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哈尔滨海鹰机器人_哈尔滨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让“未来”照进现实

OFweek工控网讯:“欢迎光临!”在哈尔滨海鹰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伴随着工程师加工零部件的巨大噪音,一个带着迎宾条幅的机器人转动着“身子”,向前来参观的记者打招呼。

走进位於哈尔滨经开区哈南新城的哈尔滨机器人产业园区,稍不注意,就会误以为是落入了某个电影片场,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了一次“未来穿越”:移动自如的迎宾机器人,有“眼”有“脑”、能精确切割钢铁的智能机器人,续航时间近5小时、进行森林防火遥控检测的无人机,在产品包装流水线上精准作业的机器人……那些曾经只属於科幻小说的情节,那些曾经漫游在人类想象力边际处的超炫技术,如今,不仅成为现实,而且在规模化发展的路上加速前进。

服务机器人:做人不愿意干的事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汇聚了一批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处於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校和专业人才。凭借这一优势,黑龙江省近年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进一步释放科技资源潜力。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依托,黑龙江大力促进机器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2013年,全省第一个机器人产业园区落户哈尔滨经开区哈南新城,积极培育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

在海鹰公司的厂房内,随处可见尚未组装完整的机器人配件。海鹰公司总经理刘哈生告诉记者,公司已经为深圳、北京、上海、合肥、苏州昆山等地的20多家餐厅生产制造安装了成套的餐饮服务机器人。“经济发达地区对於餐饮机器人的需求量很大。”刘哈生说。

早在2012年,刘哈生就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开设了一家机器人主题餐厅,餐厅内的机器人可以完成炒菜、煮水饺、煮面、地面送餐、空中传菜等5种“规定动作”,这些机器人全部由刘哈生带领团队研制。

从一位技术工程师、科普工作者转型为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机器人餐厅总工程师,刘哈生的职业大跨越背后,是我国服务业的结构变化。

近年来,人工成本高、招工难、职工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令餐饮企业头痛,大大阻碍餐饮集团的发展。刘哈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可能。“用机器人代替普通员工进行送餐、炒菜等服务,能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解决企业管理难题。”刘哈生说。

工业机器人:做人干不了的事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温善骋说,目前有近50家高科技企业落户哈尔滨机器人产业园区。随着落户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完善,将逐步建设园区内机器人企业间的闭合产业链,并与经开区内8000余家制造业企业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未来,哈尔滨机器人产业园区将立足机器人产业化和示范应用两个环节,面向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聚焦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重点方向,力争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产业机器人基地、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中心。

在哈尔滨行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带着电子眼的设备随着一个个不规则的凹槽圆周前进。公司介绍资料上的专业术语让记者一头雾水:螺旋板式换热器视觉跟踪焊接机器人、磁力爬行视觉跟踪切割机器人、曲面板坡口切割机器人……

行健机器人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王宗义介绍说:“我们的焊接、切割机器人就是钢铁裁缝”。行健公司主要从事的就是焊接切割智能化自动化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在生产车间的一边,一个机器人正用电子眼对不规则的焊缝进行精确跟踪。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这工作精度要求太高,人工焊接根本无法做到,但对於机器人来说却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而且不会腰酸背痛。”在重大型装备、造船、核电、化工压力容器领域的焊接切割,由於产品往往不规则,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作业,加上视觉跟踪大大提高了技术门槛,国外的技术积累也十分有限,可借鉴的不多。“因此,在不好实现自动化的领域,我们与国外的起跑线基本是一样的。”王宗义说。

说到今年在一次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经历的一幕,王宗义一脸骄傲:“一老外问行健是不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们特高兴地告诉他,这是一家纯中国的机器人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