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

RabbitMQ 和 Redis 的选择

在处理大规模消息场景时,RabbitMQ 和 Redis 的选择需根据具体需求权衡。

大规模消息场景的关键考量

  1. 吞吐量需求

    • Redis:更适合 ​超高频写入​(如百万级/秒),但需牺牲部分可靠性。
    • RabbitMQ:稳定吞吐(数十万级/秒),适合长期高负载但无需极限性能的场景。
  2. 消息可靠性

    • 必须持久化 → 选 RabbitMQ(内置持久化 + 多节点集群)。
    • 可容忍丢失 → Redis(依赖 AOF/RDB,但集群部署需注意一致性)。
  3. 复杂路由需求

    • 多级分发、动态路由 → RabbitMQ(Exchange 机制灵活)。
    • 简单广播或分区消费 → Redis(Pub/Sub 或 List 分片)。
  4. 资源限制

    • 内存敏感 → Redis(内存存储,但需监控持久化磁盘 I/O)。
    • CPU 密集 → RabbitMQ(多进程/线程模型可能占用更多资源)。
  • 选 RabbitMQ:当可靠性、复杂路由、事务性是核心需求时。
  • 选 Redis:当追求极限性能、简化运维,且能接受有限可靠性时。
  • 两者互补:根据业务模块拆分,非关键路径用 Redis,核心流程用 RabbitMQ。

最终决策应结合压测结果(如 JMeter 或 Locust)和团队技术栈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