定类型的值,返回值将被强制为恰当的类型。比如,如果一个函数返回一个 ENUM 或 SET 值,但是 RETURN 语句返回一个整数,对于 SET 成员集的相应的 ENUM 成员,从函数返回的值是字符串。

拓展阅读

由于存储函数和存储过程的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几乎相同,所以我们不再详细讲解如何操作存储函数了。

查看存储函数的语法如下:

SHOW FUNCTION STATUS LIKE 存储函数名;
SHOW CREATE FUNCTION 存储函数名;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Routines WHERE ROUTINE_NAME=存储函数名;

可以发现,操作存储函数和操作存储过程不同的是将 PROCEDURE 替换成了 FUNCTION。同样,修改存储函数的语法如下:

ALTER FUNCTION 存储函数名 [ 特征 ... ]

存储函数的特征与存储过程的基本一样。

删除存储过程的语法如下:

DROP FUNCTION [ IF EXISTS ] <函数名>

(7)调用存储过程和函数

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都是存储在服务器端的 SQL 语句集合。要想使用这些已经定义好的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就必须要通过调用的方式来实现。

存储过程通过 CALL 语句来调用,存储函数的使用方法与 MySQL 内部函数的使用方法相同。执行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需要拥有 EXECUTE 权限(EXECUTE 权限的信息存储在 information_schema 数据库下的 USER_PRIVILEGES 表中)。

本节主要讲解如何调用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

调用存储过程

MySQL 中使用 CALL 语句来调用存储过程。调用存储过程后,数据库系统将执行存储过程中的 SQL 语句,然后将结果返回给输出值。

CALL 语句接收存储过程的名字以及需要传递给它的任意参数,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CALL sp_name([parameter[...]]);

其中,sp_name 表示存储过程的名称,parameter 表示存储过程的参数。

因为存储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函数,所以存储过程名后需要有( )符号,即使不传递参数也需要。

调用存储函数

在 MySQL 中,存储函数的使用方法与 MySQL 内部函数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换言之,用户自己定义的存储函数与 MySQL 内部函数是一个性质的。区别在于,存储函数是用户自己定义的,而内部函数是 MySQL 开发者定义的。

(8)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在 MySQL 中,除了支持标准的存储过程和函数外,还引入了表达式。表达式与其它高级语言的表达式一样,由变量、运算符和流程控制来构成。

变量是表达式语句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用来临时存储数据。在存储过程和函数中都可以定义和使用变量。用户可以使用 DECLARE 关键字来定义变量,定义后可以为变量赋值。这些变量的作用范围是 BEGIN...END 程序段中。

下面将讲解如何定义变量和为变量赋值。

1. 定义变量

MySQL 中可以使用 DECLARE 关键字来定义变量,其基本语法如下:

DECLARE var_name[,...] type [DEFAULT value]

其中:

  • DECLARE 关键字是用来声明变量的;
  • var_name 参数是变量的名称,这里可以同时定义多个变量;
  • type 参数用来指定变量的类型;
  • DEFAULT value 子句将变量默认值设置为 value,没有使用 DEFAULT 子句时,默认值为 NULL。

例 1

下面定义变量 my_sql,数据类型为 INT 类型,默认值为 10。SQL 语句如下:

DECLARE my_sql INT DEFAULT 10;

2. 为变量赋值

MySQL 中可以使用 SET 关键字来为变量赋值,SET 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SET var_name = expr[,var_name = expr]...

其中:

  • SET 关键字用来为变量赋值;
  • var_name 参数是变量的名称;
  • expr 参数是赋值表达式。


注意:一个 SET 语句可以同时为多个变量赋值,各个变量的赋值语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 2

下面为变量 my_sql 赋值为 30。SQL 语句如下:

SET my_sql=30;

MySQL 中还可以使用 SELECT..INTO 语句为变量赋值。其基本语法如下:

SELECT col_name [...] INTO var_name[,...]
FROM table_name WEHRE condition

其中:

  • col_name 参数表示查询的字段名称;
  • var_name 参数是变量的名称;
  • table_name 参数指表的名称;
  • condition 参数指查询条件。


注意:当将查询结果赋值给变量时,该查询语句的返回结果只能是单行。

例 3

下面从 tb_student 表中查询 id 为 2 的记录,将该记录的 id 值赋给变量 my_sql。SQL 语句如下:

SELECT id INTO my_sql FROM tb_student WEHRE id=2;

(9)定义条件和处理程序

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定义条件和处理程序来事先定义这些问题。

定义条件是指事先定义程序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处理程序定义了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应当采取的处理方式和解决办法,保证存储过程和函数在遇到警告或错误时能继续执行,从而增强程序处理问题的能力,避免程序出现异常被停止执行。

下面将详细讲解如何定义条件和处理程序。

1. 定义条件

MySQL 中可以使用 DECLARE 关键字来定义条件。其基本语法如下:

DECLARE condition_name CONDITION FOR condition_value
condition value:
SQLSTATE [VALUE] sqlstate_value | mysql_error_code

其中:

  • condition_name 参数表示条件的名称;
  • condition_value 参数表示条件的类型;
  • sqlstate_value 参数和 mysql_error_code 参数都可以表示 MySQL 的错误。sqlstate_value 表示长度为 5 的字符串类型错误代码,mysql_error_code 表示数值类型错误代码。例如 ERROR 1146(42S02) 中,sqlstate_value 值是 42S02,mysql_error_code 值是 1146。

例 1

下面定义“ERROR 1146 (42S02)”这个错误,名称为 can_not_find。 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定义,代码如下:

//方法一:使用sqlstate_value
DECLARE can_not_find CONDITION FOR SQLSTATE '42S02';

//方法二:使用 mysql_error_code
DECLARE can_not_find CONDITION FOR 1146;

2. 定义处理程序

MySQL 中可以使用 DECLARE 关键字来定义处理程序。其基本语法如下:

DECLARE handler_type HANDLER FOR condition_value[...] sp_statement
handler_type:
CONTINUE | EXIT | UNDO
condition_value:
SQLSTATE [VALUE] sqlstate_value | condition_name | SQLWARNING | NOT FOUND | SQLEXCEPTION | mysql_error_code

其中,handler_type 参数指明错误的处理方式,该参数有 3 个取值。这 3 个取值分别是 CONTINUE、EXIT 和 UNDO。

  • CONTINUE 表示遇到错误不进行处理,继续向下执行;
  • EXIT 表示遇到错误后马上退出;
  • UNDO 表示遇到错误后撤回之前的操作,MySQL 中暂时还不支持这种处理方式。


注意:通常情况下,执行过程中遇到错误应该立刻停止执行下面的语句,并且撤回前面的操作。但是,MySQL 中现在还不能支持 UNDO 操作。因此,遇到错误时最好执行 EXIT 操作。如果事先能够预测错误类型,并且进行相应的处理,那么可以执行 CONTINUE 操作。

参数指明错误类型,该参数有 6 个取值:

  • sqlstate_value:包含 5 个字符的字符串错误值;
  • condition_name:表示 DECLARE 定义的错误条件名称;
  • SQLWARNING:匹配所有以 01 开头的 sqlstate_value 值;
  • NOT FOUND:匹配所有以 02 开头的 sqlstate_value 值;
  • SQLEXCEPTION:匹配所有没有被 SQLWARNING 或 NOT FOUND 捕获的 sqlstate_value 值;
  • mysql_error_code:匹配数值类型错误代码。


sp_statement 参数为程序语句段,表示在遇到定义的错误时,需要执行的一些存储过程或函数。

例 2

下面是定义处理程序的几种方式,代码如下:

//方法一:捕获 sqlstate_value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SQLSTATE '42S02' SET @info='CAN NOT FIND';

//方法二:捕获 mysql_error_code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1146 SET @info='CAN NOT FIND';

//方法三:先定义条件,然后调用
DECLARE can_not_find CONDITION FOR 1146;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can_not_find SET @info='CAN NOT FIND';

//方法四:使用 SQLWARNING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WARNING SET @info='ERROR';

//方法五:使用 NOT FOUND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NOT FOUND SET @info='CAN NOT FIND';

//方法六:使用 SQLEXCEPTION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EXCEPTION SET @info='ERROR';

上述代码是 6 种定义处理程序的方法。

  1. 捕获 sqlstate_value 值。如果遇到 sqlstate_value 值为 42S02,执行 CONTINUE 操作,并且输出“CAN NOT FIND”信息。
  2. 捕获 mysql_error_code 值。如果遇到 mysql_error_code 值为 1146, 执行 CONTINUE 操作,并且输出“CAN NOT FIND”信息。
  3. 先定义条件,然后再调用条件。这里先定义 can_not_find 条件,遇到 1146 错误就执行 CONTINUE 操作。
  4. 使用 SQLWARNING。SQLWARNING 捕获所有以 01 开头的 sqlstate_value 值,然后执行 EXIT 操作,并且输出“ERROR"信息。
  5. 使用 NOT FOUND。NOT FOUND 捕获所有以 02 开头的 sqlstate_value 值,然后执行 EXIT 操作,并且输出“CAN NOT FIND”信息。
  6. 使用 SQLEXCEPTION。 SQLEXCEPTION 捕获所有没有被 SQLWARNING 或 NOT FOUND 捕获的 sqlstate_value 值,然后执行 EXIT 操作,并且输出“ERROR”信息。

(10)游标的定义及使用

在 MySQL 中,存储过程或函数中的查询有时会返回多条记录,而使用简单的 SELECT 语句,没有办法得到第一行、下一行或前十行的数据,这时可以使用游标来逐条读取查询结果集中的记录。游标在部分资料中也被称为光标。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质是面向集合的,在 MySQL 中并没有一种描述表中单一记录的表达形式,除非使用 WHERE 子句来限制只有一条记录被选中。所以有时我们必须借助于游标来进行单条记录的数据处理。

一般通过游标定位到结果集的某一行进行数据修改。

结果集是符合 SQL 语句的所有记录的集合。

个人理解游标就是一个标识,用来标识数据取到了什么地方,如果你了解编程语言,可以把他理解成数组中的下标。

不像多数 DBMS,MySQL 游标只能用于存储过程和函数。

下面介绍游标的使用,主要包括游标的声明、打开、使用和关闭。

1. 声明游标

MySQL 中使用 DECLARE 关键字来声明游标,并定义相应的 SELECT 语句,根据需要添加 WHERE 和其它子句。其语法的基本形式如下:

DECLARE cursor_name CURSOR FOR select_statement;

其中,cursor_name 表示游标的名称;select_statement 表示 SELECT 语句,可以返回一行或多行数据。

例 1

下面声明一个名为 nameCursor 的游标,代码如下:

mysql> DELIMITER //
mysql> CREATE PROCEDURE processnames()
    -> BEGIN
    -> DECLARE nameCursor CURSOR
    -> FOR
    -> SELECT name FROM tb_student;
    -> END//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7 sec)

以上语句定义了 nameCursor 游标,游标只局限于存储过程中,存储过程处理完成后,游标就消失了。

2. 打开游标

声明游标之后,要想从游标中提取数据,必须首先打开游标。在 MySQL 中,打开游标通过 OPEN 关键字来实现,其语法格式如下:

OPEN cursor_name;

其中,cursor_name 表示所要打开游标的名称。需要注意的是,打开一个游标时,游标并不指向第一条记录,而是指向第一条记录的前边。

在程序中,一个游标可以打开多次。用户打开游标后,其他用户或程序可能正在更新数据表,所以有时会导致用户每次打开游标后,显示的结果都不同。

3. 使用游标

游标顺利打开后,可以使用 FETCH...INTO 语句来读取数据,其语法形式如下:

FETCH cursor_name INTO var_name [,var_name]...

上述语句中,将游标 cursor_name 中 SELECT 语句的执行结果保存到变量参数 var_name 中。变量参数 var_name 必须在游标使用之前定义。使用游标类似高级语言中的数组遍历,当第一次使用游标时,此时游标指向结果集的第一条记录。

MySQL 的游标是只读的,也就是说,你只能顺序地从开始往后读取结果集,不能从后往前,也不能直接跳到中间的记录。

4. 关闭游标

游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在 MySQL 中,使用 CLOSE 关键字关闭游标,其语法格式如下:

CLOSE cursor_name;

CLOSE 释放游标使用的所有内部内存和资源,因此每个游标不再需要时都应该关闭。

在一个游标关闭后,如果没有重新打开,则不能使用它。但是,使用声明过的游标不需要再次声明,用 OPEN 语句打开它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明确关闭游标,MySQL 将会在到达 END 语句时自动关闭它。游标关闭之后,不能使用 FETCH 来使用该游标。

(11)流程控制语句

在存储过程和自定义函数中可以使用流程控制语句来控制程序的流程。MySQL 中流程控制语句有:IF 语句、CASE 语句、LOOP 语句、LEAVE 语句、ITERATE 语句、REPEAT 语句和 WHILE 语句等。

下面将详细讲解这些流程控制语句。

1. IF语句

IF 语句用来进行条件判断,根据是否满足条件(可包含多个条件),来执行不同的语句,是流程控制中最常用的判断语句。其语法的基本形式如下:

IF search_condition THEN statement_list
    [ELSEIF search_condition THEN statement_list]...
    [ELSE statement_list]
END IF

其中,search_condition 参数表示条件判断语句,如果返回值为 TRUE ,相应的 SQL 语句列表(statement_list)被执行;如果返回值为 FALSE,则 ELSE 子句的语句列表被执行。statement_list 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语句。

注意:MySQL 中的 IF( ) 函数不同于这里的 IF 语句。

例 1

下面是一个使用 IF 语句的示例。代码如下:

IF age>20 THEN SET @count1=@count1+1;
    ELSEIF age=20 THEN @count2=@count2+1;
    ELSE @count3=@count3+1;
END lF;

该示例根据 age 与 20 的大小关系来执行不同的 SET 语句。如果 age 值大于20,那么将 count1 的值加 1;如果 age 值等于 20,那么将 count2 的值加 1;其他情况将 count3 的值加 1。IF 语句都需要使用 END IF 来结束。

2. CASE语句

CASE 语句也是用来进行条件判断的,它提供了多个条件进行选择,可以实现比 IF 语句更复杂的条件判断。CASE 语句的基本形式如下:

CASE case_value
    WHEN when_value THEN statement_list
    [WHEN when_value THEN statement_list]...
    [ELSE statement_list]
END CASE

其中:

  • case_value 参数表示条件判断的变量,决定了哪一个 WHEN 子句会被执行;
  • when_value 参数表示变量的取值,如果某个 when_value 表达式与 case_value 变量的值相同,则执行对应的 THEN 关键字后的 statement_list 中的语句;
  • statement_list 参数表示 when_value 值没有与 case_value 相同值时的执行语句。
  • CASE 语句都要使用 END CASE 结束。


CASE 语句还有另一种形式。该形式的语法如下:

CASE
    WHEN search_condition THEN statement_list
    [WHEN search_condition THEN statement_list] ...
    [ELSE statement_list]
END CASE

其中,search_condition 参数表示条件判断语句;statement_list 参数表示不同条件的执行语句。

与上述语句不同的是,该语句中的 WHEN 语句将被逐个执行,直到某个 search_condition 表达式为真,则执行对应 THEN 关键字后面的 statement_list 语句。如果没有条件匹配,ELSE 子句里的语句被执行。

这里介绍的 CASE 语句与“控制流程函数”里描述的 SQL CASE 表达式的 CASE 语句有轻微的不同。这里的 CASE 语句不能有 ELSE NULL 语句,并且用 END CASE 替代 END 来终止。

例 2

下面是一个使用 CASE 语句的示例。代码如下:

CASE age
    WHEN 20 THEN SET @count1=@count1+1;
    ELSE SET @count2=@count2+1;
END CASE;

代码也可以是下面的形式:

CASE
    WHEN age=20 THEN SET @count1=@count1+1;
    ELSE SET @count2=@count2+1;
END CASE;

本示例中,如果 age 值为 20,count1 的值加 1,否则 count2 的值加 1。

3. LOOP 语句

LOOP 语句可以使某些特定的语句重复执行。与 IF 和 CASE 语句相比,LOOP 只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循环,并不进行条件判断。

LOOP 语句本身没有停止循环的语句,必须使用 LEAVE 语句等才能停止循环,跳出循环过程。LOOP 语句的基本形式如下:

[begin_label:]LOOP
    statement_list
END LOOP [end_label]

其中,begin_label 参数和 end_label 参数分别表示循环开始和结束的标志,这两个标志必须相同,而且都可以省略;statement_list 参数表示需要循环执行的语句。

例 3

使用 LOOP 语句进行循环操作。代码如下:

add_num:LOOP
    SET @count=@count+1;
END LOOP add_num;

该示例循环执行 count 加 1 的操作。因为没有跳出循环的语句,这个循环成了一个死循环。LOOP 循环都以 END LOOP 结束。

4. LEAVE 语句

LEAVE 语句主要用于跳出循环控制。其语法形式如下:

LEAVE label

其中,label 参数表示循环的标志,LEAVE 语句必须跟在循环标志前面。

例 4

下面是一个 LEAVE 语句的示例。代码如下:

add_num:LOOP
    SET @count=@count+1;
    IF @count=100 THEN
        LEAVE add_num;
END LOOP add num;

该示例循环执行 count 加 1 的操作。当 count 的值等于 100 时,跳出循环。

5. ITERATE 语句

ITERATE 是“再次循环”的意思,用来跳出本次循环,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ITERATE 语句的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ITERATE label

其中,label 参数表示循环的标志,ITERATE 语句必须跟在循环标志前面。

例 5

下面是一个 ITERATE 语句的示例。代码如下:

add_num:LOOP
    SET @count=@count+1;
    IF @count=100 THEN
        LEAVE add_num;
    ELSE IF MOD(@count,3)=0 THEN
        ITERATE add_num;
    SELECT * FROM employee;
END LOOP add_num;

该示例循环执行 count 加 1 的操作,count 值为 100 时结束循环。如果 count 的值能够整除 3,则跳出本次循环,不再执行下面的 SELECT 语句。

说明:LEAVE 语句和 ITERATE 语句都用来跳出循环语句,但两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LEAVE 语句是跳出整个循环,然后执行循环后面的程序。而 ITERATE 语句是跳出本次循环,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使用这两个语句时一定要区分清楚。

6. REPEAT 语句

REPEAT 语句是有条件控制的循环语句,每次语句执行完毕后,会对条件表达式进行判断,如果表达式返回值为 TRUE,则循环结束,否则重复执行循环中的语句。

REPEAT 语句的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begin_label:] REPEAT
    statement_list
    UNTIL search_condition
END REPEAT [end_label]

其中:

  • begin_label 为 REPEAT 语句的标注名称,该参数可以省略;
  • REPEAT 语句内的语句被重复,直至 search_condition 返回值为 TRUE。
  • statement_list 参数表示循环的执行语句;
  • search_condition 参数表示结束循环的条件,满足该条件时循环结束。
  • REPEAT 循环都用 END REPEAT 结束。

例 6

下面是一个使用 REPEAT 语句的示例。代码如下:

REPEAT
    SET @count=@count+1;
    UNTIL @count=100
END REPEAT;

该示例循环执行 count 加 1 的操作,count 值为 100 时结束循环。

7. WHILE 语句

WHILE 语句也是有条件控制的循环语句。WHILE 语句和 REPEAT 语句不同的是,WHILE 语句是当满足条件时,执行循环内的语句,否则退出循环。WHILE 语句的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begin_label:] WHILE search_condition DO
    statement list
END WHILE [end label]

其中,search_condition 参数表示循环执行的条件,满足该条件时循环执行;statement_list 参数表示循环的执行语句。WHILE 循环需要使用 END WHILE 来结束。

例 7

下面是一个使用 WHILE 语句的示例。代码如下:

WHILE @count<100 DO
    SET @count=@count+1;
END WHILE;

该示例循环执行 count 加 1 的操作,count 值小于 100 时执行循环。如果 count 值等于 100 了,则跳出循环。

(12) 触发器

MySQL 的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一样,都是嵌入到 MySQL 中的一段程序,是 MySQL 中管理数据的有力工具。不同的是执行存储过程要使用 CALL 语句来调用,而触发器的执行不需要使用 CALL 语句来调用,也不需要手工启动,而是通过对数据表的相关操作来触发、激活从而实现执行。比如当对 student 表进行操作(INSERT,DELETE 或 UPDATE)时就会激活它执行。

触发器与数据表关系密切,主要用于保护表中的数据。特别是当有多个表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的时候,触发器能够让不同的表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在 MySQL 中,只有执行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操作时才能激活触发器,其它 SQL 语句则不会激活触发器。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触发器呢?比如,在实际开发项目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

  • 在学生表中添加一条关于学生的记录时,学生的总数就必须同时改变。
  • 增加一条学生记录时,需要检查年龄是否符合范围要求。
  • 删除一条学生信息时,需要删除其成绩表上的对应记录。
  • 删除一条数据时,需要在数据库存档表中保留一个备份副本。

 
虽然上述情况实现的业务逻辑不同,但是它们都需要在数据表发生更改时,自动进行一些处理。这时就可以使用触发器处理。例如,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创建一个触发器对象,每当添加一条学生记录时,就执行一次计算学生总数的操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次添加一条学生记录后,学生总数和学生记录数是一致的。

触发器的优缺点

触发器的优点如下:

  • 触发器的执行是自动的,当对触发器相关表的数据做出相应的修改后立即执行。
  • 触发器可以实施比 FOREIGN KEY 约束、CHECK 约束更为复杂的检查和操作。
  • 触发器可以实现表数据的级联更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触发器的缺点如下:

  • 使用触发器实现的业务逻辑在出现问题时很难进行定位,特别是涉及到多个触发器的情况下,会使后期维护变得困难。
  • 大量使用触发器容易导致代码结构被打乱,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
  • 如果需要变动的数据量较大时,触发器的执行效率会非常低。

MySQL 支持的触发器

在实际使用中,MySQL 所支持的触发器有三种:INSERT 触发器、UPDATE 触发器和 DELETE 触发器。

1) INSERT 触发器

在 INSERT 语句执行之前或之后响应的触发器。

使用 INSERT 触发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 INSERT 触发器代码内,可引用一个名为 NEW(不区分大小写)的虚拟表来访问被插入的行。
  • 在 BEFORE INSERT 触发器中,NEW 中的值也可以被更新,即允许更改被插入的值(只要具有对应的操作权限)。
  • 对于 AUTO_INCREMENT 列,NEW 在 INSERT 执行之前包含的值是 0,在 INSERT 执行之后将包含新的自动生成值。

2) UPDATE 触发器

在 UPDATE 语句执行之前或之后响应的触发器。

使用 UPDATE 触发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 UPDATE 触发器代码内,可引用一个名为 NEW(不区分大小写)的虚拟表来访问更新的值。
  • 在 UPDATE 触发器代码内,可引用一个名为 OLD(不区分大小写)的虚拟表来访问 UPDATE 语句执行前的值。
  • 在 BEFORE UPDATE 触发器中,NEW 中的值可能也被更新,即允许更改将要用于 UPDATE 语句中的值(只要具有对应的操作权限)。
  • OLD 中的值全部是只读的,不能被更新。


注意:当触发器设计对触发表自身的更新操作时,只能使用 BEFORE 类型的触发器,AFTER 类型的触发器将不被允许。

3) DELETE 触发器

在 DELETE 语句执行之前或之后响应的触发器。

使用 DELETE 触发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 DELETE 触发器代码内,可以引用一个名为 OLD(不区分大小写)的虚拟表来访问被删除的行。
  • OLD 中的值全部是只读的,不能被更新。


总体来说,触发器使用的过程中,MySQL 会按照以下方式来处理错误。

对于事务性表,如果触发程序失败,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语句失败,那么该语句所执行的所有更改将回滚;对于非事务性表,则不能执行此类回滚,即使语句失败,失败之前所做的任何更改依然有效。

若 BEFORE 触发程序失败,则 MySQL 将不执行相应行上的操作。

若在 BEFORE 或 AFTER 触发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则将导致调用触发程序的整个语句失败。

仅当 BEFORE 触发程序和行操作均已被成功执行,MySQL 才会执行 AFTER 触发程序。

(13)创建触发器

触发器是与 MySQL 数据表有关的数据库对象,在满足定义条件时触发,并执行触发器中定义的语句集合。触发器的这种特性可以协助应用在数据库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基本语法

在 MySQL 5.7 中,可以使用 CREATE TRIGGER 语句创建触发器。

语法格式如下:

CREATE <触发器名> < BEFORE | AFTER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ON <表名> FOR EACH Row<触发器主体>

语法说明如下。

1) 触发器名

触发器的名称,触发器在当前数据库中必须具有唯一的名称。如果要在某个特定数据库中创建,名称前面应该加上数据库的名称。

2) INSERT | UPDATE | DELETE

触发事件,用于指定激活触发器的语句的种类。

注意:三种触发器的执行时间如下。

  • INSERT:将新行插入表时激活触发器。例如,INSERT 的 BEFORE 触发器不仅能被 MySQL 的 INSERT 语句激活,也能被 LOAD DATA 语句激活。
  • DELETE: 从表中删除某一行数据时激活触发器,例如 DELETE 和 REPLACE 语句。
  • UPDATE:更改表中某一行数据时激活触发器,例如 UPDATE 语句。

3) BEFORE | AFTER

BEFORE 和 AFTER,触发器被触发的时刻,表示触发器是在激活它的语句之前或之后触发。若希望验证新数据是否满足条件,则使用 BEFORE 选项;若希望在激活触发器的语句执行之后完成几个或更多的改变,则通常使用 AFTER 选项。

4) 表名

与触发器相关联的表名,此表必须是永久性表,不能将触发器与临时表或视图关联起来。在该表上触发事件发生时才会激活触发器。同一个表不能拥有两个具有相同触发时刻和事件的触发器。例如,对于一张数据表,不能同时有两个 BEFORE UPDATE 触发器,但可以有一个 BEFORE UPDATE 触发器和一个 BEFORE INSERT 触发器,或一个 BEFORE UPDATE 触发器和一个 AFTER UPDATE 触发器。

5) 触发器主体

触发器动作主体,包含触发器激活时将要执行的 MySQL 语句。如果要执行多个语句,可使用 BEGIN…END 复合语句结构。

6) FOR EACH ROW

一般是指行级触发,对于受触发事件影响的每一行都要激活触发器的动作。例如,使用 INSERT 语句向某个表中插入多行数据时,触发器会对每一行数据的插入都执行相应的触发器动作。

注意:每个表都支持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的 BEFORE 与 AFTER,因此每个表最多支持 6 个触发器。每个表的每个事件每次只允许有一个触发器。单一触发器不能与多个事件或多个表关联。

另外,在 MySQL 中,若需要查看数据库中已有的触发器,则可以使用 SHOW TRIGGERS 语句。

创建 BEFORE 类型触发器

【实例 1】创建一个名为 SumOfSalary 的触发器,触发的条件是向数据表 tb_emp8 中插入数据之前,对新插入的 salary 字段值进行求和计算。输入的 SQL 语句和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mysql> CREATE TRIGGER SumOfSalary
    -> BEFORE INSERT ON tb_emp8
    -> FOR EACH ROW
    -> SET @sum=@sum+NEW.salary;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35 sec)

创建 AFTER 类型触发器

【实例 2】创建一个名为 double_salary 的触发器,触发的条件是向数据表 tb_emp6 中插入数据之后,再向数据表 tb_emp7 中插入相同的数据,并且 salary 为 tb_emp6 中新插入的 salary 字段值的 2 倍。输入的 SQL 语句和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mysql> CREATE TRIGGER double_salary
    -> AFTER INSERT ON tb_emp6
    -> FOR EACH ROW
    -> INSERT INTO tb_emp7
    -> VALUES (NEW.id,NEW.name,deptId,2*NEW.salary);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25 sec)

(14)查看触发器

SHOW TRIGGERS语句查看触发器信息

在 MySQL 中,可以通过 SHOW TRIGGERS 语句来查看触发器的基本信息,语法格式如下:

SHOW TRIGGERS;

在triggers表中查看触发器信息

在 MySQL 中,所有触发器的信息都存在 information_schema 数据库的 triggers 表中,可以通过查询命令 SELECT 来查看,具体的语法如下: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riggers WHERE trigger_name= '触发器名';

其中,'触发器名'用来指定要查看的触发器的名称,需要用单引号引起来。这种方式可以查询指定的触发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15)修改和删除触发器

基本语法

与其他 MySQL 数据库对象一样,可以使用 DROP 语句将触发器从数据库中删除。

语法格式如下:

DROP TRIGGER [ IF EXISTS ] [数据库名] <触发器名>

语法说明如下:

1) 触发器名

要删除的触发器名称。

2) 数据库名

可选项。指定触发器所在的数据库的名称。若没有指定,则为当前默认的数据库。

3) 权限

执行 DROP TRIGGER 语句需要 SUPER 权限。

4) IF EXISTS

可选项。避免在没有触发器的情况下删除触发器。

注意:删除一个表的同时,也会自动删除该表上的触发器。另外,触发器不能更新或覆盖,为了修改一个触发器,必须先删除它,再重新创建。

删除触发器

使用 DROP TRIGGER 语句可以删除 MySQL 中已经定义的触发器。

九、事务和字符集

(1)事务的概念和特性

数据库的事务(Transaction)是一种机制、一个操作序列,包含了一组数据库操作命令。事务把所有的命令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销操作请求,即这一组数据库命令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因此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逻辑单元。

在数据库系统上执行并发操作时,事务是作为最小的控制单元来使用的,特别适用于多用户同时操作的数据库系统。例如,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交易系统等。

事务具有 4 个特性,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这 4 个特性通常简称为 ACID。

1. 原子性

事务是一个完整的操作。事务的各元素是不可分的(原子的)。事务中的所有元素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提交或回滚。如果事务中的任何元素失败,则整个事务将失败。

以银行转账事务为例,如果该事务提交了,则这两个账户的数据将会更新。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事务在成功更新这两个账户之前终止了,则不会更新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并且会撤销对任何账户余额的修改,事务不能部分提交。

2. 一致性

当事务完成时,数据必须处于一致状态。也就是说,在事务开始之前,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处于一致状态。在正在进行的事务中. 数据可能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如数据可能有部分被修改。然而,当事务成功完成时,数据必须再次回到已知的一致状态。通过事务对数据所做的修改不能损坏数据,或者说事务不能使数据存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以银行转账事务事务为例。在事务开始之前,所有账户余额的总额处于一致状态。在事务进行的过程中,一个账户余额减少了,而另一个账户余额尚未修改。因此,所有账户余额的总额处于不一致状态。事务完成以后,账户余额的总额再次恢复到一致状态。

3. 隔离性

对数据进行修改的所有并发事务是彼此隔离的,这表明事务必须是独立的,它不应以任何方式依赖于或影响其他事务。修改数据的事务可以在另一个使用相同数据的事务开始之前访问这些数据,或者在另一个使用相同数据的事务结束之后访问这些数据。

另外,当事务修改数据时,如果任何其他进程正在同时使用相同的数据,则直到该事务成功提交之后,对数据的修改才能生效。张三和李四之间的转账与王五和赵二之间的转账,永远是相互独立的。

4. 持久性

事务的持久性指不管系统是否发生了故障,事务处理的结果都是永久的。

一个事务成功完成之后,它对数据库所作的改变是永久性的,即使系统出现故障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旦事务被提交,事务对数据所做的任何变动都会被永久地保留在数据库中。

事务的 ACID 原则保证了一个事务或者成功提交,或者失败回滚,二者必居其一。因此,它对事务的修改具有可恢复性。即当事务失败时,它对数据的修改都会恢复到该事务执行前的状态。

(2)执行事务的语法和流程

MySQL 提供了多种存储引擎来支持事务。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有 InnoDB 和 BDB,其中,InnoDB 存储引擎事务主要通过 UNDO 日志和 REDO 日志实现,MyISAM 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

拓展:任何一种数据库,都会拥有各种各样的日志,用来记录数据库的运行情况、日常操作、错误信息等,MySQL 也不例外。例如,当用户 root 登录到 MySQL 服务器,就会在日志文件里记录该用户的登录时间、执行操作等。

为了维护 MySQL 服务器,经常需要在 MySQL 数据库中进行日志操作:

  • UNDO 日志:复制事务执行前的数据,用于在事务发生异常时回滚数据。
  • REDO 日志:记录在事务执行中,每条对数据进行更新的操作,当事务提交时,该内容将被刷新到磁盘。


默认设置下,每条 SQL 语句就是一个事务,即执行 SQL 语句后自动提交。为了达到将几个操作做为一个整体的目的,需要使用 BEGIN 或 START TRANSACTION 开启一个事务,或者禁止当前会话的自动提交。

执行事务的语法和流程

SQL 使用下列语句来管理事务。

1) 开始事务

BEGIN;

START TRANSACTION;

这个语句显式地标记一个事务的起始点。

2) 提交事务

MySQL 使用下面的语句来提交事务:

COMMIT;

COMMIT 表示提交事务,即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具体地说,就是将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新都写到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库中,事务正常结束。

提交事务,意味着将事务开始以来所执行的所有数据都修改成为数据库的永久部分,因此也标志着一个事务的结束。一旦执行了该命令,将不能回滚事务。只有在所有修改都准备好提交给数据库时,才执行这一操作。

3) 回滚(撤销)事务

MySQL 使用以下语句回滚事务:

ROLLBACK;

ROLLBACK 表示撤销事务,即在事务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故障,事务不能继续执行,系统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已完成的操作全部撤销,回滚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这里的操作指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当事务执行过程中遇到错误时,使用 ROLLBACK 语句使事务回滚到起点或指定的保持点处。同时,系统将清除自事务起点或到某个保存点所做的所有的数据修改,并且释放由事务控制的资源。因此,这条语句也标志着事务的结束。

总结

BEGIN 或 START TRANSACTION 语句后面的 SQL 语句对数据库数据的更新操作都将记录在事务日志中,直至遇到 ROLLBACK 语句或 COMMIT 语句。如果事务中某一操作失败且执行了 ROLLBACK 语句,那么在开启事务语句之后所有更新的数据都能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如果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全部正确完成,并且使用了 COMMIT 语句向数据库提交更新数据,则此时的数据又处在新的一致状态。

拓展

在数据库操作中,为了有效保证并发读取数据的正确性,提出了事务的隔离级别。在例 1 和例 2 的演示中,事务的隔离级别为默认隔离级别。在 MySQL 中,事务的默认隔离级别是 REPEATABLE-READ (可重读)隔离级别,即事务未结束时(未执行 COMMIT 或 ROLLBACK),其它会话只能读取到未提交数据。
 

注意事项

MySQL 事务是一项非常消耗资源的功能,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事务尽可能简短

事务的开启到结束会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保留大量资源,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如果在多用户系统中,较大的事务将会占用系统的大量资源,使得系统不堪重负,会影响软件的运行性能,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2) 事务中访问的数据量尽量最少

当并发执行事务处理时,事务操作的数据量越少,事务之间对相同数据的操作就越少。

3) 查询数据时尽量不要使用事务

对数据进行浏览查询操作并不会更新数据库的数据,因此应尽量不使用事务查询数据,避免占用过量的系统资源。

4) 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尽量不要出现等待用户输入的操作

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等待用户输入数据,那么事务会长时间地占用资源,有可能造成系统阻塞。

(3)字符集和校对规则

字符(Character)是计算机中字母、数字、符号的统称,一个字符可以是一个中文汉字、一个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标点符号等。

计算机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来存储数据的。平时我们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数字、英文、标点符号、汉字等字符都是二进制数转换之后的结果。

字符集(Character set)定义了字符和二进制的对应关系,为字符分配了唯一的编号。常见的字符集有 ASCII、GBK、IOS-8859-1 等。

字符编码(Character encoding)也可以称为字集码,规定了如何将字符的编号存储到计算机中。

大部分字符集都只对应一种字符编码,例如:ASCII、IOS-8859-1、GB2312、GBK,都是既表示了字符集又表示了对应的字符编码。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两者视为同义词。Unicode 字符集除外,Unicode 有三种编码方案,即 UTF-8、UTF-16 和 UTF-32。最为常用的是 UTF-8 编码。

校对规则(Collation)也可以称为排序规则,是指在同一个字符集内字符之间的比较规则。字符集和校对规则是一对多的关系,每个字符集都有一个默认的校对规则。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关联。

简单来说,字符集用来定义 MySQL 存储字符串的方式,校对规则用来定义 MySQL 比较字符串的方式。

有些数据库并没有清晰的区分开字符集和校对规则。例如,在 SQL Server 中创建数据库时,选择字符集就相当于选定了字符集和校对规则。

而在 MySQL 中,字符集和校对规则是区分开的,必须设置字符集和校对规则。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需求,只设置其一即可。只设置字符集时,MySQL 会将校对规则设置为字符集中对应的默认校对规则。

可以通过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命令查看当前 MySQL 使用的字符集,命令和运行结果如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character_set_client     | gbk                                                     |
|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 gbk                                                     |
| character_set_database   | latin1                                                  |
| character_set_filesystem | binary                                                  |
| character_set_results    | gbk                                                     |
| character_set_server     | latin1                                                  |
| character_set_system     | utf8                                                    |
| character_sets_dir       |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7\share\charsets\ |
+--------------------------+---------------------------------------------------------+
8 rows in set, 1 warning (0.01 sec)

上述运行结果说明如下表所示:
 

名称说明
character_set_clientMySQL 客户端使用的字符集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连接数据库时使用的字符集
character_set_database创建数据库使用的字符集
character_set_filesystemMySQL 服务器文件系统使用的字符集,默认值为 binary,不做任何转换
character_set_results数据库给客户端返回数据时使用的字符集
character_set_serverMySQL 服务器使用的字符集,建议由系统自己管理,不要人为定义
character_set_system数据库系统使用的字符集,默认值为 utf8,不需要设置
character_sets_dir字符集的安装目录

乱码时,不需要关心 character_set_filesystem、character_set_system 和 character_sets_dir 这 3 个系统变量,它们不会影响乱码 。

可以通过SHOW VARIABLES LIKE 'collation\_%';命令查看当前 MySQL 使用的校对规则,命令和运行结果如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collation\_%';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collation_connection | gbk_chinese_ci    |
| collation_database   | latin1_swedish_ci |
| collation_server     | latin1_swedish_ci |
+----------------------+-------------------+
3 rows in set, 1 warning (0.01 sec)

对上述运行结果说明如下:

  • collation_connection:连接数据库时使用的校对规则
  • collation_database:创建数据库时使用的校对规则
  • collation_server:MySQL 服务器使用的校对规则


校对规则命令约定如下:

  • 以校对规则所对应的字符集名开头
  • 以国家名居中(或以 general 居中)
  • 以 ci、cs 或 bin 结尾,ci 表示大小写不敏感,cs 表示大小写敏感,bin 表示按二进制编码值比较。

MySQL字符集的转换过程

MySQL 中字符集的转换过程如下:

1)在命令提示符窗口(cmd 命令行)中执行 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时,这些命令或语句从“命令提示符窗口字符集”转换为“character_set_client”定义的字符集。

2)使用命令提示符窗口成功连接 MySQL 服务器后,就建立了一条“数据通信链路”,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沿着“数据链路”传向 MySQL 服务器,由 character_set_client 定义的字符集转换为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定义的字符集。

3)MySQL 服务实例收到数据通信链路中的 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后,将 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从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定义的字符集转换为 character_set_server 定义的字符集。

4)若 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针对于某个数据库进行操作,此时将 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从 character_set_server 定义的字符集转换为 character_set_database 定义的字符集。

5)MySQL 命令或 sql 语句执行结束后,将执行结果设置为 character_set_results 定义的字符集。

6)执行结果沿着打开的数据通信链路原路返回,将执行结果从 character_set_results 定义的字符集转换为 character_set_client 定义的字符集,最终转换为命令提示符窗口字符集,显示到命令提示符窗口中。
 

十、用户管理

(1)user权限表

MySQL 在安装时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 mysql 的数据库,mysql 数据库中存储的都是用户权限表。用户登录以后,MySQL 会根据这些权限表的内容为每个用户赋予相应的权限。

user 表是 MySQL 中最重要的一个权限表,用来记录允许连接到服务器的账号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 user 表里启用的所有权限都是全局级的,适用于所有数据库。

user 表中的字段大致可以分为 4 类,分别是用户列、权限列、安全列和资源控制列,下面主要介绍这些字段的含义。

用户列

用户列存储了用户连接 MySQL 数据库时需要输入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 MySQL 5.7 版本不再使用 Password 来作为密码的字段,而改成了 authentication_string。

MySQL 5.7 版本的用户列如表 1 所示。
 

表 1:user 表的用户列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Hostchar(60)NO主机名
Userchar(32)NO用户名
authentication_stringtextYES密码


用户登录时,如果这 3 个字段同时匹配,MySQL 数据库系统才会允许其登录。创建新用户时,也是设置这 3 个字段的值。修改用户密码时,实际就是修改 user 表的 authentication_string 字段的值。因此,这 3 个字段决定了用户能否登录。

权限列

权限列的字段决定了用户的权限,用来描述在全局范围内允许对数据和数据库进行的操作。

权限大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高级管理权限和普通权限:

  • 高级管理权限主要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例如关闭服务的权限、超级权限和加载用户等;
  • 普通权限主要操作数据库,例如查询权限、修改权限等。


user 表的权限列包括 Select_priv、Insert_ priv 等以 priv 结尾的字段,这些字段值的数据类型为 ENUM,可取的值只有 Y 和 N:Y 表示该用户有对应的权限,N 表示该用户没有对应的权限。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些字段的默认值都为 N。
 

表 2:user表的权限列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Select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通过SELECT 命令查询数据
Insert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通过 INSERT 命令插入数据
Updat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通过UPDATE 命令修改现有数据
Delet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通过DELETE 命令删除现有数据
Creat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新的数据库和表
Drop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删除现有数据库和表
Reload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执行刷新和重新加载MySQL所用的各种内部缓存的特定命令,包括日志、权限、主机、查询和表
Shutdown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关闭MySQL服务器。将此权限提供给root账户之外的任何用户时,都应当非常谨慎
Process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通过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其他用户的进程
Fil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执行SELECT INTO OUTFILE和LOAD DATA INFILE命令
Grant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将自己的权限再授予其他用户
References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外键约束
Index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对索引进行增删查
Alter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重命名和修改表结构
Show_db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查看服务器上所有数据库的名字,包括用户拥有足够访问权限的数据库
Super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执行某些强大的管理功能,例如通过KILL命令删除用户进程;使用SET GLOBAL命令修改全局MySQL变量,执行关于复制和日志的各种命令。(超级权限)
Create_tmp_tabl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临时表
Lock_tables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使用LOCK TABLES命令阻止对表的访问/修改
Execut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执行存储过程
Repl_slav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读取用于维护复制数据库环境的二进制日志文件
Repl_client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确定复制从服务器和主服务器的位置
Create_view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视图
Show_view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查看视图
Create_routin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更改或放弃存储过程和函数
Alter_routin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修改或删除存储函数及函数
Create_user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执行CREATE USER命令,这个命令用于创建新的MySQL账户
Event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事件
Trigger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和删除触发器
Create_tablespace_privenum('N','Y')NON是否可以创建表空间

 
如果要修改权限,可以使用 GRANT 语句为用户赋予一些权限,也可以通过 UPDATE 语句更新 user 表的方式来设置权限。

安全列

安全列主要用来判断用户是否能够登录成功,user 表中的安全列如表 3 所示:
 

表 3:user 表的安全列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ssl_typeenum('','ANY','X509','SPECIFIED')NO支持ssl标准加密安全字段
ssl_cipherblobNO支持ssl标准加密安全字段
x509_issuerblobNO支持x509标准字段
x509_subjectblobNO支持x509标准字段
pluginchar(64)NOmysql_native_password引入plugins以进行用户连接时的密码验证,plugin创建外部/代理用户
password_expiredenum('N','Y')NON密码是否过期 (N 未过期,y 已过期)
password_last_changedtimestampYES记录密码最近修改的时间
password_lifetimesmallint(5) unsignedYES设置密码的有效时间,单位为天数
account_lockedenum('N','Y')NON用户是否被锁定(Y 锁定,N 未锁定)

注意:即使 password_expired 为“Y”,用户也可以使用密码登录 MySQL,但是不允许做任何操作。

通常标准的发行版不支持 ssl,读者可以使用 SHOW VARIABLES LIKE "have_openssl" 语句来查看是否具有 ssl 功能。如果 have_openssl 的值为 DISABLED,那么则不支持 ssl 加密功能。

资源控制列

资源控制列的字段用来限制用户使用的资源,user 表中的资源控制列如表 4 所示。
 

表 4:user 表的资源控制列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max_questionsint(11) unsignedNO0规定每小时允许执行查询的操作次数
max_updatesint(11) unsignedNO0规定每小时允许执行更新的操作次数
max_connectionsint(11) unsignedNO0规定每小时允许执行的连接操作次数
max_user_connectionsint(11) unsignedNO0规定允许同时建立的连接次数

 
以上字段的默认值为 0,表示没有限制。一个小时内用户查询或者连接数量超过资源控制限制,用户将被锁定,直到下一个小时才可以在此执行对应的操作。可以使用 GRANT 语句更新这些字段的值。

(2)db、tables_priv、columns_priv和procs_priv权限表

db表

db 表比较常用,是 MySQL 数据库中非常重要的权限表,表中存储了用户对某个数据库的操作权限。表中的字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用户列和权限列。

用户列

db 表用户列有 3 个字段,分别是 Host、User、Db,标识从某个主机连接某个用户对某个数据库的操作权限,这 3 个字段的组合构成了 db 表的主键。

db 表的用户列如下表所示: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Hostchar(60)NO主机名
Dbchar(64)NO数据库名
Userchar(32)NO用户名

权限列

db 表中的权限列和 user 表中的权限列大致相同,只是user 表中的权限是针对所有数据库的,而 db 表中的权限只针对指定的数据库。如果希望用户只对某个数据库有操作权限,可以先将 user 表中对应的权限设置为 N,然后在 db 表中设置对应数据库的操作权限。

tables_priv表和columns_priv表

tables_priv 表用来对单个表进行权限设置,columns_priv 表用来对单个数据列进行权限设置。tables_priv 表结构如下表所示: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Hostchar(60)NO主机
Dbchar(64)NO数据库名
Userchar(32)NO用户名
Table_namechar(64)NO表名
Grantorchar(93)NO修改该记录的用户
TimestamptimestampNOCURRENT_TIMESTAMP修改该记录的时间
Table_privset('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Create','Drop','Grant','References',
'Index','Alter','Create View','Show view','Trigger')
NO表示对表的操作权限,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Drop、Grant、References、Index 和 Alter 等
Column_privset('Select','Insert','Update','References')NO表示对表中的列的操作权限,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 和 References


columns_priv 表结构如下表所示: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Hostchar(60)NO主机
Dbchar(64)NO数据库名
Userchar(32)NO用户名
Table_namechar(64)NO表名
Column_namechar(64)NO数据列名称,用来指定对哪些数据列具有操作权限
TimestamptimestampNOCURRENT_TIMESTAMP修改该记录的时间
Column_privset('Select','Insert','Update','References')NO表示对表中的列的操作权限,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 和 References

procs_priv表

procs_priv 表可以对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进行权限设置,procs_priv 的表结构如表所示:
 

字段名字段类型是否为空默认值说明
Hostchar(60)NO主机名
Dbchar(64)NO数据库名
Userchar(32)NO用户名
Routine_namechar(64)NO表示存储过程或函数的名称
Routine_typeenum('FUNCTION','PROCEDURE')NO表示存储过程或函数的类型,Routine_type 字段有两个值,分别是 FUNCTION 和 PROCEDURE。FUNCTION 表示这是一个函数;PROCEDURE 表示这是一个
存储过程。
Grantorchar(93)NO插入或修改该记录的用户
Proc_privset('Execute','Alter Routine','Grant')NO表示拥有的权限,包括 Execute、Alter Routine、Grant 3种
TimestamptimestampNOCURRENT_TIMESTAMP表示记录更新时间

(3)创建用户

MySQL 在安装时,会默认创建一个名为 root 的用户,该用户拥有超级权限,可以控制整个 MySQL 服务器。

在对 MySQL 的日常管理和操作中,为了避免有人恶意使用 root 用户控制数据库,我们通常创建一些具有适当权限的用户,尽可能地不用或少用 root 用户登录系统,以此来确保数据的安全访问。

MySQL 提供了以下 3 种方法创建用户。

  1. 使用 CREATE USER 语句创建用户
  2. 在 mysql.user 表中添加用户
  3. 使用 GRANT 语句创建用户


下面根据实例详细讲解这 3 种方法。

1. 使用CREATE USER语句创建用户

可以使用 CREATE USER 语句来创建 MySQL 用户,并设置相应的密码。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CREATE USER <用户> [ IDENTIFIED BY [ PASSWORD ] 'password' ] [ ,用户 [ IDENTIFIED BY [ PASSWORD ] 'password' ]]

参数说明如下:

1) 用户

指定创建用户账号,格式为 user_name'@'host_name。这里的user_name是用户名,host_name为主机名,即用户连接 MySQL 时所用主机的名字。如果在创建的过程中,只给出了用户名,而没指定主机名,那么主机名默认为“%”,表示一组主机,即对所有主机开放权限。

3) IDENTIFIED BY子句

用于指定用户密码。新用户可以没有初始密码,若该用户不设密码,可省略此子句。

2) PASSWORD 'password'

PASSWORD 表示使用哈希值设置密码,该参数可选。如果密码是一个普通的字符串,则不需要使用 PASSWORD 关键字。'password' 表示用户登录时使用的密码,需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使用 CREATE USER 语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CREATE USER 语句可以不指定初始密码。但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不推荐这种做法。
  • 使用 CREATE USER 语句必须拥有 mysql 数据库的 INSERT 权限或全局 CREATE USER 权限。
  • 使用 CREATE USER 语句创建一个用户后,MySQL 会在 mysql 数据库的 user 表中添加一条新记录。
  • CREATE USER 语句可以同时创建多个用户,多个用户用逗号隔开。


新创建的用户拥有的权限很少,它们只能执行不需要权限的操作。如登录 MySQL、使用 SHOW 语句查询所有存储引擎和字符集的列表等。如果两个用户的用户名相同,但主机名不同,MySQL 会将它们视为两个用户,并允许为这两个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集合。

2. 使用 INSERT 语句新建用户

可以使用 INSERT 语句将用户的信息添加到 mysql.user 表中,但必须拥有对 mysql.user 表的 INSERT 权限。通常 INSERT 语句只添加 Host、User 和 authentication_string 这 3 个字段的值。

MySQL 5.7 的 user 表中的密码字段从 Password 变成了 authentication_string,如果你使用的是 MySQL 5.7 之前的版本,将 authentication_string 字段替换成 Password 即可。

使用 INSERT 语句创建用户的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mysql.user(Host, User,  authentication_string, ssl_cipher, x509_issuer, x509_subject) VALUES ('hostname', '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 '', '', '');

由于 mysql 数据库的 user 表中,ssl_cipher、x509_issuer 和 x509_subject 这 3 个字段没有默认值,所以向 user 表插入新记录时,一定要设置这 3 个字段的值,否则 INSERT 语句将不能执行。

结果显示,新建用户成功。但是这时如果通过该账户登录 MySQL 服务器,不会登录成功,因为 test2 用户还没有生效。

可以使用 FLUSH 命令让用户生效,命令如下:

FLUSH PRIVILEGES;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让 MySQL 刷新系统权限相关表。执行 FLUSH 命令需要 RELOAD 权限。

注意:user 表中的 User 和 Host 字段区分大小写,创建用户时要指定正确的用户名称或主机名。

3. 使用GRANT语句新建用户

虽然 CREATE USER 和 INSERT INTO 语句都可以创建普通用户,但是这两种方式不便授予用户权限。于是 MySQL 提供了 GRANT 语句。

使用 GRANT 语句创建用户的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GRANT priv_type ON database.table TO user [IDENTIFIED BY [PASSWORD] 'password']

其中:

  • priv_type 参数表示新用户的权限;
  • database.table 参数表示新用户的权限范围,即只能在指定的数据库和表上使用自己的权限;
  • user 参数指定新用户的账号,由用户名和主机名构成;
  • IDENTIFIED BY 关键字用来设置密码;
  • password 参数表示新用户的密码。

*.*” 表示所有数据库下的所有表。
技巧:GRANT 语句是 MySQL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句,它可以用来创建用户、修改用户密码和设置用户权限。教程后面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GRANT 语句修改密码、更改权限。

(4)修改用户

在 MySQL 中,我们可以使用 RENAME USER 语句修改一个或多个已经存在的用户账号。

语法格式如下:

RENAME USER <旧用户> TO <新用户>

其中:

  • <旧用户>:系统中已经存在的 MySQL 用户账号。
  • <新用户>:新的 MySQL 用户账号。


使用 RENAME USER 语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RENAME USER 语句用于对原有的 MySQL 用户进行重命名。
  • 若系统中旧账户不存在或者新账户已存在,该语句执行时会出现错误。
  • 使用 RENAME USER 语句,必须拥有 mysql 数据库的 UPDATE 权限或全局 CREATE USER 权限。

(5)删除用户

在 MySQL 数据库中,可以使用 DROP USER 语句删除用户,也可以直接在 mysql.user 表中删除用户以及相关权限。

1. 使用 DROP USER 语句删除普通用户

使用 DROP USER 语句删除用户的语法格式如下:

DROP USER <用户1> [ , <用户2> ]…

其中,用户用来指定需要删除的用户账号。

使用 DROP USER 语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 DROP USER 语句可用于删除一个或多个用户,并撤销其权限。
  • 使用 DROP USER 语句必须拥有 mysql 数据库的 DELETE 权限或全局 CREATE USER 权限。
  • 在 DROP USER 语句的使用中,若没有明确地给出账户的主机名,则该主机名默认为“%”。

注意:用户的删除不会影响他们之前所创建的表、索引或其他数据库对象,因为 MySQL 并不会记录是谁创建了这些对象。

2. 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普通用户

可以使用 DELETE 语句直接删除 mysql.user 表中相应的用户信息,但必须拥有 mysql.user 表的 DELETE 权限。其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DELETE FROM mysql.user WHERE Host='hostname' AND User='username';

Host 和 User 这两个字段都是 mysql.user 表的主键。因此,需要两个字段的值才能确定一条记录。

(6)查看用户权限

在 MySQL 中,可以通过查看 mysql.user 表中的数据记录来查看相应的用户权限,也可以使用 SHOW GRANTS 语句查询用户的权限。

mysql 数据库下的 user 表中存储着用户的基本权限,可以使用 SELECT 语句来查看。SELECT 语句的代码如下:

SELECT * FROM mysql.user;

要执行该语句,必须拥有对 user 表的查询权限。

注意:新创建的用户只有登录 MySQL 服务器的权限,没有任何其它权限,不能查询 user 表。

除了使用 SELECT 语句之外,还可以使用 SHOW GRANTS FOR 语句查看权限。其语法格式如下:

SHOW GRANTS FOR 'username'@'hostname';

其中,username 表示用户名,hostname 表示主机名或主机 IP。

(7)用户授权

授权就是为某个用户赋予某些权限。例如,可以为新建的用户赋予查询所有数据库和表的权限。MySQL 提供了 GRANT 语句来为用户设置权限。

在 MySQL 中,拥有 GRANT 权限的用户才可以执行 GRANT 语句,其语法格式如下:

GRANT priv_type [(column_list)] ON database.table
TO user [IDENTIFIED BY [PASSWORD] 'password']
[, user[IDENTIFIED BY [PASSWORD] 'password']] ...
[WITH with_option [with_option]...]

其中:

  • priv_type 参数表示权限类型;
  • columns_list 参数表示权限作用于哪些列上,省略该参数时,表示作用于整个表;
  • database.table 用于指定权限的级别;
  • user 参数表示用户账户,由用户名和主机名构成,格式是“'username'@'hostname'”;
  • IDENTIFIED BY 参数用来为用户设置密码;
  • password 参数是用户的新密码。


WITH 关键字后面带有一个或多个 with_option 参数。这个参数有 5 个选项,详细介绍如下:

  • GRANT OPTION:被授权的用户可以将这些权限赋予给别的用户;
  • MAX_QUERIES_PER_HOUR count:设置每个小时可以允许执行 count 次查询;
  • MAX_UPDATES_PER_HOUR count:设置每个小时可以允许执行 count 次更新;
  • MAX_CONNECTIONS_PER_HOUR count:设置每小时可以建立 count 个连接;
  • MAX_USER_CONNECTIONS count:设置单个用户可以同时具有的 count 个连接。


MySQL 中可以授予的权限有如下几组:

  • 列权限,和表中的一个具体列相关。例如,可以使用 UPDATE 语句更新表 students 中 name 列的值的权限。
  • 表权限,和一个具体表中的所有数据相关。例如,可以使用 SELECT 语句查询表 students 的所有数据的权限。
  • 数据库权限,和一个具体的数据库中的所有表相关。例如,可以在已有的数据库 mytest 中创建新表的权限。
  • 用户权限,和 MySQL 中所有的数据库相关。例如,可以删除已有的数据库或者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的权限。


对应地,在 GRANT 语句中可用于指定权限级别的值有以下几类格式:

  • *:表示当前数据库中的所有表。
  • *.*:表示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表。
  • db_name.*:表示某个数据库中的所有表,db_name 指定数据库名。
  • db_name.tbl_name:表示某个数据库中的某个表或视图,db_name 指定数据库名,tbl_name 指定表名或视图名。
  • db_name.routine_name:表示某个数据库中的某个存储过程或函数,routine_name 指定存储过程名或函数名。
  • TO 子句:如果权限被授予给一个不存在的用户,MySQL 会自动执行一条 CREATE USER 语句来创建这个用户,但同时必须为该用户设置密码。

权限类型说明

下面讲解 GRANT 语句中的权限类型(可参考《MySQL user表详解》一节阅读)。

1)授予数据库权限时,<权限类型>可以指定为以下值:

权限名称对应user表中的字段说明
SELECTSelect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SELECT 语句访问特定数据库中所有表和视图的权限。
INSERTInsert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INSERT 语句向特定数据库中所有表添加数据行的权限。
DELETEDelete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DELETE 语句删除特定数据库中所有表的数据行的权限。
UPDATEUpdate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UPDATE 语句更新特定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表的值的权限。
REFERENCESReferences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创建指向特定的数据库中的表外键的权限。
CREATECreate_priv表示授权用户可以使用 CREATE TABLE 语句在特定数据库中创建新表的权限。
ALTERAlter_priv 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修改特定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表的权限。
SHOW VIEWShow_view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查看特定数据库中已有视图的视图定义的权限。
CREATE ROUTINECreate_routine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为特定的数据库创建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的权限。
ALTER ROUTINEAlter_routine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已有的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的权限。
INDEXIndex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在特定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上定义和删除索引的权限。
DROPDrop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删除特定数据库中所有表和视图的权限。
CREATE TEMPORARY TABLESCreate_tmp_table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在特定数据库中创建临时表的权限。
CREATE VIEWCreate_view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在特定数据库中创建新的视图的权限。
EXECUTE ROUTINEExecute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调用特定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的权限。
LOCK TABLESLock_tables_priv表示授予用户可以锁定特定数据库的已有数据表的权限。
ALL 或 ALL PRIVILEGES 或 SUPERSuper_priv表示以上所有权限/超级权限

2) 授予表权限时,<权限类型>可以指定为以下值:

权限名称对应user表中的字段说明
SELECTSelect_priv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SELECT 语句进行访问特定表的权限
INSERTInsert_priv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INSERT 语句向一个特定表中添加数据行的权限
DELETEDelete_priv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DELETE 语句从一个特定表中删除数据行的权限
DROPDrop_priv授予用户可以删除数据表的权限
UPDATEUpdate_priv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UPDATE 语句更新特定数据表的权限
ALTERAlter_priv 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ALTER TABLE 语句修改数据表的权限
REFERENCESReferences_priv授予用户可以创建一个外键来参照特定数据表的权限
CREATECreate_priv授予用户可以使用特定的名字创建一个数据表的权限
INDEXIndex_priv授予用户可以在表上定义索引的权限
ALL 或 ALL PRIVILEGES 或 SUPERSuper_priv所有的权限名

3) 授予列权限时,<权限类型>的值只能指定为 SELECT、INSERT 和 UPDATE,同时权限的后面需要加上列名列表 column-list。

4) 最有效率的权限是用户权限。

授予用户权限时,<权限类型>除了可以指定为授予数据库权限时的所有值之外,还可以是下面这些值:

  • CREATE USER:表示授予用户可以创建和删除新用户的权限。
  • SHOW DATABASES:表示授予用户可以使用 SHOW DATABASES 语句查看所有已有的数据库的定义的权限。

(8)删除用户权限

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REVOKE 语句删除某个用户的某些权限(此用户不会被删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例如,如果数据库管理员觉得某个用户不应该拥有 DELETE 权限,那么就可以删除 DELETE 权限。

使用 REVOKE 语句删除权限的语法格式有两种形式,如下所示:

1)第一种

删除用户某些特定的权限,语法格式如下:

REVOKE priv_type [(column_list)]...
ON database.table
FROM user [, user]...

REVOKE 语句中的参数与 GRANT 语句的参数意思相同。其中:

  • priv_type 参数表示权限的类型;
  • column_list 参数表示权限作用于哪些列上,没有该参数时作用于整个表上;
  • user 参数由用户名和主机名构成,格式为“username'@'hostname'”。

2)第二种

删除特定用户的所有权限,语法格式如下:

REVOKE ALL PRIVILEGES, GRANT OPTION FROM user [, user] ...


删除用户权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REVOKE 语法和 GRANT 语句的语法格式相似,但具有相反的效果。
  • 要使用 REVOKE 语句,必须拥有 MySQL 数据库的全局 CREATE USER 权限或 UPDATE 权限。

(9)登录和登出服务器

启动 MySQL 服务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登录。

mysql -h hostname|hostlP -p port -u username -p DatabaseName -e "SQL语句"

对上述参数说明如下:

  • -h:指定连接 MySQL 服务器的地址。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hostname 为主机名,hostIP 为主机 IP 地址。
  • -p:指定连接 MySQL 服务器的端口号,port 为连接的端口号。MySQL 的默认端口号是 3306,因此如果不指定该参数,默认使用 3306 连接 MySQL 服务器。
  • -u:指定连接 MySQL 服务器的用户名,username 为用户名。
  • -p:提示输入密码,即提示 Enter password。
  • DatabaseName:指定连接到 MySQL 服务器后,登录到哪一个数据库中。如果没有指定,默认为 mysql 数据库。
  • -e:指定需要执行的 SQL 语句,登录 MySQL 服务器后执行这个 SQL 语句,然后退出 MySQL 服务器。

退出 MySQL 服务器的方式很简单,只要在命令行输入 EXIT 或 QUIT 即可。“\q”是 QUIT 的缩写,也可以用来退出 MySQL 服务器。退出后就会显示 Bye。

(10)root修改普通用户密码

使用SET语句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

在 MySQL 中,只有 root 用户可以通过更新 MySQL 数据库来更改密码。使用 root 用户登录到 MySQL 服务器后,可以使用 SET 语句来修改普通用户密码。语法格式如下:

SET PASSWORD FOR 'username'@'hostname' = PASSWORD ('newpwd');

其中,username 参数是普通用户的用户名,hostname 参数是普通用户的主机名,newpwd 是要更改的新密码。

注意:新密码必须使用 PASSWORD() 函数来加密,如果不使用 PASSWORD() 加密,也会执行成功,但是用户会无法登录。

如果是普通用户修改密码,可省略 FOR 子句来更改自己的密码。语法格式如下:

SET PASSWORD = PASSWORD('newpwd');

使用UPDATE语句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

使用 root 用户登录 MySQL 服务器后,可以使用 UPDATE 语句修改 MySQL 数据库的 user 表的 authentication_string 字段,从而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UPDATA 语句的语法如下:

UPDATE MySQL.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 = PASSWORD("newpwd") WHERE User = "username" AND Host = "hostname";

其中,username 参数是普通用户的用户名,hostname 参数是普通用户的主机名,newpwd 是要更改的新密码。

注意,执行 UPDATE 语句后,需要执行 FLUSH PRIVILEGES 语句重新加载用户权限。

使用 GRANT 语句修改普通用户密码

除了前面介绍的方法,还可以在全局级别使用 GRANT USAGE 语句指定某个账户的密码而不影响账户当前的权限。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GRANT 语句修改密码,必须拥有 GRANT 权限。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该方法来指定或修改密码。语法格式如下:

GRANT USAGE ON *.* TO 'user'@’hostname’ IDENTIFIED BY 'newpwd';

其中,username 参数是普通用户的用户名,hostname 参数是普通用户的主机名,newpwd 是要更改的新密码。

(11)修改root密码

使用mysqladmin命令在命令行指定新密码

root 用户可以使用 mysqladmin 命令来修改密码,mysqladmin 的语法格式如下:

mysqladmin -u username -h hostname -p password "newpwd"

语法参数说明如下:

  • usermame 指需要修改密码的用户名称,在这里指定为 root 用户;
  • hostname 指需要修改密码的用户主机名,该参数可以不写,默认是 localhost;
  • password 为关键字,而不是指旧密码;
  • newpwd 为新设置的密码,必须用双引号括起来。如果使用单引号会引发错误,可能会造成修改后的密码不是你想要的。


执行完上面的语句,root 用户的密码将被修改为“newpwd”。

修改MySQL数据库的user表

因为所有账户信息都保存在 user 表中,因此可以直接通过修改 user 表来改变 root 用户的密码。

root 用户登录到 MySQL 服务器后,可以使用 UPDATE 语句修改 MySQL 数据库的 user 表的 authentication_string 字段,从而修改用户的密码。

使用 UPDATA 语句修改 root 用户密码的语法格式如下:

UPDATE mysql.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 = PASSWORD ("rootpwd) WHERE User = "root" and Host="localhost";

新密码必须使用 PASSWORD() 函数来加密。执行UPDATE语句后,需要执行FLUSH PRIVILEGES语句重新加载用户权限。

使用SET语句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

SET PASSWORD 语句可以用来重新设置其他用户的登录密码或者自己使用的账户的密码。使用 SET 语句修改密码的语法结构如下:

SET PASSWORD = PASSWORD ("rootpwd");

十一、MySQL日志及分类

(1)简介

日志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记录数据库的运行情况、日常操作和错误信息。

在 MySQL 中,日志可以分为二进制日志、错误日志、通用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对于 MySQL 的管理工作而言,这些日志文件是不可缺少的。分析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MySQL 数据库的运行情况、日常操作、错误信息和哪些地方需要进行优化。

下面简单介绍 MySQL 中 4 种日志文件的作用。

  • 二进制日志:该日志文件会以二进制的形式记录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但不记录查询语句。
  • 错误日志:该日志文件会记录 MySQL 服务器的启动、关闭和运行错误等信息。
  • 通用查询日志:该日志记录 MySQL 服务器的启动和关闭信息、客户端的连接信息、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的 SQL 语句等。
  • 慢查询日志:记录执行事件超过指定时间的操作,通过工具分析慢查询日志可以定位 MySQL 服务器性能瓶颈所在。


为了维护 MySQL 数据库,经常需要在 MySQL 中进行日志操作,包含日志文件的启动、查看、停止和删除等,这些操作都是数据库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

例如,当用户 root 登录到 MySQL 服务器后,就会在日志文件里记录该用户的登录事件、执行操作等信息。当 MySQL 服务器运行时出错,出错信息就会被记录到日志文件里。

日志操作是数据库维护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果 MySQL 数据库系统意外停止服务,我们可以通过错误日志查看出现错误的原因。还可以通过二进制日志文件来查看用户分别执行了哪些操作、对数据库文件做了哪些修改。然后,还可以根据二进制日志中的记录来修复数据库。

在 MySQL 所支持的日志文件里,除了二进制日志文件外,其它日志文件都是文本文件。默认情况下,MySQL 只会启动错误日志文件,而其它日志则需要手动启动。

使用日志有优点也有缺点。启动日志后,虽然可以对 MySQL 服务器性能进行维护,但是会降低 MySQL 的执行速度。例如,一个查询操作比较频繁的 MySQL 中,记录通用查询日志和慢查询日志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日志文件还会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对于用户量非常大、操作非常频繁的数据库,日志文件需要的存储空间甚至比数据库文件需要的存储空间还要大。因此,是否启动日志,启动什么类型的日志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