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如果想做备份还原,使用ghost的时候经常出现问题,后来发现可以直接使用dd命令完成硬盘的克隆和还原.
当拷贝完硬盘后,就可以拿这个硬盘放到其它设备上跑了。
也就是完成了“烧写”了。
用U盘制作ubuntu14.04的启动盘,在livecd模式中进行修复,步骤如下:
1.开机u盘启动,进入ubuntu安装程序,图形界面出来后,选择try ubuntu,不要选择install ubuntu。
2.之后便进入了ubuntu的体验环境。
打开命令行,执行:
sudo fdisk -u -l /dev/sda
查看硬件的分区情况,记住命令中最大的end数为N。
#全盘拷贝的命令
dd if=/dev/sdb of=/dev/sdc
#分区拷贝
dd bs=512 count=N+1 if=/dev/sdb of=/media/usb/ghost.img
拷贝有两种方式,压缩和不压缩
#不压缩
--------------------------------------------------------*
#备份系统盘到/media/usb/下面
dd bs=512 count=N+1 if=/dev/sda of=/media/usb/ghost.img
#可以不加count
#dd bs=512 if=/dev/sda of=/media/usb/ghost.img
#系统恢复
dd if=ghost.img of=/dev/sda
--------------------------------------------------------+
#压缩
--------------------------------------------------------*
#备份系统盘到/media/usb/下面
dd bs=512 count=250068999 if=/dev/sda | gzip -9 > /media/usb/ghost.img.gz
#可以不加count
#dd bs=512 if=/dev/sda | gzip -9 > /media/usb/ghost.img.gz
#系统恢复
gzip -c -d ghost.img.gz | dd of=/dev/sda
#补充
gzip参数:
-c 表示输出到stdout
-d 表示解压缩
-l 对每个压缩文件,显示下列字段:压缩文件的大小,未压缩文件的大小,压缩比,未压缩文件的名字。
-r 递归式地查找指定目录并压缩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是解压缩。
-t 测试,检查压缩文件是否完整。
-v 对每一个压缩和解压的文件,显示文件名和压缩比。
-1 表示最快压缩
-9 表示最好压缩
-1或--fast表示最快压缩方法(低压缩比),-9或--best表示最慢压缩方法(高压缩比),默认使用的是-6压缩级别。
--------------------------------------------------------+
这样,就可以把我需要的分区数据全部copy到ghost.img文件中。
镜像制作完成了!
#烧写程序
这一步,是安装镜像到目标机器上,把U盘插到其他系统上,用U盘启动,进入UbuntuLiveCD,打开命令行,执行如下命令:
#没有压缩过的
dd if=ghost.img of=/dev/sda
#压缩过的
gzip -c -d ghost.img.gz | dd of=/dev/sda
完成后,拔掉U盘,启动计算机,就可以看到我们的Linux系统已经安装完毕了!
在上面的拷贝过程中,并不知道拷贝了多少,只有最终结束时才显示出时间、拷贝速度。为了查看进度,可以在另一个终端输入(记得用root):
watch -n 5 killall -USR1 dd
注意:
不要直接在计算机上用本地磁盘启动系统后执行dd命令生成本地磁盘的镜像,而应该使用livecd启动计算机。
因为计算机运行时会对系统盘产生大量写操作。
直接对运行中的系统盘生成的镜像,在恢复到其他硬盘上时,很可能会无法启动!
PS:使用dd命令,可以读取硬盘的mbr扇区,示例如下:
dd if=/dev/sdb of=mbr.bin bs=512 count=1
参考:https://blog.csdn.net/Blaider/article/details/50434043https://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t=30149https://blog.csdn.net/Rocarrot/article/details/80446840https://blog.csdn.net/qq_19004627/article/details/80683789https://blog.csdn.net/imliuqun123/article/details/81707414https://blog.csdn.net/wangcg123/article/details/79236441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729093-id-5469034.htmlhttps://blog.csdn.net/xtggbmdk/article/details/82706380https://blog.csdn.net/github_34965845/article/details/80734400https://blog.csdn.net/enweitech/article/details/48173713