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计算机网络 -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1、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标准的分类

2、因特网标准形式RFC

3、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三、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b/s)—— 最高数据率

3、吞吐量(b/s)—— 实际数据率

4、分组交换时延(s)

(1)排队时延中流量强度

(2)排队时延中丢包

5、带宽时延积(bit)

6、比特宽度(m/bit)

8、往返时延RTT

9、利用率

四、三种电路交换

1、电路交换

2、报文交换

3、分组交换

五、分层体系结构

1、五大分层

 2、应用进程间基于网络通信过程

(1)主机到路由器过程

(2)路由器处理

(3)路由器到服务器过程

(4)服务器通过路由器将信息传回主机

 3、OSI参考模型

六、计网体系结构专业术语

1、协议

(1)定义

(2)协议三要素

2、服务

(1)服务访问点和服务原语

(2)协议数据单元PDU与服务数据单元SDU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1、定义

       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是互连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硬件、软件、协议

(1)计算机工作方式

  •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P2P方式)
  •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2)功能组成

  •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网络协议
  •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分布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WAN)、个人局域网(PAN)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 按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 按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常用于广域网)
  • 按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共享公共通信信道),点对点网络:使用分组存储转发路由选择机制

二、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标准的分类

  • 法定标准:由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 事实标准:某些公司产品中的协议和技术逐渐成为标准 TCP/IP(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际协议)

2、因特网标准形式RFC

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研发,请求评论RFC,定义了TCP、IP、HTTP等协议

3、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国际电信联盟ITU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E

三、性能指标

1、速率

速率即数据传输率、比特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 描述频率、速度时:K=10^3      M=10^6     G=10^9      T=10^12

2、带宽(b/s)—— 最高数据率

  • 表示网络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
  • 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发送数据率

3、吞吐量(b/s)—— 实际数据率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吞吐量=min(链路速率)
  • 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限制

4、分组交换时延(s)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称延迟或迟延

名称描述计算公式
发送时延数据从主机到链路上所用的时间(又称传输时延)数据长度 / 发送速率
传播时延数据在链路上传播所花费的时间链路长度 / 传播速率
排队时延数据在路由器前等待前面数据处理的时间 无计算方式
处理时延数据在路由器中处理需求的时间,检测比特级错误,确定输出链路无计算方式

(1)排队时延中流量强度

  • 流量强度=La/R【a指分组到达队列的平均速率,L指分组长度,R指链路传输速率,La指比特到达队列的平均速率】
  • 流量强度~0,时延~0
  • 流量强度≤1,时延越来越长
  • 流量强度>1,时延接近于无穷

(2)排队时延中丢包

  • 一条链路前的队列容量有限,一个到达的分组可能发现该缓存已被其他等待传输的分组充满,此时出现分组丢失,将到达的分组或已经排队的分组之一丢弃

使用高速链路(提高网速),只能减小发送时延,无法减少其他三个时延

5、带宽时延积(bit)

  • 带宽时延积 = 传播时延×带宽
  • 单位:bit
  • 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链路中可包含的最大比特数

6、比特宽度(m/bit)

比特宽度 = 链路长度 / 带宽时延积

8、往返时延RTT

  • 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 RTT = 传播时延x2+处理时间(有时可能直接忽略)

9、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 / 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网络利用率 = 所有信道利用率加权求平均值
  • 利用率越高,延迟越大

四、三种电路交换

1、电路交换

  • 优点:通信时延小;有序传输;没有冲突;适用范围广;实时性强;控制简单
  • 缺点: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灵活性差;难以规格化
  • FDM:频分多路复用
  • TDM:时分多路复用

59290f801a3d4532933b37f38ecc92a3.jpeg

2、报文交换

  • 优点无需建立连接;动态分配线路;提高线路可靠性;提高线路利用率;提供多目标服务
  • 缺点:引起转发时延;需要大量存储缓存空间;需要传输额外信息

3、分组交换

  • 优点无需建立连接;线路利用率高;简化存储管理;减少出错概率和重发数据量
  • 缺点:引起转发时延;需要传输额外信息;对于数据报服务,存在失序、丢失、重复分组问题,对于虚电路服务,存在相关过程

b6e9f09ad4604c30aac79bf8e9cfad7b.jpeg

五、分层体系结构

1、五大分层

01f89feafd75426ea487468403efcfb7.jpg

 2、应用进程间基于网络通信过程

具体过程参考: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分层思想举例_哔哩哔哩_bilibili

(1)主机到路由器过程

  • 应用层按照HTTP协议的规定,创建一个HTTP请求报文,应用层将HTTP请求报文交给运输层

d8bd20f9872c436391d95b474d26fbe9.jpg

  • 运输层给HTTP请求报文添加一个TCP首部,使之成为TCP报文段,运输层将TCP报文段交给网络层

a828488bbe9042988d651142a1e0e6a1.jpg

  • 网络层给TCP报文段添加一个IP首部,网络层将IP数据报交给数据链路层

633d436744a34f4f8b72c84fc66aee51.jpg

  • 链路层给IP数据报添加首尾部构成帧,链路层将帧交给物理层

37bb6e4e12404d39b5e2256871e91938.jpg

  • 物理层将帧看作比特流,物理层在比特流变换成相应信号发送到传输媒体

4ac03cd5237a4ad0812284e22186c2f0.jpg

(2)路由器处理

  • 信号通过传输媒体传到路由器,路由器的物理层将信号变换为比特流,去掉前导码形成帧交给链路层

cb730cfa26dc407daf7bf1098abc1175.jpg

  • 链路层将帧的首尾部去掉,形成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 网络层解析IP数据报的首部,从中提取目的网络的地址,网络层将IP数据报交给链路层
  • 链路层添加首尾部形成帧,交给物理层
  • 物理层将帧看作比特流,添加前导码,转换成相应信号传给传输媒体

(3)路由器到服务器过程

  • 物理层将信号转化为比特流,去掉前导码,形成帧传给链路层
  • 链路层去掉首尾部,转化为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 网络层将IP首部去掉形成TCP报文段交给运输层
  • 运输层将TCP首部去掉形成HTTP请求报文,交给应用层
  • 应用层对HTTP报文进行解析,给主机发回HTTP响应报文

(4)服务器通过路由器将信息传回主机

过程如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d2d57bba95e04f459d7ab68a39b76f18.jpg

 3、OSI参考模型

3e9f2fb1f977443e8d75beffdc42887c.jpg

六、计网体系结构专业术语

1、协议

(1)定义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98698d9c6e544e3198a1c349804afcfe.jpg

(2)协议三要素

  • 语法:定义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 语义:定义收发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
  • 同步: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2、服务

  • 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本层可以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实现本层协议,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提供的服务,但不知实现该服务的具体协议

b4bbfc89b8c04e85bc6aa161dce49285.jpg

(1)服务访问点和服务原语

f15e0dc94d5d4915a6a10db0d5ae9723.jpg

(2)协议数据单元PDU与服务数据单元SDU

  • 应用层数据包:报文
  • 运输层数据包:TCP报文段、UDP用户数据报
  • 网络层数据包:IP数据报(分组)
  • 链路层数据包:帧
  • 物理层数据包:比特流

792d9e39102c4ae4b4cf37d55418fda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