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 前言
- 课程全部代码(pytorch版)已上传到附件
- 本章节为原书第9章(现代循环网络),共分为8节,本篇是第5节:机器翻译 与 数据集
- 本节的代码位置为:chapter_recurrent-modern/machine-translation-and-dataset.ipynb
- 本节的视频链接:60 机器翻译数据集【动手学深度学习v2】_哔哩哔哩_bilibili
语言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 而机器翻译是语言模型最成功的基准测试。 因为机器翻译正是将输入序列转换成输出序列的 序列转换模型(sequence transduction)的核心问题。 序列转换模型在各类现代人工智能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将其做为本章剩余部分和 :numref:chap_attention
的重点。 为此,本节将介绍机器翻译问题及其后文需要使用的数据集。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指的是 将序列从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事实上,这个研究领域可以追溯到数字计算机发明后不久的20世纪40年代,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计算机破解语言编码。 几十年来,在使用神经网络进行端到端学习的兴起之前, 统计学方法在这一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cite:Brown.Cocke.Della-Pietra.ea.1988,Brown.Cocke.Della-Pietra.ea.1990
。 因为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涉及了 翻译模型和语言模型等组成部分的统计分析, 因此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通常被称为 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用于将两种翻译模型区分开来。
本书的关注点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方法,强调的是端到端的学习。 与 :numref:sec_language_model
中的语料库 是单一语言的语言模型问题存在不同, 机器翻译的数据集是由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本序列对组成的。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预处理机器翻译数据集, 而不是复用语言模型的预处理程序。 下面,我们看一下如何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加载到小批量中用于训练。
In [1]:
import os
import torch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1. 下载和预处理数据集
首先,下载一个由Tatoeba项目的双语句子对 组成的“英-法”数据集,数据集中的每一行都是制表符分隔的文本序列对, 序列对由英文文本序列和翻译后的法语文本序列组成。 请注意,每个文本序列可以是一个句子, 也可以是包含多个句子的一个段落。 在这个将英语翻译成法语的机器翻译问题中, 英语是源语言(source language), 法语是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
In [2]:
#@save
d2l.DATA_HUB['fra-eng'] = (d2l.DATA_URL + 'fra-eng.zip',
'94646ad1522d915e7b0f9296181140edcf86a4f5')
#@save
def read_data_nmt():
"""
载入“英语-法语”数据集
该函数主要完成从指定路径读取“英语-法语”数据集的文本内容,并返回读取到的原始文本数据。
"""
data_dir = d2l.download_extract('fra-eng')
with open(os.path.join(data_dir, 'fra.txt'), 'r',
# os.path.join函数用于拼接文件路径,将数据集目录data_dir和文件名'fra.txt'拼接成完整的文件路
encoding='utf-8') as f: # 传入的'r'表示以只读(read)模式打开文件
return f.read() # ,encoding指定编码格式为UTF-8,f是对象别名
# raw_text = (str) "Go.\tVa !\nHi.\tSalut !\nRun!\tCours!\nRun!\tCourez!\nWho?\tQui?
raw_text = read_data_nmt()
print(raw_text[:75]) # 打印出原始文本的前75个字符
Go. Va ! Hi. Salut ! Run! Cours ! Run! Courez ! Who? Qui ? Wow! Ça alors !
下载数据集后,原始文本数据需要经过[几个预处理步骤]。 例如,我们用空格代替不间断空格(non-breaking space), 使用小写字母替换大写字母,并在单词和标点符号之间插入空格。
In [3]:
#@save
def preprocess_nmt(text):
"""预处理“英语-法语”数据集"""
def no_space(char, prev_char):
"""
内部函数功能:判断当前字符是否为特定标点符号,且前一个字符不是空格。
参数:
- char:当前要判断的字符。
- prev_char:当前字符的前一个字符。
返回值:
如果当前字符char是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中的一个,且其前一个字符prev_char不是空格,返回True; 否则False
"""
return char in set(',.!?') and prev_char != ' '
# 使用空格替换不间断空格;
# 使用“lower()”将小写字母替换大写字母;
# replace()把\u202f、\xa0(这些是不间断空格)替换成空格,
# 跨语言文本(法语)/爬虫/PDF转格式的数据中常有这些字符
text = text.replace('\u202f', ' ').replace('\xa0', ' ').lower()
# 在单词和标点符号之间插入空格
# 如果标点符号前没用空格,则返回' ' + char;如果有空格,则返回标点符char
out = [' ' + char if i > 0 and no_space(char, text[i - 1]) else char
for i, char in enumerate(text)] # enumerate(text)每次迭代会取出'text'中的一个字符的下标i和本身
# out = {list: 11489286) ['g', 'o', ' .'\t', 'v', 'a', ' ', '!', '\n', 'h', 'i', ' .'...]
return ''.join(out) # join()将一个可迭代对象(列表out)中的字符串元素拼接成一个连续的字符串
# 用''空字符串来调用join,会将(列表out)中每个元素直接拼在一起,没有空格
# 用PyCharm debug调试看到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结构:↓
# 输入:raw_text = (str) "Go.\tVa !\nHi.\tSalut !\nRun!\tCours!\nRun!\tCourez!\nWho?\tQui?\..."
# 输出:text = (str) "go .\tva !\nhi .\tsalut !\nrun !\tcours !\nrun !\tcourez !\nwho ?\tqui ?\..."
text = preprocess_nmt(raw_text)
print(text[:80]) # \t - 制表符(Tab)创建整齐的列格式;\n - 换行符(New Line);方便print()更好看
go . va ! hi . salut ! run ! cours ! run ! courez ! who ? qui ? wow ! ça alors !
2. 词元化 (tokenize)
与 :numref:sec_language_model (语言模型) 小节中的字符级词元化不同(如果概念不熟,建议复习回顾), 在机器翻译中,我们更喜欢单词级词元化 (最先进的模型可能使用更高级的词元化技术)。 下面的tokenize_nmt
函数对前num_examples
个文本序列对进行词元化, 其中每个词元要么是一个词,要么是一个标点符号。 此函数返回两个词元列表:source
和target
:
source[i]
是源语言(这里是英语)第𝑖个文本序列的词元列表;target[i]
是目标语言(这里是法语)第𝑖个文本序列的词元列表。
In [4]:
#@save
def tokenize_nmt(text, num_examples=None): # tokenize_nmt函数对前num_examples个文本序列对进行词元化
"""词元化“英语-法语”数据数据集"""
source, target = [], []
for i, line in enumerate(text.split('\n')): # 把超长字符串text按照'\n'分割成列表
if num_examples and i > num_examples: # 如果超过了num_examples个文本序列,就直break接跳出for循环
break
parts = line.split('\t') # 再把每一行中的字符串‘英语单词 .\t法语单词 !’再分割成两个元素的列表
if len(parts) == 2: # 也就是一个line里有两个元素,一英一法
source.append(parts[0].split(' ')) # 将英语单词+标点 拼接到source列表中
target.append(parts[1].split(' ')) # 将法语单词+标点 拼接到target列表中
return source, target
source, target = tokenize_nmt(text)
source[:6], target[:6]
Out[4]:
([['go', '.'], ['hi', '.'], ['run', '!'], ['run', '!'], ['who', '?'], ['wow', '!']], [['va', '!'], ['salut', '!'], ['cours', '!'], ['courez', '!'], ['qui', '?'], ['ça', 'alors', '!']])
让我们[绘制每个文本序列所包含的词元数量的直方图]。 在这个简单的“英-法”数据集中,大多数文本序列的词元数量少于20个。
In [5]:
#@save
def show_list_len_pair_hist(legend, xlabel, ylabel, xlist, ylist): # 可以不用太关注,直接看图
"""绘制列表长度对的直方图"""
d2l.set_figsize()
_, _, patches = d2l.plt.hist(
[[len(l) for l in xlist], [len(l) for l in ylist]])
d2l.plt.xlabel(xlabel)
d2l.plt.ylabel(ylabel)
for patch in patches[1].patches:
patch.set_hatch('/')
d2l.plt.legend(legend)
show_list_len_pair_hist(['source', 'target'], '# tokens per sequence',
'count', source, target); # 可以看到法语句子相对英语要长一点点
3. 词表 (Vocab)
由于机器翻译数据集由语言对组成, 因此我们可以分别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构建两个词表。 使用单词级词元化时,词表大小将明显大于使用字符级词元化时的词表大小。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这里我们将出现次数少于2次的低频率词元 视为相同的未知(“<unk>”)词元。 除此之外,我们还指定了额外的特定词元, 例如在小批量时用于将序列填充到相同长度的填充词元(“<pad>”), 以及序列的开始词元(“<bos>”)和结束词元(“<eos>”)。 这些特殊词元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比较常用。
In [6]:
src_vocab = d2l.Vocab(source, min_freq=2, # Vocab可回顾“文本预处理”小节 # min_freq=2去除词频小于2的词元
reserved_tokens=['<pad>', '<bos>', '<eos>']) # 看传入的reserved_tokens,类似于'<unk>'
len(src_vocab) # 输入有10012个类 # '<pad>', '<bos>', '<eos>'也作为词元
Out[6]:
10012
4. 加载数据集 (填充/截断)
:label:subsec_mt_data_loading
回想一下,语言模型中的[序列样本都有一个固定的长度], 无论这个样本是一个句子的一部分还是跨越了多个句子的一个片断。 这个固定长度是由 :numref:sec_language_model
中的 num_steps
(时间步数或词元数量)参数指定的。 在机器翻译中,每个样本都是由源和目标组成的文本序列对, 其中的每个文本序列可能具有不同的长度。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截断(truncation)和 填充(padding)方式实现一次只处理一个小批量的文本序列。 假设同一个小批量中的每个序列都应该具有相同的长度num_steps
, 那么如果文本序列的词元数目少于num_steps
时, 我们将继续在其末尾添加特定的“<pad>”词元, 直到其长度达到num_steps
; 反之,我们将截断文本序列时,只取其前num_steps
个词元, 并且丢弃剩余的词元。这样,每个文本序列将具有相同的长度, 以便以相同形状的小批量进行加载。
如前所述,下面的truncate_pad
函数将(截断或填充文本序列)。
In [7]:
#@save
def truncate_pad(line, num_steps, padding_token): # 一个小批量中的每个序列都应设为长度num_steps
"""截断或填充文本序列"""
if len(line) > num_steps: # 如果序列词元数大于num_steps
return line[:num_steps] # 截断,舍去序列末尾多出来的部分
return line + [padding_token] * (num_steps - len(line)) # 反之则在序列末尾填充“<pad>”词元
print(src_vocab['<pad>']) # 加个简单调试,复习一下:src_vocab['<pad>'] = 1,说明<pad>在词表中的下标值是1
truncate_pad(src_vocab[source[0]], 10, src_vocab['<pad>'])
# 给词表对象传入英语list:[source[0]],也就是['go', '.'],返回每个token在词表中对应的下标,返回的也是list
1
Out[7]:
[47, 4, 1, 1, 1, 1, 1, 1, 1, 1]
现在我们定义一个函数,可以将文本序列 [转换成小批量数据集用于训练]。 我们将特定的“<eos>”词元添加到所有序列的末尾, 用于表示序列的结束。 当模型通过一个词元接一个词元地生成序列进行预测时, 生成的“<eos>”词元说明完成了序列输出工作。 此外,我们还记录了每个文本序列的长度, 统计长度时排除了填充词元, 在稍后将要介绍的一些模型会需要这个长度信息。
In [8]:
#@save
def build_array_nmt(lines, vocab, num_steps):
"""将机器翻译的文本序列转换成小批量""" # 实际上传入的lines是一整个英/法数据集,批量大小=600列
lines = [vocab[l] for l in lines] # 把每个小批量lines中的序列l,转为词表中的值(即下标索引)
lines = [l + [vocab['<eos>']] for l in lines] # 给每一行l的结尾加上“<eos>”词元在词表中的值
array = torch.tensor([truncate_pad( # truncate_pad()就是上方定义的“截断或填充”的函数
l, num_steps, vocab['<pad>']) for l in lines]) # 对每行l(序列)都执行“截断或填充”;array是1个小批量
valid_len = (array != vocab['<pad>']).type(torch.int32).sum(1) # 记录下每个文本序列l的有效长度
# (array!= vocab['<pad>'])得到与array形状相同的布尔型张量,其中不等于<pad>的元素就为 True,否则为 False
# sum(1)沿着dim=1求和,看array这个小批量中,每行l中的True的个数,即每行l文本序列的有效长度
return array, valid_len # 返回小批量(都是数字),和小批量中每个样本序列的长度
# 小批量array的形状:(批量大小,时间步数量),valid_len的形状:(批量大小,)
5. 迭代器 (iterator)
最后,我们定义load_data_nmt
函数来返回数据迭代器, 以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两种词表。
In [9]:
#@save
def load_data_nmt(batch_size, num_steps, num_examples=600):
"""返回翻译数据集的迭代器和词表"""
text = preprocess_nmt(read_data_nmt()) # preprocess_nmt()预处理;read_data_nmt()下载到的数据
source, target = tokenize_nmt(text, num_examples) # 词元化,只取前600组文本序列样本,就是600对英 & 法
src_vocab = d2l.Vocab(source, min_freq=2,
reserved_tokens=['<pad>', '<bos>', '<eos>']) # 做成英语(源)词表
tgt_vocab = d2l.Vocab(target, min_freq=2,
reserved_tokens=['<pad>', '<bos>', '<eos>']) # 做成法语(目标)词表
# build_array_nmt()组合了多个函数,包括:
# 将数据集转为词表中的值 + 给每一行样本序列l的结尾加上“<eos>”+ 截断或填充 + 算每一行样本长度
src_array, src_valid_len = build_array_nmt(source, src_vocab, num_steps) # src_array = (600, num_steps)
tgt_array, tgt_valid_len = build_array_nmt(target, tgt_vocab, num_steps) # tgt_valid_len = (600,)
data_arrays = (src_array, src_valid_len, tgt_array, tgt_valid_len) # 四个元素第dim=0维都是600,放到一起
data_iter = d2l.load_array(data_arrays, batch_size) # 根据批量大小做成迭代器
return data_iter, src_vocab, tgt_vocab # 除了返回迭代器data_iter,还返回英(源) + 法语(目标)两个词表
下面我们[读出“英语-法语”数据集中的第一个小批量数据]。
In [10]:
train_iter, src_vocab, tgt_vocab = load_data_nmt(batch_size=2, num_steps=8)
for X, X_valid_len, Y, Y_valid_len in train_iter: # 调试看看迭代器中,一个batch里有啥;有四样东西
print('X:', X.type(torch.int32))
print('X的有效长度:', X_valid_len)
print('Y:', Y.type(torch.int32))
print('Y的有效长度:', Y_valid_len)
break
X: tensor([[ 65, 15, 5, 3, 1, 1, 1, 1], [ 7, 148, 4, 3, 1, 1, 1, 1]], dtype=torch.int32) X的有效长度: tensor([4, 4]) Y: tensor([[ 0, 5, 3, 1, 1, 1, 1, 1], [ 10, 159, 4, 3, 1, 1, 1, 1]], dtype=torch.int32) Y的有效长度: tensor([3, 4])
6. 小结
- 机器翻译指的是将文本序列从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 使用单词级词元化时的词表大小,将明显大于使用字符级词元化时的词表大小。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低频词元视为相同的未知词元。
- 通过截断和填充文本序列,可以保证所有的文本序列都具有相同的长度,以便以小批量的方式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